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考点①:中国的地形
(2020年广东中考)读中国地形图,完成第1题。
1.中国的地势特征是 ( B )
A.中间高,四周低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脉纵横交织
D.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
考点②:中国的气候
(2020年广东深圳中考)2020年7月,因持续强降水,我国季风区主要河流水位上涨,汛期抗洪形势严峻。右图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据此完成第2~3题。
2.我国季风区主要位于 ( A )
A.东半部地区 B.内流区
C.第一级阶梯 D.干旱区
3.在汛期,季风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 B )
A.受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影响大 B.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大
C.受地形影响大,背风坡多雨 D.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
考点③:中国的河流
(2022年广东中考)位于长江上游的白鹤滩水电站,在建设中斩获了6项“世界第一”。该水电站与长江其他水电站联合调度,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右图为长江、黄河流域部分水利枢纽(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长江上游河段总体特征是 ( B )
A.支流少 B.水能丰富
C.河段平直 D.水流速度慢
5.下列与白鹤滩水电站共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的有 ( C )
①三峡水利枢纽 ②龙羊峡水电站 ③小浪底水利枢纽 ④葛洲坝水利枢纽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④:中国的自然灾害
(2025年广东中考)2025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多省份连降暴雨,全面进入汛期。为此,各地加强应用直升机、无人机、无人艇、卫星电话等装备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应对汛情的预警、应急等能力。据此完成第6~7题。
6.进入汛期,我国南方地区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C )
A.滑坡 B.沙尘暴 C.洪涝 D.寒潮
7.在防汛备汛中使用无人机,能够 ( D )
①检修设备 ②巡堤查险 ③定位险点 ④监测水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跨语文](2025年陕西西安模拟)“1月20日,天还下着小雪,家人用了大概半个小时,连续穿越了约20千米的隧道群后,天变晴了,汽车仪表盘显示的车外气温由-3 ℃升高到7 ℃,这让我感觉很奇妙。中午羊肉泡馍的味道还未消散,我已经开始期待晚上麻辣鲜香的火锅了……”“1月25日,本计划明天返回,却收到高速路因自然灾害而临时封闭的消息,返程计划只能暂缓了。”以上材料来自小明的《自驾游日记》。据此完成第1~3题。
1.该隧道群穿越的山脉最可能是 ( C )
A.武夷山 B.雪峰山 C.秦岭 D.天山
2.穿越隧道前后气温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有 ( A )
①地形地势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位置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在山区自驾旅行时,若遇到灾害或恶劣天气,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D )
A.发生山洪时,应站在高处明显位置,以便救援人员施救
B.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遇到大雾时,应打开车灯,减缓车速
D.雷雨来袭时,应及时下车,在树下躲避
[跨化学](2025年广东模拟)2025年4月,广东遭遇近15年来最严重沙尘天气,PM10浓度峰值达412微克/米3,广州、佛山、江门等地气象部门发布灰霾黄色预警。右图为此次沙尘来源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6题。
4.此次沙尘天气的沙源主要来自 ( A )
A.蒙古国的荒漠地带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珠江流域裸露河床
D.东南亚热带雨林
5.下列有关沙尘天气对广东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有 ( A )
①加剧呼吸道疾病风险 ②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 ③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④可有效抑制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为减轻沙尘天气不利影响,广东省可采取的措施是 ( C )
A.在珠三角大规模建设防风林 B.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C.与北方省份合作推进沙源地生态治理 D.限制工业颗粒物排放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考点①:中国的地形
(2020年广东中考)读中国地形图,完成第1题。
1.中国的地势特征是 ( )
A.中间高,四周低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脉纵横交织
D.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
考点②:中国的气候
(2020年广东深圳中考)2020年7月,因持续强降水,我国季风区主要河流水位上涨,汛期抗洪形势严峻。右图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据此完成第2~3题。
2.我国季风区主要位于 ( )
A.东半部地区 B.内流区
C.第一级阶梯 D.干旱区
3.在汛期,季风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影响大 B.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大
C.受地形影响大,背风坡多雨 D.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
考点③:中国的河流
(2022年广东中考)位于长江上游的白鹤滩水电站,在建设中斩获了6项“世界第一”。该水电站与长江其他水电站联合调度,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右图为长江、黄河流域部分水利枢纽(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长江上游河段总体特征是 ( )
A.支流少 B.水能丰富
C.河段平直 D.水流速度慢
5.下列与白鹤滩水电站共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的有 ( )
①三峡水利枢纽 ②龙羊峡水电站 ③小浪底水利枢纽 ④葛洲坝水利枢纽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④:中国的自然灾害
(2025年广东中考)2025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多省份连降暴雨,全面进入汛期。为此,各地加强应用直升机、无人机、无人艇、卫星电话等装备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应对汛情的预警、应急等能力。据此完成第6~7题。
6.进入汛期,我国南方地区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
A.滑坡 B.沙尘暴 C.洪涝 D.寒潮
7.在防汛备汛中使用无人机,能够 ( )
①检修设备 ②巡堤查险 ③定位险点 ④监测水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跨语文](2025年陕西西安模拟)“1月20日,天还下着小雪,家人用了大概半个小时,连续穿越了约20千米的隧道群后,天变晴了,汽车仪表盘显示的车外气温由-3 ℃升高到7 ℃,这让我感觉很奇妙。中午羊肉泡馍的味道还未消散,我已经开始期待晚上麻辣鲜香的火锅了……”“1月25日,本计划明天返回,却收到高速路因自然灾害而临时封闭的消息,返程计划只能暂缓了。”以上材料来自小明的《自驾游日记》。据此完成第1~3题。
1.该隧道群穿越的山脉最可能是 ( )
A.武夷山 B.雪峰山 C.秦岭 D.天山
2.穿越隧道前后气温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有 ( )
①地形地势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位置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在山区自驾旅行时,若遇到灾害或恶劣天气,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山洪时,应站在高处明显位置,以便救援人员施救
B.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遇到大雾时,应打开车灯,减缓车速
D.雷雨来袭时,应及时下车,在树下躲避
[跨化学](2025年广东模拟)2025年4月,广东遭遇近15年来最严重沙尘天气,PM10浓度峰值达412微克/米3,广州、佛山、江门等地气象部门发布灰霾黄色预警。右图为此次沙尘来源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6题。
4.此次沙尘天气的沙源主要来自 ( )
A.蒙古国的荒漠地带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珠江流域裸露河床
D.东南亚热带雨林
5.下列有关沙尘天气对广东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有 ( )
①加剧呼吸道疾病风险 ②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 ③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④可有效抑制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为减轻沙尘天气不利影响,广东省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在珠三角大规模建设防风林 B.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C.与北方省份合作推进沙源地生态治理 D.限制工业颗粒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