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9-21 17:4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与锡、铅的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小科普
我国青铜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造型精美,堪称为国宝。
钟架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
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出土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战 国)
走进青铜博物馆
参观任务单
1.青铜器的造型特点
2.青铜器上的纹样特点
3.说说你了解的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青 铜 艺 术
造型特点:稳定、挺拔

青铜剑始于商代。那个时候,它的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越王勾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装饰物,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东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兽面纹方鼎: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后来演化成政权的象征,属于商代前期的遗物。中国最早的大方鼎之一。
造型特点:规整庄重 、气势磅礴
铜纵目面具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
青铜纵目面具为三星堆"六大国宝"之一,宽1.38米,高0.645米,眼睛呈柱状向外凸。一双雕有纹饰的耳朵向两侧充分展开,造型雄奇,威严四仪,为世界上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青铜面具。
凸出的眼睛代表了古人对于眼睛的崇拜。
商代
(战国)
造型特点:精巧活泼
铜+锡+铅=青铜
造型特点:凶猛奇特
造型特点:优美生动
西汉
东汉
商代
莲鹤方壶为一对两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两件方壶的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 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仙鹤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翘首望着远方,造型灵动。



莲鹤方壶(春秋)
宴乐攻占纹壶 (战国)
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出自中国战国时期,该铜壶呈侈口、斜肩、鼓腹、圈足,其肩上有御环两兽耳;铜壶上的图像采用"嵌错"制作工艺,其嵌错精致、工艺高超、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历史馆
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为两个高峰期。战国之后,青铜器渐渐被铁器所取代。
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萌芽于原始社会后期
商周展厅
后母戊鼎
镇国之器
食 器
十大国宝之一
四羊方尊
酒 器
兵 器
沃盥之礼
动物形
几何形
人物形
春秋战国展厅
曾侯乙尊盘
范铸法
纹样馆
云雷纹
涡纹
乳钉纹
几何纹
饕餮纹
凤鸟纹
蝉纹
夔龙纹
动物纹
人物纹
铭文
铭文馆
毛公鼎 周朝 共有497字


何尊 周朝
1.青铜器的造型特点
2.青铜器上的纹样特点
2.说说你了解的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工匠精神
拓展
曾经辉煌的青铜时代为什么逐渐没落了呢?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