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提升卷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A
6.B 7.A 8.C 9.B 10.B
11.B 12.B 13.D 14.D 15.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高原
27.侵蚀 变慢 沉积
28.地壳 地壳 地幔
29.① ③ ②
30.软流层 岩浆岩 浮石
31.岩浆 火山 护目镜 越高 熔岩
32.
33.(1)岩浆 地壳
(2)番茄酱 土豆泥 用酒精灯加热
(3)火山灰和火山岩是筑路的好材料 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
烧毁森林 掩埋农田和城市
34.(1)降水 高度要一样等
(2)有无植被覆盖 甲丙
(3)乙 大 相同条件下,水流的速度越快,土地更容易受侵蚀
(4)乙 乙的雨量和坡度都最大
(5)植树造林
35.(1)丘陵 盆地 山地 平原 高原
(2)风化 风化 侵蚀
(3)花岗岩 沉积岩 玄武岩
(4)这块陆地曾经是海洋,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板块的运动使得这些海洋生物的遗骸被埋藏在地下,并最终形成了化石。
36.(1)模拟 地壳 地壳运动
(2)D
(3)A
(4)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25学年第一学期单元练习卷(五年级 科学第二单元提升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五、科学探究室。(19分)
33.(1)
(2)
(3)
34.(1) (2)
(3)
(4)
(5)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2.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4.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选)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1.[A][B][C]
12.[A][B][C]
13.[A][B][C]
14.[A][B][C]
15.[A][B][C]
6.[A][B][C]
7.[A][B][C]
8.[A][B][C]
9.[A][B][C]
10.[A][B][C]
1.[A][B][C]
2.[A][B][C]
3.[A][B][C]
4.[A][B][C]
5.[A][B][C]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六、综合题。(17分)
35.(1)
(2)
(3)
(4)
36.(1)
(2)
(3)
(4)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三、填空。(18分,每空1分)
26. 27. 28.
29. 30.
31.
四、连线。(6分)
32.我们在课堂上用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等材料做过火山喷发实验,请将该实验的材料或现象与所代表的真实事物连起来。
酒精灯 火山锥
番茄酱 熔岩通道
土豆泥小山 熔岩
土豆泥小山中的小洞 地底热量
用土豆泥封住的洞口 火山口
番茄酱从洞口涌出 火山喷发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提升卷
卷首语:同学们,让我们用科学的眼光捕捉地球的秘密吧!这份试卷会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你对地球表面的各种变化的理解。认真思考,一起来揭开地球的答案吧!
一、选择大乐园(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有关地球的数据中,错误的是( )。
A.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400米 B.大气层平均厚度约1000千米
C.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 千米 D.大陆地壳厚约15-80千米
2.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下列( )是沉积岩。
A.大理岩 B.页岩 C.玄武岩 D.板岩
3.在地球的内部结构中,我们日常能直接接触的部分是( )。
A.地心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4.“火山喷发”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是( )。
①烧毁山林房屋,掩埋农田 ②污染空气,导致山崩滑坡、泥石流
③形成戈壁滩与沙漠 ④水流冲击,造成河谷冲刷加深 ⑤出现岩层弯曲、断裂
⑥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 ⑦地面出现裂缝、塌陷 ⑧产生的地热属清洁能源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⑦ D.①②⑥⑧
5.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时,用砂纸来模拟被风卷起来的沙子,那么砂纸打磨的方向应该是( )。
A.水平方向 B.竖直方向 C.各个方向 D.一个方向
6.下列哪个地形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的作用?( )
A.长白山天池 B.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C.敦煌的雅丹地貌 D.弯曲的岩层
7.蘑菇石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很常见,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动物作用
8.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它是土壤被水侵蚀的表现。小科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下列改变的条件符合要求的是( )。
A.一个降水量大,一个降水量小 B.一个土地坡度大,一个土地坡度小
C.一个有植被覆盖,一个无植被覆盖 D.一个土壤多,一个土壤少
9.发生地震时,下面哪种行为有危险( )。
A.躲在结实家具或墙体形成的“三角区” B.乘坐电梯下楼躲避
C.沿墙安全撤离 D.必要时拨打求助电话
10.惯惯制作了以下四个土地模型,来研究不同因素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土地情况 坡度大 坡度小 坡度大 坡度小
植被情况 有植被覆盖 有植被覆盖 无植被覆盖 无植被覆盖
当降水量一样时,上表四个模型中,水土流失情况最轻的是( )。
A.模型1 B.模型2 C.模型3 D.模型4
11.小科他们小组用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等材料去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适当稀释浓稠的番茄酱,可以制造更加逼真的岩浆
B.封“火山口”的土豆泥要厚,这样岩浆才不会冒出来
C.为了防止受伤,使用护目镜加强防护
D.土豆泥代表火山,番茄酱代表岩浆,酒精灯加热则代表地球内部高温的状态
12.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内部高温 B.地壳运动 C.人类活动 D.地球的自转产生离心力
13.下列主要由风的作用形成的是( )。
A.弯曲的岩层 B.长白山天池
C.黄土高原的沟壑 D.雅丹地貌
14.下列关于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形像三级阶梯,西边低东边高B.地球上的海洋占比29%,陆地占比71%
C.山地和丘陵是差不多的,可以算作同类D.四周是高山、中间低洼的地形是盆地
15.下列关于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面的五种地形简图,依次是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山地
B.我国东部的地形比较平坦,主要以④和⑤为主
C.浙江省的地形主要以①和③为主
D.地形①是丘陵
二、对错判别处(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在风的作用模拟实验中,用砂纸打磨岩石时,来回打磨最合适。( )
17.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人类活动也能够改变地表的形态。( )
18.变质岩是原来已经存在的岩石在温度、压力等作用下,发生结构、矿物组成等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类新岩石。( )
19.流水汇集到斜坡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侵蚀作用更强。( )
20.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核、地幔三个圈层。( )
21.每一种地形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如长白山天池是地震引起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 )
22.风力侵蚀多在大风频繁、天气干燥或缺少植被的条件下发生。( )
23.火山喷发只会发生在陆地,海洋中不会发生。( )
24.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沉积。( )
25.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的地形。( )
三、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18分)
26.我国的地形主要有平原、山地、 、丘陵和盆地五大类。
27.黄河被中国人称为“母亲河”。小科查阅资料后发现,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水流湍急,对河床有很强的 作用。在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时,水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黄河下游,随着河流流速的 ,部分泥沙会 ,形成冲积平原。
28.地震主要发生在 ,而火山喷发则与 和 的岩浆活动有关。(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29.地球上的陆地,由于不同原因形成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敦煌的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风的作用②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③水(降雨)作用
30.地球的 充满了炽热的岩浆。这些岩浆一旦喷涌而出冷却后就形成了 。玄武岩、 、花岗岩都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
31.在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中,用番茄酱模拟 ,用土豆泥模拟 。实验时,必须佩戴 ,防止加热后的番茄酱喷射到眼睛。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 ,压力越大。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 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四、巧妙连连看(每线1分,共6分)
32.我们在课堂上用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等材料做过火山喷发实验,请将该实验的材料或现象与所代表的真实事物连起来。
酒精灯 火山锥
番茄酱 熔岩通道
土豆泥小山 熔岩
土豆泥小山中的小洞 地底热量
用土豆泥封住的洞口 火山口
番茄酱从洞口涌出 火山喷发
五、科学探究室(19分)
33.(9分)喷涌的“岩浆”。
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会涌出地表。我们可以利用食用油、泡腾片等材料来模拟岩浆喷涌的样子。实验器材:玻璃瓶、清水、食用油、泡腾片、红墨水、搅拌棒等。
实验步骤:
①往玻璃瓶中倒入小半瓶清水,再滴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
②向玻璃瓶中加入大半瓶食用油,静置一会儿,使水和油分层。
③将一粒泡腾片投入玻璃瓶内,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红墨水、食用油分别代表 、 。
(2)这个实验与我们上课做的“火山”实验有些相似,水与 (填实验材料)的作用相同,食用油与 (填实验材料)的相同。泡腾片的作用和我们上课的 (填实验步骤)环节作用相同。
(3)请各列举两点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 、 。 坏处: 、 。
34.(10分)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科制作了4个土地模型,探究影响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见图)。
(1)实验中,喷水壶喷水模拟的是 ,喷水时需要注意 。
(2)选择乙、丁实验,可研究 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选择 实验可研究雨量大小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
(3)分析甲、乙两个土地模型的实验现象(见下表),发现 实验中水流运动较快、径流中的泥沙量较多,土地受侵蚀的程度 。这说明 。
甲 乙
水流运动 较慢 较快
径流中的泥沙量 较少 较多
(4)比较4个实验, 实验受到侵蚀的程度最严重,理由是 。
(5)小科查阅资料发现黄土高原土壤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在暴雨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请对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提出合理建议。 。
六、综合题(17分)
35.(12分)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去开启一段奇幻的科学探险之旅!
在太平洋的彼岸,有一块未知的大陆,你和船员汤姆等人被海浪卷到了这块陆地上。希望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合理开发资源,在荒野中求生获救!
(1)将上图中对应的地形名称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A.( ); B.( ); C.( ); D.( ); E.( )
(2)这里有这些地貌,把形成的主要原因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3)在山上发现了下面这些岩石我知道它的种类。
( ) ( ) ( )
(4)在山上的岩层中发现了一些化石,我推测: 。
36.(5分)台湾省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据统计,台湾及周边地区平均3-4年发生一次7级以上地震。
(1)为了研究地震产生的原因,小科用橡皮泥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属于 (填“对比”或“模拟”)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小科推测: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地球的 圈层, 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破坏性可能就越大,请根据下面表格说明台湾花莲地震的破坏性属于( )。
震级 3.0-4.4级 4.5-5.5级 5.6-6.5级 6.6级以上
破坏性 轻微破坏性 一般破坏性 严重破坏性 特大破坏性
A.轻微破坏性 B.一般破坏性 C.严重破坏性 D.特大破坏性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选择( )方法来避震。
A.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B.跑到窗边大声呼喊
C.乘电梯快速下楼 D.即使是居住在高层的人,也要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4)以下地形地貌跟地震有关的是( )。
A.B.C.D.
答案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