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共24张PPT+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共24张PPT+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9 21:58:44

文档简介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案
【2022版课标】:通过日本大化改新,以及非洲、美洲的社会发展概况,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幕府统治的形成与权力特点。
【难点】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 “以唐为师” 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事件;分析武士集团兴起与幕府统治建立的内在关联。
【学习过程】
【任务一 古代日本发展历程】
阅读第11课完成以下时间轴,梳理古代日本发展历程
【任务二 大和兴起 一统日本】
阅读课本52页第一段内容,完成下列结构图,了解大和国是怎样统治国家?
【任务三 唐风洋溢,大化改新】
材料一:7世纪时,日本依处于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部民,权势很大。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部民不堪遭受压迫,反抗不断。
材料二:公元7-9世纪,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批遣唐使。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三:7世纪中叶,日本豪族苏我氏把控朝政,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史称“乙巳之变”。孝德天皇即位后,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6分)
材料四:
2、从材料四可看出,大化改新后日本政治上实行 制度,
起到 作用。
材料五: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人民,每个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九年级上册教材》
3、由材料五可知大化改新后,日本确立了 的土地制度,
影响是: 。
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分析大化改新对日本起到的影响。
大化改新前 大化改新后
政治 皇权旁落,豪强贵族权倾朝野。 贵族之间征战不休。 以 为中心的 制度; 社会比较稳定。
经济 土地私有,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 土地 ,统一征收赋税,封建经济发展迅速。
影响:
材料六:“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5、材料六说明了什么?
【任务四 幕府掌权,天皇旁落】
1、大化改新百年后, 盛行,建立了庄园。
2、庄园谁建立?
3、庄园有何特权?
4、建立庄园有何影响?
5、地方豪强通过什么手段保护自己的庄园?
6、下面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这种情况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材料:9世纪中期,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
7、以庄园为经济基础,以武士集团为军事基础,为 统治奠定了基础。
8、幕府统治建立的时间、标志、特点是?
【巩固练习】
1、“倭国”自知落后,深慕中华文明,引颈向望,欲移为己用。于是,便不惜万般艰辛,远渡重洋,学习中国文明。使日本渐为文明先进之国。”材料评述的是( )
A.“大化改新” B.幕府统治 C.“明治维新” D.“大陆政策”
2、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进行大化改新 B.实行幕府统治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战后社会改革
3、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这次“中国化”主要学习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4、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封建国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点学习唐朝的( )
A.科举制度 B.租庸调制 C.中央集权制 D.均田制
5、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颁布改新诏书,吸收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这一“改革”( )
A.确立土地私有制 B.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C.提倡“文明开化” D.使日本进入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
6、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下列内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孝德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建立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C.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 D.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地税改革
7、古代日本“幕府”一词指将领的军帐。12 世纪晚期,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此事件的影响是( )
A.幕府统治开始 B.武士集团形成 C.封建时代来临 D.天皇权力加强
8、在幕府统治时代,武士集团是重要的政治力量,武士集团的首领称为“将军”,也称为幕府将军。在幕府时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
A.将军 B.天皇 C.大庄园主 D.贵族
9、日本跟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古代中日两国友好往来,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荣耀。今天让我们一起追寻那段历史,探究其中的启示吧!
材料一:日本本州中部兴起了一个叫作大和的古代国家(日本),它大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和大批移民,并凭借肥沃的土地,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 :公元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并派遣大量遣唐使出使中国,并向中国送去大量留学生等,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通过什么方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2分)
材料三:隋唐政治经济制度与日本大化改新内容之比较表。
根据表格,说说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如何改革的?如果将大化改新措施与中国隋唐政策仔细比较,你能有什么发现?说明这一民族具有什么特点。(6分)
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至今,日本在很多方面表明深受中国的影响,请你列举两例。(4分)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为世界现今第三经济大国。日本的改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什么启示?(2分)(共24张PPT)
提到日本,你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
历史将这样记录:2023年8月24日下午1时
许,日本核污染水开始排入海洋。
福岛核电站蓄水箱
137万吨
核废水排入大海后海水颜色的变化
日本政府直接把核废水排入太平洋,放射性物质会污染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环境。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重点: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3.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2022年版课标】通过日本大化改新,以及非洲、美洲的社会发展概况,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和中国隔海相邻,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国旗为太阳旗,樱花为其国花。
国徽
地理环境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四面环海且多火山地震

大和兴起,一统日本
材料一:《汉书 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后汉书 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后汉书·东夷传》
材料三:《三国志· 魏书· 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与中国有“通使”关系,定期向中国进贡。
一、6世纪前的日本
根据材料文献的记载,说明什么问题?
中国和日本最早有记录的往来可追溯到哪个朝代?

1、1-2世纪时的日本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大和国
2、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阅读教材P52页,回答问题:
根据教材概述日本国家兴起时间及统一的过程。
最高统治者称“ ”
组织形式—— ,
部民地位近似奴隶
土地
私有制
部民制
阅读课本,了解大和国是怎样统治全国的?
“田 部”
“海 部”
“织锦部”
大王
贵族
私有领地
私有领地

王室

唐风洋溢,大化改新
1. 大化改新背景
材料二:公元7-9世纪,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批遣唐使。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7世纪时,日本依处于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部民,权势很大。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部民不堪遭受压迫,反抗不断。
材料三:7世纪中叶,日本豪族苏我氏把控朝政,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史称“乙巳之变”。孝德天皇即位后,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
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遣唐使回国后积极宣传唐朝制度
改革派发动官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
(1)政治
2. 大化改新内容
中央——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四:
3、由材料五可知大化改新后,日本确立了 的土地制度,
影响是: 。
2. 大化改新内容
材料五: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人民,每个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九年级上册教材》
封建土地国有制
加强了中央对财政的把控。
(2)经济:
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分析大化改新对日本起到的影响。
大化改新前 大化改新后
政治 皇权旁落,豪强贵族权倾朝野。贵族之间征战不休。 以 为中心的
制度;
社会比较稳定。
经济 土地私有,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 土地 ,统一征收赋税,封建经济发展迅速。
影响: 。
天皇
中央集权
国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3. 大化改新影响
项目 日本大化改新 中国隋唐制度
政 治 中央
地方
经 济 土地 制度
赋税 制度
设二官八省
三省六部制
设立国、郡、里
郡县制
班田收授法
均田制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
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经济的模仿
材料六:“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5、材料六说明了什么?
4. 大化改新学习对象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幕府掌权,天皇旁落
1、大化改新百年后, 行,建立了庄园。
2、庄园谁建立?
3、庄园有何特权?
4、建立庄园有何影响?
5、地方豪强通过什么手段保护自己的庄园?
6、下面材料说明了什么?这种情况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9世纪中期,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
土地私有、土地兼并
1. 庄园和武士集团的形成
贵族、豪门、寺院
不输(不向国家纳税)不入(摆脱国家控制)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中央对地方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组成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说明: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影响:导致天皇大权旁落,逐渐形成幕府统治。
(1)时间:
12世纪晚期
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3)标志:
(4)特点:(天皇与幕府的关系)
①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②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③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2.幕府的统治:
(2)地点:
镰仓
实质:封建军事独裁统治
从此天皇成了退休老干部,空虚寂寞冷,将军成了管事的主,幕府时代来临
源氏
平氏
击败
幕府
-19世纪晚期
武士效忠于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强调: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
武士道的实质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消极:
为理想而不屈的精神,是武士道精神的扩展。
经历了一次畸变,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成为日本右翼的文化土壤。
积极:
日本有100多个

政权统一日本
日本效仿 ,进行改革,
史称“ ”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建立 和 。
源氏首领 获得 的称号,设幕府于 ,日本进入 时期
小国
大和
7
唐朝
大化改新
庄园
武士集团
源赖朝
征夷大将军
镰仓
幕府
古代日本
6世纪前的日本
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
大化改新
时间:
人物:
646年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特点:
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意义:
日本效仿唐朝典章制度
幕府统治
时间:
人物:
影响:
源氏首领源赖朝
12世纪晚期
称号:
“征夷大将军 ”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1—2世纪日本出现小国
兴起:
发展:
课堂笔记
1、大和政权统一日本(5世纪)
★2、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效仿唐朝)
意义:使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3、幕府统治(12世纪-19世纪)
“征夷大将军 ”;武士;
天皇大权旁落,幕府掌握实权。
9、日本跟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古代中日两国友好往来,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荣耀。今天让我们一起追寻那段历史,探究其中的启示吧!
材料一:日本本州中部兴起了一个叫作大和的古代国家(日本),它大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和大批移民,并凭借肥沃的土地,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 :公元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并派遣大量遣唐使出使中国,并向中国送去大量留学生等,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通过什么方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
(第11课作业第9题)
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等来中国学习。
材料三:隋唐政治经济制度与日本大化改新内容之比较表。
(2)根据表格,说说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如何改革的?如果将大化改新措施与中国隋唐政策仔细比较,你能有什么发现?说明这一民族具有什么特点。
①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②日本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模仿。
③说明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和模仿。
(3)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至今,日本在很多方面表明深受中国的影响,请你列举两例。
(4)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为世界现今第三经济大国。日本的改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①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②汉字、和服、茶道、建筑等…
启示:正确的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外来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不断创新,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