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 2.3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与折射(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 2.3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与折射(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21 07:4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与折射
同步测控
关于惠更斯原理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波面上的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B.同一振源的不同波面上的质点的振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球面波的波面是以波源为中心的一个个球面
D.无论怎样的波,波线始终和波面垂直
解析:选ACD.同一波面是振动情况相同点构成的,而不同波面同一时刻振动情况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故A对B错;而根据球面波的特点和波面与波线的关系知,C、D也是正确的,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C、D.
关于波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B.入射角等于折射角
C.入射角的正弦值等于折射角的正弦值
D.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正弦值的比值是常数
解析:选D.由波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可知,D正确.
如图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
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
B.2与1的周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
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相等
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
解析:选D.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与入射波都相等,故A、B错.折射波的波长、波速与入射波都不等,但频率相等,故C错,D正确.
蝙蝠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一只蝙蝠以6.0
m/s的速度垂直于墙飞行,且以f=4.5×104
Hz的频率发超声波,并经0.01秒接收到回声.若声速是340
m/s,求蝙蝠发射超声波时离墙的距离及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的波长?
解析:s=(v+v′)t=(340+6)×0.01
m=1.73
m
由v=λf,得:λ==
m=7.56×10-3
m.
答案:1.73
m 7.56×10-3
m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平面波的波面才与波线垂直
B.任何波的波线与波面都相互垂直
C.任何波的波线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D.有些波的波面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解析:选BC.不管是平面波,还是球面波,其波面与波线均垂直,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只有波线才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选项C正确,D错误.
人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声音要洪亮,是因为(  )
A.室内空气不流动      
B.室内声音多次反射
C.室内声音发生折射
D.室内物体会吸收声音
解析:选B.人在室内讲话时,声音会多次发生反射,进入耳时听到的声音就比较洪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等于两波速比
B.入射波的波长小于折射波的波长
C.入射波的波长大于折射波的波长
D.入射波的波长等于反射波的波长
解析:选D.由于一定介质中的波速是一定的,是一个只与两种介质的性质有关而与入射角度无关的常数,A错.介质不确定时,入射波和折射波的波长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波的球面波
B.声波是球面波
C.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D.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解析:选B.该题考查了波面,根据球面波的定义可知: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波、纵波无关,故C、D不正确,由此可知B正确.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是平面波,A不正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发生反射时波的频率不变,波速变小,波长变短
B.波发生反射时频率、波长、波速均不变
C.波发生折射时波的频率不变,但波长、波速发生变化
D.波发生折射时波的频率、波长、波速均发生变化
解析:选BC.波发生反射时在同一介质中,频率、波长和波速均不变,故B选项正确;波发生折射时,介质改变,故波速发生变化,但频率由振源决定,波的频率不变,由v=λf可知波长也发生变化,故C选项正确.
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B.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b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C.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D.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解析:选A.波的频率取决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故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在水中传播与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相同.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只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与波的频率无关,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再由v=fλ知,声波在水中的波长较大,对应于题图中波形曲线b,故A正确.
下列现象中属于声波反射现象的是(  )
A.隔着墙能听到房外的人说话
B.音响设备制作时要考滤混响效应
C.夏日的雷声有时轰鸣不绝
D.在水里的人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解析:选BC.A选项是波的衍射现象,是声波绕过墙,传播到墙的背面去了.D选项是波的折射现象.B、C选项是属于声波反射现象.
如图所示是声波从介质

进入介质

的折射情况,由图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i>r,则声波在介质

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波在介质

中的传播速度
B.若i>r,则

可能是空气,Ⅱ
可能是水
C.若i>r,则

可能是钢铁,

可能是空气
D.在介质

中的传播速度v1与在介质

中的传播速度v2,满足

解析:选AC.
根据折射规律:=,故D错,而A正确.因为i>r,则v1>v2,若

为空气,则

不可能是水,因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小,故B错,而C正确.
甲、乙两人平行站在一堵墙前面,二人相距2a,距离墙均为a,当甲开了一枪后,乙在时间t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则乙听到第二声枪响的时间为(  )
A.听不到      
B.甲开枪3t后
C.甲开枪2t后
D.甲开枪
t后
解析:选C.乙听到第一声枪响必然是甲放枪的声音直接传到乙的耳朵中,设枪响声音的传播速度为v,故t=.甲、乙两人及墙的位置如图所示,乙听到第二声枪响必然是墙反射的枪声,由反射定律可知,波线如图中AC和CB.由几何关系可得:AC=CB=2a,故第二声枪
响传到乙的耳朵中的时间为t′===2t.故选项C正确.
二、非选择题
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鱼群的位置,在一只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的渔船上,当它向选定的方向发射出频率为5.8×104
Hz的超声波后,经过0.64
s收到从鱼群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已知5.8×104
Hz的超声波在水中的波长为2.5
cm,则这群鱼与渔船的距离为________
m.
解析:鱼群与渔船的距离为s,根据波的反射现象得t=
又波速公式v=λf
由以上两式得:s=464
m.
答案:464
如图,a、b、c分别为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已知入射波波速v=10
m/s,入射角θ1为30°,反射波线与折射波线相垂直,求折射波的速度.
解析:由图可知波的折射角θ2=60°,
由折射定律:=,
v′=v=×10
m/s=17.3
m/s.
答案:17.3
m/s
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25
cm,速度为340
m/s,当折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长变为80
cm,求;
(1)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
解析:(1)频率不变,有=,得:v2=v1=×340
m/s=1088
m/s.
(2)由折射定律:===.
答案:(1)1088
m/s (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