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上册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教案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文章内容,分析人物通讯的文体特征;品味文章“以言见人”的语言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文中围绕主题选取的典型事例及其意义,梳理事例与人物精神的关联,培养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焦裕禄的人物形象,感受其精神魅力;在仿写实践中运用通讯写法,提升刻画人物形象的审美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领会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汲取精神力量,思考其在当下的时代意义;培养爱国爱民、无私奉献的情感。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视频朗诵:《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习近平)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一九九〇·七·十五
情境任务: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学校计划在在焦裕禄同志诞辰103周年之际,开展“循裕禄足迹砺初心,铸时代精神践使命”校园精神传承行动,请同学们研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步:纸上春秋·品读楷模——通过文本细读感知焦裕禄的公仆情怀与精神品格;
第二步:身边镜像·寻找身影——在校园生活中发现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当代缩影;
第三步:青春誓言·接续奋斗——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践行榜样精神的具体行动计划。
任务路径:
任务一:明通讯特征,识榜样事迹
一、作者介绍:
穆青:当代著名新闻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
冯健: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夕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1949年后被调到新华社工作。
周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内部机动采访室主任,写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特色的报告文学,作品曾多次获奖。
二、背景速递
20世纪60年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共中央决定对我国国民经济作一次重大的区域性布局调整,毛泽东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
此时,全国上下需要树立“硬骨头”精神,树立能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带领群众前进的好干部形象。
《人民日报》为此还组织了关于县委领导班子革命化问题的讨论,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当时豫东地区正遭受着内涝、风沙、盐碱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着怕苦、怕犯错误及依靠国家救济等思想。怎样才能鼓舞士气呢?
穆青等人根据时代要求,深入采访,及时抓住了焦裕禄这个典型,歌颂在困难时期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与上述错误思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焦裕禄精神”的推出,成为一股弘扬正气和党员干部崇高品质的强大力量,展现了时代精神风貌。
三、人物档案
焦裕禄(1922—1964):
山东淄博人。干部楷模,革命烈士。曾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在任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为“焦裕禄精神”。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四、文体知识
通讯概念: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描写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所报道的内容在时间的跨度上比较大,要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掌握丰富的材料,提炼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
按照内容分类,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通讯特征:
①报道详细深入。通讯要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重要环境、背景作具体描写。
②注重思想意义。通讯一般报道那些人们普遍关心的、有现实意义的题材。
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讲求时效性而言,通讯的时间性较弱。
④强调用形象说话。通讯不仅用事实说话,还注重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
⑤议论色彩较浓。通讯突出评论性,使思想观点一目了然。
五、事迹梳理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作为一篇新闻人物通讯,特别注意选取典型材料,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请通读全文,补全下表。
小标题 典型事例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1)实地调查兰考“三害”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2)风雪天送粮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忍受肝病痛苦,坚持除“三害”斗争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3)因肝癌住院,依旧心念兰考人民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焦裕禄精神的影响
高考链接:
这篇通讯运用小标题的形式组织全文,有何作用?
明确:
①有的小标题选取的是焦裕禄生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话语,这对于彰显其伟大品格具有重要作用。
②运用小标题,将文章主要内容标示出来。既是画龙点睛,又是对读者的吸引。
③使整个文章显得思路清晰,既避免了长篇文章给人的冗长感,又可让版面增加立体感。
任务二:品文章语言,悟深情厚意
活动:含英咀华
请找出文中感人至深的语句或细节进行品读,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配乐朗诵)
明确:
1.赏析示例——以言见人
“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 “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 “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县委书记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斗志。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体现了焦裕禄身先士卒、事必躬亲、求真务实的精神。
“我是您的儿子。” “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
体现了焦裕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宝贵品质,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突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的联系。
“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谈你们的情况吧,我不是来休息的。”
表现了焦裕禄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
“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花这么多钱买药,我能吃得下吗?”
体现了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心系民生的奉献精神。
2.赏析示例——以事显人
很多人都发现,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腿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焦裕禄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人民公仆”形象。
考题再现【2024年中招考试(河南)】
4.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焦裕禄同志的故事,需要给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图。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 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1962年,焦裕禄同志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他不顾自己的肝病,带领干部和群众种植泡桐,防风固沙;勘测水情,绘制洪水流向图,治理内涝;帮助村民总结出“翻淤压碱”等办法,治理盐碱地。1964年,焦裕禄同志不幸逝世,年仅42岁。他用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答案示例:选A图。该图展现了焦裕禄同志忍着肝疼坚持工作的情景,其中他曲起右腿抵着桌子边缘、用左手拿着茶缸盖儿顶在肝部的细节,能补充文字材料中“他不顾自己的肝病”的内容,有助于讲述焦裕禄同志的故事。
选B图。该图展现了焦裕禄同志在内涝时带领同志们冒着风雨,站在过膝深的水中实地勘测水情,了解洪水流向的情景。该图直观地呈现文字材料中“勘测水情,绘制洪水流向图”的相关内容,有助于讲述焦裕禄同志的故事。
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表面上是写焦裕禄的“遗产”,实际上是通过两本书反映焦裕禄可贵的品质。正是在《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两本书的指引下,焦裕禄不顾自身,无私奉献。这正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化表现,也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修养。焦裕禄同志的所作所为,很好的诠释了毛泽东思想,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修养。
3.赏析示例——以景衬人
“北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
“这天,外面的大风雪刮了一夜”
“风雪铺天盖地而来。北风响着尖厉的哨音,积雪有半尺厚”。
对风雪的描写,强调了天气之恶劣、受灾之严重。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为群众送救济、送温暖,对表现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起到有力的烘托作用。
4.赏析示例——以评写人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这是焦裕禄精神的写照。
在兰考工作期间,他关心基层群众,关心下属,安排生病人员休息,但从不把自己的病当回事,一直带病坚持工作。
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仍然打算动手写文章,总结和规划兰考的抗灾斗争;即使不得已去医院治病,他仍然牵挂着兰考人民,牵挂着兰考的抗灾斗争。
任务三:析人物形象,感精神魅力
活动一:概括形象
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你认为焦裕禄是一个怎样的人?(概括文章中体现的焦裕禄同志的品质)
明确:
小标题 典型事迹 精神品格
“受命于危难之间” 赴兰考任职,下乡 知难而上,大无畏(乐观)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深入一线调研激流中绘制洪水流向图 细致深入、求真务实的求实风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严重灾害面前镇定布置工作风雪天访寒问暖(许楼访问) 心系群众、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忍着病痛坚持工作 肝痛难忍坚持听取汇报 躺在病床上预见兰考新未来 坚忍顽强、公而忘私的“忘我”精神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病重关心兰考工作情况希望死后葬在沙丘之上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兰考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百姓深深的爱戴 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深受爱戴
活动二:归纳精神
焦裕禄同兰考的干部、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铸就了焦裕禄精神。请简要分析这种精神在文中的体现。
明确:
①亲民爱民。实地调研洪水流向时,他考虑到群众雨天缺烧火的干柴而拒绝当地派饭;雪灾来临,他首先想到的是群众,他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走访生活困难的群众,一整天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
②艰苦奋斗。为实地调研,他和调查队的同志们经常在截腰深的水里吃干粮,有时夜晚蹲在泥水处歇息;担心大风雪给群众生活带来困难,他顶风冒雪,走访困难户。
③求真务实。为详尽掌握灾害的底细,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他坚持实地调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作出科学的判断和部署。
④迎难而上。面对兰考严重的灾荒景象,焦裕禄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具有“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⑤无私奉献。肝病严重,他依旧坚持工作;坐火车去看病,在火车开动前的几分钟,他还在布置工作;在病床上,面对来看望他的同志,他总是不谈病情,先问兰考的情况。
播放视频:什么是焦裕禄精神,他说……
链接:
2009年3月31日至4月3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河南视察,专程到兰考拜谒焦陵,致敬忠魂。在全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习近平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主旨意蕴:
本文主要记述了焦裕禄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以来,为治服“三害”,深入基层,扎实调研,努力改变兰考面貌的先进事迹,塑造了一个忍着病痛坚持工作,最终献出生命的优秀党员干部形象,赞扬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迎难而上和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任务四:接时代精神,续奋斗篇章
活动一:写作迁移——“校园楷模”通讯写作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人们常把教师比作“园丁”,因为他们的辛勤汗水浇沃幼苗的茁壮成长;也将老师比作“蜡烛”,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点亮万家灯火的未来。(《大众网》)
请借鉴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写法,为你的某位教师写一则人物通讯,发表在校报上。
写作示例(Deepseek):
粉笔灰染白双鬓,几何图绘就人生
——记数学教师李建国
严冬里的晨光
清晨六点,教学楼还沉睡在墨色中。李老师办公室的灯倏然亮起,门缝漏出的光切开寒雾。他搓着冻红的手核对教案,保温杯里浓茶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镜片后专注的眼睛。
三角板上的温度
“看,希望就在笔下!”他捏着粉笔猛戳黑板,抛物线轨迹力透板面。突然转身抽问打瞌睡的学生,却在少年窘迫时笑出眼纹:“怪我讲太闷?来,咱们用函数算算怎么让课堂更精彩!”满堂笑声中,他悄悄把胃药塞回抽屉。
永不消失的坐标
毕业多年的学生手机里,仍存着那条凌晨秒回的信息:“导函数解错了?第三步符号问题,速看第7页笔记!”如今校报展开他泛黄的备课本,密密麻麻的批注如经纬线,交织着三十年春秋的坐标——那里有粉笔灰落雪为霜,更有无数青春借他的目光望见星辰。
活动二:传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学们,我们追寻了焦裕禄同志的足迹,感悟了他的精神力量。那么,这种精神在今天我们又该如何传承和践行呢?
发言示例(Deepseek):
【发言一】同学们,传承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化作日常中的星火。课堂上多一分专注,是对求实作风的响应;同学间主动分担值日,映照着无私奉献的品质。让我们把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解一道难题多坚持十分钟,遇挫折时想想兰考的泡桐——深扎根系,终向晴空。
【发言二】践行在于“做”而非“说”。就像焦裕禄查风口时一步步丈量沙丘,我们应以务实态度做好每件小事:详细整理错题本而非简单抄答案,运动会时即使无比赛也留守为同伴加油。真正的前行,是甘当普通岗位的“铆钉”,在集体需要处默默闪光。
【发言三】传承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心怀他人。焦裕禄在病榻仍惦念治沙,我们亦可效仿:帮同学讲解一道题,陪室友就医,为班级养一盆绿植。这些微光汇聚,便是新时代的“治沙工程”。让我们从身边开始,用青春的温度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结束语:
播放视频:新闻片段(焦裕禄精神与兰考发展)
同学们,今天的课即将结束,但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焦裕禄同志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榜样不是遥远的雕像,而是可以用行动践行的选择。希望大家不仅深情感佩焦裕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能用心发现身边的微光,用笔记录真实的感动,用行动传承榜样的力量。让我们都能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下课!
【布置作业】
1.基础性作业:整理课堂笔记,完成一份关于焦裕禄主要事迹、精神品质及其现实意义的小结。(200字左右)
2.拓展性作业(二选一):
选项一:假设焦裕禄同志的故事感动了你,请为他写一段颁奖词(100字以内),要求紧扣事迹,突出精神,语言精练有力。
选项二:寻找一位你身边(家庭、学校、社区)具有焦裕禄某种精神品质(如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责任心强等)的人,记录他(她)的一个小故事,并写下你的感想。(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