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历史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右图是一幅从意大利古城庞贝出土的马赛克镶嵌画,创作于公元前1世纪早期,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的情景。它反映了古希腊文化在古罗马的传承。
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地位
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
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他用对话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特点
原因
苏格拉底
柏拉图创建的“雅典学园”
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是《荷马史诗》,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荷马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
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阿里斯托芬被称为“喜剧之父”,代表作是《鸟》。
古希腊的人物雕塑和建筑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学思之窗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从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中了解古希腊戏剧的表演形式和教育功能。
古希腊戏剧多半包含音乐和舞蹈的元素。歌队和角色朗诵、吟唱的韵文都附加伴奏,以增强戏剧效果,演员们要背诵台词和动作模仿,以便完全融入角色。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
古希腊也是欧洲史学的源头。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被称为“史学之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修昔底德
古罗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在法律、文学、史学、建筑和历法等领域多有建树。
古罗马文化
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它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虽然其内容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
但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奖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位
内容
目的
意义
史料阅读
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
[德]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
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古罗马在建筑方面留下众多遗产,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其中的代表。
在历法改革上,古罗马也有重要贡献,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万神殿始建于公元前27年,用以供奉罗马诸神。公元80年的火灾使万神殿大部分被毁,仅余一长方形的柱廊,有16根12.5米高的花岗岩石柱。柱廊后来被作为重建的万神殿的门廊。万神殿主体建筑是43.4米高的穹顶圆形堂,于120- -124年建造。重建后的万神殿是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物。
中古西欧文化
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受洗
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为酬谢教会助其掌权而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
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在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
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基督教文化的载体是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他们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基督教文化的载体是《圣经》和研究教义的神学
▲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 -1274 )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古西欧的著名神学家。他年轻时就读于那不勒斯大学和巴黎大学,后在巴黎、罗马等地讲授神学和哲学。《神学大全》是他的代表作。.
用基督教观点说明自然和社会一切问题,是中古时期神学世界观的百科全书。在书中托马斯还引入亚里士多德“世界的运动以‘神’为终极目的”的观点,并加以修改、论证、补充、丰富了基督教理论,不但坚持了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即神学的追求,而且将亚里士多德思想系统化的工作臻于完善。
《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在中古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特点: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的文化符号,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历史纵横
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骑士文学大多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抒情诗和叙事诗是骑士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抒情诗的爱情主题是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挑战。叙事诗主要颂扬国王的武功伟业和骑士英雄的传奇。歌颂骑士英雄罗兰的《罗兰之歌》是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市民文学主要叙述市民家庭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市民文学体裁多样,有寓言、诗歌和戏剧等,代表作有《列那狐的故事》。
《罗兰之歌》插画
中世纪……,学校一般设于修道院……
中世纪西欧的哲学与神学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官方色彩的经院哲学……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文学……题材多为宗教赞美诗、祈祷文……一般都用拉丁文创作……
中世纪的造型艺术,多用于装点教堂,凸显其为宗教神学服务的功能……
——摘编自沈坚、金智霖《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虽然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但它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中世纪西欧文化的影响
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保旧称拜占庭而又称“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成东、西两派,双方在教义、教规等方面的分歧逐步加深。
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信仰正统的教义,故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
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特点
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也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矗立于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
圣索菲亚
思考点
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对拜占庭文化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拜占庭帝国的核心位于君士坦丁堡和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期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
由于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又地处原罗马帝国东部的希腊语区,加上长期以来该地区东西方各民族及其文化的相互融合,其文化渊源除了希腊和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之外,东方文化的影响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
俄罗斯国徽
拜占庭帝国国徽
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哥特式教堂
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古典希腊文化
(1)古典时代: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 ”,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类型 代表 内容 影响
哲学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他用对话 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柏拉图 他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 柏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和诸多科学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典时代
知识点归纳
类型 代表 内容 影响
文学 《 荷马史诗》 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戏剧 悲剧和喜剧 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雕塑 《掷铁饼者》 雕刻家米隆的作品,此作品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建筑 帕特农神庙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史学 《历史》 希罗多德的这部作品,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古典罗马文化
类型 代表 内容 影响
法律 公元前450年左右《十二铜表法 》 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但其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 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史学 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 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罗马建筑遗产的代表 历法 凯撒时期制定的 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拜占庭文化
(1)背景: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内容
类型 代表 内容
神学 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成东、西两派。双方在教义、教规等方面的分歧逐步加深。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信仰正统的教义,故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
法律 《罗马民法大全》 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艺术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也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矗立于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
东正教
俄罗斯文化
(1)特征:俄罗斯文化深受 拜占庭文化 的影响。
(2)表现
类型 内容
神学 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
文学 诗史《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建筑 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