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山脉纵横交织 地形复杂多样
关山月(节选)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天山即天山山脉,是亚洲内陆中部的著名山脉。汉唐的西域大体位于今天的新疆,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夹两盆”,自北向南分别为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 1.结合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掌握我国主要的山脉名称及其走向。(区域认知) 2.运用中国地形图和景观图,说出我国重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和特点。(区域认知)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一、山脉纵横交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27~29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 我国主要的山脉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北列 [1] 、阴山山脉
中列 昆仑山脉、[2]
南列 南岭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 [3] 、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中列 长白山脉、[4]
东列 [5]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6]
弧形山脉 [7]
2.中华五岳:东岳[8] (山东省)、西岳[9] (陕西省)、南岳10 (湖南省)、 北岳11 (横跨山西与河北省)、中岳12 (河南省)。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0~35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主要地形:我国东部多13 、丘陵,西部多高原、14 和盆地。
2.我国主要地形区及特点
主要地形区 特点
四大 高原 15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16 ”。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17 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西北部沙漠、戈壁广布,中部和东部多肥美草原
18 黄土分布面积广,沟壑纵横、支离破碎,19 严重
20 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多喀斯特地貌
四大 盆地 21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油气资源丰富
准噶尔盆地 中部沙漠广阔,西北部因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畜牧业发达,绿洲和垦区农业也具有相当规模
柴达木盆地 在中国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矿产资源丰富,有“22 ”之称
23 “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三大 平原 24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多沼泽和湿地
25 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也称“黄淮海平原”
26 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三大丘陵 自北向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27
3.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通常把28 、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
(2)我国山地和山区所占面积比例: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9 ,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 。
[构建空间地图]
读图,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
中国地形及主要山脉分布图
(1)填出图中山脉名称。
a[1] ;b[2] ;c[3] ;
d[4] ;e[5] ;f[6] ;
g[7] ;h[8] ;i[9] 。
(2)填出图中地形区名称。
A10 ;B11 ;C12 ;
D13 ;E14 ;F15 ;
G16 ;H17 ;I18 ;
J19 ;K20 。
[点拨重点难点]
1.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多发展种植业;山区地势崎岖,耕地面积小,多发展林果业。
(2)地形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城镇集中,交通发达;山区地势崎岖,人口稀疏,城镇分散,交通不便。
(3)地形对民俗的影响。
①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这里的秦腔兼有山地民歌的豪迈和西北民风的淳朴,其声如华山般雄浑,如黄河般奔腾,如黄土般深厚。
②云贵高原四周地形破碎,山路崎岖,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年代,云南流传着“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
2.山区的开发利用及自然灾害
(1)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2)山区开发的不利条件。
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
(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预防和避免山区灾害的发生,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山脉纵横交织
[区域认知](2025年湖南张家界模拟)武陵山脉主要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与雪峰山走向相互平行的山脉。武陵山区是湖南省少数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右图为湖南省主要山脉地形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武陵山脉的走向大体是 ( )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武陵山脉位于湖南与 交界地域。 ( )
A.川、渝、黔 B.川、渝、鄂 C.黔、渝、鄂 D.桂、黔、鄂
知识点二 地形复杂多样
(2025年吉林长春中考)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下图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占比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我国面积占比最大和最小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 )
A.山地和高原
B.高原和平原
C.盆地和平原
D.山地和丘陵
4.我国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有 (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旅游资源丰富 ④交通十分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基础练】
(2024年福建福州期末)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如图示意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四个高原中,有“无冬区”的是 (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除“无冬区”外,最早入春(2月下旬)区域所在的地形区是 (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3.形成图中“全年皆冬”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区域认知](2025年甘肃天水期末)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地约占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据此完成第4~5题。
4.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是 ( )
A.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B.山区面积广大
C.盆地面积广大 D.地势西低东高
5.山地地形崎岖,最不适宜发展 ( )
A.林业 B.种植业 C.采矿业 D.旅游业
[生活实际情境](2025年山东济宁期中)通过精准扶贫,使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右图为2020年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阴影区)图。据此完成第6~8题。
6.图中新疆南疆三地州扶贫攻坚主战场所处的地形区主要是 (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7.山区往往是我国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根据我国山脉分布,图中①扶贫攻坚主战场,可命名为 ( )
A.横断山区 B.武夷山区 C.秦巴山区 D.巴颜喀拉山区
8.因地制宜发展才能使人民持久富裕。下列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 )
A.滇西边境山区大力发展小麦种植
B.西藏区发展甘蔗产业
C.滇桂黔石漠化区发展喀斯特地貌旅游
D.六盘山区发展柑橘产业
【培优练】
[区域认知](2025年福建福州模拟)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与相关山脉。据此完成第9~11题。
甲 乙 丙 丁
9.图甲为 ( )
A.陕西省 B.山西省 C.山东省 D.安徽省
10.②山脉为 ( )
A.武夷山脉 B.大兴安岭 C.昆仑山脉 D.阴山山脉
11.下列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山脉东侧是东北平原 B.②山脉西侧是四川盆地
C.③山脉南侧是青藏高原 D.④山脉东侧是东南丘陵
12.[新视野](2025年山东济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道是国家干线公路的简称,具有全国性政治和经济意义。219国道和318国道是我国较长的两条国道,也是领略各地风情的重要景观大道。
材料二 右图为219国道和318国道示意图。
(1)318国道沿线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从上海到聂拉木依次穿过巫山、 山脉(图中A处),依次经过 (图中a处)、 (图中b处)、 (图中c处)地形区。
(2)219国道是我国最长的国道,从东兴到喀纳斯,依次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等省级行政区。
(3)219国道被称为“世界上最艰险的公路”,从地理视角分析原因。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
长歌行(节选) 汉·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东到海”描绘河流自西向东奔流入海,直观印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格局。 1.通过读图,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综合思维) 2.分析我国地势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6~37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地势特征:[1] 高[2] 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界线及主要地形类型
阶梯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在[3] 米以上 高原 [4] 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脉—[5] 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 000~2 000米,局部地区低于500米 高原、[6] [7] 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8] 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9] 山脉—巫山—10 山
第三级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以11 、丘陵为主 12 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3.我国地势特征的优越性
(1)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13 。
(2)对河流的影响:①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滚滚东流;②河流流经14 交界处时落差较大,水流湍急,产生了丰富的15 。
(3)对交通的影响: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构建空间地图]
图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图2 沿36°N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
(1)在图1中方框处填注位于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
(2)在图2中相应位置填注下列地理事物的字母代号。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太行山脉;D华北平原;E黄海。
[点拨重点难点]
1.图示法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
阶梯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2.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 地势西高东低
[新情境](2025年河南郑州联考)近年来,随着自驾游悄然兴起,东起上海崇明岛,西连西藏友谊桥的318国道备受旅行爱好者的青睐。318国道囊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图甲为318国道示意图,图乙为沿某纬线的中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第1~2题。
甲 乙
1.旅行爱好者在旅途中发现318国道沿线的地形特点为 (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类型多样 C.地形类型单一 D.地势东高西低
2.旅行爱好者在旅途中能直接欣赏到 ( )
A.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B.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C.贵州黄果树瀑布 D.长江滚滚向东流
[区域认知](2024年云南昭通期中)我国国土辽阔,各区域地形特征各有不同。图甲为我国主要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图,图乙为中国地势特点及其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5题。
甲 乙
3.我国 ( )
A.地形类型单一 B.山地面积广大 C.地形以盆地为主 D.平原比例最小
4.我国地势的显著特征是 ( )
A.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大致呈斜坡状分布
C.南高北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大致呈斜坡状分布
5.受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 )
①多数河流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②有利于海洋气流向陆地深入 ③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平原地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基础练】
[跨学科](2025年江西九江期末)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右图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以下诗句中提到的山脉,位于同一条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有 ( )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祁连山下烽如月,无定河边阵是云 ③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 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主要景观特征是 ( )
A.沙漠广布 B.城市众多 C.雪山连绵 D.森林茂密
3.图中甲地比乙地 ( )
A.地形更平缓 B.气候更湿润 C.地势更高峻 D.人口更稠密
[区域认知](2025年福建厦门期中)北纬30°中国段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风景走廊”。下图示意我国北纬30°局部区域。据此完成第4~5题。
4.图中甲地形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5.下列示意图中,符合我国沿30°N地形剖面的是 ( )
A B C D
[跨学科](2025年四川自贡月考)诗词浸透着中国古人对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不少诗词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第6~7题。
6.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四周高,中部低 D.中部高,四周低
7.下列古诗中提到的山脉,不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
A.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片天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培优练】
[区域认知](2024年河南信阳期末)下图为沿32°N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10题。
8.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为 ( )
A.500米以下 B.1 000~2 000米
C.4 000米以下 D.4 000米以上
9.下列关于地势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西交通
C.地势阶梯交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加强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10.①代表的地形区是 (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11.[地理实践力](2025年河南三门峡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318国道有“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之称。暑假期间,小华随父母沿着318国道自驾游,他沿途欣赏了我国的壮丽河山,饱览美景。图甲为318国道示意图,图乙为318国道沿线地形剖面图。
甲 乙
(1)小华从上海出发,到达西藏聂拉木县友谊桥,此时小华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自驾过程中穿越了我国地势 级阶梯。
(2)据图乙概括我国的地势特征。
(3)小华一家途经四川省至西藏自治区这一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多桥梁和隧道。试分析原因。
(4)请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气候、水利、交通等方面的有利影响。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山脉纵横交织 地形复杂多样
关山月(节选)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天山即天山山脉,是亚洲内陆中部的著名山脉。汉唐的西域大体位于今天的新疆,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夹两盆”,自北向南分别为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 1.结合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掌握我国主要的山脉名称及其走向。(区域认知) 2.运用中国地形图和景观图,说出我国重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和特点。(区域认知)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一、山脉纵横交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27~29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 我国主要的山脉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北列 [1]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列 昆仑山脉、[2]秦岭
南列 南岭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 [3]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中列 长白山脉、[4]武夷山脉
东列 [5]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6]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 [7]喜马拉雅山脉
2.中华五岳:东岳[8]泰山(山东省)、西岳[9]华山(陕西省)、南岳10衡山(湖南省)、 北岳11恒山(横跨山西与河北省)、中岳12嵩山(河南省)。
二、地形复杂多样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0~35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主要地形:我国东部多13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14山地和盆地。
2.我国主要地形区及特点
主要地形区 特点
四大 高原 15青藏高原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16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17内蒙古高原 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西北部沙漠、戈壁广布,中部和东部多肥美草原
18黄土高原 黄土分布面积广,沟壑纵横、支离破碎,19水土流失严重
20云贵高原 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多喀斯特地貌
四大 盆地 21塔里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油气资源丰富
准噶尔盆地 中部沙漠广阔,西北部因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畜牧业发达,绿洲和垦区农业也具有相当规模
柴达木盆地 在中国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矿产资源丰富,有“22聚宝盆”之称
23四川盆地 “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三大 平原 24东北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多沼泽和湿地
25华北平原 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也称“黄淮海平原”
26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三大丘陵 自北向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27东南丘陵
3.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通常把28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
(2)我国山地和山区所占面积比例: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91/3,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2/3。
[构建空间地图]
读图,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
中国地形及主要山脉分布图
(1)填出图中山脉名称。
a[1]天山山脉;b[2]秦岭;c[3]大兴安岭;
d[4]巫山;e[5]武夷山脉;f[6]台湾山脉;
g[7]祁连山脉;h[8]贺兰山;i[9]喜马拉雅山脉。
(2)填出图中地形区名称。
A10青藏高原;B11黄土高原;C12华北平原;
D13塔里木盆地;E14四川盆地;F15长江中下游平原;
G16东北平原;H17内蒙古高原;I18云贵高原;
J19准噶尔盆地;K20柴达木盆地。
[点拨重点难点]
1.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多发展种植业;山区地势崎岖,耕地面积小,多发展林果业。
(2)地形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城镇集中,交通发达;山区地势崎岖,人口稀疏,城镇分散,交通不便。
(3)地形对民俗的影响。
①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这里的秦腔兼有山地民歌的豪迈和西北民风的淳朴,其声如华山般雄浑,如黄河般奔腾,如黄土般深厚。
②云贵高原四周地形破碎,山路崎岖,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年代,云南流传着“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
2.山区的开发利用及自然灾害
(1)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2)山区开发的不利条件。
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
(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预防和避免山区灾害的发生,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山脉纵横交织
[区域认知](2025年湖南张家界模拟)武陵山脉主要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与雪峰山走向相互平行的山脉。武陵山区是湖南省少数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右图为湖南省主要山脉地形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武陵山脉的走向大体是 ( B )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武陵山脉位于湖南与 交界地域。 ( C )
A.川、渝、黔 B.川、渝、鄂 C.黔、渝、鄂 D.桂、黔、鄂
知识点二 地形复杂多样
(2025年吉林长春中考)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下图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占比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我国面积占比最大和最小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 D )
A.山地和高原
B.高原和平原
C.盆地和平原
D.山地和丘陵
4.我国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有 ( B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旅游资源丰富 ④交通十分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基础练】
(2024年福建福州期末)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如图示意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四个高原中,有“无冬区”的是 ( D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除“无冬区”外,最早入春(2月下旬)区域所在的地形区是 ( B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3.形成图中“全年皆冬”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区域认知](2025年甘肃天水期末)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地约占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据此完成第4~5题。
4.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是 ( B )
A.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B.山区面积广大
C.盆地面积广大 D.地势西低东高
5.山地地形崎岖,最不适宜发展 ( B )
A.林业 B.种植业 C.采矿业 D.旅游业
[生活实际情境](2025年山东济宁期中)通过精准扶贫,使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右图为2020年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阴影区)图。据此完成第6~8题。
6.图中新疆南疆三地州扶贫攻坚主战场所处的地形区主要是 ( B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7.山区往往是我国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根据我国山脉分布,图中①扶贫攻坚主战场,可命名为 ( C )
A.横断山区 B.武夷山区 C.秦巴山区 D.巴颜喀拉山区
8.因地制宜发展才能使人民持久富裕。下列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 C )
A.滇西边境山区大力发展小麦种植
B.西藏区发展甘蔗产业
C.滇桂黔石漠化区发展喀斯特地貌旅游
D.六盘山区发展柑橘产业
【培优练】
[区域认知](2025年福建福州模拟)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与相关山脉。据此完成第9~11题。
甲 乙 丙 丁
9.图甲为 ( B )
A.陕西省 B.山西省 C.山东省 D.安徽省
10.②山脉为 ( A )
A.武夷山脉 B.大兴安岭 C.昆仑山脉 D.阴山山脉
11.下列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①山脉东侧是东北平原 B.②山脉西侧是四川盆地
C.③山脉南侧是青藏高原 D.④山脉东侧是东南丘陵
12.[新视野](2025年山东济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道是国家干线公路的简称,具有全国性政治和经济意义。219国道和318国道是我国较长的两条国道,也是领略各地风情的重要景观大道。
材料二 右图为219国道和318国道示意图。
(1)318国道沿线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从上海到聂拉木依次穿过巫山、横断山脉(图中A处),依次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图中a处)、四川盆地(图中b处)、青藏高原(图中c处)地形区。
(2)219国道是我国最长的国道,从东兴到喀纳斯,依次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级行政区。
(3)219国道被称为“世界上最艰险的公路”,从地理视角分析原因。
【答案】①经过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缺氧);②穿过高大山脉、河流;③经过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④线路长。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
长歌行(节选) 汉·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东到海”描绘河流自西向东奔流入海,直观印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格局。 1.通过读图,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综合思维) 2.分析我国地势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6~37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地势特征:[1]西高[2]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界线及主要地形类型
阶梯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在[3]4 000米以上 高原 [4]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脉—[5]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 000~2 000米,局部地区低于500米 高原、[6]盆地 [7]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8]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9]太行山脉—巫山—10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以11平原、丘陵为主 12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3.我国地势特征的优越性
(1)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13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①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滚滚东流;②河流流经14阶梯交界处时落差较大,水流湍急,产生了丰富的15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构建空间地图]
图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图2 沿36°N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
(1)在图1中方框处填注位于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
【答案】填图略。
(2)在图2中相应位置填注下列地理事物的字母代号。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太行山脉;D华北平原;E黄海。
【答案】填图略。
[点拨重点难点]
1.图示法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
阶梯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2.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 地势西高东低
[新情境](2025年河南郑州联考)近年来,随着自驾游悄然兴起,东起上海崇明岛,西连西藏友谊桥的318国道备受旅行爱好者的青睐。318国道囊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图甲为318国道示意图,图乙为沿某纬线的中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第1~2题。
甲 乙
1.旅行爱好者在旅途中发现318国道沿线的地形特点为 ( B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类型多样 C.地形类型单一 D.地势东高西低
2.旅行爱好者在旅途中能直接欣赏到 ( D )
A.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B.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C.贵州黄果树瀑布 D.长江滚滚向东流
[区域认知](2024年云南昭通期中)我国国土辽阔,各区域地形特征各有不同。图甲为我国主要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图,图乙为中国地势特点及其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5题。
甲 乙
3.我国 ( B )
A.地形类型单一 B.山地面积广大 C.地形以盆地为主 D.平原比例最小
4.我国地势的显著特征是 ( A )
A.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大致呈斜坡状分布
C.南高北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大致呈斜坡状分布
5.受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 C )
①多数河流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②有利于海洋气流向陆地深入 ③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平原地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基础练】
[跨学科](2025年江西九江期末)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右图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以下诗句中提到的山脉,位于同一条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有 ( B )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祁连山下烽如月,无定河边阵是云 ③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 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主要景观特征是 ( C )
A.沙漠广布 B.城市众多 C.雪山连绵 D.森林茂密
3.图中甲地比乙地 ( C )
A.地形更平缓 B.气候更湿润 C.地势更高峻 D.人口更稠密
[区域认知](2025年福建厦门期中)北纬30°中国段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风景走廊”。下图示意我国北纬30°局部区域。据此完成第4~5题。
4.图中甲地形区是 ( D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5.下列示意图中,符合我国沿30°N地形剖面的是 ( B )
A B C D
[跨学科](2025年四川自贡月考)诗词浸透着中国古人对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不少诗词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第6~7题。
6.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B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四周高,中部低 D.中部高,四周低
7.下列古诗中提到的山脉,不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
A.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片天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培优练】
[区域认知](2024年河南信阳期末)下图为沿32°N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10题。
8.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为 ( D )
A.500米以下 B.1 000~2 000米
C.4 000米以下 D.4 000米以上
9.下列关于地势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西交通
C.地势阶梯交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加强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10.①代表的地形区是 ( C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11.[地理实践力](2025年河南三门峡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318国道有“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之称。暑假期间,小华随父母沿着318国道自驾游,他沿途欣赏了我国的壮丽河山,饱览美景。图甲为318国道示意图,图乙为318国道沿线地形剖面图。
甲 乙
(1)小华从上海出发,到达西藏聂拉木县友谊桥,此时小华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自驾过程中穿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2)据图乙概括我国的地势特征。
(3)小华一家途经四川省至西藏自治区这一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多桥梁和隧道。试分析原因。
(4)请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气候、水利、交通等方面的有利影响。
【答案】(2)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该路段经过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
(4)①对气候: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②对交通:使得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③对水利:在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