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物体由静止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mg(R+H)-qER=mvg2,2分
到达B点以后由支持力、重力、电场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Rw-mg+qE=m紧,2分
代入数据,联立两式解得FN=10N;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支持力和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对轨道的压力为10N,方向竖直向下。1分
(2)要使物体沿轨道AB到达最低点B,当支持力为零时,最低点有个速度V,
102
-mg+qE=mR'
2分
代入数据解得v=2m/s,1分
在粗糙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ug=2m/s2,1分
物体最终停止的位显距离B的距离X=测=手m<12m,1分
即物体能沿着轨道从A点运动到B点,停的位置最近离B点1m,所以存在这样的H值。1分
(若可动能定理从1.2m倒推,可解得H=0.64,也可得分)
(3)在滑行的过程中,若速度较小则平抛后会落在CD斜面上,若速度较大时,平抛后会落在DE平面上。
当H=0.85m时,小球从下落到到达C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mg(R+H)-qER-mgL=2mv吃,
1分
解得vc=1m/s,
1分
假设小球以vc=Ims从C点抛出时落在CD斜面上的P点,则有an-多
sy=gt2,
Sx=vct,
由几何关系可求得抛出点与落点的距离为m,CD的距离为1m,1分
4
5
所以假设成立,且P离D的距离为g,
1分
当H=1m时,小球从下落到到达C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mg(R+H)-qER-μmgL=mvc2,1分
解得vc'=2m/s,
1分
假设小球以vc=2ms从C点抛出时落在平面DE的Q点,根据平抛运动公式可得:h=gt2,
Sx'=vC't',
解得sx'=0.8m,
由几何关系可求得CD的水平距离为0.6m,1分
所以DQ=0.2m。
1分
所以打到的范围为:
在斜面上距离D点。m范围内,(如图PD之间区域)
0
在水平面上距离D点0.2m范围内(如图DQ之间区域)。
哈九中2024级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卷(选择题,14小题,共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B.某手机的说明书标明电池容量为4000mAh,其中mAh为能量单位
C.由=可知,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D.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gSv中,n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
2.一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形金属棒的电阻为R1、电阻率为1;将该金属棒的长度拉伸至原来的3倍后,仍为圆柱形,
其电阻为R2、电阻率为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p1=3p1
B.p2=6p1
C.R2=9R1
D).R2=3RI
3.有一充电的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为2V,所带电荷量为4×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容器的电容为1×104℉
B.电容器电压降为1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1.5×0℉
C.电容器电压降为1V时,所带电荷量为2×10℃
D.电容器电压升为3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3×10℉
4.下列四幅图中描述电容器充电时,其电荷量Q、电压U、电容C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5如图所示是两个定值电阻A、B的伏安特性曲线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A>RB
B.将电阻A、B串联,其图线应在区域川
C.将电阻A、B串联,其图线应在区域
D.将电阻A、B并联,其图线应在区域川
6.如图所示,甲、乙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电阻箱R组成的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表是电流表,R减小时量程减小
G
B.乙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C.甲表是电压表,R减小时量程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