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0 13:37:30

文档简介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观沧海(节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诗人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1.根据地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综合思维) 2.掌握中国海洋资源的特征。(区域认知) 3.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一、世界海洋大国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93~97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海洋可为人类提供食物、[1] 、[2] 、水源、化工原料乃至广阔的活动空间。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解决人口、[3] 、[4] 和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地位:[5]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
3.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
类型 主要开发利用方式(种类) 主要分布
海洋[6] 资源 [7] 、填海造地、海岛开发、港口建设、[8] [9] 海、黄海、东海、10 海及台湾以东的11 洋
海洋生物资源 我国海洋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约占全球海洋物种总数的13%,积极发展12 著名的渔场有13 渔场、14 渔场、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等 主要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等
海洋矿产资源 15 、16 海上油气勘探集中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等海域
海洋17 资源 利用海水晒盐,提取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四大盐场:18 盐场、苏北盐场、19 盐场和莺歌海盐场
海洋能资源 20 能、潮流能、波浪能 —
二、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97~98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存在问题 21 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生物资源衰竭、赤潮灾害频发
产生原因 近岸海域污染排放总量和近海捕捞强度始终未减,沿海滩涂和海湾面积持续减少
解决措施 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22 并举,大力发展23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构建空间地图]
  中国濒临的海洋示意图
  读图,在横线上填出图中数字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地要要素名称或现象。
(1)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甲[1] ;乙[2] ;丙[3] ;丁[4] 。
主要岛屿:①[5] ;②[6] 。
主要海峡:a[7] ;b[8] 。
(2)我国目前最大的盐场是位于渤海西岸的A[9] 盐场;位于台湾岛的盐场是B10 盐场。相对于南方地区的盐场,北方地区的盐场雨季11 (填“长”或“短”),更有利于晒制海盐。
(3)我国最大的渔场是位于12 海的C13 渔场。
           [点拨重点难点]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环境问题 主要内容 危害 措施
海洋环境污染 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石油污染 ①影响渔业生产;②危及人体健康;③破坏沿岸景观,影响滨海旅游业;④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带来赤潮灾害 ①防治海洋污染;②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
海洋生态破坏 ①人类生产活动,如过度捕捞、海岸工程建设和填海造陆等;②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①破坏海洋生态环境;②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③造成海洋生物资源枯竭 ①实行休渔制度,严禁过度开发海洋生物资源;②注意海洋生态体系建设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世界海洋大国
  [新情境](2025年四川成都期末)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右图示意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据此完成第1~3题。
1.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靠近 ( )
A.河北省 B.江苏省
C.辽宁省 D.山东省
3.海上风电底座“鱼礁化”主要是为了 ( )
A.减轻海水侵蚀腐化 B.增加渔业养殖种类
C.打造休闲旅游景观地 D.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
知识点二 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
  (2024年四川德阳期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海南三亚蜈支洲岛的近海大陆架地区建立多个金属架珊瑚苗圃,并向退化的珊瑚礁移植珊瑚超过3万株,使得岛屿周边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据此完成第4~5题。
4.采用珊瑚苗圃进行珊瑚移植是利用了海洋的 ( )
A.空间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生物资源
5.珊瑚岛礁的修复,有利于 ( )
①改善近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 ②营造动植物良好的生存条件 ③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生息场所 ④保障海洋资源深度开发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基础练】
  (2024年天津期末)我国是海洋大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有11 000多个海岛。右图为中国濒临的海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
A.黄海、东海 B.渤海、琼州海峡
C.黄海、台湾海峡 D.东海、南海
2.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的做法,错误的是 ( )
A.适度填海造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B.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
C.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
D.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
  (2024年陕西西安期末)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右图为中国海上主要油气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我国海上油气田主要分布在 ( )
A.台湾海峡 B.黄海、东海
C.琼州海峡 D.渤海、南海
4.海洋油田开采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
A.加剧地壳活动 B.加大国家负担
C.破坏海洋生态 D.增加海洋生物
  [新视野](2025年山东德州期中)2025年5月22日,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 1平台投用,开创了“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右图为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该项目所在的海域是 ( )
A.渤海 B.东海
C.南海 D.黄海
6.该项目的成功实施 ( )
A.有利于带动海上石油绿色开发 B.会加剧全球变暖
C.有利于扩大土地资源面积 D.会改变海底地形种类
【培优练】
  [跨化学](2025年湖南郴州期末)古代沿海地区的人们常选择低平的淤泥质海滩开挖盐田制盐,但海南洋浦地区的人们却利用晒盐槽制盐。洋浦遍布火山岩,当地居民自宋朝起将火山岩凿成砚式平台,面积1~2平方米不等,边缘留出1~2厘米的槽沿。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装入晒盐槽的海水自然蒸发结晶成盐。随着技术、经济、交通等的发展,洋浦晒盐槽的制盐功能已经弱化,但当地仍保留、修缮晒盐槽,并保持部分晒盐槽日常制盐。如图为洋浦的晒盐槽图。据此完成第7~9题。
7.利用海水制盐是开发利用了 ( )
A.海洋生物资源 B.海洋化学资源
C.海洋能源资源 D.海洋空间资源
8.古代,洋浦地区的人们制作晒盐槽制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
A.对食用盐需求量大 B.气候湿热
C.淤泥质海滩面积小 D.火山岩多
9.洋浦保留、修缮晒盐槽,并保持部分晒盐槽日常制盐,主要目的是 ( )
A.美化当地环境 B.深入研究制盐技术
C.发展旅游产业 D.提供生产、生活用盐
10.(2024年广东深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红树林是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植物群落,被称为“海上森林”。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红树林部分被农田、养殖池塘及城市用地侵占。2000年以来,我国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和造林工作,出台有关红树林保护和修复的专项行动计划,并将红树林划入生态红线严格管理,红树林面积实现明显变化。图甲为1973—2000年我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示意图,图乙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价值示意图。
甲 乙
(1)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描述我国红树林分布范围。
(2)说明1973—2000年我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的整体趋势及主要原因。
(3)简述我国保护红树林采取的措施。
(4)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人提出在深圳城市中心建设红树林保护区,你是否赞同?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观沧海(节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诗人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1.根据地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综合思维) 2.掌握中国海洋资源的特征。(区域认知) 3.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一、世界海洋大国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93~97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海洋可为人类提供食物、[1]能源、[2]矿物、水源、化工原料乃至广阔的活动空间。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解决人口、[3]资源、[4]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地位:[5]海洋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
3.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
类型 主要开发利用方式(种类) 主要分布
海洋[6]空间资源 [7]耕海牧渔、填海造地、海岛开发、港口建设、[8]海洋运输 [9]渤海、黄海、东海、10南海及台湾以东的11太平洋
海洋生物资源 我国海洋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约占全球海洋物种总数的13%,积极发展12捕捞与养殖业 著名的渔场有13黄渤海渔场、14舟山渔场、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等 主要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等
海洋矿产资源 15石油、16天然气 海上油气勘探集中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等海域
海洋17化学资源 利用海水晒盐,提取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四大盐场:18长芦盐场、苏北盐场、19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
海洋能资源 20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 —
二、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97~98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存在问题 21海水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生物资源衰竭、赤潮灾害频发
产生原因 近岸海域污染排放总量和近海捕捞强度始终未减,沿海滩涂和海湾面积持续减少
解决措施 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22生态修复并举,大力发展23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构建空间地图]
  中国濒临的海洋示意图
  读图,在横线上填出图中数字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地要要素名称或现象。
(1)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甲[1]渤海;乙[2]黄海;丙[3]东海;丁[4]南海。
主要岛屿:①[5]台湾岛;②[6]海南岛。
主要海峡:a[7]台湾海峡;b[8]琼州海峡。
(2)我国目前最大的盐场是位于渤海西岸的A[9]长芦盐场;位于台湾岛的盐场是B10布袋盐场。相对于南方地区的盐场,北方地区的盐场雨季11短(填“长”或“短”),更有利于晒制海盐。
(3)我国最大的渔场是位于12东海的C13舟山渔场。
           [点拨重点难点]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环境问题 主要内容 危害 措施
海洋环境污染 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石油污染 ①影响渔业生产;②危及人体健康;③破坏沿岸景观,影响滨海旅游业;④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带来赤潮灾害 ①防治海洋污染;②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
海洋生态破坏 ①人类生产活动,如过度捕捞、海岸工程建设和填海造陆等;②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①破坏海洋生态环境;②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③造成海洋生物资源枯竭 ①实行休渔制度,严禁过度开发海洋生物资源;②注意海洋生态体系建设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世界海洋大国
  [新情境](2025年四川成都期末)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右图示意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据此完成第1~3题。
1.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 B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靠近 ( D )
A.河北省 B.江苏省
C.辽宁省 D.山东省
3.海上风电底座“鱼礁化”主要是为了 ( D )
A.减轻海水侵蚀腐化 B.增加渔业养殖种类
C.打造休闲旅游景观地 D.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
知识点二 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
  (2024年四川德阳期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海南三亚蜈支洲岛的近海大陆架地区建立多个金属架珊瑚苗圃,并向退化的珊瑚礁移植珊瑚超过3万株,使得岛屿周边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据此完成第4~5题。
4.采用珊瑚苗圃进行珊瑚移植是利用了海洋的 ( D )
A.空间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生物资源
5.珊瑚岛礁的修复,有利于 ( A )
①改善近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 ②营造动植物良好的生存条件 ③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生息场所 ④保障海洋资源深度开发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基础练】
  (2024年天津期末)我国是海洋大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有11 000多个海岛。右图为中国濒临的海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B )
A.黄海、东海 B.渤海、琼州海峡
C.黄海、台湾海峡 D.东海、南海
2.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的做法,错误的是 ( B )
A.适度填海造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B.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
C.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
D.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
  (2024年陕西西安期末)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右图为中国海上主要油气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我国海上油气田主要分布在 ( D )
A.台湾海峡 B.黄海、东海
C.琼州海峡 D.渤海、南海
4.海洋油田开采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C )
A.加剧地壳活动 B.加大国家负担
C.破坏海洋生态 D.增加海洋生物
  [新视野](2025年山东德州期中)2025年5月22日,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 1平台投用,开创了“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右图为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该项目所在的海域是 ( C )
A.渤海 B.东海
C.南海 D.黄海
6.该项目的成功实施 ( A )
A.有利于带动海上石油绿色开发 B.会加剧全球变暖
C.有利于扩大土地资源面积 D.会改变海底地形种类
【培优练】
  [跨化学](2025年湖南郴州期末)古代沿海地区的人们常选择低平的淤泥质海滩开挖盐田制盐,但海南洋浦地区的人们却利用晒盐槽制盐。洋浦遍布火山岩,当地居民自宋朝起将火山岩凿成砚式平台,面积1~2平方米不等,边缘留出1~2厘米的槽沿。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装入晒盐槽的海水自然蒸发结晶成盐。随着技术、经济、交通等的发展,洋浦晒盐槽的制盐功能已经弱化,但当地仍保留、修缮晒盐槽,并保持部分晒盐槽日常制盐。如图为洋浦的晒盐槽图。据此完成第7~9题。
7.利用海水制盐是开发利用了 ( B )
A.海洋生物资源 B.海洋化学资源
C.海洋能源资源 D.海洋空间资源
8.古代,洋浦地区的人们制作晒盐槽制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C )
A.对食用盐需求量大 B.气候湿热
C.淤泥质海滩面积小 D.火山岩多
9.洋浦保留、修缮晒盐槽,并保持部分晒盐槽日常制盐,主要目的是 ( C )
A.美化当地环境 B.深入研究制盐技术
C.发展旅游产业 D.提供生产、生活用盐
10.(2024年广东深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红树林是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植物群落,被称为“海上森林”。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红树林部分被农田、养殖池塘及城市用地侵占。2000年以来,我国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和造林工作,出台有关红树林保护和修复的专项行动计划,并将红树林划入生态红线严格管理,红树林面积实现明显变化。图甲为1973—2000年我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示意图,图乙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价值示意图。
甲 乙
(1)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描述我国红树林分布范围。
(2)说明1973—2000年我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的整体趋势及主要原因。
(3)简述我国保护红树林采取的措施。
(4)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人提出在深圳城市中心建设红树林保护区,你是否赞同?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纬度位置:位于30°N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的低纬度地区。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2)趋势:面积在逐渐缩小。原因:被农田、养殖池塘及城市用地侵占。
(3)①出台有关红树林保护和修复的专项行动计划,旨在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和造林工作;②将红树林划入生态红线严格管理,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与管理;③加强了对红树林资源的调查监测,确保红树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④通过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提高公众保护红树林的意识,促进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4)赞同。理由:①红树林可以净化水质;②红树林发达的根系能将大量的二氧化碳储藏于地下,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③红树林可以维护生物的多样性;④红树林保护区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实现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存;⑤红树林保护区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价值,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⑥红树林可以保护海岸、抵御风暴。
或不赞同。理由:①会占用大量土地;②不利于红树林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