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2 15:5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历史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存在于400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2500多枚刻有文字的印章,上面的文字被称为“印章文字”。人们从这些印章上发现了500多个文字符号,虽然这些文字符号还不能被释读,但它们是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
“印章文字”是印度最早的文字,与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一起构成古代东方最早的四种文字类型。
古代印度文化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这里有着辉煌的古代文明。
印 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印度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东梅奔寺——婆罗门教建筑
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了。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佛教教义
佛教是古印度人对世界文化的又一贡献,它的创立者是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创立后,乔达摩·悉达多在摩揭陀国40多年。他去世后,佛教继续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不排斥低种姓成员加入佛教,力图在宗教领域打破各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印度教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主张,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印度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主要经典和信仰,融合了印度各地的诸多原始信仰,因而广泛流行。
历史纵横
吠陀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1500—前1000年间,一部印度-雅利安人诗歌总集《梨俱吠陀》形成了。“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梨俱吠陀》与后来三部吠陀被后世合称为“四吠陀”。它们是古代印度祭司们使用的经书,也是歌颂神明的诗集。后来,人们把“四吠陀”反映的时代称为“吠陀时代”。人们在雅利安人古老的语言梵语的基础上创制了梵文,用来书写这些典籍。梵文是古代印度最有代表性的文字。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约定型于2—4世纪。
两部史诗都源自民间口头创作,后经人加工而成,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印度电影《罗摩衍那:史诗》
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描写了居楼族和般度族两个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双方激战18天后后者获胜的故事。全诗共18篇,约10万颂。
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在数学方面,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O”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桑奇大塔
桑奇大塔是印度早期佛教建筑的代表。它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直径约36.6米,高约16.5米,塔门上的浮雕多以佛教故事为题材。
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教文化更是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哥窟
9世纪时,吴哥王朝统一了柬埔寨。12世纪吴哥王朝兴建的规模宏大的石窟寺庙建筑,被后人称为“吴哥窟”。当时,佛教是柬埔寨的国教,但印度教也并行不衰。因此,佛教和印度教的特征在吴哥窟中都有体现。窟中很多浮雕的题材以《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神话故事为蓝本,反映了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
思考点
古代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古代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如天文、数学、医学、哲学、宗教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宋朝,佛儒道相互渗透,形成理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印度教的许多梵文经典传入中国,对中国道教产生了一定影响。
(2)对东南亚的影响:印度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例如佛教文化渗入到东南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印度的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印度文化不仅影响了泰国文字的产生,还影响了泰国文字的分化与演变,丰富了泰国文化的多样性。
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7世纪,朝鲜半岛的居民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
《三国史记》记述朝鲜半岛三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的官方正史,是研究朝鲜半岛三国时期和后期新罗历史的珍贵文献。
瞻星台
历史纵横
《高丽史》
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该书模仿中国史书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等。《高丽史》比较详细地记载了高丽王朝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研究高丽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
朝鲜和中国隔江相望,自古以来交往频繁。
①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
②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③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许多朝鲜学者具有很深的汉文造诣。在学习汉字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史料阅读
详其文字,阿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浸广。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
——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校注》卷2
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
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
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日本在文学、建筑、绘画艺术等方面都有独特成就。
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
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
法隆寺
大和绘
紫式部(约978——约1016)像
紫式部是古代日本著名女作家,她的《源氏物语》讲述了贵族光源氏及其子薰君在官场上的升降浮沉、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作品语言优美含蓄,是一部日本古典文学杰作。
日本古代文化也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日本本土文化得到发展。
2、来自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1、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汉字,后来根据日本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美洲印第安文化
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态的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
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代表性。
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宗教上是多神崇拜。
玛雅人崇拜的大多是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是最重要的神,他兼有其他神的本领。
在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信仰中,太阳神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但和埃及人把金字塔作为陵墓不同,他们在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
羽蛇神金字塔
位于尤卡坦半岛的玛雅古城奇琴·伊察的羽蛇神金字塔,建于9世纪,高约30米,共9层,上有神庙。羽蛇神金字塔每面有91级台阶,加上神庙的1级台阶,整座金字塔共有365级台阶。
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玛雅历”。玛雅历为太阳历,以365天为一年,一年18个月,每个月20天,剩下的5天是“禁忌日”。
他们知道“零”的概念,还以手和脚的20个指头作为计算的基础,创造出20进制。
玛雅文字
玛雅人的文宇由很多图画和符号组成,至今仍无法被释读。
印加人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
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
还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一年为365天,太阴历一年为354天。
印加人没有文字,他们在绳子的不同地方系上类型不同、颜色各异的结,用来记账或记述重要事件。这些结绳记录的信息至今无人能破译。
阿兹特克人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还会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
他们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
阿兹特克人制作的这个陶制印校展现了一只跳舞猴子的形象。印模表面涂有漆,可以用来在纺织品或其他物品上印图案。
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学思之窗
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
—[美]伯恩斯、拉尔夫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第3卷
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对印第安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历史纵横
大洋洲文化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南太平洋的岛屿。在大航海时代来临前,大洋洲各地相互隔离,发展水平都比较低,当地人使用石器或木制工具。澳大利亚原住民以采集、狩猎为生;新几内亚岛上的原住民最早种植甘蔗,饲养猪、狗和鸡等动物,掌握了一定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可以制作简单的陶器。他们没有文字,语言千差万别,图腾崇拜普遍。原始舞蹈常以模拟动物为主,配以简单的打击乐。
课堂小结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古代
印度
文化
美洲印第安文化
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
对东南亚的影响
朝鲜文化的成就
中国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影响
15世纪前的文化成就
16世纪后被毁灭殆尽
玛雅文化
印加文化
阿兹特克文化
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宗教、文学、数学、建筑成就
古代朝鲜文化
古代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的成就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知识清单
1.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
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
2.古代印度的文化
(1)形成种族制度和婆罗门教: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2)佛教的产生
①产生的时间及原因: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
②主要主张: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
(3)印度教的产生: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印度教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4)数学: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5)文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①时间及形成过程:大约定型于2—4世纪,都源自民间口头创作,后经人加工而成。
②地位: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6)艺术: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3.古代印度文化产生的影响
(1)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
(2)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3)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朝鲜的文化
(1)古代朝鲜的文化成就
①科技: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7世纪时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②史学: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③艺术: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
(2)朝鲜文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①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
②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③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许多朝鲜学者具有很深的汉文造诣。在学习汉字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古代日本的文化
(1)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山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
(2)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3)文学: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
(4)建筑: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
(5)绘画: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
(6)日本古代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日本本土文化得到发展。
①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汉字,后来根据日本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②来自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美洲印第安文化
1.形成的地理环境:美洲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2.代表文化: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1)宗教上是多神崇拜:玛雅人崇拜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是最重要的神;在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信仰中,太阳神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他们在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
(2)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玛雅历”。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
(3)印加人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
(4)阿兹特克人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还会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
3.印第安文化毁灭的原因: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