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新课探究】
学习任务一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A [解析] Al3+中Al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K中K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Fe2+中Fe元素的化合价既能降低也能升高,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正确;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B错误;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既能降低也能升高,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a+中Na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只有氧化性,C错误;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中Fe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D错误。
例2 B [解析] 由图像可知,氮气为生成物,ClO-为反应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价态变化规律,推测存在:N→N2,ClO-→Cl-。该反应中Cl-为还原产物,A正确;N→N2,N元素由-3 价升高到0价,N作还原剂,故消耗1个N,转移3个电子,B错误;N被ClO-氧化成N2,C正确;由原子个数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OH-为反应物,H2O为生成物,该反应为N+ClO-+OH-N2↑+Cl-+H2O,反应消耗OH-并生成H2O,故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减弱,D正确。
学习任务二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A [解析] 对于反应2NaW+X22NaX+W2,NaW是还原剂,X2是氧化剂,NaX是还原产物,W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X2>W2,还原性:NaW>NaX;对于反应2NaY+W22NaW+Y2,W2是氧化剂,NaY是还原剂,NaW是还原产物,Y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W2>Y2,还原性:NaY>NaW;对于反应2KX+Z22KZ+X2,Z2是氧化剂,KX是还原剂,KZ是还原产物,X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Z2>X2,还原性:KX>KZ;综上所述,氧化性:Z2>X2>W2>Y2,还原性:Y->W->X->Z-,A正确,B错误。因为Z2的氧化性大于Y2,所以Y2不能制取Z2,C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四种离子中Y-还原性最强,D错误。
例4 C [解析] X2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S被X2氧化后S元素升至+6价,设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有1×(6-x)×2=3×(6-4),得x=+3。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6)×
2.C [解析] 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根据化合价不能得出HClO的氧化性强,A错误;由于还原性:C->D-,故反应 2C-+D22D-+C2能发生,还原性:B->C-,故反应2C-+B22B-+C2不能发生,B错误;在反应①Fe+Cu2+Fe2++Cu中,氧化剂是Cu2+,氧化产物是Fe2+,则氧化性Cu2+>Fe2+,在反应②2Fe3++Cu2Fe2++Cu2+中,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Cu2+,故氧化性Fe3+>Cu2+,故氧化性顺序是Fe3+>Cu2+>Fe2+,C正确;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反应条件,比如说氯气有强氧化性,氢气有强还原性,两者只有在点燃或光照时才会反应,常温下不反应,D错误。
3.C [解析] 设M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3×2×[0-(-1)]=2×(x-3), 解得x=+6。
4.(1)NO Fe2++NOFe(NO)2+
(2)O2+4H++4Fe(NO)2+4Fe3++4NO+2H2O O2
Fe(NO)2+ (3)>
[解析] (1)反应Ⅱ中Fe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结合元素守恒推知,X为NO。(2)过程Ⅰ中,O2、H+与Fe(NO)2+反应生成Fe3+、NO,结合元素守恒推知还生成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配平可得O2+4H++4Fe(NO)2+4Fe3++4NO+2H2O。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1.A [解析]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看,若S元素处于最低价,则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即-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被氧化,A中Na2S符合题意。
2.A [解析] Cl2+H2OHCl+HClO,反应中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l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故A选;NH4HCO3NH3↑+CO2↑+H2O,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B不选;5NH4NO32HNO3+4N2↑+9H2O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但不是同一价态的氮元素发生变化,故C不选;SO2+2H2S2H2O+3S中,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但发生价态变化的S元素存在于不同反应物中,故D不选。
3.B [解析] NH3+NOHNO2+H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无元素化合价降低,不可能实现,B符合题意。
4.A [解析] Na2S2O3中Na元素显+1价,O元素显-2价,根据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推知,S元素显+2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价态归中规律”,若制备Na2S2O3,则两种反应物中S元素的化合价必定有一种高于+2价,另一种低于+2价,才能发生“归中反应”,只有A项符合要求。
5.A [解析] 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高,则必然有降低。由①得出Q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G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析②:H2O中的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Q中的氯元素转变为X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必升高,故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Q;分析③:Y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在G与Q之间,且Q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Y,G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低于Y;最后分析④:Z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在Q与X之间,且Q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低于Z,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Z。综上所述,A项正确。
6.B [解析] Cl2在反应②中既由化合价降低得到,又由化合价升高得到,则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正确;根据化合价的变化,Cl2在①反应中作还原剂,在③反应中作氧化剂,B错误;根据反应可得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Br>Cl>Cl2>Fe3+,C正确;根据氧化性Cl>Fe3+,反应Cl+6Fe2++6H+Cl-+6Fe3++3H2O可发生,D正确。
7.C [解析] 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化合价升高2价;设K2Cr2O7被还原后Cr元素的价态为y,则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6-y)价,且参加反应的Cr2与S的个数比为1∶3,由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降低总数可得:2×3=2×(6-y)×1,解得y=+3。
8.C [解析] ①中Ce4+→Ce3+,Ce元素化合价降低,则Ce4+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②中Sn2+→Sn4+,Sn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Sn4+是氧化产物,B正确;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由①②分别可得氧化性:Ce4+>Fe3+、Fe3+>Sn4+,则有氧化性:Ce4+>Fe3+>Sn4+,C错误;Fe→Fe2+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要加入氧化剂,D正确。
9.D [解析] 氧化产物是指被氧化即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而生成的产物,故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l2,A错误;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根据反应①得出氧化性:Cl2>I2,反应②得出氧化性:Br2>Fe3+,反应③得出氧化性:Co2O3>Cl2,故氧化性:Co2O3>Cl2,B错误;氧化性:Br2>Fe3+,故Br2和Fe2+不能共存,C错误;还原性是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将其他元素还原的性质,故在反应③中参加反应的HCl和体现还原性的HCl个数比为6∶2=3∶1,D正确。
10.B [解析] 该离子方程式已配平,4Fe3+→4Fe2+得到4e-,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N2→Y要失去4e-,平均每个N原子失去2e-,则N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故Y中N元素显0价,即Y为N2。
11.C [解析] 根据反应①②③,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Z2>B2>A3+,C正确;氧化性Z2>A3+,则能发生反应Z2+2A2+2A3++2Z-,A错误;Z2在①反应中为氧化产物,在③反应中为氧化剂,B错误;在反应①中,X5-是X的还原产物,D错误。
12.C [解析] 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Cl3为氧化剂,FeCl2为还原产物,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KI为还原剂,I2为氧化产物;反应②2FeCl2+Cl22FeCl3中,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2为氧化剂,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Cl2为还原剂,FeCl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反应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KMnO4为氧化剂,MnCl2为还原产物,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l为还原剂,Cl2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I2。根据以上分析,Cl2可以氧化Fe2+和I-,KMnO4可以氧化Cl-、Fe2+和I-, Fe3+只氧化I-、不影响Fe2+和Cl-,则要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选FeCl3。
13.D [解析] KMnO4具有强氧化性,H2S具有较强还原性,则H2S和KMnO4是反应物,MnSO4、S是生成物,配平可得5H2S+2KMnO4+3H2SO42MnSO4+5S↓+K2SO4+8H2O,A错误;H2S→S过程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则S元素被氧化,H2S发生氧化反应,B、C错误;氧化剂是KMnO4,还原剂是H2S,则二者的粒子数之比为2∶5,D正确。
14.D [解析] 反应Ⅱ中,Fe2+与Mn反应,Fe元素由+2价升高到+3价,则Fe2+是还原剂,A正确;由反应Ⅰ可知,氧化性:S2>Mn,由反应Ⅱ可知,氧化性:Mn>Fe3+,则氧化性:S2>Mn>Fe3+,B正确;发生反应Ⅰ时,Mn2+(无色)→Mn(紫红色),发生反应Ⅱ时,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紫红色)→Mn2+(无色),则溶液颜色均发生了变化,C正确;因为氧化性:S2>Mn>Fe3+,所以S2和Fe2+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5.D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2++5I+3H2O2Mn+5I+6H+。I在反应中得电子,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A正确;氧化剂(I)和还原剂(Mn2+)的个数之比为5∶2,B正确;若有2个Mn2+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个数为2×(7-2)=10,C正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该反应中氧化剂为I,氧化产物为Mn,则氧化性:Mn16.(1)Mg2+、H+ S2-、I- Fe2+、S
(2)①K2Cr2O7>Cl2>FeCl3>I2 ②否;由于氧化性:Cr2>I2,在强酸性溶液中Cr2能将I-氧化为I2
(3)①10 5 ②ClO- Cl- ③> <
④
[解析] (2)①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由反应Ⅰ可知,氧化性:FeCl3>I2;由反应Ⅱ可知,氧化性Cl2>FeCl3;由反应Ⅲ可知,氧化性:K2Cr2O7>Cl2,故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2Cr2O7>Cl2>FeCl3>I2。(3)①在3ClO-+2Fe3++xOH-2Fe+3Cl-+yH2O中,根据电荷守恒:-3+6-x=-4-3,所以x=10,然后根据H原子守恒可求出y=5,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3++10OH-2Fe+3Cl-+5H2O。②在反应中,ClO-中氯元素从+1价降低到反应后Cl-中的-1价,ClO-作氧化剂,被还原,还原产物为Cl-。③该反应中,ClO-作氧化剂,Cl-是还原产物,Fe3+被氧化为Fe,则Fe3+是还原剂,Fe是氧化产物,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氧化性:ClO->Fe,还原性:Cl-。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 学习任务一 价态转化规律
【核心知识讲解】
1.高低规律
元素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元素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2.“价态归中”规律
含有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的价态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即“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
例如,
(√)
(×)
3.“歧化反应”规律
(1)同一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不同价态的物质时,该元素的价态变化一定遵循“中间价态→高价态+低价态”,不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即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不能都比反应物中该元素价态高,或都比反应物中该元素价态低。
(2)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
例如,。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
A.Al3+、K、Fe2+ B.Cl-、Al、H2
C.NO2、Na+、Br2 D.O2、SO2、Fe
例2 [2025·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一检测] 某离子反应涉及 H2O、ClO-、N、OH-、N2、Cl-等粒子,其中 N2、ClO-的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中Cl-为还原产物
B.消耗1个还原剂微粒,转移6个电子
C.N被ClO-氧化成N2
D.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减弱
◆ 学习任务二 反应先后规律和电子守恒规律
【核心知识讲解】
1.反应先后规律
(1)同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的反应: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若同时含有多种还原剂,加入氧化剂时,将按照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发生反应。
(2)同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的反应: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若同时含有多种氧化剂,加入还原剂时,将按照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发生反应。
2.得失电子守恒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或配平化学方程式等。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2024·辽宁丹东高一期中] 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完全发生:
2NaW+X22NaX+W2;
2NaY+W22NaW+Y2;
2KX+Z22KZ+X2。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氧化性:Z2>X2>W2>Y2
B.还原性:X->Y-
C.2Z-+Y22Y-+Z2可以发生
D.X-、Y-、Z-、W-中Z-还原性最强
例4 当溶液中X2与S数目之比为1∶3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微粒中所含元素处于最高价时,该微粒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 )
(2)H2O2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体现H2O2的还原性。 ( )
(3)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看,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SO2气体。 ( )
(4)在酸性条件下,I可能与I-反应生成I2。 ( )
(5)由于氧化性:Cl2>Fe3+,则反应:Cl2+2Fe2+2Fe3++2Cl-能发生。 ( )
(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定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降低。 ( )
2.[2025·山东师大附中高一调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HClO的氧化性强
B.已知还原性:B->C->D-,反应2C-+D22D-+C2和反应2C-+B22B-+C2都能发生
C.已知①Fe+Cu2+Fe2++Cu,②2Fe3++Cu2Fe2++Cu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Cu2+>Fe2+
D.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2024·湖北鄂州高一期中]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M(OH)3+10OH-+3Cl22M+6Cl-+8H2O,则M中M的化合价是 ( )
A.+4价 B.+5价
C.+6价 D.+7价
4.[2024·辽宁沈阳部分重点中学高一期中] 在稀盐酸中,NaNO2与Fe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X,气体X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反应Ⅱ中Fe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则X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根据图示信息,写出过程Ⅰ的离子方程式: ;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氧化性:O2 (填“>”或“<”)Fe3+。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时间:40分钟 总分:70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 知识点一 价态转化规律
1.[2024·四川雅安高一期中] 下列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硫元素只能被氧化的是 ( )
A.Na2S B.S
C.SO2 D.浓H2SO4
2.下列反应中同一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是 ( )
A.Cl2+H2OHCl+HClO
B.NH4HCO3NH3↑+CO2↑+H2O
C.5NH4NO32HNO3+4N2↑+9H2O
D.SO2+2H2S2H2O+3S
3.[2025·湖北荆州中学高一检测]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价态变化规律推测,下列反应(未配平)不可能实现的是 ( )
A.Cl2+NaOHNaCl+NaClO+H2O
B.NH3+NOHNO2+H2O
C.S+H2SO4(浓)SO2+H2O
D.Fe2O3+COFe+CO2
4.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合理的反应物是 ( )
A.Na2SO3与S
B.Na2S与S
C.SO2与Na2SO4
D.Na2SO3与Na2SO4
5.[2024·北京通州区高一期中] 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且四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①GQ+NaCl
②Q+H2O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
A.G、Y、Q、Z、X
B.X、Z、Q、G、Y
C.X、Z、Q、Y、G
D.G、Q、Y、Z、X
◆ 知识点二 反应先后规律和电子守恒规律
6.[2025·河北保定高一检测] 已知有如下反应:
①2Br+Cl2Br2+2Cl;②Cl+5Cl-+6H+3Cl2+3H2O;③2FeCl2+Cl22FeCl3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Cl2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l2在①③反应中均作氧化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Br>Cl>Cl2 >Fe3+
D.溶液中可发生反应:Cl+6Fe2++6H+Cl-+6Fe3++3H2O
7.[2025·辽宁名校联盟高一联考] 含有氧化剂K2Cr2O7的溶液与亚硫酸钠(Na2S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已知参加反应的Cr2与S的个数之比为1∶3,则还原产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5价 B.-3价
C.+3价 D.-1价
8.[2024·河北唐山丰润区高一期中]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①Ce4++Fe2+Fe3++Ce3+;
②Sn2++2Fe3+Sn4++2Fe2+。
根据以上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中Ce4+发生还原反应
B.②中Sn4+是氧化产物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Ce4+>Sn4+>Fe3+
D.Fe→Fe2+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9.[2025·湖北武汉六中高一检测] 已知有下列三个反应:①Cl2+FeI2FeCl2+I2;②2Fe2++Br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D.在反应③中参加反应的HCl和体现还原性的HCl个数比为3∶1
10.[2024·江苏盐城高一月考] 在水溶液中N2可将Fe3+还原为Fe2+,自身被氧化生成Y,该反应可简单表示为N2+4Fe3+4Fe2++Y+……,据此判断Y为 ( )
A.N B.N2 C.N2O D.N2H4
11.[2025·湖北武昌实验中学高一检测] 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0Z-+2X2X5-+5Z2;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不可发生反应:Z2+2A2+2A3++2Z-
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Z2>B2>A3+
D.X5-是X的氧化产物
12.[2025·辽宁鞍山一中高一检测] 已知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某溶液中Cl-、Fe2+和I-共存,若想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13.[2024·山东日照高一期中] 已知:KMnO4具有强氧化性,H2S具有较强还原性。实验证明,以下7种物质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H2S、MnSO4、S、KMnO4、K2SO4、H2O和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7种物质中,只有H2S和KMnO4是反应物
B.被还原的元素是S
C.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MnSO4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粒子数之比为2∶5
14.[2024·安徽桐城中学高一月考] 实验室常用Mn标定(NH4)2Fe(SO4)2,同时使Mn再生,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Ⅱ中 Fe2+是还原剂
B.由反应Ⅰ、Ⅱ可知,氧化性:S2>Mn>Fe3+
C.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时,溶液颜色均发生了变化
D.S2和Fe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15.把图乙中的物质补充到图甲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5∶2
C.若有2个Mn2+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个数为10
D.氧化性:Mn>I
16.(25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6分)在S2-、Fe2+、Mg2+、I-、H+、S粒子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只有还原性的是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2)有下列三个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Ⅰ.2FeCl3+2KI2FeCl2+2KCl+I2;
Ⅱ.2FeCl2+Cl22FeCl3;
Ⅲ.K2Cr2O7+14HCl2KCl+2CrCl3+7H2O+3Cl2↑
①(3分)FeCl3、I2、Cl2、K2Cr2O7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②(3分)Cr2、I-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请先回答“能”或“否”,“能”不用解释,“否”需要加以解释)。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有多种制备高铁酸钠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3ClO-+2Fe3++xOH-2Fe+3Cl-+yH2O。
①(2分)上述反应中的x= ,y= 。
②(4分)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为 ;还原产物为 。
③(4分)由上述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ClO- (填“>”或“<”,下同)Fe;还原性强弱:Cl- Fe3+。
④(3分)请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共72张PPT)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学习任务一 价态转化规律
学习任务二 反应先后规律和电子守
恒规律
学习任务一 价态转化规律
【核心知识讲解】
1.高低规律
元素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元素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2.“价态归中”规律
含有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的价态
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 中间价”,即“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
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 价升价降只靠拢”。
例如,
3.“歧化反应”规律
(1)同一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不同价态的物质时,该元素的价态
变化一定遵循“中间价态 高价态低价态”,不会出现“一边倒”的现
象,即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不能都比反应物中该元素价态高,或都比
反应物中该元素价态低。
(2)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
例如, 。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
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B.、、
C.、、 D.、、
√
[解析] 中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中 元素的化合价
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中 元素的化合价既能降低也能升高,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正确;
中 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B错误;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既能降低也能升高,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中 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只有氧化性,C错误;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中 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只有还
原性,D错误。
例2 [2025·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一检测] 某离子反应涉及 、
、、、、等粒子,其中、 的数目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 为还原产物
B.消耗1个还原剂微粒,转移6个电子
C.被氧化成
D.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减弱
√
[解析] 由图像可知,氮气为生成物, 为反应物。根据氧化还原
反应中价态变化规律,推测存在:,。
该反应中 为还原产物,A正确;
,元素由 价升高到0价,
作还原剂,故消耗1个 ,
转移3个电子,B错误;
被氧化成 ,C正确;
由原子个数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为反应物, 为生成物,
该反应为,反应消耗并
生成 ,故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减弱,D正确。
学习任务二 反应先后规律和电子守恒规律
【核心知识讲解】
1.反应先后规律
(1)同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的反应: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若
同时含有多种还原剂,加入氧化剂时,将按照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
弱的顺序依次发生反应。
(2)同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的反应: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若
同时含有多种氧化剂,加入还原剂时,将按照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
弱的顺序依次发生反应。
2.得失电子守恒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常
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或配平化学方程式等。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2024·辽宁丹东高一期中] 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完全
发生: ; ;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 可以发生
D.、、、中 还原性最强
√
[解析] 对于反应,是还原剂, 是
氧化剂,是还原产物,是氧化产物,氧化性: ,还原
性:;
对于反应, 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是还原产物, 是氧化产物,氧化性:,还原性:
;
对于反应 ,是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还原产物, 是氧化产物,氧化性:,还原性: ;
综上所述,氧化性:,
还原性: ,A正确,B错误。
因为的氧化性大于,所以不能制取 ,C错误。
由上述分析可知,四种离子中 还原性最强,D错误。
例4 当溶液中与数目之比为 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价 B.价 C.价 D. 价
[解析] 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价,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被氧化后元素升至价,设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有,得 。
√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微粒中所含元素处于最高价时,该微粒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
×
(2)溶液滴入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体现 的还原
性。( )
√
(3)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看,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气体。( )
×
(4)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与反应生成 。( )
√
(5)由于氧化性:,则反应:
能发生。( )
√
(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定有另一种元素化合
价降低。( )
×
2.[2025·山东师大附中高一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氯元素化合价比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 的氧
化性强
B.已知还原性:,反应 和反应
都能发生
C.已知, ,
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D.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解析] 中氯元素化合价比 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根据化合
价不能得出的氧化性强,A错误;
由于还原性: ,故反应能发生,还原
性: ,故反应 不能发生,B错误;
在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则氧化性,在反应
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故氧化性 ,故氧
化性顺序是 ,C正确;
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反应条件,比如说氯气有强氧化性,氢气有强
还原性,两者只有在点燃或光照时才会反应,常温下不反应,D错误。
3.[2024·湖北鄂州高一期中]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则中 的
化合价是( )
A.价 B.价 C.价 D. 价
[解析] 设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解得 。
√
4.[2024·辽宁沈阳部分重点中学高一期中]
在稀盐酸中,与 反应生成一种无
色气体,气体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
催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反应 Ⅱ 中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则 的化学式为____,该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反应Ⅱ中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结合元素守恒推知,
为 。
(2)根据图示信息,写出过程 Ⅰ 的离子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
还原剂是__________。
[解析] 过程Ⅰ中,、与反应生成、 ,结合元素
守恒推知还生成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配平可得
。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氧化性:___(填“ ”或“ ”) 。
1.[2025·辽宁盘锦高一检测]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 ;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铁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反应③中被还原
D.能将氧化生成
√
[解析] 据①可得,氧化性:,还原性: ;
据②可得,氧化性:,还原性: ;
据③可得,氧化性:,还原性: ,综合可得,氧化性:
,还原性: ,A、B正确。
根据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①中铁元素被氧化,③中铁元素被还原,
C正确。
由于的氧化性强于,故与 不发生反应,D错误。
; ;
2.一定条件下,当溶液中与分子个数比恰好为 时,溶液
中被还原为较低价态,则 元素的化合价变为( )
A. B. C. D.
[解析] 恰好将还原,被氧化生成, 元素的化合价
由价升高为0价,则的化合价降低,设元素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
合价为,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
解得 。
√
3.[2024·江苏苏州高一期中]高铜酸钠 是黑色难溶于水的
固体,具有强氧化性,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下稳定。一种制备高铜酸
钠的原理为 (未配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B.1个 参加反应转移2个电子
C.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粒子数之比为
D. 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解析] 配平可得:
。
中 元素为价、元素为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A正确;
,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价降低到价,则1个 参加
反应转移2个电子,B正确;
[解析] 配平可得:
。
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则 为氧化产物,元素化合价
降低,则 为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粒子数之比为,
C正确;
为难溶于水的固体,不能拆成离子形式,D错误。
练习册
知识点一 价态转化规律
1.[2024·四川雅安高一期中]下列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硫元
素只能被氧化的是( )
A. B. C. D.浓
[解析]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看,若 元素处于最低价,则在反应中只
能失去电子被氧化,即 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被氧化,A中
符合题意。
√
2.下列反应中同一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
是( )
A.
B.
C.
D.
√
[解析] ,反应中只有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故A选;
,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B不选;
中,只有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但不是同一价态的氮元素发生变化,
故C不选;
中,只有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但发生价态变
化的 元素存在于不同反应物中,故D不选。
3.[2025·湖北荆州中学高一检测]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价态变化规
律推测,下列反应(未配平)不可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解析]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无元素
化合价降低,不可能实现,B符合题意。
√
4.欲制备 ,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合理的反应物
是( )
A.与 B.与
C.与 D.与
[解析] 中元素显价,元素显 价,根据各元素化合价
代数和为0推知,元素显 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价态归中规律”,
若制备,则两种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必定有一种高于 价,
另一种低于 价,才能发生“归中反应”,只有A项符合要求。
√
5.[2024·北京通州区高一期中]已知、、、、 均为含氯元素的
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
关系(未配平,且四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这五种化合物中 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 B.、、、、
C.、、、、 D.、、、、
√
[解析] 、、、、 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中元
素的化合价有升高,则必然有降低。
由①得出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分析②:中的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中的氯元素转变为中的
氯元素,化合价必升高,故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
分析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在与之间,且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
于,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低于;
最后分析④: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在与之间,且中氯元素的化合
价低于,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 。综上所述,A项正确。
知识点二 反应先后规律和电子守恒规律
6.[2025·河北保定高一检测]已知有如下反应:
;
; 。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在①③反应中均作氧化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D.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
[解析] 在反应②中既由化合价降低得到,又由化合价升高得到,
则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正确;
根据化合价的变化, 在①反应中作还原剂,在③反应中作氧化剂,
B错误;
根据反应可得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C正确;
根据氧化性,反应
可发生,D正确。
;
; 。
7.[2025·辽宁名校联盟高一联考]含有氧化剂 的溶液与亚
硫酸钠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已知参加反应的与
的个数之比为,则还原产物中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价 B.价 C.价 D. 价
[解析] 被氧化为,化合价升高2价;设 被还
原后元素的价态为,则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价,且参加反
应的与的个数比为 ,由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降低总
数可得:,解得 。
√
8.[2024·河北唐山丰润区高一期中]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
如下两个反应: ;
。
根据以上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 发生还原反应
B.②中 是氧化产物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D. 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
[解析] ①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则 发生还原反应,
A正确;
②中, 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 是氧化
产物,B正确;
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由①②分别可得氧化性:
、 ,则有氧化性:,C错误;
过程中 元素化合价
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要加
入氧化剂,D正确。
;
9.[2025·湖北武汉六中高一检测]已知有下列三个反应:
;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
C.可以推理得到
D.在反应③中参加反应的和体现还原性的个数比为
√
[解析] 氧化产物是指被氧化即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而生成的产物,
故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 ,A错误;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
原性强于还原产物,根据反应①得出氧化性: ,反应②得出
氧化性:,反应③得出氧化性: ,故氧化性:
,B错误;
;
;
氧化性:,故和 不能共存,C错误;
还原性是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将其他元素还原的性质,
故在反应③中参加反应的和体现还原性的 个数比为 ,
D正确。
;
;
10.[2024·江苏盐城高一月考]在水溶液中可将 还原为
,自身被氧化生成 ,该反应可简单表示为
,据此判断 为( )
A. B. C. D.
[解析] 该离子方程式已配平,得到 ,据得失电子
守恒可知,要失去,平均每个原子失去,则 元
素化合价升高2价,故中元素显0价,即为 。
√
11.[2025·湖北武昌实验中学高一检测]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
应: ; ;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不可发生反应:
B. 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D.是 的氧化产物
√
[解析] 根据反应①②③,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
C正确;
氧化性,则能发生反应 ,A错误;
在①反应中为氧化产物,在③反应中为氧化剂,B错误;
在反应①中,是 的还原产物,D错误。
; ;
12.[2025·辽宁鞍山一中高一检测]已知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某溶液中、和共存,若想除去而又不影响和 ,可
加入的试剂是( )
A. B. C. D.
√
[解析] 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
价降低,为氧化剂,为还原产物,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为还原剂,为氧化产物;
反应中, 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
氧化剂,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为还原剂, 既是氧化产物,
又是还原产物;
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为还原产物, 元素的
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 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
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氧化和,可以氧化、 和
,只氧化、不影响和,则要除去而又不影响
和,可选 。
13.[2024·山东日照高一期中]已知:具有强氧化性, 具
有较强还原性。实验证明,以下7种物质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
物和生成物:、、、、、和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7种物质中,只有和 是反应物
B.被还原的元素是
C.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粒子数之比为
√
[解析] 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较强还原性,则和
是反应物,、 是生成物,配平可得
,A
错误;
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元素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
应,B、C错误;
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则二者的粒子数之比为 ,D正确。
14.[2024·安徽桐城中学高一月考]实验室
常用标定 ,同时使
再生,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反应 Ⅱ 中 是还原剂
B.由反应 Ⅰ 、 Ⅱ 可知,氧化性:
C.发生反应 Ⅰ 和反应 Ⅱ 时,溶液颜色均发生了变化
D.和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
[解析] 反应Ⅱ中,与反应, 元素由价升高到价,则
是还原剂,A正确;
由反应Ⅰ可知,氧化性: ,由反应Ⅱ可知,氧化性:
,则氧化性:,B正确;
发生反应Ⅰ时,(无色) (紫红色),发生反应Ⅱ时,(浅绿
色) (棕黄色)、 (紫红色) (无色),则溶液颜色均发生
了变化,C正确;
因为氧化性:,所以和 在水溶液中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5.把图乙中的物质补充到图甲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型离
子方程式(未配平)。对该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 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
C.若有2个 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个数为10
D.氧化性:
√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在反应中得电子,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A正确;
氧化剂 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B正确;
若有2个 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个数为 ,C正确;
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该反应
中氧化剂为,氧化产物为 ,则氧化
性: ,D错误。
16.(25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6分)在、、、、、 粒子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
是_________。
、
、
、
(2)有下列三个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Ⅰ. ;
Ⅱ. ;
Ⅲ.
①(3分)、、、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由反应Ⅰ可知,氧化性:
;由反应Ⅱ可知,氧化性 ;由反应Ⅲ可知,氧
化性: ,故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Ⅰ. ;
Ⅱ. ;
Ⅲ.
②(3分)、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____
(请先回答“能”或“否”,“能”不用解释,“否”需要加以解释)。
否
解:由于氧化性:,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将 氧化
为
(3)高铁酸钠 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
工业上有多种制备高铁酸钠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可用
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①(2分)上述反应中的____, ___。
10
5
[解析] 在 中,根据
电荷守恒:,所以,然后根据 原子守恒
可求出 ,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4分)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还原产物为____。
[解析] 在反应中,中氯元素从价降低到反应后中的
价,作氧化剂,被还原,还原产物为 。
③(4分)由上述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___(填“ ”或“ ”,下
同);还原性强弱:___ 。
[解析] 该反应中,,是还原产物, 被氧化为
,则是还原剂, 是氧化产物,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氧化性: ,还原性:
。
④(3分)请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
[答案]
[解析] 失,得 ,用单线桥法可
表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
。
快速核答案
学习任务一 价态转化规律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A 例2 B
学习任务二 反应先后规律和电子守恒规律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A 例4 C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6)×
2.C 3.C
4.(1)
(2)
(3)
练习册
1.A 2.A 3.B 4.A 5.A 6.B 7.C 8.C
9.D 10.B 11.C 12.C 13.D 14.D 15.D
16.(1)、 、 、
(2)①
②否 由于氧化性:,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将氧
化为 (3)①10 5 ② ③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