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图 导学案课件(4份打包)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地图 导学案课件(4份打包)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1 06:30:57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章末总结
知识整合
专题归纳
迁移训练
第二章 地 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专题1 经纬网定向法
图1
图2
图3
1.经纬网呈平行直线状:先确定经纬网图中的经线和纬线,再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如图1所示。
2.经纬网呈曲线状:无论经线多么弯曲,始终指示南北方向;无论纬线多么弯曲,始终指示东西方向,如图2所示。
3.经纬网呈同心圆状
(1)确定南北极: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中心点为北极(N);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中心点为南极(S),如图3所示。
(2)判断东西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一方为东,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一方为西。如图3,甲在乙的东方,丁在丙的西方。
(3)判断南北方向:距离北极近的一方为北,距离南极近的一方为南。如图3,甲、乙两点距北极远近相同,没有南北差异;丁比丙距南极远,所以丁在丙的北方。综合分析,甲在乙的正东方,丁在丙的西北方。
专题2 等高线地形图中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
1.估算海拔
项目 计算方法 举例(上图所示)
某条等高线上的点的海拔 与所在等高线的海拔相同 A地的海拔为150米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点的海拔 介于两条等高线的海拔之间 300米<B地的海拔<450米
山峰的海拔 h<H山峰<h+d,h代表距离山顶最近的等高线海拔,d代表等高距 900米<山峰C的海拔<1 050米
2.估算相对高度
项目 计算方法 举例(上图所示)
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 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即为两地的相对高度 A、E两地的相对高度=300米-150米=150米
不在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 (n-1)d<H<(n+1)d,d代表等高距,n代表两地之间所跨的等高线数量 F、B两地之间跨2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50米,F、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1)×150米<H<(2+1)×150米,即150米<H<450米
陡崖的相对高度 (n-1)d≤H<(n+1)d,d代表等高距,n代表陡崖上相交的等高线数量 陡崖D上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为3,等高距为150米,陡崖D的相对高度为(3-1)×150米≤H<(3+1)×150米,即300米≤H<600米
 
读经纬网图,完成1~4题。
1.关于图中各点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均位于中纬度地区
B.丙位于高纬度地区
C.均位于北半球
D.乙位于东半球
2.丙点大致的经纬度坐标可表示为 (  )
A.(40°N,100°W) B.(40°N,100°E)
C.(40°S,100°W) D.(40°S,100°E)
C
A
3.甲点位于乙点的 (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4.在绘制纬线时,四点所在的纬线长短关系是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乙>甲>丁 D.丁>乙>丙>甲
B
C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正确描述图中各处地形部位的是 (  )
A.①处是山峰 B.②和③处是山谷
C.④处为陡崖 D.⑤处为鞍部
6.图中⑥处与⑦处的相对高度是 (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B
A
7.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C两点的经纬度:A       ,C       ,A点在C点的
  方向。
(2)B点处在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C点处在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C点在B点的  方向。
(3)D点经纬度为       ,D点在A点的   方向,处于  纬度地区。
(15°N,40°E)
(30°N,20°E)
东南
西



西北
(40°S,90°E)
东南

8.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或序号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 ,C ,② 。
(2)图中等高距为   米,甲处的海拔是   米;甲处和B处的相对高度为
米;①②两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处;若规划一条高速铁路线经过MN段,可能采用   (填“架桥”或“隧道”)方式建设。
(3)该地区计划在甲、乙、丙三处中选择一处为滑雪初学者修建滑雪场,你认为滑雪场应建在哪一处 为什么
甲。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适合初学者学习滑雪。
山峰
陡崖
山脊
100
500
0—100

架桥(共21张PPT)
第二章 地 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必备知识导学
学习任务清单
关键能力突破
学业质量评价
 
序号 学习任务 学后自评
1 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判读坡度的陡缓。 达标  未达标
2 能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基本地形。 达标  未达标
3 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分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 达标  未达标
4 能够恰当地使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地理实验、社会调查和野外考察。 达标  未达标
地形图的判读
海平面
另一个地点
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
低处
增大
高处
对称
深度
地形图的判读
高度
山峰
500
山坡
山地小
平坦
深度
500
500

200


一、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地形部位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
⑤  。
2.区分图中②③地形部位的依据是等高线的    。
3.比较图中①地形部位东西两坡的坡度差异,  (填“东坡”或“西坡”)较陡。
山峰
东坡
山谷
山脊
鞍部
陡崖
弯曲方向

二、照样子,在下图中方框内填上该区域的地形类型名称。







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图1为“中国天眼”照片,图2为“中国天眼”所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探究点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1
图2
   
(1)图2中瞭望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什么 说明判断理由。
山峰。理由: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
【方法技巧】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峰的判读
1.判断地形部位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
2.判断海拔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由于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等高距)相等,山峰的海拔取值范围大于距离山峰最近的等高线数值,小于该等高线数值与等高距之和。
   
(2)从停车场到瞭望台有①②两条步道,你选择哪条登山 说明理由。
提示:坡度的陡缓和等高线的疏密有关,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作出判断。
示例1:选择①步道。因为①步道路程短,能节省时间。示例2:选择②步道。因为②步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省力。
   
朝鲜半岛介于北纬34°—43°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在地貌上,北东走向的山脉、丘陵和高原纵贯,成为半岛地形的主体。山脉主干在北部和东部,向南和向西海岸延伸。半岛东岸较平直,西和南海岸曲折,多在海拔500米以下。下图为朝鲜半岛分层设色地形图。
探究点2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1)结合该图及所学知识,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或深度范围。
【要点分析】判断某区域地势特征的方法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判断。
2.根据地形区的名称判断:高原和山地地势高,平原地势低。
3.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河流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
   
(2)朝鲜半岛地形复杂多样,请写出某一地形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判断理由。
提示:判断理由结合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回答。
示例: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因为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结合图中海拔范围可知平原多分布在朝鲜半岛沿海地区。
【方法技巧】两组易混地形的辨别方法
1.山地和丘陵的区别: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大;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山地小。
2.平原和高原的区别: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边缘陡峭。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四地低于海平面的是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图中②地的海拔大约是 (  )
A.0米 B.200米 C.400米 D.600米
3.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地地表平坦 B.②地地表崎岖
C.③地海拔较低 D.④地深度一般超过200米
D
C
D
读图,完成4~5题。
4.该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
是 (  )
A.250米 B.350米
C.450米 D.550米
5.图中所示甲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
A.山脊 B.山峰
C.山谷 D.陡崖
B
A
6.队长提醒:“山上有悬崖很危险,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远离。”队长提到的
是图中的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队长强调:“我们将在河流边扎营,大家不要远离营地。”该区域中可能发育
河流的地点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某户外活动团体计划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户外活动的队长准备了一幅活动举办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要求队员们通过读图来了解这里的地形。据此完成6~7题。
C
D
8.根据海拔和地表起伏特征,可以推断地形D是 (  )
A.盆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9.从图中可见,A、B地形类型的共同点是 (  )
A.地表起伏小 B.地表崎岖不平 C.海拔都较高 D.海拔都较低
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一般对应图中的 (  )
A.B B.C C.E D.F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呈现地形变化。读下面的地形剖面图,完成8~10题。
D
C
B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工具、材料:染色水、标注刻度的透明塑料盒(带透明盖板)、黏土、喷壶等。
第一步:用黏土制作山体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图2
第二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某同学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过程如下。
①重复上述操作,画出其他等高线。
②将制作的山体模型放入塑料盒内。
③将染色水注入盒内至水深1厘米处(1厘米代表海拔100米)。
④在盖板上画出水深1厘米时的等高线。
第三步: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图2)。
(1)将第二步中该同学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过程,按先后排序。
②→ → → 。



(2)分析该同学注入染色水时,观察到水流汇集的地形部位是  。每次向塑料盒中注入染色水的高度  (填“相等”或“不等”)。注水过程中,先消失在水面下的山峰相比后消失的山峰   。
(3)图2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4)若从乙点和丙点分别到达山峰甲,则人们的实际感受是 。(填序号)
①乙点到山峰甲的线路更好爬 ②丙点距离山峰甲较近
③乙点到山峰甲坡度较缓 ④丙点到山峰甲坡度较缓
山谷
相等
海拔低
自西北向东南
④(共15张PPT)
第二章 地 图
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
必备知识导学
学习任务清单
关键能力突破
学业质量评价
 
序号 学习任务 学后自评
1 在一般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达标  未达标
2 认识地图上的图例,利用图例识别地图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达标  未达标
3 学会使用比例尺,能够利用不同形式的比例尺量算距离。 达标  未达标
地图的阅读
图上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实地
线段式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
南北
东西
1.图中完整体现了地图三要素中的  、  两个要素。
2.请把图中缺少的图例名称补充完整,填在图中横线处。
图例
方向
城市
国界
河流
山峰
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三幅绘制在帛(丝织品)上的地图,其中两幅分别被命名为《地形图》(图1)和《驻军图》(图2)。
探究点 地图的阅读
图1
图2
   
(1)仔细观察《驻军图》,我们会发现右上方有一个“南”字(圆圈标注处),其作用相当于我们现代地图三要素中的哪一要素 以此判断该图的方位特征是什么
方向。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方法①:先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处(如图1所示),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由此确定东、南、西方
向;然后连接A、B两点,即可知A点在B点的西北方
向。方法②:将地图旋转一定角度,使指向标箭头指向正上方(如图2所示),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的原则判断方向。
【要点分析】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2)《地形图》的比例尺约为1∶180 000,《驻军图》的比例尺约为
1∶80 000,试比较两幅图的比例尺大小。
提示:可以把两个比例尺化作分数,然后再比较大小。
《地形图》比《驻军图》比例尺小。
【方法技巧】学习比例尺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比例尺是个分子为1的分数。计算比例尺应注意分子和分母的单位要统一。如果要求计算图上距离,则计算结果一般以厘米为单位;如果要求计算实地距离,则计算结果一般以千米或米为单位。
1.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
A.方向、图例和比例尺 B.比例尺、图例和指向标
C.等高线、方向和图例 D.比例尺、经纬网和图例
2.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通常是 (  )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3.我国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长度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在地图上通常表示京
杭运河的图例是 (  )
A. B. C. D.
A
A
C
5.琳琳将这幅图送给她的地理老师,但地理老师看后,说这幅图存在一个明显的问
题,这个问题是 (  )
A.比例尺应为1∶30万 B.指向标错误 C.缺少经纬度 D.缺少图例
   
刚刚进入中学学习的琳琳同学非常喜欢新学校
的校园环境,她绘制了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如右图)。
据此完成4~5题。
4.从学校前校门走到后校门的方向大致是 (  )
A.先由东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
B.先由西南向东北,再由北向南
C.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南向西北
D.先由南向北,再由东南向西北
A
D
D
读图,完成6~7题。
6.旗杆位于教学楼的 (  )
A.正东方向 B.正西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7.若测得图中旗杆至教学楼的长度为2.2厘米,那么
旗杆至教学楼的实地距离是 (  )
A
B
A.2.2米 B.22米 C.220米 D.2 200米
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地理知识。家住某地的小磊,用手机导航步行前往文昌西路。右图示意该地某路口的交通指示牌。读图,完成8~10题。
8.当小磊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地图 (  )
A.显示范围将变大 B.显示范围不变 C.比例尺将变大 D.比例尺将变小
9.当小磊在武德西路靠近某路口时看到图示的交通指示牌,他前面是哪两条路的
十字路口 (  )
A.武德西路和人和南路 B.人和南路和顺和路
C.武德西路和顺和路 D.文昌西路和江华路
10.随后,小磊将前往文昌西路,他应该在路口往哪个方向走 (  )
A.正东方向 B.正西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C
A
D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主题:走进新校园,体验新环境
活动背景:同学们对新校园充满了好奇。为帮助同学们尽快熟悉校园环境,加强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协作,增强大家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发起了“走进新校园,体验新环境”的活动。
任务一:收集信息
为了尽快熟悉校园环境,同学们绘制了一幅校园整体平面图,如上图所示。
(1)图中判定方向的依据是    。
(2)若量得图中学苑路长约4厘米,且实地距离长约200米,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填数字比例尺);该比例尺用文字表示为             。
任务二:分析探究
有同学认为,从宿舍楼到多功能室需经过多个运动场,距离较远。
(3)据图判断,校门在宿舍楼的  方向,篮球场在羽毛球场的  方向。
(4)某同学从宿舍楼前往多功能室上课,已知该段路程的图上距离约为2.2厘米,若他保持50米/分钟的速度步行,则用时约  分钟。
指向标
1∶5 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西南
东南
2.2
任务三:思考迁移
同学们通过了解校园各功能区的布局,分析各功能区的合理性,为美化校园,提升文化内涵提出了见解。
(5)学校要在甲、乙两块空地中选择一处修建学生宿舍楼,应选哪一块 为什么
应选甲。甲靠近足球场和篮球场,运动方便,且靠近河流,环境较好。(共18张PPT)
第二章 地 图
第三节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
必备知识导学
学习任务清单
关键能力突破
学业质量评价
 
序号 学习任务 学后自评
1 知道如何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达标  未达标
2 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达标  未达标
3 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达标  未达标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

详细

概略
城市管理
灾害监测
1.上面图1是中国地图,图2是北京市地图,两幅地图的图幅等大。两幅地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填“图1”或“图2”)
图2
图1
图2
   
2.比较这两幅地图,完成下表。
3.如果要了解北京市在我国的位置,应选择的是  ;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的是  。(填“图1”或“图2”)
图号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细或概略
图1
图2


概略
详细
图1
图2
1935年4月,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主力进入云南后,困扰中央红军的最大难题是没有大比例尺军用地图,对当地的地形、道路不清楚。一筹莫展之时,红军战士缴获20余份比例尺为1∶100 000的云南地图。
中央红军缴获的1∶100 000的云南地图作为比例尺相对较大的地图,对中央红军的军事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根据不同大小比例尺地图所表示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进行考虑。
比例尺相对较大的地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有利于中央红军制订行军路线和作战计划。
探究点 选择适用的地图
   
【要点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概略;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2.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内容越概略。
1.地图的种类很多,如地形图、旅游图、交通图、人口图、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等。阅读下列三个情境,分析三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类型的地图 (  )
①小方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设计越野路线 ②某会议在日本
举行,小宇想找一找日本的位置 ③小丽想去市博物馆参观,她想看一看怎样乘车
A.地形图、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交通图
B.地形图、交通图、人口图
C.水文图、人口图、交通图
D.交通图、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人口图
A
小芳家里张贴了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①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②中国行政区划图;③广东省行政区划图;④广州市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2~3题。
2.比例尺最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D
A
小涛在地理课上学会了地图的阅读方法,周末就在爸爸的手机上找到了河南省驻马店市局部地区图,他通过图中右侧“+”和“-”的地图缩放功能,查询到更多信息。读手机部分截屏,完成4~6题。
4.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属于地图三要素中的 (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注记
5.图示地图属于 (  )
A.数字地图 B.人口地图 C.自然地图 D.遥感地图
6.运用图中的“+”“-”功能可以改变 (  )
A.比例尺大小 B.铜山的海拔
C.图幅的大小 D.景区的实际面积
A
C
A
寒假期间,小冬一家人计划自驾前往北京游览世界园艺博览会,小冬需要提前做好旅游攻略。下图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导览图。据此完成7~10题。
7.小冬一家人选择自驾去北京,他在查阅自驾路线相关信息时,发现高速公路的图
例是 (  )
A. B. C. D.
8.由于所示导览图的“地图语言”不完整,导致小冬无法 (  )
A.辨别场馆方位
B.估算场馆之间的距离
C.区分场馆与道路
D.确定各个场馆的主题
D
B
9.小冬一家人从7号门进入,先后游览了植物馆、中国馆、国际馆,他们大致行进
方向是 (  )
A.向西北方向走 B.向东北方向走
C.向东南方向走 D.向西南方向走
10.小冬一家人自驾去北京的路上,爸爸使用了手机上的数字地图进行导航,数字
地图的优点有 (  )
①智能规划路线,避开拥堵路段 ②实现实时导航 ③放大缩小操作便捷 
④实时更新,精准定位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D
11.某年国庆期间,小贝一家人乘坐高铁来到北京旅游,天坛公园是他们的首个参观景点。右图示意小贝使用手机中的数字地图查询路线的模拟界面,其中图1示意驾车路线,图2示意公共交通出行的四种方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探究一 使用数字地图
(1)写出小贝查询的路线的起点和终点。
起点:    ;终点:        。
探究二 查询路线
(2)请根据图1,大致写出驾车前往目的地大致行驶的路线。(要求写出行驶道路及方向)
从起点向东行驶至西二环,再向南至南二环,最后向东再向北到达终点。
北京西站
天坛公园—售票处
(3)图2所示的四种公共交通出行方案,你建议小贝选择哪种 写明选择该方案的理由。
选择方案一。用时最短,步行最少。(或选择方案四。最省钱,且不需要换乘。) 
(4)小贝在查询路线时,经常会放大地图,了解更详细的路况信息。小贝放大地图时,地图比例尺及可见范围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探究三 科技发展
(5)小贝的父母说他们以前出行依靠纸质地图,现在的人们出行很多都使用数字地图。对比纸质地图,请你写一写数字地图具有的优点。
示例:更新快,信息量大,功能更多,运用范围更广,使用更方便等。
比例尺变大,范围变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