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必备知识导学
学习任务清单
关键能力突破
学业质量评价
序号 学习任务 学后自评
1 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达标 未达标
2 针对某一种自然灾害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达标 未达标
3 掌握一定的防御自然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 达标 未达标
多
高
广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旱灾
洪涝
台风
寒潮
季风
东南沿海
海南岛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山区
防灾备灾
应急救援
恢复重建
1.图1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图例A为 路径示意,该自然灾害一般发
生于 至 ,影响范围广;图例B为 路径示意,该自然灾害主要分
布在 地区,一般发生于 季节,台风来自 带海洋,伴随着狂风、
暴雨、海水暴涨等;图例C和D为 多发区和 多发区,两种自然灾害主
要分布在东部 区,其中C在 和 多发,D在 一线
以北多发。
东南沿海
深秋
初春
台风
夏秋
寒潮
热
洪涝
旱灾
季风
东部平原
沿海地区
秦岭—淮河
图1 图2
2.图2为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图例E为 带,该自然灾害多位于 的
交界地带,我国地跨世界上的 地震带与 地震带,因此
该自然灾害多发;图例F为 和 多发区,这两种自然灾害多发生在 ,
特别集中在 的过渡带。
滑坡
板块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泥石流
地震
山区
图1 图2
地势阶梯
探究点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28.50°N,87.45°E)发生6.8级地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并协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向灾区调拨中央救灾物资。下图为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
(1)试用板块运动的知识解释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的原因。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多发地震。
【要点分析】地质灾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为了显著提升灾前、灾中、灾后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灾害损失,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灾前:建设防灾工程、开展灾害监测、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灾中:抢救受灾人员、抢救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秩序。
【方法技巧】防灾避险口诀
灾害种类 避险方法
地震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屈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洪水 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台风 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燃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2024年9月6日16时20分左右,超强台风“摩羯”在海南省文昌市沿海登陆,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据此完成1~2题。
1.超强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其天气符号是 ( )
C
A B C D
2.超强台风“摩羯”带来和形成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 )
A.崩塌、地震、泥石流
B.寒潮、滑坡、泥石流
C.岩浆、滑坡、泥石流
D.狂风、洪涝、泥石流
D
下图示意我国寒潮多年平均出现次数的分布。据此完成3~6题。
3.我国多年平均寒潮出现次数的分布规律是 ( )
A.从东向西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C.从南向北递减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4.寒潮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
A.雨雪大风,影响出行 B.诱发虫害,作物减产
C.引发洪涝,房屋倒塌 D.阴雨绵绵,天气潮湿
B
A
5.下列措施不属于在灾前应对寒潮灾害,降低灾害损失做法的是 ( )
A.地膜覆盖农作物 B.抢修受损基础设施
C.发布天气预测和预警信息 D.加强应急值守,制定应急预案
6.下列工程属于防灾减灾设施的是 ( )
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②长江、黄河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西气东输”工
程 ④沿海防护林工程 ⑤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⑥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B
D
2023年9月7日至8日,深圳出现了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暴雨。此次特大暴雨强度超强、持续时间超长、强降雨范围超大,给深圳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困扰和损失。读深圳暴雨后景观图,完成7~8题。
7.此次特大暴雨给深圳带来的灾害是 ( )
A.城市内涝 B.台风 C.沙尘暴 D.寒潮
8.遭遇上述灾害时,如果被困在车内,正确的做法有 ( )
①寻找隧道,躲避风雨 ②如遇大片积水路段,切勿贸然行进 ③放慢车速,
谨慎驾驶 ④如遇车辆被困,尽快弃车逃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D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迁徙放蜂。读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完成9~10题。
9.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市场
10.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 )
A.在广东遇沙尘暴刮走蜂箱
B.在内蒙古遇台风滴蜜无收
C.在华北地区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地区遇霜冻蜜蜂冻亡
A
C
11.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图1示意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分布,
图2示意某地地表景观,图3为图1中A地多年平均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
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甲、乙、丙三人所在位置,最易发生泥石流的是 所在位置,其所在地形部位名称是 。
(2)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 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 上跑,防止被掩埋,遭遇泥石流时若无法逃离,我们可以 等。
(3)读图说出我国滑坡多发区主要分布的地势阶梯,简述多发区的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
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表坡度较大。
(4)简析A地泥石流多发的季节及其气候原因。为有效减轻泥石流灾害,除加强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夏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修建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撑物。
乙
山谷
垂直
山坡
寻找大型、坚固物体躲避(共19张PPT)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
必备知识导学
学习任务清单
关键能力突破
学业质量评价
序号 学习任务 学后自评
1 知道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达标 未达标
2 针对某一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达标 未达标
3 理解我国如何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达标 未达标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退化
环境保护与发展
黄土高原坡田改梯田工程
“三北”防护林
工程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环境保护与发展
和谐共生
节约优先
人地协调观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
绿色低碳
1.图1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示例图,甲、乙、丙、丁所对应的绿色低碳生活
方式依次为:甲为 出行;乙为做好垃圾 ,促进 利用;丙
为节约 ,不浪费 ;丁为少用 用品。
粮食
分类
循环
用电用水
一次性
绿色
图1 图2
2.图2因地制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图表示了 (金山银山)与
(绿水青山)的四种组合关系,请指出图中A、B、C三种状态面临
的主要问题依次是 、 、
。
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环境较差
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
经济发展水平好,环境较差
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环境优良
图1 图2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图2中A、B、C三种状态与其应采取的发展方式(数字
序号内容)进行匹配。(填序号)
A— ,B— ,C— 。
①边修复边发展,添绿增金 ②以保护促发展,守绿换金 ③先治理再发展,补
绿成金
②
③
①
图1 图2
探究点 环境保护与发展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是美丽中国;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亦是美丽中国。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定能够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为了建设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美丽中国,我们应该如何做
要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避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垃圾分类,节约资源,低碳出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读图,完成1~3题。
1.甲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大气污染 D.水环境污染
2.关于甲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
A.加固黄河大堤,防止决口 B.营造防护林,阻挡沙漠扩大
C.退田还湖,减少洪涝灾害 D.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3.秋天来临,乙山脉满山叠彩,层林尽染,如诗如画。该山脉是 (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贺兰山脉 D.雪峰山
A
D
B
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下图为垃圾分类投放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实行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你如果有:废旧电池(a)、
旧书本和衣物(b)、水果皮和蔬菜叶(c)三类垃圾,正确的投放顺序是( )
A.a—① b—② c—③ B.a—③ b—① c—②
C.a—② b—① c—③ D.a—④ b—① c—②
5.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有 ( )
①减缓全球变暖 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增强节约利
用资源的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C
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读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分区图,完成6~7题。
6.适度发展区主要分布在 ( )
A.地势第二级阶梯 B.平原地区
C.非季风区 D.半干旱区
7.陆上保护发展区的农业部门主要是 (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A
C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8~9题。
8.目前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人类大量使用 ( )
A.核电、水电 B.化肥、农药
C.煤炭、石油 D.地热、风能
9.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途径,不包括 ( )
A.清洁能源的开发 B.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提倡植树造林 D.继续扩大耕地面积
C
D
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图1为我国重要
生态系统布局分布示意图,图2为草方格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黄河重点生态区的治理关键在于治理黄河中游 问题。结合图3,在综合整治黄河重点生态区过程中,下列措施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填序号)。
①甲处为缓坡地,可建梯田、种牧草
②乙处为坡脚,应大规模发展畜牧业
③丙处为陡坡地,应大力发展种植业
④甲、乙、丙三处都应发展种植业
(2)写出南方丘陵山地带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
泥石流、滑坡。
水土流失
①
图3
(3)简述东北森林带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
山地。林地。
(4)北方防沙带重视进行防灾工程的建设,分析图2中草方格的主要作用。
防风固沙。
(5)为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做什么
少用一次性餐具;节约用纸;少坐私家车,绿色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