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2025八年级上册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2025八年级上册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5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0 15:3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03
02
01
了解袁世凯对内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对外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史事,认识袁世凯政权的反动性。
了解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史事,感悟孙中山、蔡锷等仁人志士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奋斗精神,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曲折性。
结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形势图(1917—1918年)》,说明军阀割据的局面,认识军阀割据与混战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时空观念
镇压二次革命后,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1、袁世凯对内独裁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
二次革命被轻易地镇压下去,这使袁世凯得意忘形。私欲无限膨胀,他不再满足于临时大总统的头衔,而渴望担任终身的正式总统以为最终称帝的目标做准备。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谋正式总统
谋实权总统
谋终身总统
2、袁世凯对外卖国
1915年,接受日本“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二十一条侵害我国重大主权,绝不应当与之谈判,坐而亡不如战而死。
——《亚细亚报》
◎“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①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②中国承认并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特殊权利;
③汉冶萍公司由中日合办;
④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
⑤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及财政顾问,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占领青岛的经过。
.
1897年,德国强行租赁胶州湾,胶州湾成了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人在此大举投资,先后建立了港口和铁路,使得当地迅速发展起来,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就成为山东第一大商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占领青岛,对德国宣战,实力不济的北洋政府无奈宣布局外中立。1914年11月,驻青岛德军向日本投降,青岛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胶济铁路也被日本控制。此后,为图长期占领青岛,日本开始向青岛移民,至1920年,青岛日本侨民达到2万多人,这成为日本以后挑起事端的重要棋子。
3、袁世凯称帝
1915年底,袁世凯下令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1、背景
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举国哗然
人物扫描
蔡锷(1882—1916),湖南邵阳人。早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曾赴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负责编练、统领新军,声望很高。武昌起义爆发后在云南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后被调入北京,委以虚职。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以看病为名,化装潜出北京,转道日本抵达昆明。随后组建护国军,出兵讨袁。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梁启超与袁世凯决裂,同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
“再造民国第一人”
蔡锷认为袁世凯称帝违背了约法,背弃了誓言,违反了民意。他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讨伐袁世凯,以维护共和制度。
材料研读
天祸中国,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锷等身受国恩,义不从贼,今已严拒伪命,奠定滇、黔诸地方,为国婴守,并檄布四方,声罪致讨……
——蔡锷《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1915年12月)
阅读材料,分析蔡锷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1、背景
◎护国战争形势图
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袁
2、经过
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有何启示?
民主革命拍的讨袁斗争得到广泛支持和拥护。
1
北洋嫡系部属阳奉阴违,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
2
根本原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得人心。
3
冯国璋
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1、军阀势力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形势图(1917—1918年)
直系
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
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等省
奉系
盘踞东北
滇系
占领云南、贵州
桂系
占领广东、广西





2、危害
为争夺地盘,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维护并扩大在华利益,纷纷寻找和扶植自己的代理人。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分别支持下争权夺利,使中国在政治上分崩离析,出现了持续十多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2、危害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据统计,在民国初年,光是四川内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乱,即达400余次之多。在军阀的烧杀劫掠之下,百业俱废,民生凋敝,人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之中……从1912年至1928年的17年间,内阁变更了47次。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8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人口锐减
经济破坏
战事不断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hé)”
护法运动
背 景
时 间
领 导
结 果
斗 争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孙中山
南北军阀最终达成妥协,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离开广州回到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1917年秋—1918年5月
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被选举为大元帅
◎1917年9月,护法军政府在广州成立
二次革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28
独裁统治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
时期
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护法运动
失败
成功
失败
革命党人
北洋军阀
继续探索
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奖
励实业,激发了实业家投资办厂的热情。
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发展民族
工业的热潮。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从1912年到1919年,新建厂矿600多家,新增资本1.3亿多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总量。其中,纺织、面粉行业发展最快。然而,随着欧洲战事结束,列强卷土重来,加之军阀混战不断,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1.(2025·福建中考真题)某历史人物去世后,时人撰写挽联:“抗孙黄以做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心称皇呼帝,忽焉取消,我也笑鳌入紫泥。”这反映出当时( )
A.清廷压迫百姓 B.复辟行径不得人心
C.军阀割据混战 D.封建制度业已终结
B
2.(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袁世凯就职大总统后,不断破坏责任制内阁,一度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这反映了( )
A.戊戌变法的局限性 B.辛亥革命的必要性
C.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D.五四运动的广泛性
C
3.(2024·重庆中考真题)从下列两幅形势图中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革命运动都从南到北席卷全国
B.革命中宣布独立的省区完全相同
C.两次斗争都反对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D.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展开了不懈斗争
D
4.(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下侧漫画《二五与一十之比较》选自1920年8月6日出版的《新闻报》。该漫画反映了( )
A.辛亥革命成果丧尽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五四运动呼之欲出
D.护国战争北上讨袁
B
5.(2024·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再度受挫四个阶段。下列诗句形象地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是( )
A.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千呼万唤始出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