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开学物理模拟练习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鹰潭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开学物理模拟练习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0 08:1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西省鹰潭市九年级(上)开学物理模拟练习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1.我们都要了解自己!以下物理量中最接近一个中学生实际的是(  )
A. 质量约为500kg B. 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 两手臂张开的宽度约为0.18m D. 跑步上楼的功率约为70W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海水奔腾 C. 鲜花怒放 D. 春风拂面
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A、B漂浮,C悬浮,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B.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C. 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
D. 三个物体的重力大小关系是GA<GB<GC
4.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地面上运动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下列有关拉力做功及其功率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0-3s内拉力做功9J B. 3-6s内拉力的功率逐渐变小
C. 第6s拉力的功率为54W D. 9-12s内拉力做功18J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5.如图所示是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一些演示实验的插图。下列关于这些实验插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加热的铁皮桶用冷水浇后被压扁,是因为铁皮桶内大气压作用
B. 乙图:在实验过程中,为使杠杆平衡,可以调节平衡螺母或改变钩码位置和个数
C. 丙图:小球来回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D. 丁图: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100cm2柱形薄壁容器,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一个体积为200cm3的木块通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剪断细线后,木块静止时有体积露出水面,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的质量为200g
B. 木块的密度为0.8×103kg/m3
C. 剪断细线前,细线受到的拉力为0.6N
D. 剪断细线后木块静止,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为40Pa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7.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意大利科学家______是伟大的物理学先驱,他第一次通过实验观察到摆的周期与摆绳长度有关,直到英国物理学家______发现了物体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人们才对摆的规律作出了圆满的解释。
8.如图所示,锤头松动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______(选填“锤头”或“锤柄”)具有惯性;锤柄下端撞击到木凳时,锤头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沿锤柄______(选填“向下”或“向上”)。
9.如图所示,一充满水的圆形水管左粗右细,当水向右流动时,在______(细/粗)管中的水流速度大。a、b为同一水平面上的两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运动,气泡经过a、b两点的体积Va______Vb(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0.如图所示,当用镊子夹取物体时,镊子就相当于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要用较小的力夹起物体,则手压的地方应尽量靠近______点。
11.擦黑板时,需用力压着黑板擦在黑板表面运动。在此过程中,黑板对黑板擦的支持力______,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______。(均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12.小明用测量工具测得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40g,测得其体积为1.8×10-4m3,若用手将苹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苹果将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当苹果保持静止后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g取10N/kg)
13.如图所示,一重为0.55N的鸡蛋放入密度为1.1g/cm3的盐水中,鸡蛋在盐水中悬浮,则鸡蛋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鸡蛋的体积为______m3。
14.如图,五菱宏光mini是一款微型纯电动汽车,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104W,它在水平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20min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______N,牵引力做功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
15.物理实验小组在图示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填“路程”或“时间”)造成的误差。
(2)实验中,在B处和C处放置一金属挡片,这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填“路程”或“时间”)。
(3)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3的平均速度v3,下列方法最好的是______;(单选)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3与路程s3,计算得到v3
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3,再测量路程s3,计算得到v3
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3=t1-t2,s3=s1-s2,再计算得到v3
(4)误差分析:若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会偏______(填“大”或“小”)。
(5)数据分析:小红所在实验小组细心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0.0 40.0 80.0
时间t/s 3 2 5
平均速度v/(cm/s) 13.3 20 16
①小红利用如下方法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v==cm/s≈16.4cm/s,这种计算方法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②若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由表中数据可知,它们按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_。
③图中能够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16.小明利用以下器材: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对杠杆的特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此时的杠杆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为使得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时,他们记录了一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2m,阻力F2=1N,阻力臂l2=0.3m,小华同学测出了这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小强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科学,理由是______;
(3)小明把右边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慢慢转过一定角度并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始终沿竖直方向,如图丙所示,拉力F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丁所示装置,若每个钩码的重为0.5N,在A点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N,原因是______。
17.某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石块的重力G= ______N。
(2)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N,由此可得,石块所受浮力F浮= ______N。
(3)石块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G排= ______N。
(4)通过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可以发现:F浮 ______G排。
(5)由上述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_____,这就是著名的______原理,用公式表示为______。
(6)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
18.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长木板、木块和砝码等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1甲所示,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木板表面做______运动,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根据______知识可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2)如图1乙所示,小明在木块上加放砝码,重复(1)中的操作。比较图甲、乙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
(3)比较图1中______两图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小明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小明利用力传感器和传送带设计了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保持传送带的转速不变进行实验,计算机记录木块平放和侧放时的传感器数据分别如图2乙、丙(木块平放和侧放时的底面积不同)所示。
①分析图2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②小明发现传感器测得的滑动摩擦力数据不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9.如图,底面积100cm2、重为2N的薄壁平底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中的水重6N,杯底水深10cm。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水对杯底的压力;
(3)装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20.某汽车集团研发了一款如图所示的新型客车,工作时客车尾气中“汽油味”明显降低,动力更强劲。若该车满载时总质量是30t,某次满载乘客后,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45km,用时0.5h,该车受到的阻力是车总重的0.01倍。(已知燃油密度是0.8×103kg/m3,燃油热值是5×107J/kg)求:
(1)该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2)此时它的牵引力是多大?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若此次行驶该车消耗燃油的体积是0.009m3,则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该车发动机的热机效率是多少?
21.如图所示,工件甲由两个高度相同但底面积不同的实心圆柱形金属焊接而成,容器乙是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内有深度为0.3m、密度为1.0×103kg/m3的清洗液体,现将甲缓慢放入乙容器中(液体不溢出)直到最后沉底,将甲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Δh和容器乙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大小p记录下来并绘制成如图的p-Δh图像。(g取10N/kg)
(1)求放入甲之前乙容器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强;
(2)求Δh为0.3m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操作要求工件碰底后,液体刚好浸没工件。试分析为达到要求,需要抽出还是倒入液体,抽出或倒入液体的体积是多少?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D
6.【答案】BD
7.【答案】伽利略 牛顿
8.【答案】锤头 向上
9.【答案】细 小于
10.【答案】费力 C
11.【答案】不做功 做功
12.【答案】上浮 1.4
13.【答案】0.55 5×10-5
14.【答案】2000 2.4×107J
15.【答案】时间 时间 C 大 错误 v2>v3>v1 C
16.【答案】是;右;便于测量力臂; 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能作为普遍规律; 不变; 大于;杠杆重力对杠杆的平衡有影响
17.【答案】3;
1.6;1.4;
1.4;
=;
重力;阿基米德;F浮=G排;
C、A、B、D
18.【答案】匀速直线;1.2;二力平衡; 压力;大; 乙、丙; 无关;传送带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19.【答案】水对杯底的压强是1000Pa;
水对杯底的压力是10N;
装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是800Pa。
20.【答案】解:(1)客车的行驶速度:v===90km/h=25m/s;
(2)客车受到的阻力:f=0.01G=0.01mg=0.01×30×103kg×10N/kg=3×103N;
因为客车匀速直线行驶,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客车的牵引力:F=f=3×103N;
牵引力所做的功率:P=Fv=3×103N×25m/s=7.5×104W;
(3)燃油的质量:m燃油=ρV=0.8×103kg/m3×0.009m3=7.2kg,
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燃油q燃油=7.2kg×5×107J/kg=3.6×108J;
客车所做的有用功:W=Fs=3×103N×45×1000m=1.35×108J,
该车发动机的热机效率:η=×100%==37.5%。
答:(1)客车的行驶速度为90km/h
(2)此时它的牵引力是3×103N;牵引力所做的功率是7.5×104W;
(3)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6×108J;该车发动机的热机效率是37.5%。
21.【答案】解:(1)放入甲之前h=0.3m,乙容器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3m=3×103Pa;
(2)Δh为0.3m时,p=4500P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4500Pa×200×10-4m =90N;
(3)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4500Pa时,液体的深度为h===0.45m=45cm;
由于图像在Δh为0.3m时弯折,说明此时恰好下部浸没,上部没有浸入,则上下部分的高度都是0.3m=30cm,甲整体的高度为60cm;
设甲下部的面积为S,根据总体积等于甲浸入体积和液体体积之和,
则45cm×200cm2=30cm×200cm2+S×30cm;
解得S=100cm2;
当Δh为0.4m时,p=4750Pa,液体的深度为h'===0.475m=47.5cm;
设甲上部的面积为S',根据总体积等于甲浸入体积和液体体积之和,
则47.5cm×200cm2=30cm×200cm2+100cm2×30cm+(40cm-30cm)S';
解得S'=50cm2;
操作要求工件碰底后,液体刚好浸没工件,即h=60cm。
根据总体积等于甲总体积和液体总体积V之和,
则60cm×200cm2=V+100cm2×30cm+50cm2×30cm;
液体的总体积V=7500cm3;此时总体积大于原来的液体体积V原=30cm×200cm2=6000cm3;
因而还需要倒入液体;
则添加的液体体积V'=V-V原=7500cm3-6000cm3=1500cm3。
答:(1)求入甲之前乙容器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强3×103Pa;
(2)Δh为0.3m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90N;
(3)操作要求工件碰底后,液体刚好浸没工件。试分析为达到要求,需要倒入液体1500cm3。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