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新课标闯关卷》(云南)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新课标闯关卷》(云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1 17:2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2017届《新课标闯关卷》(一)
(八上第一单元)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答案应书写在相应位置上,在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关于虎门销烟内容一张图表,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逐年增加
B.中国吸食鸦片的人增多
C.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D.清政府国库充盈
2.把“1839年6月”和“广州”两个要素结合在一起,可以确定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向中国输送第一批鸦片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道光帝派遣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D.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3.“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材料论述的是()
A.鸦片战争的背景
B.鸦片战争的经过
C.鸦片战争的结果
D.鸦片战争的影响
4.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新税则并予以公布,使中国的关税税率降低了许多。这些税率的调整主要依据(

A.中国当时的消费水平
B.《南京条约》的规定
C.贸易平等互利的原则
D.两国友好协商的结果
5.我们无法忘记,1860年的10月,这座历经清朝六代皇帝花费150多年苦心营造的“万园之园”,遭到________洗劫,毁于一旦。
A.洋枪队
B.美英盟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6.以下是某历史专著的部分内容,请对此确定一主题是()
时间
具体内容
1860年10月5日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遂向圆明园进军
1860年10月6日
法军率先抵达并占领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圆明园
1860年10月7日
英军抵达圆明园,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
1860年10月18日
英军一意孤行,决定烧毁圆明园全园,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放火行动
A.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
B.咸丰帝的逃跑
C.圆明园的浩劫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7.“1858年5月,穆拉维约夫接到沙皇指令,率两艘炮舰赶到瑷珲。谈判一开始,俄方拿出单方面拟好的条约草案,宣称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属于俄国。”上述材料提到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式主要有()
①武力逼迫
②外交威胁
③直接侵占
④以物换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据“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义”等关键信息确定的主题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台湾民众的抵抗
9.“……俄人拓境日广……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冠进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这里论述的是()
A.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恶
B.沙俄对新疆窥视已久,收复新疆的必要性
C.新疆位置十分重要
D.新疆遭到了英国和沙皇俄国的争夺
10.“就是要用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积草屯粮,调集军队,操练将士,创造好出战必胜的一切条件;力了紧缩军费开支,减轻人民负担,大军一旦出发,速战速决,力争在一年半左右获取全胜。”这是()
A.阿古柏侵占新疆的写照
B.左宗棠收复新疆“缓进急战”战术的介绍
C.左宗棠收复伊犁的策略
D.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经过
11.左宗棠力排众议,率师西征,一举收复占我国领土六分之一的新疆,为子孙后代保住了一片大好河山。这充分说明了()
A.左宗棠是近代中国统一、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决捍卫者
B.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之一
C.左宗棠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承继者、发展者
D.左宗棠是清政府的重臣之一
12.“12点58分,“定远”号舰桥中弹,旗舰无法用信号旗指挥通讯。15点10分,“定远”号再次中弹燃烧,“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赶往营救,被日舰击沉。”这里描述的场景是()
A.平壤战役
B.黄海大战
C.旅顺、大连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3.
1894年10月西方列强报刊评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这揭露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野蛮暴行是(  )
A.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
B.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旅顺对和平居民的大屠杀
D.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
14.诗歌“甲午英魂万民敬,百年叹息致远悲。黄海有幸葬忠骨,马关耻辱血泪飞。坚贞报国励将士,管带视死忽如归。一舰飞撞裂敌胆,千秋祭奠扬国威”赞誉的人物是()
A
B
C
D
15.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1898年进口货物总值比1894年增加了29.3%。与这一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左宗棠收复新疆,扩大了同西方各国的贸易联系
C.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16.近年来日本右翼在中日历史问题上颠倒黑白。19世纪日本对中国侵害的史实主要有()
①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19世纪70年代支持阿古柏分裂国家
③1894年蓄意挑起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独占辽东半岛后引其他列强不满被迫“还辽”,但攫取高额“赎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下列分析不能从上面直接获取的是()
A.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趋势
B.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
C.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D.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18.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流传的一件揭帖:“……挑铁道,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
反帝爱国运动
B.
反帝反封建运动
C.
爱国官兵的反帝运动
D.
普通的农民运动
19.“1900年8月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这里的“军队”指的是(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美日联军
D.日俄联军
20.八国联军未能实现瓜分中国的美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清政府的抵抗
C.侵略中国的军事力量不足
D.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1.下图是电视剧《慈禧西行》的剧照,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慈禧太后挟持逃往西安的清朝皇帝是 …(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22.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有关不平条约中的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是洋人“守土官长”的是(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24.为了对某一学习主题展开探究,王强同学在网上下载了以下三幅图片。该学习主题是(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
C.中国近代化起步
D.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景,通过这三大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
25.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与条约不相匹配的一项是
(
)
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B.《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C.《北京条约》——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1.D
2.B
3.D
4.B
5.C
6.C
7.A
8.A
9.B
10.B
11.A
12.B
13.C
14.B
15.C
16.D
17.C
18.A
19.A
20.D
21.C
22.D
23.B
24.B
25.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第四款 中国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给日本,作为赔款军费……
第五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奉天省南边地方……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三、澎湖列岛……
第六款 第一,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
第四,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当时割让的香港岛是何时回归祖国的?(2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4分)
(3)与材料一所示条约相比,材料二所示条约是如何加深对中国的侵略的?(4分)
26.(1)《南京条约》,(1分)1997年7月1日.(1分)
(2)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4分)
(3)①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新的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④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任意两点,4分)
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政府为了维护鸦片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保持掠夺东方财富的通道畅通,公然派出侵略军先后进犯中国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地区,并陈兵天津大沽口,威逼清政府妥协,最后在1842年闯进长江下游,从上海一直打到南京,迫使清政府无条件屈服投降。
材料二
英法联军纵兵抢掠,“纵情肆意,予取予携”,实在拿不走的东西,就百般毁坏。当时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称:“在场的每一个军人,都掠夺很多”,为了掩盖抢劫罪行……
材料三
1874年,日本出动军队进犯中国台湾,并于1879年吞并琉球,将其变为日本的冲绳县;1884年以后,日本为侵略中国和朝鲜开始进行海陆大扩军。1894年7月25日,日本偷袭中国运兵船,挑起战端。
请回答:
阅读材料一,指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战争?根据材料指出这一战争爆发的原因?(4分)
(2)材料二描写的罪行出自哪一侵略战争?将材料中的“……”用一句话补充完整。(4分)
(3)材料三中日本的一系列举动说明了什么?日本挑起战端的最后结果怎样?(4分)
(4)以上材料说明了近代列强对外扩张的特点是什么?(2分)
27.(1)鸦片战争;(2分)原因是英国政府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分)(2)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焚毁了圆明园(意思相近即可);(2分)(3)说明了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2分)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2分)(4)以血腥的侵略战争为主要手段。(2分)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甲午战争,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废墟。在这个废墟上,腥风血雨,警钟长鸣。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一场大的海战,能决定国家的命运;政治腐败和昏庸统治,必然导致军事失败与国家危亡;“天朝上国”的迷梦已经破碎,国家要新生就必须信仰新的“主义”、建设人民政权;绝不能让“保船制敌”式的“消极防御”当道,失去战略进取心就会被人逼到羞辱的墙角;购买与模仿,永远不能承载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强盛和崛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没有一支能打胜仗的强大军队就没有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和平与安宁。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指出从中你能获得哪些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信息?(6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从甲午中日战争中应该得到哪些教训?(8分)
28.
(1)可以获得的信息主要有: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全过程、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日本在战争中对中国居民进行野蛮的屠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和《马关条约》的签订等。(6分)(2)要从根本上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国防建设方面尤其应加强;建立一支真正可以担当维护祖国和平的威武之师;每个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的安危做出贡献等(言之成理即可,每点4分,计8分)。
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0多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0多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0多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他们“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1)材料中“170多年前”、“150多年前”、“110多年前”发生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4分)
(3)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4分)
29.(1)鸦片战争、(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2)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任意2个即可,4分)(3)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从来不畏强暴,勇于抗争。(言之成理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