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过去十年中,中国在化解地区危机、tiáo tíng( )国家间矛盾方面做出了无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2)就在我fā zhèng( )之时,她挥舞着手臂向我打招呼。
(3)一位老者描述那时的情景:“为了到新街口买一台电风扇,乘公交车差点挤chà qì( )。”
(4)这部作品没有一般历史散文的宏大,也没有普通怀人散文的cù xiá( ),而是透出一种革命豪情。
(5)笔者猜想:木增的yán xí( )是徐霞客独行三十多年间,享受到的最丰盛的招待。
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促狭 淘气 香甜 闲话
B.规距 侍立 铁锹 丫鬟
C.琥珀 商议 鸳鸯 姊妹
D.威武 齐整 预备 撑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做事如果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令人敬佩的。
C.盘锦市园林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在街角路边栽种了不同品种的花草树木。
D.十月的香山景色怡人,游人如织,不绝如缕。
4.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强,燃起心中希望;奋斗,点亮人生华章。自强和奋斗相得益彰,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中华民族就能百折不回,生生不息。
A.中华民族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就能百折不回,生生不息。
B.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中华民族就能生生不息,百折不回。
C.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百折不回,生生不息。
D.只要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百折不回,生生不息。
5.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明代小说家。
B.《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C.《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D.本文记述了王熙凤等人捉弄刘姥姥,逗引贾母开心的故事。
7.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
B.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脾气暴躁的李逵十分恼怒,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促进了梁山的发展。
C.宋江是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他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有军事、组织才能。其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D.书中具体描写的“四贼”——高俅、蔡京、童贯、杨戬都是倒行逆施、坏事做绝的大官僚。
8.班级开展汉字书法欣赏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的书法作品按照书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___(填序号)。
(2)汉字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奥秘。从右图中“大”和“天”的字形演变过程可以推测,“大”原本表示一个正面站立的大人形,借成人的形象表示“大”的意思。由此你可以推测,“天”原本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凤姐儿听说,便回身和李纨、探春、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个凑趣儿的,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个女清客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倒不理会;凤姐儿却听着是说刘姥姥,便笑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大奶奶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有丫鬟挨人递了茶,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挨着我这边坐。”众人听说,忙抬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了,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姐妹三人一桌,刘姥姥挨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 ”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9.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述的内容也是凤姐等人取笑刘姥姥的组成部分,它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
10.为什么要写众人发笑以前先“发怔”
11.笑声中可看出人物的个性,请任意选取两个人物加以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何以动人
①1982年,《西游记》开拍后,一个摄影师、一台摄像机,寒来暑往拍了整整6年。这期间,演员不足、经费不足、技术不足……整个剧组仿佛用6年的时间走了一条真正的取经之路。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团队跑了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跋涉几千公里,光布景的美术设计图就画了几千张。众多特技,靠人工、人力,乃至冒险完成,每一帧腾云驾雾的场景,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
②《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部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离不开切磋琢磨的细功夫。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焦菊隐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导演《龙须沟》,带着全组演员观察生活近一年……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工匠精神”,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正如杨洁所说,“以唐僧取经的精神来取完我们的‘真经’”。
③“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我们怀念过往经典,其实是在怀念那份做事、做人的匠心。这种匠心,不仅体现在文艺创作中,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正是一群用一辈子时间修复文物的普通人,在脆弱而又珍贵的文物面前,他们用静心、细心、耐心日复一日地描画、纺织、修补、临摹,让人们看到工匠精神对守护传统文化的意义……我们怎会不被此深深打动?这些普通人,在他们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工作专注倾心,对细节追求完美,对技艺不断磨砺。也许没有鲜花和掌声,但这样的工作状态和精神品质,让他们身上散发着光芒。
④“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坚定、踏实、严谨、专注、坚持、敬业、精益求精……如果人人都能将这样的品质在内心沉淀,有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韧劲,有对工作只管付出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有删改)
材料二
①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择一事“钟”一生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意外走红;2020年,“我为兵马俑拍照”的文博摄影师赵震火上了微博热搜,他在23年内,每天6到8个小时穿梭在俑坑里,不停地在站起、蹲下、跪下的姿势间切换,为了一次合适的光线会等上一年,已完成862尊陶俑的拍摄……他们用自己的执着诠释着文物“匠人”的信仰与热爱、坚守与初心。这个时代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风餐露宿、青灯黄卷,传承、坚守、钻研、创新,以让“匠物”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为历史之书书写注脚,用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追求诠释着大国工匠精神。他们以器物之美、人性之美,向观众传递出当代匠人内心那股沉静的力量,这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之所向和精神力量。工匠精神,一个兼具历史刻度与精神温度的名词,不仅仅停留在文件里,更自上而下化作社会共识,成为各行各业不约而同的价值标尺,进而成为时代呼声。
②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烛照时代征程。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灿若星河,绵延闪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深厚底气。一代代大国工匠们用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守护的不仅仅是器物,更是我们文化的自信心、民族的根与魂。
(有删改)
1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①段通过列举《西游记》拍摄的事例引出“‘工匠精神’何以动人”的论点。
B.材料一指出“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文艺创作中,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上。它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
C.材料二指出“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它是社会共识,是价值标尺。
D.材料一、材料二都围绕“工匠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论述,都倡导发扬“工匠精神”。
13.材料一第②段和材料二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都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及自己的经历,谈谈如何发扬“工匠精神”。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场,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 "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 "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 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15、写出文中提到的几位诗人所处的朝代极其原名:
陆放翁是指 (朝代)的 ;
王摩诘是指 (朝代)的 ;
"老杜"是指 (朝代)的 ;
李青莲是指 (朝代)的 。
16、唐代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第一段,说说黛玉替香菱解了什么"疑惑"?
17、黛玉说香菱"不出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她是不是把写诗看的太简单了?结合课文谈谈,她为什么这样讲?
18、黛玉对香菱的学习进程按程度的深浅作了合理的安排,其表现在文中哪些词语上?
19、第二段中,作者一共写了八处"笑",一处"笑吟吟",七处"笑道",这是否太罗嗦了?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至少两处):
⑴
⑵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福星
侯发山
康建勋是康百万家族的第十七世人,字子策,太学士,是一位悬壶济世的名医。有奇才者,脾气都古怪,自古亦然。尽管康家富甲一方,无论患者是贫还是富,也不论得了沉疴还是偶染小恙,一律收费一块银元。那时候一块银元可以买到30斤大米,8斤猪肉,10尺棉布,如果对比物价来折算,相当于现在的300元。尽管一块银元,寻常人家还是常常支付不起。
栓柱的爹刚刚病逝,丧事草草办罢,老娘就一下子病倒了,出气多进气少,看样子,若不及时就诊,随时都有咽气的可能。给爹看病、办理后事,已经拉了一屁股的债,原来看在老娘的面子上,村里还有人愿意借贷,如今只剩下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老娘命悬一线,谁还敢借贷于他 有好心的邻居给栓柱出主意,让他去找康建勋。栓柱的娘得的不是什么大病,伤心过度,又遇风寒而已。康建勋开了药方,抓了药,按照规矩,栓柱得给他一个银元。
栓柱家里像是被大水冲过,有价值的物件一件也没有,扑通一下给康建勋跪下了。
康建勋不为所动,且还是一脸受伤的样子,悻悻地说: “我行医这么多年,规矩不能破。”
栓柱想了想,把家里的面瓮子给搬来了,说:“家里就只剩下这点粮食了。”
康建勋歪头看了看,瓮里的粮食也仅够母子两个吃三天。康建勋不觉叹口气,说:“我把粮食带走,你
们母子俩儿吃啥 ”
康建勋摇摇头,一脸难色。
栓柱一张巴掌大的小脸憋成了猪肝色,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倔强地说:“您放心,我就是要饭,也会
还上您的诊金!”在那个年月,要饭的屡见不鲜,这一行,不需要技术,也不要什么力气,不分年龄大小,只要拉得下面子。
康建勋点点头,说: “这点粮食太少,不够诊费,我若拿走,别人会说我不近人情,你写个欠条吧。”
没有别的选择,栓柱就老老实实写了一张欠条。至于什么时候还,能不能还上,他也没有多想,火烧眉
毛,且顾眼前,走一步算一步吧。
左邻右舍知逍这个情况后,都说康建有点不够意思。
第二人,栓柱喂老娘喝过药汤,就拎着篮子上街乞讨去了。
康建勋背个药箱游街串巷,瞅见栓柱跪在街角,面前摆个碗,见人路过就磕头,嘴里念叨着:“行行好
吧,行行好吧。”
康建勋过去看了看,碗里空荡荡,便从兜里出一把银元,数了二十块,放进栓柱的碗里。
栓柱傻傻地瞅着康建勋,呆了。
康建勋的微微一笑,说:“你是乞丐,这是你应得的。”然后掏出栓柱写的那张欠条,还给了他,又从碗里拿了一块银元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之后背着药箱远去了。
栓柱回过神来,对着康建的背影不住地磕头谢恩。
围观的人明白事情原委后,除了啧啧称赞外,说不出多余的话来。
有一天,周二爷的肚子疼,哭天叫地,寻死觅活。周二爷的口碑如村口的茅厕,从村里臭到了村外。村人都说他这是报应,活该!在康建勋眼里,病人都是一样的。他一番扎针推拿,自然是手到病除。周二爷感激不尽,给康建勋包了一个大火的红包,五十块银元。康建勋只收了一块银元,其余的都退还给了周家。有人就说康建勋傻,说反正周二爷的钱来路不正,为啥不收下呢
康建勋说: “我不管他人,我的钱来路要正。”
当地地方志上记载,民国二年岁(1913年)遭荒灾,康家尝出粟数十石,以施赈饥民,赖以全活者甚众。
后来,当地官府给康家立了块“德荫广被”碑,碑文中称,河南民政厅厅长张钫以“情深施济”表其宅,乡众以“爱人以德”额其门,人皆以为荣,而君自视淡然也。此外,1932年,当地老百姓为康建勋悬挂了“福星”匾,两侧题跋:康君子策,承先世之业,家资富厚,不衿奇而立异,随波而逐流,于物无争,与人无忤。惟慈祥之德,折衷于仲景,广行方便,普施仁术,济世活人,人彰其德曰福星。
如今,康家庄园还保存有“德荫广被”碑和“福星”匾。
----(《嘉应文学》2020年第1期有删改)
20.下列关于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爹刚病逝,老娘又病倒,栓柱明知无钱请医还去找名医康建勋,这让名医陷入两难的境地,因此就有了康建勋“一脸受伤的样子”。
B.“栓柱一张巴掌大的小脸憋成了猪肝色”,通过神态描写展现出栓柱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无法付清诊金的惭愧,也有对医生过分冷漠的愤慨。
C.小说语言极具生活气息,“家里像是被大水冲过”“口碑如村口的茅厕,从村里臭到了村外”既贴近农村
生活,在表达上又生动可感,通俗易懂。
D.小说主要写了两件事:栓柱娘生病,看病:康建勋给周二爷治病。两件事有详有略,患者身份一贫一富,可见小说在剪裁、选材上颇具匠心。
21.人们常说“医者仁心”、请结合小说中名医康建勋的人物形象,谈一谈你对“仁心”二字的理解。
22.梁启超言:“史者何 记述人类社会质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作者以史料记载内容作为小说结尾,你认为有何作用
答案
1、(1)调停 (2)发怔 (3)岔气 (4)促狭 (5)筵席 2.B 3.D 4.C 5.A 6.A
7.B 8.(1)②③① (2)[示例]一个人的头顶,特别突出头部,因为头部位于人体最高处,由此引申为比头顶更高的“天空”
9.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10.“发怔”这一细节写得尤为传神,也特别真实,这个看似无声的间歇时间,实际上是为后面写众人大笑做铺垫。
11.示例①史湘云性格率直,最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最先笑得喷出了茶;②林黛玉身体娇弱,所以一笑便“岔了气”;③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一向在贾母面前恃宠撒娇,自然就“滚到贾母怀里”。
12.A
13.材料一第②段画线的句子列举曹雪芹写《红楼梦》和焦菊隐先生导演《龙须沟》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工匠精神’,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的观点。材料二第①段画线的句子列举了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和“我为兵马俑拍照”的文博摄影师赵震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工匠精神,一个兼具历史刻度与精神温度的名词,不仅仅停留在文件里,更自上而下化作社会共识,成为各行各业不约而同的价值标尺,进而成为时代呼声”的观点。
14.[示例]发扬“工匠精神”需要有:①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②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工作专注倾心,对细节追求完美,对技艺不断磨砺的态度;③坚定、踏实、严谨、专注、坚持、敬业、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和只管付出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
15、南宋、陆游;唐、王维;唐、杜甫;唐、李白 16、律诗押韵"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看古人的诗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的",黛玉说"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 17、不是,黛玉这样讲是有前提的,一是先细心揣摩透了王维的五律一百首,再是读杜甫的七律一二百首,然后再读李白、陶渊明、应、谢、际、庾、鲍等人的诗,加上香菱又及其聪明好学,有了这些条件,才说"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18、且把、然后、再次、再然后 19、不罗嗦,字面同,内涵却不相同。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是教者的询问,是亲切、温和的笑,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这里的笑,既有亲切,又流露出读完书后的轻松。
20、B
21、①救死扶伤的医者之心――不论得了沉疴还是偶染小恙,他都给予医治。
②众生平等的公平之心――在康建则眼里,病人都是一样的,即使是口碑不好的周二爷。
③取财有道的道义之心――康建勋说“我不管他人,我的钱来路要正”
④刚中带柔的恻隐之心——无论贫富从不破规矩,却慷慨的给了乞讨的栓柱19块银元,并于灾荒之年赈济灾民。
22、①照应文题,点明标题含义(或:使之首尾呼应,故事结构更加完整);增加文章真实性
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过该内容,我们看到了主人公慷慨无私、淡泊名利的一面
③拓展文章内容,升华主旨。通过该内容,我们看到了一个“德荫广被”的家族,进而传递出“家风传承”这一重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