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9 20:4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 语文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7分)
他头戴一顶小zhān( )帽想捕捉那只小狗,不料小狗太líng lì( )了,从他胯下táo cuàn( )而去。
春来了,小河碧波荡漾( ),水面漂浮着qīng tíng( )、lǜ zǎo( ),岸边繁花似yàn( ),白花素雅如雪,cuò zōng( )起来,美丽极了!
二、选一选。(25分)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祭祀(sì) 竹匾(piǎn) 颚骨(è)
B. 膝髁(kē) 琥珀(pò) 参差(cēn)
C. 吊唁(yán) 追悼(dào) 硼酸(péng)
D. 不朽(xiǔ) 殡仪馆(bìn) 蹙眉(cù)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素:①本色,白色;②本来的;③蔬菜类的食物;④素来,向来。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 )
(2)小丽喜欢穿素色的衣服。 ( )
(3)吃素食可以降低并调节体内胆固醇。 ( )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一样的两项是( )(3分)
A. 这个房间布置得很讲究。
B. 我们要从小培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C. 制鞋的技术大有讲究。
D. 五谷鱼粉从前期制粉到临吃前的调味,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过程,都非常的讲究。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当老师把问题答案公布出来时,他才恍然大悟。
B. 花桥在宋代时就已经存在了,历经千年,饱经风霜,仍屹立不倒。
C. 有的同学读书总是张冠李戴,不加分析笼统地接受。
D.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下列句子中引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B.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C.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D.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 夜晚光线太暗,鲁迅走路不小心,头碰在了墙上。
B. 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选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4分)
A. 外貌描写 B. 动作描写 C. 环境描写 D. 心理描写
(1)长江万里渔舟几叶,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 ( )
(2)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
(3)我暗暗地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 )
(4)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我”是一位富家少年,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孩子。
B. 《好的故事》一文中,“昏沉的夜”象征着黑暗的现实,“好的故事”象征着作者所向往的理想世界。
三、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12分)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写了( )、( )、放花筒、( )和( )五件事。
无情未必真豪杰,(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 )。
四、阅读感悟。(26分)
(一)少年闰土(节选)(12分)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愿意——( ) 怕羞——( )
熟识——( ) 盼望——( )
从“日日盼望”“好容易”“飞跑”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从闰土的外貌和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给短文取一个小标题:(3分)
(二)悼鲁迅先生(14分)
巴金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悲痛。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深恨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伟大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得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A) ,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B) ,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英勇的(C) 。这个损失是无法填补的。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分散——( ) 欢喜——( ) 伟大——( )
请把下列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A、B、C三处。(3分)
① 战士 ② 朋友 ③ 导师
“一个不幸的消息”指的是(2分)
鲁迅先生逝世后,全中国的良心是怎样的?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分)
为什么鲁迅先生的逝世是一个巨大的无法填补的损失?请在文中相关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3分)
习作。(30分)
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许是你的父母、老师,也许是你的同学、伙伴,也许是曾经帮助过你的一个陌生人……请你以“留在心里的印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突出人物的特点,内容具体,情感真挚。
答案:
一、1. 毡 伶俐 逃窜 2. 荡漾 蜻蜓 绿藻 艳 簇拥
二、1. C 2. (1)④(2)①(3)③ 3. AD 4. C 5. A 6. B 7. (1)C(2)B(3)D(4)A 8. B
三、1. 金黄的圆月 碧绿的西瓜 项带银圈 尽力的刺去 2. 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3. 怜子如何不丈夫 4. 也便成了路 5. 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四、(一)1. 期望 害羞 熟悉 期盼 2. 我体会到“我”对闰土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3. 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受父亲疼爱的孩子。 4. 少年闰土
(二)1. 汇集 悲痛 渺小 2. ③②① 3. 鲁迅先生逝世了 4. 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5. 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雄。这个损失是无法填补的。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