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
2.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作者由肥皂泡的产生的美好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难点:品悟肥皂泡的美好样子并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
三、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歌曲引入,板书课题
课前,一首欢快的歌曲《童年》让我们回忆了老一辈人的童年趣事,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冰心奶奶的童年,齐读课题。
2.复习回顾,引入新知
开火车复习词语。
复习多音字“和”的运用。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和冰心奶奶一起做肥皂泡、吹肥皂泡;这节课,我们将跟着冰心奶奶一块儿看肥皂泡、想肥皂泡。瞧,泡泡来了——(放视频十来秒)你看到了怎样的肥皂泡?
同学们眼中的肥皂泡可真美,冰心奶奶的文字更美!
(二)理解朗读 体会“最爱”
学习任务一:赏泡泡之美丽
活动一:理解句子,掌握读之“法”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泡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横线画出关键的词语。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关键字、借助图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难懂句子的意思。
(1)学习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理解“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感受颜色美。
(2)学习第四自然段第二句。理解“玲珑娇软”,感受形态美。
(3)学习第四自然段第三句。理解“颤巍巍”,感受动态美。
3.教师指导朗读。
活动二:再次朗读,想泡泡之“美”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孩子吹肥皂泡时的心情。
(1)下面让我们走进这如梦如幻的泡泡世界,欣赏它的独特魅力。(看视频)根据提示,分角色朗读再现他的美丽。
(2)同学们,当你吹出这种长圆的,颤巍巍的泡泡时,心情怎样呢?
(3)体会“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这些动词。
这美丽的肥皂泡,带着冰心奶奶童年的快乐和梦想飞向了远方。
(三)放飞想象 升华“最爱”
学习任务二:想泡泡奇幻之旅
活动一:想象表达,感悟思之“乐”
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想象,一起走进梦幻般的泡泡世界。
2.为什么作者想象的肥皂泡那么美,那么远?这飞起来的仅仅是肥皂泡吗?
3.师生合作朗读,感受肥皂泡寄托的快乐、骄傲与希望。
活动二:创意书写,放飞想之“趣”
孩子们,这轻清透明的肥皂泡承载着作者的快乐、骄傲与希望,他还会飞到哪里呢?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着什么心情飞到哪里呢?
完成小练笔,朗诵展示。
活动三:拓展升华,享受书之“韵”
1.补充资料,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冰心对母爱与童真的赞颂。
2. 推荐阅读《冰心读本》,感受童年的美好,感悟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总结学法 回归“最爱”
繁星点点,童真依然。冰心奶奶一生热爱自然热爱母亲热爱儿童,在她近80年度写作生涯里,共创作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课下我们可以读一读冰心奶奶的作品,感受冰心奶奶作品里的美好,去寻找属于你们自己的魅力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