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新课探究】
学习任务一
课前自主预习
1.(1)②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都不导电 NaCl溶液、KNO3溶液都能导电
(2)①水溶液 熔融状态 化合物 酸、碱、盐
②水溶液 熔融状态 化合物 乙醇
2.(1)Na+和Cl- 不能 不 水合钠离子 水合氯离子 能 加快 Na+和Cl- 能
(2)自由移动 带电荷
情境问题思考
问题一:提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离子,当插入电极并接通电源时,带电荷的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能够导电。
问题二:提示: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不带电荷,因此蔗糖固体不导电。加入蒸馏水溶解后,蔗糖不能解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仍不能导电。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A [解析]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说明蔗糖、酒精在两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且二者均为化合物,故属于非电解质,A正确;液态HCl、固态NaCl均未发生电离,故不导电,但两者均属于电解质,B错误;NH3、S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离子是其溶于水后生成的NH3·H2O、H2SO3电离产生的,故NH3、SO2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Cu、石墨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例2 A [解析]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都是化合物,常见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A项正确;①属于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B项错误;⑦不属于盐,C项错误;①不能导电,②⑥可以导电,D项错误。
学习任务二
课前自主预习
1.(1)自由移动的离子 (2)Na++Cl- 2K++S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B [解析] 状态a是固体NaCl,未发生电离,不能导电,A错误;图b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故应表示熔融状态下氯化钠的导电过程,B正确;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不需要通电,C错误;水分子中H原子局部带正电荷,根据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代表水合氯离子,D错误。
例4 C [解析] H2SO4为强酸,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A错误;MgCl2溶于水电离出Mg2+和Cl-,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B错误;NaHCO3溶于水电离出Na+和HC,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D错误。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6)× (7)√ (8)×
2.A [解析]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非电解质如蔗糖的水溶液不导电,电解质为固体时不能导电,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固体电解质等),故A正确。
3.D [解析] 碳酸钡难溶于水,将碳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但是熔融碳酸钡能发生电离,故碳酸钡是电解质,①错误;氨水是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故氨水不是电解质,②错误;铜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错误;NaHSO4在水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是氢离子和钠离子,故NaHSO4不是酸,而是酸式盐,④错误;稀盐酸中H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H+和Cl-,⑤错误。
4.C [解析] KClO3电离生成K+和Cl,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A错误;Fe(NO3)3电离生成Fe3+和N,电离方程式为Fe(NO3)3Fe3++3N,B错误;(NH4)2SO4电离生成N、S,电离方程式为(NH4)2SO42N+S,D错误。
5.D [解析] 由图可知熔融状态的NaCl与氯化钠溶液均能导电,说明氯化钠是电解质,但是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解离成阴阳离子的过程,电离不需要通电,B错误;固体NaCl中存在Na+和Cl-,只是不能自由移动,C错误;Na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阴阳离子结合水分子生成水合离子,故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D正确。
6.(1)B (2)减弱 (3)Ba(OH)2Ba2++2OH-
[解析] 三个烧杯中只有B中没有发生电解质的电离,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当向烧杯B中加水时,KCl固体发生电离而导电;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后,生成BaSO4沉淀和H2O,从而使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导电能力减弱。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 学习任务一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课前自主预习】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试验物质的导电性[教材实验1-2]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现象及结论
烧杯中物质 实验现象 结论
NaCl固体 灯泡不亮
KNO3固体
蒸馏水 灯泡不亮 导电能力非常弱,上述装置不能测出
NaCl溶液 灯泡发光
KNO3溶液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①在 里或 下能够导电的 是电解质。如 等都是电解质。
②在 里和 下都不能导电的 是非电解质。常见非电解质:蔗糖、 等。
[注意]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物质的导电性
(1)以NaCl为例分析物质导电的原因
存在状态 导电分析
NaCl固体 NaCl固体中含有 ,由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两种离子按一定规则紧密排列,这些离子 自由移动,故干燥NaCl固体 导电
NaCl溶液 NaCl固体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和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 和 。通电时,能发生定向移动,故NaCl溶液 导电
熔融NaCl 当NaCl固体受热熔化时,离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 ,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自由移动的 ,故熔融NaCl 导电
(2)物质导电的条件
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
的、 的粒子。
[注意] 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则是因为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
【情境问题思考】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人的手上常会沾有NaCl(汗液的成分之一),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因此,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问题一: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为什么蔗糖固体不导电,加入蒸馏水溶解后仍不导电
【核心知识讲解】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电解质 非电解质
相同点 都是纯净物,都是化合物
不同点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满足这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均可 在水溶液里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也不能导电
本质区别 自身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自身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水溶液里 或熔融状态 下的存在 形式 离子(或离子和分子) 分子
2.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物质类别
(1)
(2)
3.物质导电的两种类型
(1)固体单质导电:金属固体、石墨等导电,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解质的导电:在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产生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B.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 均是非电解质
C.NH3、SO2 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SO2 均是电解质
D.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例2 [2024·山东枣庄三中高一月考] 有以下物质:①液氧、②熔融的Na2CO3、③MgCl2固体、④AgCl、⑤H2SO4、⑥盐酸、⑦蔗糖,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③④⑤
B.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⑦
C.属于盐的有②③④⑦
D.能导电的有①②
[归纳总结]
(1)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的思路
常见误区: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二者均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判断物质能否导电的思路: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
物质 固态 熔融态 水溶液
酸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强碱 不导电 能导电 导电
盐 不导电 能导电 导电(微溶物、难溶物的溶液浓度小,导电能力差)
◆ 学习任务二 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课前自主预习】
1.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1)电离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 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
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简便起见,一般仍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例如:
NaCl ;
K2SO4 。
2.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物质 电离特征 举例
酸 电解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H2SO4、HCl、 HNO3等
碱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 Ba(OH)2、NaOH、 KOH等
盐 电解质电离出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N,阴离子是酸根离子 NaCl、NH4Cl、 Na2CO3等
【核心知识讲解】
1.电解质的电离辨析
(1)电解质发生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电离不需要通电。酸、碱、盐溶于水能发生电离,大多数盐和碱、金属氧化物受热熔化能发生电离。
(2)电解质发生电离的宏观现象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导电,其微观实质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解质发生电离的表征——电离方程式,书写模式:AmBnmAn++nBm-。
2.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1)电离方程式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
(2)强酸、强碱、大部分盐书写时用“”连接,如HClH++Cl-、NaClNa++Cl-。有的原子团不能拆开写,如S、HC、OH-等不能拆开。
(3)书写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即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个数相等)和电荷守恒(即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2025·湖北鄂东南高一联考] 下图中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化钠在上述三种状态下均能导电
B.图b表示熔融状态下氯化钠的导电过程
C.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ClNa++Cl-
D.图c中代表的是水合钠离子
例4 [2024·福建福州六校高一期中联考]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H2SO42H++S
B.MgCl2Mg2++C
C.Ba(OH)2Ba2++2OH-
D.NaHCO3Na+ +H++C
[易错警示] 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
(1)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NaHSO4Na++H++S。
(2)弱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酸式酸根阴离子和阳离子,如NaHCO3Na++HC。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 )
(2)Fe、Cu、石墨都能够导电,说明它们都是电解质。 ( )
(3)电解质发生电离需要通电才能进行。 ( )
(4)Na2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S。 ( )
(5)NaHSO4在水中能电离产生H+,故NaHSO4属于酸。 ( )
(6)盐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一定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 )
(7)氯化氢是电解质,但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 )
(8)NaCl溶液能导电,因此NaCl溶液是电解质。 ( )
2.下列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
B.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C.电解质一定能导电
D.不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3.[2025·河北衡水中学高一检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几个 ( )
①将碳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碳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铜的导电性良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④NaHSO4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NaHSO4是酸
⑤稀盐酸中HCl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H+和Cl-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2024·广东湛江高一期中]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KClO3K++Cl-+3O2-
B.Fe(NO3)3Fe2++3N
C.FeCl3Fe3++3Cl-
D.(NH4)2SO4N+S
5.[2025·河北沧州四校高一联考] 由下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NaCl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B.电解质在电流的作用下才能发生电离
C.固体NaCl中不存在Na+和Cl-
D.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6.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中,发现灯泡不亮,但若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水,则灯泡会亮起来。
A B C
(1)加水的烧杯为 。
(2)向烧杯C中加适量A中的溶液后,溶液的导电性会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写出C烧杯中电解质Ba(OH)2的电离方程式:
。 (共112张PPT)
第二节 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1.通过实验、假设、推理等 过程,以探究的方式构建电 离模型,并以此认识电解质; 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 酸、碱、盐的电离过程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从电离角度
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状态,依
据宏观现象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存在和
变化,基于离子和离子反应认识酸、
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在水溶液中的
反应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2.通过分析酸、碱、盐之间 的反应事实,认识离子反应, 归纳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正确书写这些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3.通过实验了解常见离子的 检验方法,进一步理解离子 反应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发展对化学
反应实质的认识,知道酸、碱、盐在水
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反应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从物质及其
变化的事实中提取证据,构建电解质的
电离、离子反应等核心概念,初步建立
认识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
续表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学习任务一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学习任务二 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
方程式
学习任务一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课前自主预习】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试验物质的导电性[教材实验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现象及结论
烧杯中物质 实验现象 结论
灯泡不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馏水 灯泡不亮 导电能力非常弱,上述装置不能测出
灯泡发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燥的固体、固体都不导电
溶液、溶液都能导电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①在________里或__________下能够导电的________是电解质。如
____________等都是电解质。
②在________里和__________下都不能导电的________是非电解质。
常见非电解质:蔗糖、______等。
水溶液
熔融状态
化合物
酸、碱、盐
水溶液
熔融状态
化合物
乙醇
[注意]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
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物质的导电性
(1)以 为例分析物质导电的原因
存在状态 导电分析
和
不能
不
存在状态 导电分析
水合钠离子
水合氯离子
能
续表
存在状态 导电分析
加快
和
能
续表
(2)物质导电的条件
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能导电的物
质必须具有能__________的、________的粒子。
自由移动
带电荷
[注意] 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电解质溶液
(或熔融电解质)导电则是因为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
【情境问题思考】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
电事故。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的手上常会沾有 (汗液的成分之
一),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液。电
解质溶液能够导电,因此,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问题一: 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离子,当插
入电极并接通电源时,带电荷的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能够导电。
问题二: 为什么蔗糖固体不导电,加入蒸馏水溶解后仍不导电
提示: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不带电荷,因此蔗糖固体不导电。加入
蒸馏水溶解后,蔗糖不能解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仍不能导电。
【核心知识讲解】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电解质 非电解质
相同点 都是纯净物,都是化合物 不同点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 态下能够导电,满足这 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或 两个均可 在水溶液里不能导电,
在熔融状态下也不能
导电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本质区别 自身能产生自由移动 的离子 自身不能产生自由移
动的离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 状态下的存在形式 离子(或离子和分子) 分子
续表
2.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物质类别
(1)
(2)
3.物质导电的两种类型
(1)固体单质导电:金属固体、石墨等导电,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
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解质的导电:在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产生的自由移动
的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
解质
B.液态、固态均不导电,所以、 均是非电解质
C.、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 均是电解质
D.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
[解析]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说明蔗糖、
酒精在两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且二者均为化合物,故属于非电解
质,A正确;
液态、固态 均未发生电离,故不导电,但两者均属于电解质,
B错误;
、 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离子是其溶于水后生成的
、电离产生的,故、 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
、石墨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例2 [2024·山东枣庄三中高一月考] 有以下物质:①液氧、②熔
融的、固体、、 、⑥盐酸、⑦蔗糖,
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③④⑤ B.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⑦
C.属于盐的有②③④⑦ D.能导电的有①②
[解析]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都是化合物,常见的酸、碱、
盐都是电解质,A项正确;
①属于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B项错误;
√
例2 [2024·山东枣庄三中高一月考] 有以下物质:①液氧、②熔
融的、固体、、 、⑥盐酸、⑦蔗糖,
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③④⑤ B.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⑦
C.属于盐的有②③④⑦ D.能导电的有①②
⑦不属于盐,C项错误;
①不能导电,②⑥可以导电,D项错误。
√
[归纳总结]
(1)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的思路
常见误区: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二者均
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判断物质能否导电的思路: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
物质 固态 熔融态 水溶液
酸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强碱 不导电 能导电 导电
盐 不导电 能导电 导电(微溶物、难溶物的溶液浓度
小,导电能力差)
学习任务二 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课前自主预习】
1.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1)电离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自由移动的离子
(2)电离方程式
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简便起见,一般仍用离子符
号表示水合离子),例如: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物质 电离特征 举例
酸
碱
盐
【核心知识讲解】
1.电解质的电离辨析
(1)电解质发生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电离不需要通电。
酸、碱、盐溶于水能发生电离,大多数盐和碱、金属氧化物受热熔
化能发生电离。
(2)电解质发生电离的宏观现象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导电,
其微观实质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移动
的离子。
(3)电解质发生电离的表征——电离方程式,书写模式:
。
2.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1)电离方程式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
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
(2)强酸、强碱、大部分盐书写时用“ ”连接,如、
。有的原子团不能拆开写,如、、
等不能拆开。
(3)书写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即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个数相等)和电
荷守恒(即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
总数)。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2025·湖北鄂东南高一联考] 下图中 分别为氯化钠在不
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微观示意图(X、 均表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氯化钠在上述三种状态下均能导电
B.图b表示熔融状态下氯化钠的导电过程
C.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D.图c中 代表的是水合钠离子
√
[解析] 状态是固体 ,未发生电离,不能导电,A错误;
图b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和 ,故应表示熔融状态下氯化钠的导电
过程,B正确;
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不需要通电,C错误;
水分子中 原子局部带正电荷,根据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
代表水合氯离子,D错误。
例4 [2024·福建福州六校高一期中联考]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
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
[解析] 为强酸,电离方程式为 ,A错误;
溶于水电离出和 ,电离方程式为,
B错误;
例4 [2024·福建福州六校高一期中联考]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
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
溶于水电离出和 ,电离方程式为
,D错误。
[易错警示] 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
(1)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
。
(2)弱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酸式酸根阴离子和阳离子,如
。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
√
(2)、 、石墨都能够导电,说明它们都是电解质。( )
×
(3)电解质发生电离需要通电才能进行。( )
×
(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
√
(5)在水中能电离产生,故 属于酸。( )
×
(5)在水中能电离产生,故 属于酸。( )
×
(6)盐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一定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 ( )
×
(7)氯化氢是电解质,但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
√
(8)溶液能导电,因此 溶液是电解质。( )
×
2.下列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 B.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C.电解质一定能导电 D.不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解析]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非电解质如蔗糖
的水溶液不导电,电解质为固体时不能导电,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
是非电解质(如固体电解质等),故A正确。
√
3.[2025·河北衡水中学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几个( )
①将碳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碳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铜的导电性良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④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 是酸
⑤稀盐酸中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和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解析] 碳酸钡难溶于水,将碳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但是熔融碳
酸钡能发生电离,故碳酸钡是电解质,①错误;
氨水是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故氨水不是
电解质,②错误;
铜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错误;
在水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是氢离子和钠离子,故
不是酸,而是酸式盐,④错误;
稀盐酸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和 ,⑤错误。
4.[2024·广东湛江高一期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 电离生成和 ,电离方程式为
,A错误;
电离生成和 ,电离方程式为
,B错误;
√
4.[2024·广东湛江高一期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电离生成、,电离方程式为
,D错误。
√
5.[2025·河北沧州四校高一联考]由下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B.电解质在电流的作用下才能发生电离
C.固体中不存在和
D.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
[解析] 由图可知熔融状态的 与氯化钠溶液均能导电,说明氯化
钠是电解质,但是 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
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解离成阴阳离子的过程,电离
不需要通电,B错误;
固体中存在和 ,只是不能自由移动,C错误;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阴阳离子结合水
分子生成水合离子,故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水合
氯离子,D正确。
6.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中,发现灯泡
不亮,但若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水,则
灯泡会亮起来。
(1)加水的烧杯为___。
B
(2)向烧杯C中加适量A中的溶液后,溶液的导电性会______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写出C烧杯中电解质 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弱
[解析] 三个烧杯中只有B中没有发生电解质的电离,没有自由移动
的离子,当向烧杯B中加水时, 固体发生电离而导电;稀硫酸与
溶液混合后,生成沉淀和 ,从而使溶液中自由移
动的离子减少,导电能力减弱。
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B. C. D.
[解析] 、、都属于非电解质;
属于碱类,属于电解质。
√
2.科学研究表明,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碳。下列
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中,涉及6种电解质和1种非电解质
B.上述过程表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溶液和水溶液均能导电,故和 都是电解质
D.溶液和葡萄糖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故 和葡萄糖都是非
电解质
√
[解析] 题图中、、、、、 是
电解质,、葡萄糖是非电解质,A错误;
是非电解质转化为电解质,钙化作用产生 ,涉及电
解质转化为非电解质,B正确;
水溶液导电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 本身不能产生自
由移动的离子,故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
属于盐,是电解质,其溶液几乎不导电的原因是 难溶于
水,D错误。
3.[2024·安徽蚌埠高一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导电性实验,按
照图Ⅰ连接好线路后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Ⅱ连接好线路后发现灯泡
亮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是非电解质
B. 溶液是电解质
C. 的电离方程式为
D.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
[解析] 属于电解质,固态时离子不能移动,故不能导电,
A错误;
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错误;
电离产生、 ,电离方程式为
,C错误;
图Ⅱ灯泡发亮,说明 在水
溶液中电离出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D正确。
4.[2025·湖北荆州中学高一检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否发生电离。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
确的是( )
A.在水溶液中:
B.在熔融状态下:
C.在水溶液中:
D.在熔融状态下:
√
[解析] 在水溶液中: ,A错误;
在熔融状态下: ,B错误;
在水溶液中: ,C错误。
5.[2024·河南南阳高一期中]在图
甲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
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
加入某种溶液A时,溶液的导电性
A. B. C. D.
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滴加液体至
图乙中曲线最低点时,灯泡可能熄灭,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 ( )
√
[解析] 图乙中曲线最低点时,灯泡可能熄灭,此时两种物质恰好完全
反应,溶液中几乎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溶液与 溶液反应:,
是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盐,灯泡稍变暗,不会熄灭,A错误;
溶液与 溶液先发生反应:
,再发生反应:
,灯泡不会熄灭,B错误;
溶液与 溶液发生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溶液中几乎无自
由移动的离子,灯泡熄灭,C正确;
溶液与 溶液发生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有
和 ,灯泡不会熄灭,D错误。
练习册
知识点一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2025·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 不是电解质
B.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 是电解质
C.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
D.固态的不导电,熔融态的能导电, 是电解质
√
[解析] 难溶于水的氯化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能导电,故氯化银属于电解质,A错误;
溶于水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在溶液中电离出自由移动
的离子,溶液能导电,但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故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
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2.[2025·辽宁锦州高一检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硫酸 D.碱石灰
[解析]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碳酸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即二氧
化碳溶于水后能导电,但由于不是其自身电离出的离子,故二氧化
碳是非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氯化钠溶于水后能自身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故是电解质,B不符合
题意;
√
2.[2025·辽宁锦州高一检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硫酸 D.碱石灰
硫酸溶于水后能自身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故为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碱石灰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得到的
以及 可电离出离子而导电,D符合题意。
√
3.[2025·湖北新高考协作体高一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B.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故 属于电解质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D.盐酸能导电,故盐酸属于电解质
[解析] 硫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A错误;
电解质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氨气自身不能
电离,故氨气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
√
3.[2025·湖北新高考协作体高一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B.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故 属于电解质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D.盐酸能导电,故盐酸属于电解质
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硫酸钡属于电
解质,C正确;
盐酸是混合物,电解质属于纯净物,D错误。
√
4.[2025·山东莱芜一中高一检测]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
的是( )
①液态氯化氢 ②浓硫酸 ③碳酸钠固体 ④熔融态氯化镁
⑤五水硫酸铜晶体 ⑥氨水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
[解析] 液态氯化氢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其水溶液
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①正确;
浓硫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错误;
碳酸钠固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其水溶液能导电,
属于电解质,③正确;
熔融态氯化镁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④错误;
五水硫酸铜晶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其水溶液能导
电,属于电解质,⑤正确;
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⑥错误。
5.关于下列物质:、②氨水、气体、 气体、⑤纯碱粉
末、⑥酒精、⑦铜、⑧熔融、⑨水玻璃( 水溶液)、⑩盐
酸,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非电解质的有3种 B.属于纯净物的有7种
C.属于电解质的有3种 D.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有5种
[解析] 气体、 气体、酒精是非电解质,A正确;
①③④⑤⑥⑦⑧属于纯净物,共有7种,B正确;
√
5.关于下列物质:、②氨水、气体、 气体、⑤纯碱粉
末、⑥酒精、⑦铜、⑧熔融、⑨水玻璃( 水溶液)、⑩盐
酸,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非电解质的有3种 B.属于纯净物的有7种
C.属于电解质的有3种 D.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有5种
只有纯碱粉末、熔融 是电解质,C错误;
题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有 ,共有5种物质,D正确。
√
6.(10分)有下列物质: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铝丝 ③稀硫酸 和食盐水
⑦酒精 ⑧熔融的
⑨明矾 石墨
(1)(2分)可导电的物质: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②③④⑧⑩
[解析] 石墨、铝丝中含有可自由移动的电子,稀硫酸、饱和食盐水、
熔融的 中含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可导电的物质。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铝丝 ③稀硫酸 和食盐水
⑦酒精 ⑧熔融的
⑨明矾 石墨
(2)(2分)属于电解质的物质:____________。
①⑤⑥⑧⑨
[解析] 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酸、碱、盐都
是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①氢氧化钠固体是电解质;②铝丝是单质;③稀硫酸是混合物;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铝丝 ③稀硫酸 和食盐水
⑦酒精 ⑧熔融的
⑨明矾 石墨
(2)(2分)属于电解质的物质:____________。
①⑤⑥⑧⑨
和食盐水是混合物;是电解质; 是电解质;
⑦酒精是非电解质;⑧熔融的 是电解质;⑨明矾是电解质;
⑩石墨是单质,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⑤⑥⑧⑨。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铝丝 ③稀硫酸 和食盐水
⑦酒精 ⑧熔融的
⑨明矾 石墨
(3)(2分)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物质:__________。
①⑤⑥⑨
[解析] 结合(1)(2),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物质是①⑤⑥⑨。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铝丝 ③稀硫酸 和食盐水
⑦酒精 ⑧熔融的
⑨明矾 石墨
(4)(2分)属于非电解质的物质:____。
⑦
[解析]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属于
非电解质的是⑦。
(5)(2分)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物质:__________。
②③④⑩
[解析]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
不是非电解质的是②③④⑩。
知识点二 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的导电性
7.[教材改编题] 下列与 相关状态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固体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B.图乙中 离子是水合钠离子
C. 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是化学变化
D.熔融 通电后发生了电离
√
[解析]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在固体中钠离子和
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A错误;
钠离子带有正电荷,与水分子中带负电荷的氧原子之间有作用力,
图乙中 离子是水合钠离子,B正确;
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
错误;
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产生离子的过程,不需要通电,
熔融 通电后发生电解,D错误。
8.[2024·湖南怀化高一期中]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
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 氢氧化钡是强碱,电离方程式为 ,
B错误;
的电离方程式为 ,C错误;
√
8.[2024·湖南怀化高一期中]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
确的是( )
A. B.
C. D.
碳酸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D错误。
√
9.[2025·广东江门高一期中]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
确的是( )
A. B.
C. D.
√
[解析] 是可溶性盐,电离产生、 ,电离方程式为
,A错误;
是可溶性盐,电离产生、,电离方程式为
,B错误;
9.[2025·广东江门高一期中]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
确的是( )
A. B.
C. D.
√
是可溶性盐,电离产生和 ,电离方程式为
,C错误。
10.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中电离出来离子的情况,根据表中
信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酸 盐 碱 溶质
电离出 的离子
酸 盐 碱 溶质
电离出 的离子
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 的物质一定是酸
B.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
C.盐电离出的阳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
D.碱电离出的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和
√
[解析]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 ,但属于盐,A错误;
盐电离出的阳离子可能是金属离子,也可能是 ,C错误;
碱电离出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阴离子是 ,D错误。
酸 盐 碱 溶质
电离出 的离子
11.(4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在测定物
质的导电性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
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2分)闭合开关后,五个灯泡中
____(填字母)不亮。
[解析] 酒精属于非电解质,不导电。
水的导电性非常弱,故D、 两个灯泡不亮。
(2)(2分)将适量某物质与稀硫酸混合后,
A灯泡也不亮了,该物质最有可能是___
(填字母)。
固体 固体
固体
[解析] 加入 固体后,发生反应
, 使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幅度减小,当二者恰好完全
反应时,灯泡就不亮了, 项正确;
而加入固体、 固体,发生的反应分别为
, ,恰好完全反
应时溶液中仍有大量电解质存在,灯泡不会熄灭,、 项均错误;
加水只能起到稀释的作用,灯泡不会熄灭, 项错误。
12.[教材改编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 溶液中逐
滴加入 溶液(假设2种溶液的密度相同),并测得混合溶液的
导电能力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的电离方程式为
B.“ ”的过程中,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
C.“”的过程中,可移动的离子有和
D.“”的过程中,导电能力先减小后增大的原因为生成的
和 为非电解质
√
[解析] 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至过量,发生反应:,根据图可知, 到溶液
导电能力减小,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 点导电能力接近于0,说
明溶液中离子浓度接近于0,继续加入 溶液,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大。
和 都是电解质,但在水中难溶,反应过程中离子浓度减小;点之后,继续加入溶液, 电离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大,D错误。
13.[2025·广东佛山顺德区高一检测]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硫酸铜溶
液中分别加入硫酸铜固体和 固体,随着二者的加入,溶液的
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原硫酸铜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B.若将固体换成 固体,
曲线变化可能完全重叠
C. 点后曲线表征的是硫酸铜溶液达到饱和,
导电能力达到最大
D.点时和 恰好完全反应
√
[解析] 若原硫酸铜溶液是饱和溶液,再加入其固体,溶解度不变,
溶液导电能力不变,结合图像可知,原硫酸铜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A正确;
若将固体换成固体,
和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和
,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可能接近于0,
故曲线变化不能完全重叠,B错误;
点后加入硫酸铜固体,导电能力不变,说明溶液达到饱和,导电
能力最大,C正确;
点导电能力接近于0,说明和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和 两种沉淀,D正确。
14.(8分)已知:
,
,且
易溶于水。试根据如图所示装
置回答下列问题:
(1)(2分)通入 前,灯泡____(填“亮”或“不亮”)。
亮
[解析] 因为 溶于水后发生电离,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故灯泡亮。
(2)(2分)通入 后,灯泡的亮度______________。
先变暗后熄灭
[解析] 通入后,发生反应: ,
生成沉淀和水,使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灯泡逐渐变暗直至
熄灭。
(3)(2分)继续通入过量的 ,灯泡的亮度__________。
逐渐变亮
[解析] 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生成的 易溶于水且
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中离子增多,灯泡又开始逐渐变亮。
(4)(2分)下列图示中,___(填字母)能比较
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
气体的量的关系(轴表示通入的量,
轴表示导电能力)。
A. B. C. D.
D
[解析] 由于通入 后先生成沉淀和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逐
渐减少,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变为0,然后继续通入
,与、 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自由移动的离子
逐渐增多,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大,当反应完全后,溶液导电能力保
持不变,故D符合题意。
快速核答案
学习任务一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课前自主预习】
1.(1)②干燥的固体、固体都不导电 溶液、
溶液都能导电 (2)①水溶液 熔融状态 化合物 酸、碱、盐
②水溶液 熔融状态 化合物 乙醇
2.(1)和 不能 不 水合钠离子 水合氯离子 能
加快 和 能 (2)自由移动 带电荷
【情境问题思考】
问题一:提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离子,
当插入电极并接通电源时,带电荷的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能够导电。
问题二:提示: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不带电荷,因此蔗糖固体不
导电。加入蒸馏水溶解后,蔗糖不能解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
仍不能导电。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A 例2 A
学习任务二 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课前自主预习】
1.(1)自由移动的离子 (2)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B 例4 C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6)×
(7)√ (8)×
2.A 3.D 4.C 5.D
6.(1)B (2)减弱 (3)
练习册
1.D 2.D 3.C 4.B 5.C
6.(1)②③④⑧⑩ (2)①⑤⑥⑧⑨ (3)①⑤⑥⑨
(4)⑦ (5)②③④⑩
7.B 8.A 9.D 10.B 11.(1) (2)
12.D 13.B 14.(1)亮 (2)先变暗后熄灭
(3)逐渐变亮 (4)D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1.D [解析] 难溶于水的氯化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氯化银属于电解质,A错误;溶于水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在溶液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能导电,但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2.D [解析]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碳酸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即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导电,但由于不是其自身电离出的离子,故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氯化钠溶于水后能自身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故是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硫酸溶于水后能自身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故为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碱石灰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得到的Ca(OH)2以及NaOH可电离出离子而导电,D符合题意。
3.C [解析] 硫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HSO4Na++H++S,A错误;电解质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氨气自身不能电离,故氨气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硫酸钡属于电解质,C正确;盐酸是混合物,电解质属于纯净物,D错误。
4.B [解析] 液态氯化氢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其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①正确;浓硫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错误;碳酸钠固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其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③正确;熔融态氯化镁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④错误;五水硫酸铜晶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其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⑤正确;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⑥错误。
5.C [解析] CO2气体、SO3气体、酒精是非电解质,A正确;①③④⑤⑥⑦⑧属于纯净物,共有7种,B正确;只有纯碱粉末、熔融NaCl是电解质,C错误;题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有②⑦⑧⑨⑩,共有5种物质,D正确。
6.(1)②③④⑧⑩ (2)①⑤⑥⑧⑨
(3)①⑤⑥⑨ (4)⑦ (5)②③④⑩
[解析] (1)石墨、铝丝中含有可自由移动的电子,稀硫酸、饱和食盐水、熔融的KCl中含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可导电的物质。(2)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①氢氧化钠固体是电解质;②铝丝是单质;③稀硫酸是混合物;④饱和食盐水是混合物;⑤HCl是电解质;⑥Na2CO3·10H2O是电解质;⑦酒精是非电解质;⑧熔融的KCl是电解质;⑨明矾是电解质;⑩石墨是单质,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⑤⑥⑧⑨。(3)结合(1)(2),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物质是①⑤⑥⑨。(4)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⑦。(5)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②③④⑩。
7.B [解析]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在固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A错误;钠离子带有正电荷,与水分子中带负电荷的氧原子之间有作用力,图乙中a离子是水合钠离子,B正确;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错误;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产生离子的过程,不需要通电,熔融NaCl通电后发生电解,D错误。
8.A [解析] 氢氧化钡是强碱,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B错误;Fe(NO3)3的电离方程式为Fe(NO3)3Fe3++3N,C错误;碳酸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D错误。
9.D [解析] NaHCO3是可溶性盐,电离产生Na+、HC,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A错误;KClO3是可溶性盐,电离产生K+、Cl,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B错误;Ca(NO3)2是可溶性盐,电离产生Ca2+和N,电离方程式为Ca(NO3)2Ca2++2N,C错误。
10.B [解析] 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但属于盐,A错误;盐电离出的阳离子可能是金属离子,也可能是N,C错误;碱电离出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阴离子是OH-,D错误。
11.(1)DE (2)b
[解析] (1)酒精属于非电解质,不导电。水的导电性非常弱,故 D、E两个灯泡不亮。(2)加入Ba(OH)2固体后,发生反应H2SO4+Ba(OH)2BaSO4↓ +2H2O,使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幅度减小,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灯泡就不亮了,b项正确;而加入 NaOH 固体、BaCl2固体,发生的反应分别为H2SO4+2NaOHNa2SO4+2H2O,H2SO4+BaCl2BaSO4↓+2HCl,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仍有大量电解质存在,灯泡不会熄灭,a、c项均错误;加水只能起到稀释的作用,灯泡不会熄灭,d项错误。
12.D [解析] 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向一定体积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发生反应:Ba(OH)2+CuSO4BaSO4↓+ Cu(OH)2↓,根据图可知,a到b溶液导电能力减小,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b点导电能力接近于0,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接近于0,继续加入Ba(OH)2溶液,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大。BaSO4和Cu(OH)2 都是电解质,但在水中难溶,反应过程中离子浓度减小;b点之后,继续加入Ba(OH)2溶液,Ba(OH)2电离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大,D错误。
13.B [解析] 若原硫酸铜溶液是饱和溶液,再加入其固体,溶解度不变,溶液导电能力不变,结合图像可知,原硫酸铜溶液是不饱和溶液,A正确;若将Ba(OH)2固体换成BaCl2固体,CuSO4和BaCl2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BaSO4和CuCl2,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可能接近于0,故曲线变化不能完全重叠,B错误;M点后加入硫酸铜固体,导电能力不变,说明溶液达到饱和,导电能力最大,C正确;N点导电能力接近于0,说明CuSO4和Ba(O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aSO4和Cu(OH)2两种沉淀,D正确。
14.(1)亮 (2)先变暗后熄灭 (3)逐渐变亮 (4)D
[解析] (1)因为Ca(OH)2溶于水后发生电离,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灯泡亮。(2)通入CO2后,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生成沉淀和水,使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灯泡逐渐变暗直至熄灭。(3)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生成的Ca(HCO3)2易溶于水且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中离子增多,灯泡又开始逐渐变亮。(4)由于通入CO2后先生成沉淀和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逐渐减少,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变为0,然后继续通入CO2,CO2与CaCO3、H2O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自由移动的离子逐渐增多,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大,当反应完全后,溶液导电能力保持不变,故D符合题意。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时间:40分钟 总分:55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 知识点一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2025·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一检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AgCl不是电解质
B.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
D.固态的NaCl不导电,熔融态的NaCl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
2.[2025·辽宁锦州高一检测]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硫酸 D.碱石灰
3.[2025·湖北新高考协作体高一联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硫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HSO4Na++HS
B.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故NH3属于电解质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D.盐酸能导电,故盐酸属于电解质
4.[2025·山东莱芜一中高一检测]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是 ( )
①液态氯化氢 ②浓硫酸 ③碳酸钠固体 ④熔融态氯化镁 ⑤五水硫酸铜晶体 ⑥氨水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5.关于下列物质:①Cl2、②氨水、③CO2气体、④SO3气体、⑤纯碱粉末、⑥酒精、⑦铜、⑧熔融NaCl、⑨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⑩盐酸,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非电解质的有3种
B.属于纯净物的有7种
C.属于电解质的有3种
D.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有5种
6.(10分)有下列物质: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铝丝 ③稀硫酸 ④饱和食盐水 ⑤HCl ⑥Na2CO3·10H2O ⑦酒精 ⑧熔融的KCl ⑨明矾[KAl(SO4)2·12H2O] ⑩石墨
(1)(2分)可导电的物质: (填序号,下同)。
(2)(2分)属于电解质的物质: 。
(3)(2分)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物质: 。
(4)(2分)属于非电解质的物质: 。
(5)(2分)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物质: 。
◆ 知识点二 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的导电性
7.[教材改编题] 下列与NaCl相关状态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常温下NaCl固体 NaCl溶液通电
甲 乙
NaCl溶于水 熔融NaCl通电
丙 丁
A.NaCl固体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B.图乙中a离子是水合钠离子
C.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是化学变化
D.熔融NaCl通电后发生了电离
8.[2024·湖南怀化高一期中]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Fe2(SO4)32Fe3++3S
B.Ba(OH)2Ba2++(OH
C.Fe(NO3)3Fe2++3N
D.Na2CO3N+C
9.[2025·广东江门高一期中]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NaHCO3Na++H++C
B.KClO3K++Cl-+3O2-
C.Ca(NO3)2Ca2++2(NO3)2-
D.NaHSO4Na++H++S
10.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中电离出来离子的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酸 盐 碱
溶质 HCl H2SO4 NaCl NaHSO4 NH4Cl NaOH NH3·H2O
电离 出的 离子 H+、 Cl- H+、 S Na+、 Cl- Na+、 H+、 S N、 Cl- Na+、 OH- N、 OH-
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
B.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
C.盐电离出的阳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
D.碱电离出的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和OH-
11.(4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在测定物质的导电性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2分)闭合开关后,五个灯泡中 (填字母)不亮。
(2)(2分)将适量某物质与稀硫酸混合后,A灯泡也不亮了,该物质最有可能是 (填字母)。
a.NaOH 固体 b.Ba(OH)2固体
c.BaCl2固体 d.H2O
12.[教材改编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假设2种溶液的密度相同),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uSO4的电离方程式为CuSO4Cu2++S
B.“a→b”的过程中,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
C.“b→c”的过程中,可移动的离子有Ba2+和OH-
D.“a→c”的过程中,导电能力先减小后增大的原因为生成的BaSO4和Cu(OH)2为非电解质
13.[2025·广东佛山顺德区高一检测]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分别加入硫酸铜固体和Ba(OH)2固体,随着二者的加入,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原硫酸铜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B.若将Ba(OH)2固体换成BaCl2固体,曲线变化可能完全重叠
C.M点后曲线表征的是硫酸铜溶液达到饱和,导电能力达到最大
D.N点时CuSO4和Ba(OH)2恰好完全反应
14.(8分)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试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2分)通入CO2前,灯泡 (填“亮”或“不亮”)。
(2)(2分)通入CO2后,灯泡的亮度 。
(3)(2分)继续通入过量的CO2,灯泡的亮度 。
(4)(2分)下列图示中, (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的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