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历史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1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自古以来,婚丧嫁娶是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图片出自1330年前后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它反映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面。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在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村社实行自治,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包括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等。
史料阅读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日知等译《雅典政制》
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他们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
特点:庄园自给自足,在各自的领地独立行使权利。
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夺权方式: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实质:基层自治并不是基层居民平等参与,封建主、庄园主或城市上层人士是基层自治的主导者。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它是西欧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
出 生
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
结 婚
由教父主持婚礼
临 终
由教父主持涂香油仪式,以求灵魂能够升入天堂
死 后
葬礼在教堂举行,遗体被葬在教堂附属的墓地
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背景
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例如,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各国政府都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
社区很快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3)趋势:①治理主体多元化(政府、企业、组织、公众、志愿者等);②自治化(政府不再直接干预社区事务);③社区职能扩大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④引进企业管理方法,逐步市场化;⑤立法规范和保障基层自治。
历史纵横
联合国对社区建设的推动
1955年,联合国颁布了《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倡导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共同参与社区事务,以自身的努力和政府联合一致,合理利用社区内外资源,共同为改善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而努力。
历史纵横
社区管理的市场化改革
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效率,各国纷纷在社区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办法,还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很多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社会的有效分工。例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颁布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
学思之窗
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和运用最佳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并将提供服务和战略责任加以区分。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 ——英国《竞争求质量》白皮书(1991年)
你怎么看待这种基层治理方式
地方治理是基层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地方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引入市场化手段是一种基层治理手段的变革,可以提高基层治理的社会化程度和效率。本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近现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的原因?
工业化的深入发展;
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二战以后,产业结构发生了变革;
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工人长期斗争的结果;
西方国家民主制度进一步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主要类型
①自由主义福利体制
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代表,强调个人与市场,福利的极限等价于以个人工作所得,因而条件苛刻而且带有羞辱性, 给付数额极为有限。福利待遇不平衡,两级分化情况严重
②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
以丹麦、挪威和瑞典为代表,面临人口格局变化下的福利分配难题,职业性别隔离情况财政负担
③保守主义福利体制
以法国、德国为代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与失业危机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但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缩小贫富差距
维护社会稳定
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巩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
历史纵横
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列宁认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后来,苏联逐步对士兵、工人、农民等全体公民实行国家保障。根据1977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支付社会保险金,个人受保情况与其贡献和地位相关联。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保障,还包括补助金制度,为由于生病或其他原因暂时不能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物质保障,以及为生育或死亡造成的开支进行补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致继承了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凡有职工百人以上的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和合作社营的企业中实行。
条例规定的劳动保险项目主要有:医疗待遇,因工负伤待遇,疾病和非因工负伤待遇,生育待遇,因工残废和疾病、非因工残废待遇,退休养老待遇,因工死亡和疾病、非因工死亡待遇,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的医疗补助、丧葬补助待遇等。
)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9亿人、2.17亿人、2.68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94.6%的人口。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重要作用
思考点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在医疗、养老、就业、住房和教育等方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保障,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广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程。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的投入,取得明显成效,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发展环境,为打嬴脱贫攻坚战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为位于广西田东县思林镇的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史料阅读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规范社保基金管理,发展商业保险。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
基层组织名称
社会功能
古希腊时期
中世纪
近 代
二 战 后
村社
实行自治,村社大会处理登记公民、选举议事会议院等相关村务。
庄园
组织生产、征收地租、解决纠纷;
美国:乡镇
法国:自治市镇
英国:自治市
承担除司法以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市长和市议会普选产生;
市政府和议会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自主开支地方征税所得,受选民监督;
社区
主要依靠居民自我管理。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参与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决策。
时 期
城市
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规范经营活动、治理城市。
问题探究
根据社区自治和政府管理程度的差别,社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自治型,如美国、加拿大和德国,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基本不干预社区自治;混合型,如日本和澳大利亚,政府拨款并对社区进行指导和监督,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共管共建;政府主导型,如新加坡,大政府、小社会,政府直接对社区进行管理。查阅相关材料,分析三种模式的利弊。
社会保障制度在救济贫困、维护社会公正、实行财富再分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持续增加的社会福利开支让很多国家的财政入不敷出,,英国、美国等社会保障发达的国家也不得不逐渐削减福利的规模,引入市场因素。北欧国家却“逆向而行”,继续扩大社会福利。
查阅材料,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任何一种政策只要适应具体的社会经济或生产力的发展,就能推动社会经济或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起阻碍作用。因此,各国政府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政策是正常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先是大力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欧洲很多国家建立了福利国家,为国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福利。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有些国家的福利制度已经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便不得不作出调整,力图在奖勤罚懒和保障福利两者之间保持平衡,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北欧一些国家继续扩大社会福利,目的也是如此。
课 堂 小 结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古希腊时期——村社自治
中国特色的社会
保障制度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庄园自治、行会自治、教会影响
近代民族国家发展时期
二战后——社区自治
确立:英过《济贫法》德国《疾病保险法》
等系列法规、美《社会保障法》
发展:西方福利国家
评价——积极、消极
初步形成
英国——自治市镇
法国——自治市镇
美国——自治乡镇
逐渐成熟
全面覆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