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1.4.1 物质的性质
素养目标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以及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
2.知道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
3.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识别,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自主预习】
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物质的性质分为几种 分别是什么
2.什么是化学性质
3.什么是物理性质
4.常见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5.普通食醋中含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 ( )
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B.能溶于水
C.易挥发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6.下列有关铁的描述中属于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纯净的铁是银白色的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铁可以和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7.下列叙述与水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水是无色、无臭的
B.水在0 ℃以下可以结冰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生成氢气和氧气
D.标准状况下,水在100 ℃时沸腾变成水蒸气
8.下列物质的用途各利用了它们的什么性质
①酒精用作燃料;②铜丝用作导线;③钨制成灯泡中的灯丝;④金刚石镶在玻璃刀上。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分
性质:“具有”“有”“呈”“能”“可以”“容易”“是”等。
变化:“变成”“变”“生成”“制”“燃烧”“蒸发”“融化”等。
任务驱动二: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属性,它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化;而物质的变化是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一个过程,是物质性质的具体表现。
联系: 决定了 , 反映 。
任务驱动三: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插入燃着的木条
氧气
二氧化碳
注意:闻气体的气味时应该小心谨慎,应 ,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任务驱动四:通过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学习,完成下列练习
1.酒精是一种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③液体,④易挥发,⑤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⑥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⑦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⑧边汽化,⑨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填序号)。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
(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 。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的变化是 ( )
A.只发生物理变化
B.只发生化学变化
C.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1.4.2 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
素养目标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了解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
2.理解铜片加热变黑的主题探究活动,初步感受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
3.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
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
【自主预习】
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辨别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探究铜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步骤是 。
2.铜片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片刻后,铜片 。铜片在敞开的试管中加热后变黑,说明黑色物质 烟灰,而是铜片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 。
3.铜片受热后颜色 ,发生了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的形成原理可能与无色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的原理类似。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结论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1.提出问题
回顾【实验1-4】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在酒精
灯外焰上加热片刻,铜片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2.形成假设
3.设计并实施实验
【实验1-15】
(1)用洁净的干布擦已冷却的铜片黑色部分,发现 。
(2)将一段光亮的铜片放在敞开的试管中,用酒精灯火焰加热试管,试管中的铜片 。
结论:假设 正确。
4.形成结论
(1)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片刻后变黑,黑色物质 烟灰。
(2)将一段光亮的铜片放在敞开的试管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铜片变黑,说明 ,生成了 。
5.反思与评价
铜片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片刻后变黑,出现的黑色物质是新物质。这个结论是 。
6.表达与交流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上述化学变化: 。
7.拓展与迁移
用真空泵抽去装有铜片的试管内的空气,然后加热,观察铜片有什么变化。
铜片颜色 。铜片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片刻后变黑,是 变化。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1)物理性质可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量得知,如颜色、状态、气味、光泽、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要通过化学实验去确定,如可燃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酸碱性、毒性等。
(3)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a.区别: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静态的。在描述物质性质时通常用到“易、会、能、可以”等词语。
b.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体现出性质。
任务驱动二:辨别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通过预习与讨论,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铜绿加热后会变黑
D.酒精挥发
2.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熔点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热性
3.下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
A.菜刀生锈,食物腐败
B.湿衣物晾干,糯米酿米酒
C.酒精挥发,海水晒盐
D.煤气中毒,铁制铁锅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①汽油在空气中遇火能燃烧 ②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③钢材可以锻打、压延④蔗糖有甜味 ⑤金属铜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中,表面生成一层绿色的物质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1.4.1 【参考答案】
预学思考
1.两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3.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4.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5.D 6.A 7.C
8.①可燃性 ②导电性 ③熔点高 ④硬度大
②③④ ①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二
性质 变化 变化 性质
任务驱动三
无色 气态 无臭 燃烧得更旺 无色 气态
无臭 熄灭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任务驱动四
1.(1)①②③④⑤⑥
(2)⑦
(3)⑧
(4)⑨
2.C
1.4.2 【参考答案】
预学思考
1.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形成结论,建构模型;反思评价;表达交流
2.变黑 不是 新物质
3.变黑 化学变化 铜+氧气氧化铜
自学检测
A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1.①铜片变黑。
②铜片变黑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
3.(1)铜片黑色部分不容易抹去
(2)变黑 ②
4.(1)不是
(2)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 新物质
5.正确的
6.铜+氧气氧化铜
7.不改变 化学
任务驱动二
1.C 2.C 3.B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