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中国的水资源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3 中国的水资源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0 13:37:54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诗中描写的内容体现了水资源的更新现象。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3.知道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4.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地理实践力) 5.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及意义。(人地协调观)
一、时空分布不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7~88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水资源:广义上来说,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1] 、液态和[2] 天然水。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便于人类利用的[3] 。
2.时间分配不均衡
(1)特点:中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4] 多、[5] 少、年际变化[6] 的特点。
(2)影响:易造成[7] 或[8] 等灾害,而且会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许多困难。
3.地区分布不均衡
(1)特点:“[9] ,10 ”。
(2)径流带分布:11 、少水带、平水带、12 、丰水带。
(3)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8%以上,且人口13 ,工业14 ,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8%左右,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二、兴建水利工程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9~91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类型 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配不均
措施 兴建15 工程 兴建16 等水利工程
续表
类型 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配不均
作用 把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 调剂河流各季节的水量
工程举例 ①17 工程(规模最大) ②引江济汉工程 ③引大入秦工程 ①黄河18 水利枢纽 ②长江19 水利枢纽
2.南水北调工程主体功能:把20 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21 、西北地区。
东线工程 从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22 北上,其主体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北京和天津
中线工程 从汉江上游的23 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西线方案 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
三、节约用水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91~92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现状: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24 ,时空分布不均,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有些地区因地下水25 ,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2.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26 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27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构建空间地图]
图1 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 图2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读图1,在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地理要素。
(1)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河流数量比以北地区[1] ,河流径流量比以北地区[2] 。这说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具有[3] 的特点。
(2)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4] 。
  读图2,在横线上填出图中数字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或现象。
(1)图中a线工程是南水北调的[5] 线工程,该线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利用①[6] 运河输水。
(2)图中b线工程是南水北调的[7] 线工程,该线起点位于汉江上游的②[8] 水库,途经③[9] 市、④10 市,把水调送至北京市、天津市。
(3)图中c线方案是南水北调的11 线方案,该方案是把A12 上游的水调往B13 上游。
(4)三条调水线路把A、B、C14 和海河四大江河联系起来,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点拨重点难点]
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自然原因: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且降水少,导致水资源短缺。
(2)社会原因:华北地区人口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2.降水时间分配、河流流量变化与水资源时空分配的关系
(1)水资源时间分配。          (2)水资源空间分配。
3.缺水地区的应对措施
(1)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2)防治水污染,减少浪费;(3)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限制高耗能、高耗水工业的发展;(4)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5)实行水价调节政策,树立节水意识;(6)发展海水淡化。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时空分布不均
  (2024年四川泸州期末)就大范围而言,一般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雨季为6—9月,前后相差两三个月。雨季结束时间北方早,南方迟,一般前后相差仅20天左右。据此完成第1~2题。
1.材料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 )
A.东南多,西北少 B.夏秋少,冬春多
C.夏秋多,冬春少 D.东南少,西北多
2.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主要是因为 ( )
A.夏季风进退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B.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C.国土辽阔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D.不同季节用水量多少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知识点二 兴建水利工程
  
(2024年广西防城港期末)2023年7月16日,陕西省某调水工程先期通水,从地处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受水区域总面积1.4万平方千米,受益人口1 411万人。读该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完成第3~5题。
3.该调水工程的名称是 ( )
A.引汉济渭 B.引黄济青 C.引滦入津 D.引汉济淮
4.该调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
A.气候温暖湿润 B.水土流失严重 C.植被覆盖率低 D.地形起伏较大
5.该调水工程建设的影响有 ( )
①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②有效缓解西安缺水问题 ③改变汉江流域的气候特征 ④加剧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三 节约用水
  [地理实践力](2025年辽宁抚顺期末)2025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读《节水曲》漫画,完成第6~8题。
6.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 ( )
A.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B.时空分布均衡
C.存在污染和浪费现象 D.工业用水量小
7.《节水曲》漫画提示我们应 ( )
A.提高水价 B.污染水体 C.浪费水源 D.节约用水
8.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降低自来水的收费标准 B.发展耐旱、节水农业
C.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制定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
【基础练】
  [新情境](2025年广东阳江期中)2024年10月16日8时,北京密云水库水位达到155.05米,蓄水量35.36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调入密云水库的水,七成用于北京市自来水厂供水,供给北京城区使用。据此完成第1~3题。
1.为保护密云水库的水源质量,在水库周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垃圾填埋,污水回收 B.封山育林,涵养水源
C.建设工厂,发展经济 D.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可以 ( )
A.大幅提高京杭运河的航运能力 B.调节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C.有效治理华北地区水污染问题 D.加强东、西部地区文化交流
3.为缓解北京市缺水问题,应该 ( )
①制定相关政策,倡导市民节约用水 ②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③关停或外迁相关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 ④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尽可能多地调来“南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5年湖南长沙中考)自2012年实行阶梯水价后,长沙市城区于2024年8月1日起执行新的供水价格。下表为长沙市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与人口数量统计表。据此完成第4~5题。
执行时间 阶梯水价/(元·吨-1) 城区人口数量/万人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2012年 1.51 2.27 3.02 410
2024年 1.9 2.85 5.7 635.87
 注:阶梯水价指用水量达到一定数量后,会提高相应水价。
4.表中数据显示,与2012年相比,2024年长沙市城区居民用水 ( )
A.第一阶梯价格维持不变 B.第二阶梯价格下调
C.第三阶梯价格上调最少 D.各阶梯价格均上调
5.调整长沙市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有利于 ( )
①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 ②缓解人口增加导致的用水紧张局面 ③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④彻底解决长沙城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5年山东烟台期末)2025年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占水资源总量的28.2%。图甲为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变化图,图乙为我国地下水取水用途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7题。
甲    乙
6.目前我国地下水资源 ( )
A.占水资源总量比重超过50% B.2001—2016年较1980—2000年减少了58亿米3
C.主要用于工业发展 D.城镇使用比重大于乡村
7.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 ( )
①地表塌陷,地面沉降 ②地下水质恶化 ③火山喷发 ④海水倒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培优练】
  (2024年广东深圳期末)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部署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西起西江干流,东至深圳,全线采用深埋管道输水方式。右图为该工程供水线路图。据此完成第8~10题。
8.该工程缓解的主要问题是 ( )
A.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C.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
D.水资源被严重污染
9.该工程将有效缓解    的生产、生活缺水问题。 ( )
A.佛山、深圳、香港 B.广州、深圳、东莞 C.广州、中山、江门 D.佛山、中山、香港
10.该工程采用深埋管道输水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减少水分蒸发 B.保障水量供应 C.降低建设难度 D.减少土地占用
11.[新情境](2024年广东揭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开展了京杭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工作。2022年4月28日实现了全线贯通,5月底完成了集中补水任务。2022年6月28日,水利部相关负责人在京杭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前,京杭运河保持全线有水状态。水利部将持续推进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贯通补水工作,力争每年实现一次全线贯通。”
材料二 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一个时期以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水资源严重短缺,一些河流断流,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
材料三 如图为京杭运河示意图。
(1)京杭运河一共经过 个省级行政区,经过的平原有 、 。
(2)京杭运河经过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京杭运河是 工程中的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该工程是为了缓解我国北方缺水问题而实施的。
(3)简述京杭运河的主要功能。
(4)简述京杭运河全线贯通补水的意义。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诗中描写的内容体现了水资源的更新现象。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3.知道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4.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地理实践力) 5.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及意义。(人地协调观)
一、时空分布不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7~88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水资源:广义上来说,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1]气态、液态和[2]固态天然水。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便于人类利用的[3]淡水。
2.时间分配不均衡
(1)特点:中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4]夏秋多、[5]冬春少、年际变化[6]大的特点。
(2)影响:易造成[7]干旱或[8]洪涝等灾害,而且会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许多困难。
3.地区分布不均衡
(1)特点:“[9]东多西少,10南多北少”。
(2)径流带分布:11缺水带、少水带、平水带、12多水带、丰水带。
(3)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8%以上,且人口13稠密,工业14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8%左右,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二、兴建水利工程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9~91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类型 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配不均
措施 兴建15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兴建16水库等水利工程
续表
类型 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配不均
作用 把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 调剂河流各季节的水量
工程举例 ①17南水北调工程(规模最大) ②引江济汉工程 ③引大入秦工程 ①黄河18小浪底水利枢纽 ②长江19三峡水利枢纽
2.南水北调工程主体功能:把20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21华北、西北地区。
东线工程 从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22京杭运河北上,其主体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北京和天津
中线工程 从汉江上游的23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西线方案 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
三、节约用水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91~92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现状: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24小,时空分布不均,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有些地区因地下水25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2.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26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27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构建空间地图]
图1 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 图2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读图1,在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地理要素。
(1)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河流数量比以北地区[1]多,河流径流量比以北地区[2]大。这说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具有[3]南多北少的特点。
(2)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4]长江。
  读图2,在横线上填出图中数字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或现象。
(1)图中a线工程是南水北调的[5]东线工程,该线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利用①[6]京杭运河输水。
(2)图中b线工程是南水北调的[7]中线工程,该线起点位于汉江上游的②[8]丹江口水库,途经③[9]郑州市、④10石家庄市,把水调送至北京市、天津市。
(3)图中c线方案是南水北调的11西线方案,该方案是把A12长江上游的水调往B13黄河上游。
(4)三条调水线路把A、B、C14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系起来,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点拨重点难点]
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自然原因: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且降水少,导致水资源短缺。
(2)社会原因:华北地区人口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2.降水时间分配、河流流量变化与水资源时空分配的关系
(1)水资源时间分配。          (2)水资源空间分配。
3.缺水地区的应对措施
(1)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2)防治水污染,减少浪费;(3)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限制高耗能、高耗水工业的发展;(4)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5)实行水价调节政策,树立节水意识;(6)发展海水淡化。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时空分布不均
  (2024年四川泸州期末)就大范围而言,一般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雨季为6—9月,前后相差两三个月。雨季结束时间北方早,南方迟,一般前后相差仅20天左右。据此完成第1~2题。
1.材料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 C )
A.东南多,西北少 B.夏秋少,冬春多
C.夏秋多,冬春少 D.东南少,西北多
2.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主要是因为 ( A )
A.夏季风进退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B.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C.国土辽阔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D.不同季节用水量多少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知识点二 兴建水利工程
  
(2024年广西防城港期末)2023年7月16日,陕西省某调水工程先期通水,从地处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受水区域总面积1.4万平方千米,受益人口1 411万人。读该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完成第3~5题。
3.该调水工程的名称是 ( A )
A.引汉济渭 B.引黄济青 C.引滦入津 D.引汉济淮
4.该调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D )
A.气候温暖湿润 B.水土流失严重 C.植被覆盖率低 D.地形起伏较大
5.该调水工程建设的影响有 ( A )
①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②有效缓解西安缺水问题 ③改变汉江流域的气候特征 ④加剧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三 节约用水
  [地理实践力](2025年辽宁抚顺期末)2025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读《节水曲》漫画,完成第6~8题。
6.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 ( C )
A.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B.时空分布均衡
C.存在污染和浪费现象 D.工业用水量小
7.《节水曲》漫画提示我们应 ( D )
A.提高水价 B.污染水体 C.浪费水源 D.节约用水
8.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A.降低自来水的收费标准 B.发展耐旱、节水农业
C.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制定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
【基础练】
  [新情境](2025年广东阳江期中)2024年10月16日8时,北京密云水库水位达到155.05米,蓄水量35.36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调入密云水库的水,七成用于北京市自来水厂供水,供给北京城区使用。据此完成第1~3题。
1.为保护密云水库的水源质量,在水库周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B )
A.垃圾填埋,污水回收 B.封山育林,涵养水源
C.建设工厂,发展经济 D.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可以 ( B )
A.大幅提高京杭运河的航运能力 B.调节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C.有效治理华北地区水污染问题 D.加强东、西部地区文化交流
3.为缓解北京市缺水问题,应该 ( A )
①制定相关政策,倡导市民节约用水 ②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③关停或外迁相关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 ④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尽可能多地调来“南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5年湖南长沙中考)自2012年实行阶梯水价后,长沙市城区于2024年8月1日起执行新的供水价格。下表为长沙市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与人口数量统计表。据此完成第4~5题。
执行时间 阶梯水价/(元·吨-1) 城区人口数量/万人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2012年 1.51 2.27 3.02 410
2024年 1.9 2.85 5.7 635.87
 注:阶梯水价指用水量达到一定数量后,会提高相应水价。
4.表中数据显示,与2012年相比,2024年长沙市城区居民用水 ( D )
A.第一阶梯价格维持不变 B.第二阶梯价格下调
C.第三阶梯价格上调最少 D.各阶梯价格均上调
5.调整长沙市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有利于 ( A )
①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 ②缓解人口增加导致的用水紧张局面 ③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④彻底解决长沙城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5年山东烟台期末)2025年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占水资源总量的28.2%。图甲为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变化图,图乙为我国地下水取水用途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7题。
甲    乙
6.目前我国地下水资源 ( B )
A.占水资源总量比重超过50% B.2001—2016年较1980—2000年减少了58亿米3
C.主要用于工业发展 D.城镇使用比重大于乡村
7.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 ( D )
①地表塌陷,地面沉降 ②地下水质恶化 ③火山喷发 ④海水倒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培优练】
  (2024年广东深圳期末)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部署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西起西江干流,东至深圳,全线采用深埋管道输水方式。右图为该工程供水线路图。据此完成第8~10题。
8.该工程缓解的主要问题是 ( A )
A.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C.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
D.水资源被严重污染
9.该工程将有效缓解    的生产、生活缺水问题。 ( B )
A.佛山、深圳、香港 B.广州、深圳、东莞 C.广州、中山、江门 D.佛山、中山、香港
10.该工程采用深埋管道输水的最主要目的是 ( D )
A.减少水分蒸发 B.保障水量供应 C.降低建设难度 D.减少土地占用
11.[新情境](2024年广东揭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开展了京杭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工作。2022年4月28日实现了全线贯通,5月底完成了集中补水任务。2022年6月28日,水利部相关负责人在京杭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前,京杭运河保持全线有水状态。水利部将持续推进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贯通补水工作,力争每年实现一次全线贯通。”
材料二 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一个时期以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水资源严重短缺,一些河流断流,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
材料三 如图为京杭运河示意图。
(1)京杭运河一共经过 6 个省级行政区,经过的平原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2)京杭运河经过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京杭运河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该工程是为了缓解我国北方缺水问题而实施的。
(3)简述京杭运河的主要功能。
(4)简述京杭运河全线贯通补水的意义。
【答案】(3)防洪排涝、输水供水、内河航运、生态景观、文化传承等。
(4)①京杭运河全线贯通,重塑了大运河文化;②改善了京杭运河水生态环境;③加快推进了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④改善了黄河以北城市用水紧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