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实验活动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同步练(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实验活动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同步练(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0 22:49:59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2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1.通过研究氢气的燃烧来认识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氢气在纯氧中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以看到白烟
C.点燃氢气,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只出现水雾,可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C)
A     B    C    D
3.(创新实验装置)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试管c中收集的气体与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c试管收集的气体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大氢气的质量
4.如图甲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由图甲可知,A为电源的 负 极,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氢气 ,C、D中两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 。
(2)根据上述事实可得出结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
(3)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H2+O2 ,属于 分解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做该实验需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 增强导电性 。
(5)图乙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水分子 ,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氢原子、氧原子 ,此实验验证了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能分,而 原子 不能再分。
1.(1)如图甲所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 氢气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到 发烫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H2+O2H2O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
反应 。
(2)如图乙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可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 改变了,而 原子 没有改变, 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如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氢气 。
(2)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氧气 。
(3)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氧气为3 mL时,氧气与氢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剩余气体的体积为0 mL 。
(4)反应前原有氢气 6 mL。
3.某学习探究小组用水电解器电解水,测定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体积/mL 甲试管中的气体 6 12 20 29 39 49 59 69
乙试管中的气体 2 4 7 11 16 21 26 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检验乙试管中的气体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能复燃,说明是氧气 。若乙试管收集到气体22.4 mL,则甲试管理论上应收集到的气体大约 44.8 mL。自第 4 min后甲试管和乙试管内增大气体的体积比非常接近理论比值。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 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CD (填字母)。
A.上网查找关于氧气、氢气的性质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寻求老师帮助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2)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3)图Ⅱ装置,随着实验的进行,漏斗中的液面将 上升 (填“上升”“下降”“不变”或“无法确定”)。你认为图Ⅱ比图Ⅰ,所具备的优点有 D (填字母)。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②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③有刻度,可以读出气体的体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图Ⅲ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其中①②③的正确顺序是 ②③① 。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水分子 。 实验活动2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1.通过研究氢气的燃烧来认识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纯氧中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以看到白烟
C.点燃氢气,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只出现水雾,可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     B    C    D
3.(创新实验装置)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c中收集的气体与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c试管收集的气体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大氢气的质量
4.如图甲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由图甲可知,A为电源的 极,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C、D中两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根据上述事实可得出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
(3)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做该实验需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 。
(5)图乙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此实验验证了在化学变化中 能分,而 不能再分。
1.(1)如图甲所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到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如图乙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可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改变了,而 没有改变,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如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
(2)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
(3)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
(4)反应前原有氢气 mL。
3.某学习探究小组用水电解器电解水,测定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体积/mL 甲试管中的气体 6 12 20 29 39 49 59 69
乙试管中的气体 2 4 7 11 16 21 26 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检验乙试管中的气体的方法是 。若乙试管收集到气体22.4 mL,则甲试管理论上应收集到的气体大约 mL。自第 min后甲试管和乙试管内增大气体的体积比非常接近理论比值。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 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填字母)。
A.上网查找关于氧气、氢气的性质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寻求老师帮助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2)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图Ⅱ装置,随着实验的进行,漏斗中的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不变”或“无法确定”)。你认为图Ⅱ比图Ⅰ,所具备的优点有 (填字母)。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②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③有刻度,可以读出气体的体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图Ⅲ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其中①②③的正确顺序是 。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