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清贫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清贫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0 08:4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清 贫
“清”字从水,右边的“青”代表水碧绿清澈,引申为清白的意思。
“贫”下面的“贝”代表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表示贫困。“清贫”不仅指物质上的贫困,也指精神上的清廉、清醒、自持。
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刚刚出发,时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率红10军团踏上了孤军北上之路。1935年1月,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不幸被俘。在被关押的几个月里,方志敏始终坚贞不屈,以笔当枪,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十余篇作品。
写作背景
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从方志敏的自述和他同两个兵士的对话中,体会到他怎样的品质。
和同学交流你对“清贫”的理解。
1
2
我会读,将下列词语在课文中圈出来,并读三遍以上直至读熟。
筹集 矜持 被俘 金镯
威吓 裤裆 企望 彼此
汗褂裤 深山坞
筹集 矜持 被俘 金镯
威吓 裤裆 企望 彼此
汗褂裤 深山坞
chóu
jīn

zhuó

dānɡ


ɡuà

初读感知

一个兵士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
( )地吼道……

你这个奇怪的发型吓( )了我一跳。
xià
恐吓
吓人
威吓
惊吓

xià
初读感知
指用武力或威势来吓唬。
用“∥”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说说每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两个国方兵士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并批注你的体会。
品读形象
2
3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体现了国方兵士的自私贪财、穷凶极恶。
语言描写
文中还有哪些神态描写?请大家快速勾画描写这两个国方兵士的神态的语句。
他们是多么失望啊!
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
贪婪
两个国方士兵为何会“惊异”?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惊异”是因为方志敏身为一个大官却没钱,他们难以置信。可见方志敏的确清廉,一心为革命事业克己奉公。
品读形象
面对身无分文的方志敏,这两个国方兵士做了些什么?
从我上身摸到下身 从袄领捏到袜底
拿着一个木柄榴弹 拉出榴弹中的引线
拉开一步 用凶恶的眼光盯着 威吓地吼道   弓着背  过细地捏 停手不搜  
低头注目搜寻 塞进 抢夺 说定  
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 同声命令
动作描写
品读形象
请大家默读课文,体会方志敏的内心,感悟他的“清贫”品质。
学法提示:
①读:找到课文中描写方志敏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关键句,认真读一读。
②圈:用“□”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用“○”圈出表示神态的词语。
③想:选择一处谈谈体会。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形象
4
不卑不亢,正气凛然。
与国民党当官的形成很鲜明的对比,衬托了方志敏高洁的品质。
7
品读形象
初读感知
方志敏身上一个铜板也没有。他真的这么穷吗?请你找找文中的关键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品读形象
1
感悟精神
对比
理解课文
快速阅读第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要补充叙述方志敏的“家底”与“传世宝”?有什么作用?
【补叙】直接说明共产党员“清贫”到了什么程度。进一步说明了共产党是清贫的,共产党员的家里家外都是清贫朴素的。
本文是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所写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他被俘后被两个国方兵士搜身、逼问的经历,表达了他对“清贫”的理解,展现出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
课文梳理
拓展阅读
材料一:国民党政府把方志敏视为心腹大患,把他的家烧、劫十余次,以致生活捉襟见肘。当方志敏的婶婶向他讨盐钱时,他回答说:“我管的花边不少,几十万几百万也有。不过都是革命的花边,一个铜板也动不得。要是我拿革命的花边来给婶婶们买盐,这穷人的主席我还当得?”后来,方志敏的妻子缪敏不幸被捕,妻兄向方志敏要四百大洋的保释费,方志敏拒绝了。他说,哪能拿出这么多钱去送给那批贪官污吏呢?苏维埃政府的钱来之不易,要尽量节约,四百大洋留下来,可以做许多事,还是另想他法吧。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回忆:“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与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1)材料一写了哪两个事例来体现方志敏为官的清廉正直,请简要概况。
(2)结合本文的学习和材料二,谈谈你认为对共产党员来说“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
拒绝拿革命的花边来给婶婶们买盐;拒绝拿政府的四百大洋保释妻子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