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历史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1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名官员在对英国政府的官吏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后,提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尖锐批评了当时英国官吏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这份报告奠定了后来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封面书影
时期 社会背景 官员任用方式 官员任用特点(弊端)
中古时期 (1)西欧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2)王权与基督教会长期并立 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恩赐官爵制”) (1)封闭性(统治阶级内部)(2)时代性(政教合一)
(3)随意性(或缺乏制度化);(4)私人性(官员只是为国王和显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中古后期 国王权力逐步扩大,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 实行恩赐官职制:国王和权贵常常凭个人的喜好随意恩赐官职给身边的人,让他们来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1.中古时期恩赐制及其弊端
恩赐制度本身特点导致政治乱象频发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后来,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国王往往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这些事务,并赐予他们官职。那时候,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1.政治
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的选拔仍存在许多问题。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1881年,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因党内支持者没有得到满意官职被刺杀
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平民也可以进入政府任职,但是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大批政府官员。由于任期有限,新上台的官员急于为自己谋取利益。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本党干部占据国家机关的重要职位,在政党执政期间,极大地加强了本党的各方面实力,更加巩固了政党的合法统治地位。
加菲尔德被刺杀
1881年7月2曰,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座火车站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身受重伤,两个多月后不治身亡。
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政府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和税收等传统事务以外,还要管理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2.经济
同时,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3.文化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中的选拔制度、考核制度、官方办学培养科举人才等,也都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思考点
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
工业革命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更多的政治权力,需要能为他们利益服务的人才。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事务日益繁杂,公共服务类的事务急剧增多,需要有学识、能力和经验的管理人才。同时,资产阶级的统治已经巩固,他们不再担心封建势力复辟,法治开始取代人治,对国家治理人才的要求已经逐渐摆脱党派利益之争。另外,工业革命后,平等参政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资产阶级也需要扩大统治基础。于是,面向所有公民、通过竞争考试择优录用人才以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文官制度在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19世纪初,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
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
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1855年,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⑴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逐步建立了文官退休制度;
⑵20世纪早期英国建立了统一的文官等级制度
认识:(1)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2)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艰巨性以及连续性,任何一个制度在形成过程中都有继承、都有创新。
历史纵横
书面考试在英国的出现1702年,英国剑桥大学首次使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后来,牛津大学也开始实行书面考试。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员任用方面采用了书面考试录用的方法。不久,英国政府也采用书面考试的办法录用文官。
文官制度,亦即人事制度,是由法律或法令规定的关于文官的考试、任用、考核、监督、升降、奖惩、退休、免职等管理制度。
学思之窗
1.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
2.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1854年)
阅读材料,想-一想: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奖励业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才。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学习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着手建立文官制度。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
1946年,法国颁布了统一的公务员法,开始将文官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1950年颁布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公务员法》,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文官制度。
1947年,日本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法》,其主要内容有文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实行功绩制等。
2018年日本公务员考试现场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在长期的实践中,西方国家在文官的选用、职责、晋升及退休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
政务人员与文官的区别
政务官多是政治活动家。他们由选举产生或由代议机关选任,有一定的任期,是国家政府机关中的决策人物。
文官是政府机关中的执行人员,从事的是政府机关中的行政管理和法令的实施工作。
划分政务人员和事务人员的目的:在党派间实行和平竞选的条件下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连续性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政务人员实行任期制,事务人员则实行常任制。后者,依照法律一直服务到退休为止。
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①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②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在西方国家政府中,政府部长等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对政策的正确与否负政治责任,
③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
④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5.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
6.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美国文官法》(1883年1月)
史料阅读
文官制度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但是,这种制度也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历史纵横
英国文官的退休和晋升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逐步建立了文官退休制度,解除了文官的后顾之忧。英国还建立了统一的文官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文官可以根据功绩和资历得到晋升。
问题探究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文官制度的看法。
文官制度是有阶级性的,在资本主义国家,文官执行资产阶级政治家制定的政策,是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但是,也不能否认,由于文官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他们确实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并保持国家治理的稳定性。
分析文官制度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面向所有公民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文官,扩大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为资产阶级治理国家提供了优秀人才,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文官的政治中立和无错常任特点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有利于政局稳定。晋升和退休制度等系统的管理制度,保证了文官工作的稳定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增强社会治理的专业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这些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