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历史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人的发明,在古代西亚地区广泛使用。图为公元前19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书写的信件。
古代西亚文化
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他们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杆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每道笔画看起来都像楔子,因此,由这些笔画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了数千年。
楔形文字特点
古代西亚的居民创造了大量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吉尔伽美什
星期制度起源于古代西亚。
古代西亚的建筑和艺术成就辉煌。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
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波斯王宫装饰豪华,雕梁画栋,多幅雕刻刻画了臣民进贡的场景,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
人首飞牛石雕
人首飞牛是亚述帝国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着当地最强大物种的集合。它既是王宫的守护神,又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这幅画表现了动物宴会的情景。在最下层的画面中,一个长着蝎子尾巴的男人手持书卷。在他的身后,公羊双手举杯,好像正向蝎子男敬酒。
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
从苏美尔文明起,西亚地区历代统治者都重视编撰法典,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法典的正文共282条,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役和劳役,租赁、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法典的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法典(作用)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意义
内容
学思之窗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
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周一良、吴于座总主编,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
史料中的安努、恩利尔和沙马什都是两河流域重要的神灵。想一想:为什么汉谟拉比要宣称自己是根据神意立法
国王的权力来自神,神永远是正义的,所以国王颁布的法律也是正义的,所有臣民必须执行。违背国王的法律,等同违背神的意志,违背神的意志就会受到惩罚。
古代埃及文化
古代埃及地处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此后虽时有分合,但古代埃及文明绵延约3000年。
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来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在此期间,象形文字经历了多种变化。
那尔迈调色板
那尔迈调色板是埃及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图中那尔迈头戴王冠,正击打敌人;鹰表示鹰神荷鲁斯,鹰脚下的莎草表示被打败的尼罗河三角洲的居民。.古代埃及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突出主要人物,图中那尔迈比其他人都高大威猛。
历史纵横
莎草纸制作
莎草纸用尼罗河的一种特产植物莎草制作。从埃及文明发端起,埃及人就用莎草制作纸张。他们把莎草的茎破成薄片,将多张薄片交叉放置,再敲打成纸张。若干纸张放在一起形成一卷,一般每卷20张。纸张晾干之后,人们就可以在上面书写了。
古代埃及人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
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
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创造神——阿图姆
呵!尼罗河,我称赞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古代埃及人诗歌
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在埋葬死者上,给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随葬品。
法老们还修建了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则赐予神庙大量财富。有些神庙富甲一方,势力强大。
▲卡尔纳克神庙多柱式大厅想象图
卡尔纳克神庙位于尼罗河东岸,经过历代法老不断加修扩建,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神庙建筑群。这座多柱式大厅占地约5000平方米,共有134根粗大的石柱。
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古代埃及人有众多创造。他们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古罗马的凯撒在制定作为今天公历重要基础的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
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波斯帝国宫廷中,就有许多埃及医生。
古埃及木乃伊
史料阅读
古代埃及人重视家庭。一位父亲教孩子要孝敬母亲: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十月怀胎,备极辛苦,哺养怀抱,不辞劳痒。为你揩屎揩尿,从无一丝厌烦。为你上学,为你备膳,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另一位父亲告诚儿子要善待妻子:专注你的事业,美化你的房屋,爱护你的妻子。别使她饿着,别使她冻着……和睦相处,让她高兴,她会使你受益………假定你们相处不善,那你的家庭便会破败。——摘译自[美]威尔·杜兰特《东方的遗产》
阿拉伯文化
波斯帝国之后,古代西亚文明逐渐衰落。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
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人在文学、科学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前,阿拉伯各部落就经常派人到麦加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会用金水书写在布上,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
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光辉灿烂的文化。
故事集《天方夜谭》中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通过王后讲故事的形式串联在一起。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都来自这部故事集。
《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在西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
史料阅读
一首阿拉伯诗歌中,作者凭吊青年时代的爱情生活:二位稍停步,共吊情人处。
里瓦沙丘上,当年度朝暮。
人去故土在,历历旧景物。
黄沙卷狂风,庭迹一如故。
——纳忠、朱凯、史希同《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
在科学上,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附有800多个实例,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曾经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
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在15世纪最后30年内,该书就重印了15次。
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帝国(作用)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伊本●西那诞辰1000周年的纪念币
伊本·西那的《医典》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纪念伊本·西那诞辰1000周年发行纪念币。上图为纪念币的背面。.
首先,阿拉伯人继承和吸收了古代西亚、埃及、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区重要的文化成就,并且加以发展,创造出辉煌的阿拉伯文化;
其次,同一时期的欧洲正处于文化衰落时期,而阿拉伯文化如中华文化一样,非常繁荣;
最后,阿拉伯人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印度和西方古典文化,并将它们传入欧洲,深刻影响了欧洲文学和科学的发展。
阿拉伯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历史纵横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化
近代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特征。西非人在9世纪左右掌握了铁器和青铜的冶炼技术,能够铸造青铜人像和工具。马里国王曾派人到埃及学习,同时埃及等地的学者到马里讲学。东非出现过一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部和南部非洲较多保留了黑人传统文化,大津巴布韦遗址占地约7.2平方千米,用了900多万块花岗石,内城一座石塔高11米,底部直径约6米,没有用任何灰浆,但堆积得异常牢固。1986年,大津巴布韦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津巴布韦遗址
阿克苏姆巨型方尖石碑
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人传到中国的重要文化成果之一。《天方夜谭》中的一些故事包括中国元素,也有一些故事很早就传到了中国,现在随着全译本的问世,家喻户晓。阿拉伯商人到达中国后,带来了许多外来产品。
研究古代文明,首先要读懂相关文字。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要明白,历史研究必须依靠第一手资料,只有直接阅读古人留下的文献, 才有可能对历史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做任何工作,都必须付出努力。
一 古代西亚文化
1. 文字 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都使用这种文字。
2. 文学 《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3. 建筑和艺术 有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亚述帝国的王宫,波斯王宫等。
4. 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编撰《汉谟拉比法典》
作用: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各种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5. 科技 星期制度起源于古代西亚。
本课知识小结
二 古代埃及文化
1. 文字 使用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前4世纪末,使用到4世纪。它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2. 文学 有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3. 建筑艺术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以及卡尔纳克神庙。
4. 科技
(1)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目前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的基础。
(2)医学发达,防腐技术高超,“木乃伊”的制作。波斯帝国宫廷中有埃及医生。
三 阿拉伯文化
1. 背景:(1)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经征服从西班牙到印度北部的地区。
(2)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等地的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 文学 “悬诗”盛行,散文故事集《天方夜谭》。
影响:在中国广为流传;对西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有影响。
3. 科学 (1)数学 伊本 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天文学 白塔尼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
(3)医学 伊本 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长期被作为医学的教科书。
(4)传播 古印度的数字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