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测评卷(一)
1.D [解析] “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该过程为加热蒸发,不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氨气本身不能发生电离,是一种常见的非电解质,B正确;“盖此矾(FeSO4·7H2O)色绿味酸,烧之则赤(生成Fe2O3)”,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该反应中Fe和S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此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烟”是指分散在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D错误。
2.C [解析] Na2CO3是盐,不是碱,A错误;CO不与水或碱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NaHSO4是盐,不是酸,D错误。
3.D [解析] 气溶胶属于胶体,包含在胶体中,故A错误;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是交叉关系,且两者都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钾盐和钠盐可以是碳酸盐,碳酸盐也可以是钠盐或钾盐,故C错误;混合物、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四个不同概念,图中关系正确,故D正确。
4.D [解析] 酸、碱、盐、氧化物均是对化合物分类的,而石灰水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碱,A不合理;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不合理;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C不合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D合理。
5.D [解析] 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铜,A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碳与氧气反应(不完全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CO继续燃烧生成CO2,B不符合题意;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钙,C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直接转化生成碳酸钠,D符合题意。
6.C [解析]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正确应为Fe+2H+Fe2++H2↑,A错误;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应为2Al+3Cu2+3Cu+2Al3+,B错误;醋酸是弱酸,正确应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D错误。
7.C [解析] 苹果酸属于酸,可以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A正确;维生素C可用作抗氧化剂说明其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B正确;蔗糖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柠檬酸钠属于盐类,D正确。
8.D [解析] S、Ca2+反应生成微溶物CaSO4,不能大量存在S,A错误;烧碱溶液中含大量OH-,与Mg2+反应生成Mg(OH)2沉淀,不能大量存在Mg2+,B错误;Cl-、Ag+反应生成AgCl沉淀,不能大量存在Ag+,C错误。
9.B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能交叉的原则,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5价降到0价,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1价升高到0价,即,A错误;2CO+O22CO2中转移电子应为4e-,不是2e-,C错误;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汞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均降低得到电子,D错误。
10.D [解析] Mn→Mn2+,Mn元素由+7价降低到+2价,H2C2O4→CO2,C元素由+3价升高到+4价,配平该反应可得2Mn+5H2C2O4+6H+10CO2↑+2Mn2++8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Mn ,A错误;根据元素守恒、原子守恒知,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H2O,B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该反应转移电子总数是10e-,C错误;配平该反应后,氢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是6,D正确。
11.B [解析] 向澄清石灰水中逐渐通入CO2反应生成CaCO3和水,随反应进行,离子浓度降低,溶液导电能力降低,当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为0,溶液导电能力接近于0,当CO2过量时,CaCO3、CO2和H2O反应生成Ca(HCO3)2,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与图像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NaOH溶液与盐酸恰好反应生成NaCl和水时,溶液中还存在大量Na+和Cl-,溶液导电能力不会接近于0,故B符合题意;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随反应进行,离子浓度降低,溶液导电能力降低,当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为0,溶液导电能力接近于0,当Ba(OH)2过量时,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故C不符合题意;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Cu(OH)2沉淀,随反应进行,离子浓度降低,溶液导电能力降低,当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为0,溶液导电能力接近于0,当Ba(OH)2过量时,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故D不符合题意。
12.D [解析] 由图可知,过程①中硫化氢和氯化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S,硫化氢为弱酸,不能拆,正确离子反应为H2S+Cu2+CuS↓+2H+,A错误;过程②中发生的反应为CuS+2Fe3+S+Cu2++2Fe2+,生成Cu2+和Fe2+的个数比为1∶2,B错误;过程③中,氧气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O和Fe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错误;根据转化关系图可判断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2H2O+2S↓,D正确。
13.A [解析] “捕捉室”中CaO和CO2反应生成CaCO3,“煅烧室”中CaCO3高温分解生成CaO和CO2,“煤气发生炉”中CO2和C在高温下转化为煤气CO。H2O和CaO反应生成Ca(OH)2,石灰浆可以与CO2接触更充分,提高捕捉率,A项错误;“捕捉室”中CO2与CaO或Ca(OH)2反应转化为CaCO3,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煅烧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C项正确;“煤气发生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C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14.C [解析] 由题干历程图可知,反应1为Mn2++Ce4+Ce3++Mn3+,故氧化剂为Ce4+,A错误;由题干历程图可知,反应1为Mn2++Ce4+Ce3++Mn3+,反应2为Mn3++Fe2+Mn2++Fe3+,反应3为2I-+2Fe3+I2+2Fe2+,根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Ce4+>Mn3+>Fe3+>I2,B错误;由B项分析可知,氧化性:Mn3+>I2,推测可发生反应:2Mn3++2I-I2+2Mn2+,C正确;由历程图可知,反应2为Mn3++Fe2+Mn2++Fe3+,故反应2的氧化剂为Mn3+,还原产物为Mn2+,D错误。
15.D [解析] 图甲中橡皮管b使三颈烧瓶和分液漏斗内的压强相等,便于液体顺利滴下,可通过调节仪器a的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A正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图乙中c→d,pH逐渐减小至等于7,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B正确;图乙中的e点,pH<7,此时稀盐酸过量,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C正确;图丙中90 s之前,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可以电离,但溶液被稀释,故电导率下降,D错误。
16.(1)①(稀)盐酸 4FeCl2+O2+4HCl4FeCl3+2H2O ②升高 c
(2)①一 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 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如果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证明该方案成功 ②Fe(OH)3+3HClFeCl3+3H2O
[解析] (1)①步骤Ⅰ中碳酸亚铁转化为氯化亚铁,则另一种试剂为(稀)盐酸;步骤Ⅱ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并加稀盐酸得到氯化铁,氧气为氧化剂,其中还有H2O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l2+O2+4HCl4FeCl3+2H2O。②步骤Ⅲ中铁和氧气、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氢氧化铁,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3价;反应Ⅳ中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铁,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取方法:将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所得即为氢氧化铁胶体。①方案一能够制得胶体,胶体区别于溶液与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若成功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则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时,会有一条光亮的“通路”。②将Fe(OH)3胶体缓缓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黄色为含Fe3+的溶液颜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OH)3+3HClFeCl3+3H2O。
17.(1)①③⑥⑨ ①②③⑥⑦⑨ ⑤⑦⑧
(2)Na2CO3+H2SO4Na2SO4+CO2↑+H2O
(3)A ⑧
(4)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
Na2SO4+Ba(OH)2BaSO4↓+2NaOH
[解析] (1)①盐酸属于混合物,可以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石墨属于单质,可以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氨水属于混合物,可以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CO2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⑤Na2CO3固体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⑥Ba(OH)2溶液属于混合物,可以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熔融的KNO3属于电解质,可以导电;⑧CuSO4·5H2O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⑨氢氧化铁胶体属于混合物,可以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⑩蔗糖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则上述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③⑥⑨;能导电的有①②③⑥⑦⑨;属于电解质的有⑤⑦⑧。(3)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浓度降低,溶液导电能力减弱,恰好反应时,导电能力几乎为0,继续滴加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大,则此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应符合图像A;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加入硫酸铜溶液过量后,过量的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导电,故如果将硫酸换成①~⑩中的⑧溶液,也能得到类似的图像。
18.(1)①c ②b
(2)2NaCl+2H2O2NaOH+H2↑+Cl2↑
(3)①K2SO4 ②K2Cr2O7 Cr ③A ④12
[解析] (1)a.CO2+C2C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b.4Na+TiCl4Ti+4NaCl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置换反应;c.CuO+COCu+C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NaOH+HClNaCl+H2O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复分解反应;e.2H2+O22H2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①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c。②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b。(2)根据题意可知,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中,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K2SO4。②该反应中,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由+6价降低到+3价,则氧化剂为K2Cr2O7;被还原的元素为Cr。③该反应中生成硫酸铬和硫酸钾,则硫酸表现酸性,故选A。④该反应中Cr元素由+6价降低到+3价,2K2Cr2O7~12e-~3CO2,则每生成3个CO2,转移12个电子。
19.(1)①②③⑦
(2)Fe+2H+Fe2++H2↑ Cl2>HCl>FeCl2
(3)AgNO3 相同 (4)2 3 4 2 3 5
(5)Fe+2K+K2FeO4↓
(6)4Fe+10H2O4Fe(OH)3(胶体)+8OH-+3O2↑
[解析] 已知Y是强碱,可以是NaOH,图中反应分别为①2Fe+3Cl22FeCl3;
②Fe+2HClFeCl2+H2↑;③2FeCl2+Cl22FeCl3;④FeCl3+3NaOH
Fe(OH)3↓+3NaCl;⑤FeCl3+3AgNO3Fe(NO3)3+3AgCl↓;⑥Fe(NO3)3+3NaOHFe(OH)3↓+3NaNO3;⑦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⑧Na2FeO4+2KClK2FeO4↓+2NaCl。(1)其中①②③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根据生成物的价态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由反应①②③可知,Cl2、FeCl2、HCl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HCl>FeCl2。(3)实现转化⑤利用复分解反应,则X为AgNO3;反应④与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都为Fe3++3OH-Fe(OH)3↓,离子方程式相同。(4)根据升高化合价等于降低化合价,配平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5)反应⑧为Na2FeO4+2KClK2FeO4↓+2NaCl,利用溶解差异进行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K+K2FeO4↓。
(6)净水时,K2FeO4与水反应生成O2、Fe(OH)3(胶体)和K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10H2O4Fe(OH)3(胶体)+8OH-+3O2↑。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5分,第Ⅱ卷55分,共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u-64 Zn-6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5·辽宁沈阳二中高一检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人类文化贡献巨大。下列古代典籍、文献中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研究成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该过程为加热蒸发,不属于化学变化
B.《本草纲目拾遗》中有关氨水的记载:“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气甚辛烈,触人脑……”这里的“气”——NH3是一种常见的非电解质
C.“盖此矾(FeSO4·7H2O)色绿味酸,烧之则赤(生成Fe2O3)……”,此矾在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中的“烟”和“雨”都是分散在空气中的小液滴
2.[2024·福建福清高一期中]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选项 酸 碱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H2SO4 Na2CO3 Cu2(OH)2CO3 FeO SO3
B HCl NaOH NaClO3 Na2O CO
C HNO3 KOH NaHCO3 CaO CO2
D NaHSO4 NaOH CaF2 MgO SO2
3.[2024·浙江金华一中高一月考] 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4.[2025·辽宁大连滨城高中联盟高一联考]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
A.硫酸、石灰水、小苏打、生石灰是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顺序排列的
B.根据是否有单质参与将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5.下列各选项中,不能满足如图所示一步转化关系的是 ( )
A.X为铜、Y为氧化铜、Z为硫酸铜
B.X为二氧化碳、Y为氧气、Z为一氧化碳
C.X为碳酸钙、Y为氧化钙、Z为氢氧化钙
D.X为氢氧化钠、Y为氯化钠、Z为碳酸钠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Al+Cu2+Cu+Al3+
C.Na2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a2++CCaCO3↓
D.CaCO3与CH3COOH溶液反应:CaCO3+2H+Ca2++CO2↑+H2O
7.[2025·辽宁辽东南协作体高一联考] 某饮料的配料表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配料:水、蔗糖、氯化钠、浓缩果汁、柠檬酸钠、山梨酸钾、苹果酸、维生素C……
A.苹果酸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
B.维生素C可作抗氧化剂是由于其易被氧化
C.蔗糖属于电解质
D.柠檬酸钠属于一种盐
8.[2025·辽宁朝阳重点高中高一联考] 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
A.含大量Ca2+的溶液:S、Na+、N、Cl-
B.烧碱溶液:K+、C、N、Mg2+
C.含大量Cl-的溶液:Na+、Ag+、K+、N
D.含有大量H+的溶液:Mg2+、Na+、Cl-、S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10.[2025·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一检测] 若做实验时不小心沾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但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后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H2C2O4+H+CO2↑+Mn2++ (未配平),下列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H2C2O4
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
D.配平该反应后,H+的化学计量数是6
11.[2025·河北廊坊高一检测] 向X中加入或通入Y,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X与Y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中的 ( )
A.X:澄清石灰水,Y:CO2
B.X:NaOH溶液,Y:盐酸
C.X:稀硫酸,Y:Ba(OH)2溶液
D.X:CuSO4溶液,Y:Ba(OH)2溶液
12.[2025·辽宁鞍山高一检测] 硫化氢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中,生成CuS的反应为Cu2++S2-CuS↓
B.过程②中,生成Cu2+和Fe2+的个数比为1∶1
C.过程③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D.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2H2O+2S↓
13.[2025·河北沧州高一检测]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潜力巨大,一种火力发电厂烟气中CO2的捕捉和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捕捉室”中加入干燥CaO比石灰乳更能提高CO2的捕捉率
B.“捕捉”CO2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煅烧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D.“煤气发生炉”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4.在稀硫酸中几种离子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1中氧化剂为Mn3+
B.氧化性:Ce4+>Fe3+>I2>Mn3+
C.推测可发生反应:2Mn3++2I-I2+2Mn2+
D.反应2的氧化剂为Mn3+,还原产物为Fe3+
15.[2024·广东清远高一期中]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pH和电导率的变化(如图乙和图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电导率越大,导电性越强) ( )
甲 乙 丙
A.图甲中通过仪器a和橡皮管b可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率
B.图乙中c →d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C.图乙中的e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D.图丙中90 s之前电导率下降是因为生成的电解质不能电离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分)[2025·河北沧州四校高一联考] 某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制取FeCl3和Fe(OH)3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FeCl3的两个方案如下:
方案一:FeCO3FeCl2FeCl3
方案二:FeFe(OH)3FeCl3
①(3分)步骤Ⅰ中另一种试剂为 (填名称);步骤Ⅱ中还有H2O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2分)步骤Ⅲ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反应Ⅳ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填字母)。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2)制取Fe(OH)3胶体的两个方案如下:
方案一:
方案二:
①(6分)方案 能够制得胶体,胶体区别于溶液与悬浊液的本质特
征为 ,检验该方案是否成功的方法为 。
②(2分)将Fe(OH)3胶体缓缓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14分)[2024·湖北孝感高一期中] 现有下列物质:①盐酸,②石墨,③氨水,④CO2,⑤Na2CO3固体,⑥Ba(OH)2溶液,⑦熔融的KNO3,⑧CuSO4·5H2O,⑨氢氧化铁胶体,⑩蔗糖。
(1)(4分)上述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编号,下同),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有 。
(2)(2分)将少量⑤的溶液滴加到硫酸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4分)向⑥中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硫酸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应符合图像
(填选项);如果将硫酸换成上述①~⑩ 中的 (填编号)溶液,也能得到类似的图像。
A B
C D
(4)(4分)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下同): ;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 。
18.(14分)[2024·湖北宜昌协作体高一期中]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填字母序号)。
a.CO2+C2CO
b.4Na+TiCl4Ti+4NaCl
c.CuO+COCu+CO2
d.NaOH+HClNaCl+H2O
e.2H2+O22H2O
①(1分)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②(2分)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2)(2分)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NaOH、H2、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新型储氢材料——碳纳米管可利用电弧法合成,合成过程中会伴随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碳纳米颗粒杂质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反应方程式为2K2Cr2O7+3C+8H2SO42Cr2(SO4)3+2X+8H2O+3CO2↑。
①(1分)该反应中,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
②(4分)该反应中,氧化剂为 (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
③(2分)该反应中,H2SO4表现出 (填字母)。
A.酸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④(2分)该反应中,每生成3个CO2,转移 个电子。
19.(14分)[2025·河北廊坊高一检测]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其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利用该转化关系可以制备污水处理剂——K2FeO4。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Y是强碱;K2FeO4易溶于水。
(1)(1分)上述8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标号)。
(2)(4分)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反应①②③可知,Cl2、FeCl2、HCl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3分)X是 (填化学式),反应④与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 (填“相同”或“不同”)。
(4)(2分)请配平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
Fe(OH)3+ NaClO+ NaOH Na2FeO4+ NaCl+ H2O。
(5)(2分)反应⑧为Na2FeO4+2KClK2FeO4↓+2NaCl,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2分)净水时,K2FeO4与水反应生成O2、Fe(OH)3(胶体)和K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