(共41张PPT)
手术台就是阵地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棒、恩”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感受白求恩大夫的高贵品质,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重点: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难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高贵品质,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
一、导入新课,简介白求恩
1.解题
(1)什么是“手术台”?什么是“阵地”?
(2)“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什么意思?
2.简介白求恩
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 4月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抗日战争:这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历时十四年。
3.简介抗日战争
3.质疑激趣
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手术台怎么就成了阵地?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北斗星
dǒu
齐会战斗打响了。
2.多音字
dòu
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
dài
大厅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dà
大
斗
3.理解词语
(1)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朗读句子,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气焰嚣张 当头一棒 敏捷
沉思 恳求 争分夺秒
4.词语解释配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手术台就是阵地
2.说说文中的手术台指什么?“阵地”指什么?谁把手术台当做阵地?
白求恩
医生抢救病人、为病人动手术的地方
战士保卫祖国,消灭敌人的战斗的地方。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1.起因
齐会战斗,是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平原后第一个大歼灭战。1939年4月18日,120师主力转至河间东北地区休整待机。
日军派第27师团第3联队吉田大队向120师驻地进犯,企图“扫荡”齐会地区。120师决心利用这一战机给敌沉重打击。23日,日军占领南、北齐曹,向齐会村发起进攻,将716团3营包围在村内。3营顽强抗击,给敌以大量杀伤,最后退守村东一角。贺龙、关向应令716团和715团派出兵力分别从齐会东北、东南方向增援3营。此时,任丘日伪军分多路向齐会增援,但均受到八路军有效阻击,只得退回原营。
进攻齐会的日军被120师反包围,遭受内外夹击,死伤惨重,24日拂晓向南撤逃,被围于南留村附近的树林中。25日,日军除少数逃脱外基本被全歼。此战是我军抗战初期平原游击战大量歼敌精锐的典范战例,对日军震动很大,使其不敢远离据点实施大规模“扫荡”,粉碎了日军妄图占领整个冀中平原的阴谋,为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
1.找出描写小庙周围的情况的句子,体会白求恩的工作环境。
2.找出描写白求恩的句子,体会白求恩的精神。
2.经过
(1)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
介绍小庙的位置,突出了小庙的危险
(一)
(2)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环境恶劣,十分危险
(3)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战斗更加激烈,环境更加危险。
(4)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工作环境面临危险
小庙被轰炸,环境恶劣又很危险
(1)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忠于职守
迫切需要休息
工作时间长
(二)
(2)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过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不惧危险,对工作极端负责:白求恩眼中只有手术台,只有手术台上的病人。
(3)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对他人的极端热忱:把伤员的生命看得比自己重要
(4)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有和战士们共同进退的坚定信念
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
~~~~~~~~~
~~~~
白求恩在加拿大的优越住所
白求恩在中国的简陋住处
阵地是战士战斗的地方,白求恩大夫放弃国内的优越条件来到中国吃苦抗日,是因为他不光把自己看作一名医生,也把自己看成是在抗日战争中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他认为什么都比不上给战士做手术更重要。因此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表现了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我来说一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5)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不管自己的安危,专心救治伤员
①坚守在自己的阵地抢救伤员的白求恩
争分夺秒 粉身碎骨 眼疾手快
鸟语花香 欢天喜地 狂风暴雨
②词语积累(含有近义词的词语)
③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反问句,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句子表达的意思是: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语气强烈,感情充沛
④仿写一句反问句。
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3.结果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画出体现白求恩大夫工作时间长的词语,说一说:这体现了他什么精神?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这个词的近义词有哪些,请你写出来,然后再分别造句吧!
工作时间长,说明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体现了他对工作负责的品质。
连续
连续:爸爸工作很忙,常常连续几天加班。
陆续
继续
陆续:课间操以后,同学们陆续走回教室。
继续:明明在赛场上摔了一跤也没在乎,爬起来继续往前跑。
朗读白求恩工作的恶劣环境时,语调低沉,突出战事的激烈和环境的危险。朗读白求恩和师卫生部长的对话时,突出白求恩大夫的坚定,表达出对白求恩大夫的高贵品质的崇敬之情。
朗读指导
齐回战斗结束了,如果你是曾经受过白求恩大夫医治的伤员,当你再次见到他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白求恩大夫,谢谢您不顾危险救治我,您不但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我一定会像您一样坚守阵地,顽强作战!
小练笔
这篇课文描写了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冒着生命危险坚守 的故事,使我们体会到了白求恩大夫 ,以及崇高的 精神。
手术台
对工作负责
主题概括
国际主义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拓展延伸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
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 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