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数乘法 单元测试·拔高卷【原卷+答案解析+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分数乘法 单元测试·拔高卷【原卷+答案解析+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0 17:01:03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分数乘法单元测试·拔高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共20分)
1.小冬每分钟能打80个字,他分钟打的字( )80个。
A.多于 B.少于 C.等于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 )米。
A. B. C.
3.一捆电线原来长320米,第一天用去全长的,第二天用去余下的,第二天用去( )米。
A.240 B.180 C.160 D.120
4.,这一步运算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5.下面的算式中,( )与的结果不同。
A. B. C. D.
6.果园里,苹果树数量的等于梨树数量的(两种树的数量均不为0),则苹果树的数量( )梨树的数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7.今年喀什的水果大丰收,李伯伯家里一共采摘了3.6吨石榴,葡萄是石榴的,西梅收获了1.3吨,葡萄比石榴少( )吨。
A.1.2 B.2.4 C.2.3
8.下面( )图可以表示的算理。
A. B.
C. D.
9.甲乙两根绳子一样长,甲绳剪掉,乙绳剪掉米,则剩下的部分( )。
A.甲绳长 B.乙绳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10.某市民广场面积约40000平方米,把面积缩小到它的,缩小后的面积相当于( )的面积。
A.一张课桌 B.一间教室 C.一个操场 D.一本课本
二、填空题(共20分)
11.人的血液约占人体重的,血液中大约是水,芳芳的体重是39千克,她的血液里大约含水( )千克。
12.今年的产值比去年提高了,是把( )看作单位“1”,今年的产值是去年的。
13.一张长方形纸板,长是分米,宽是长的,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14.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 )
15.计算()×18,用( )律比较简便,计算结果是( )。
16.某企业制定年度预算,决定将1000万元的经费用于产品研发和推广。其中的经费用于产品研发,青年项目组的研发经费占产品研发经费的。这家企业用于青年项目组的研发经费为( )万元。
三、计算题(共18分)
17.直接写出得数。


18.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9.脱式计算。
125×5×8×6 1.89+0.75+3.11+2.25
四、解答题(共42分)
20.一个人一天大约有的时间用于睡眠,的时间用于进餐,的时间用于活动,剩下的时间用于学习或工作。
(1)用于学习或工作的时间占一天时间的几分之几?
(2)用于进餐的时间与用于活动的时间相差多少时?
21.某工厂有A、B、C三个车间,已知A车间人数是B车间人数的,C车间人数又是A车间人数的,已知B车间人数有140人,C车间有人数多少人?
22.一袋糖果重千克,小明第一次吃了它的,第二次吃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23.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两车开出2.5小时后相遇,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4.乐乐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在用“学习强国”平台进行视频学习。妈妈平均每天学习32分钟,爸爸比妈妈平均每天学习时间的多26分钟。爸爸平均每天学习多少分钟?
25.已知试求的近似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6.甲、乙两人从相距11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65米,乙每分钟走75米,乙带了一只狗和乙同时出发,狗以每分钟210米的速度向甲奔去,遇到甲后立即回头向乙奔去,遇到乙后又回头向甲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狗才停止。这只狗共奔跑了多少路程?(共7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数乘法单元测试·拔高卷
试卷分析
一、试题难度
三、知识点分布
一、选择题 1 0.85 整数乘分数
2 0.85 分数乘整数;正方形的周长
3 0.65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已知总量及一部分分率,求另一部分量;整数乘分数
4 0.65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分数的连乘运算
5 0.75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6 0.75 因数和积的大小关系(分数乘法);异分母异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
7 0.64 分数乘小数;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单位“1”的认识与确定
8 0.64 分数的意义;分数乘分数
9 0.60 分数乘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分数的意义;整数乘分数
10 0.60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面积的估测;整数乘分数
三、知识点分布
二、填空题 11 0.85 分数与整数的乘法;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12 0.85 单位“1”的认识与确定;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13 0.75 分数乘分数;长方形的周长;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长方形的面积
14 0.65 因数和积的大小关系(分数乘法);分数化小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乘分数
15 0.65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16 0.60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分数的连乘运算
三、知识点分布
三、计算题 17 0.85 分数乘小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
18 0.65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小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整数乘法分配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19 0.65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整数乘法交换律;整数乘法结合律;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三、知识点分布
四、解答题 20 0.7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21 0.75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2 0.65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23 0.65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遇问题
24 0.6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整数乘分数
25 0.4 分数加、减简便运算
26 0.4 整数乘分数;相遇问题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分数乘法单元测试·拔高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C B B B D A
1.B
每分钟打字个数×时间=相应时间内打字个数,据此列式计算,比较即可。
80×=(个)
<80,他分钟打的字少于80个。
故答案为:B
2.C
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将数据代入公式求解即可。
×4=(米)
所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米。
故答案为:C
3.D
由题意可知,是把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余下全长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求第一天余下的长度,是把第一天余下的看作单位“1”,用第一天余下的长度乘,即可得解。
(米)
(米)
第二天用去120米。
故答案为:D
4.B
乘法结合律的形式是,即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根据这个形式来判断等式运用的运算律。
A.乘法交换律是交换因数的位置,形式为,本题没有交换因数位置,不符合题意;
B.等式左边是,是先把和相乘,再与35相乘;等式右边是,是先把和35相乘,再与相乘。这符合乘法结合律的形式(这里,,),符合题意;
C.乘法分配律是,不符合题意;
D.加法结合律是加法运算中的规律,本题是乘法运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C
分别分析每个选项与的关系,通过乘法的意义、乘法分配律等知识来找出与结果不同的算式。
A.根据乘法的意义,表示3个相加,也就是,所以该选项与结果相同。
B.根据乘法分配律,,所以该选项与结果相同。
C.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而,两者结果不同,所以该选项符合要求。
D.根据乘法分配律,,所以该选项与结果相同。
故答案为:C
6.B
由题意可知,苹果树的数量×=梨树的数量×,当乘法算式的乘积相等且不为0时,如果已知因数越小,那么与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越大;相反地,已知因数越大,与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就越小,比较等式中已知因数的大小关系,最后确定苹果树数量和梨树数量的大小关系,据此解答。
分析可知,苹果树的数量×=梨树的数量×,=3÷4=0.75,=2÷5=0.4,因为0.75>0.4,则>,所以苹果树的数量<梨树的数量。
故答案为:B
7.B
把石榴的质量看作单位“1”,已知葡萄是石榴的,则葡萄的质量比石榴少();用石榴的质量乘(),所得结果即为葡萄比石榴少多少吨。
(吨)
因此葡萄比石榴少2.4吨。
故答案为:B
8.B
先把整个图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涂色,表示,再把涂色部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涂色,即表示的,即×。据此解答。
A.,没有表示出,不符题意;
B.,表示出×,符合题意;
C.,表示出,没有表示出涂色部分的,不符合题意;
D.,表示出,没有表示出涂色部分的,不符合题意。
图可以表示的算理。
故答案为:B
9.D
甲绳剪掉,分率,与绳子原长相关。乙绳剪掉米,是具体长度。绳子原长不确定,所以无法比较剩下部分的长短。
假设绳子原长为1米:
甲:(米),乙绳剪掉米,此时两根绳子剪掉的长度相同,剩下部分一样长。
假设绳子原长为2米:
甲:(米),,此时甲剪掉的更多,剩下部分乙绳长。
假设绳子原长小于1米(如米):
甲:(米),,此时乙剪掉的更多,剩下部分甲绳长。
由于绳子原长不确定,剩下部分的长度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D
10.A
缩小后的面积=市民广场原来的面积×,计算可知,缩小后的面积是0.4平方米,联系生活实际可知,一间教室和一个操场的面积相对较大,用0.4平方米表示它们的面积不合适,而一本课本的面积相对较小,用0.4平方米表示也不不合适,缩小后的面积相当于实际生活中一张课桌的面积,据此解答。
40000×=0.4(平方米)
分析可知,一张课桌的面积接近0.4平方米,一间教室和一个操场的面积一定大于0.4平方米,而一本课本的面积一定小于0.4平方米。
故答案为:A
11.2
根据题意,用39乘,求出人的血液的重量,再乘,求出她的血液里大约含水多少千克。
39×=3(千克)
3×=2(千克)
则她的血液里大约含水2千克。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以及应用。
12.去年的产值;
根据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了,可知是把去年的产量看作单位“1”,设去年的产量是6吨,则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1+),用6×(1+),求出今年产量,再用今年的产量除以去年的产量解答即可。
设去年产量是6吨。
6×(1+)
=6×
=7(吨)
7÷6=
所以,今年的产值比去年提高了,是把去年的产值看作单位“1”,今年的产值是去年的。
13.
把长方形的长看作单位“1”,宽是长的,用长方形的长×,求出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分米)
(+)×2
=(+)×2
=×2
=(分米)
×=(平方分米)
一张长方形纸板,长是分米,宽是长的,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14. < < = >
小数和分数比大小,将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分数化小数,直接用分子÷分母即可;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不能分析出大小关系的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1÷9≈0.111,<
<1,<
=1、=1,=
、,>
15. 乘法分配 18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计算()×18,使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8



即计算()×18,用乘法分配律比较简便,计算结果是18。
16.200
将1000万元的经费看作单位“1”,产品研发经费占1000万元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1000×求出产品研发经费;再以产品研发经费为单位“1”,青年项目组的研发经费占产品研发经费的,用产品研发经费×即可求出青年项目组的研发经费
1000××
=600×
=200(万元)
这家企业用于青年项目组的研发经费为200万元。
17.5;;0.04;0
15;1;14;6

18.34.5;20500
18;100
47.62-(7.23+5.89)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205×99+205把算式变形为205×99+205×1,运用乘法分配律,先算99与1的和,再把它们的和与205相乘;
运用乘法分配律,用括号里面的三个数分别与36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减;
32×1.25×2.5把算式变形为8×4×1.25×2.5,再运用乘法交换律,把因数4和1.25交换位置,再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8×1.25和4×2.5,最后把它们的积相乘。据此计算。
47.62-(7.23+5.89)
=47.62-13.12
=34.5
205×99+205
=205×99+205×1
=205×(99+1)
=205×100
=20500

=9-6+15
=3+15
=18
32×1.25×2.5
=8×4×1.25×2.5
=8×1.25×4×2.5
=(8×1.25)×(4×2.5)
=10×10
=100
19.30000;;8
125×5×8×6,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把0.2转化成,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逆运算进行计算。
1.89+0.75+3.11+2.25,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125×5×8×6
=125×8×5×6
=(125×8)×(5×6)
=1000×30
=30000




1.89+0.75+3.11+2.25
=1.89+3.11+0.75+2.25
=(1.89+3.11)+(0.75+2.25)
=5+3
=8
20.(1);(2)2小时
(1)以一天时间(24小时)为单位“1”,用1减去睡眠、进餐、活动的分率,即可求出学习或工作的分率。
(2)以一天时间(24小时)为单位“1”,进餐的时间占一天的,活动的时间占一天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一天时间(24小时)分别乘、即可求出具体的时间,再求出时间差即可。
(1)1---=
答:用于学习或工作的时间占一天时间的。
(2)24×-24×
=4-2
=2(小时)
答:用于进餐的时间与用于活动的时间相差2小时。
21.
24人
已知B车间人数有140人,A车间人数是B车间人数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出A车间的人数;又已知C车间人数是A车间人数的,同理,用乘法计算出C车间的人数。据此解答。
140××
=60×
=24(人)
答:C车间有人数24人。
22.千克
根据题意,将这袋糖果看作单位“1”,第一次吃了它的,求一个量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求出第一次吃的重量。要求剩下的质量,应用总质量减去第一次吃的重量,再减去第二次吃的重量。
×=(千克)
--

=(千克)
答:还剩下千克。
23.360千米
两车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相遇时的路程和为两城距离。可以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先计算出客车和货车的路程,再计算两城的距离“两城距离=客车路程+货车路程”或者利用“两城距离=(客车速度+货车速度)×相遇时间”计算。
货车速度:80×=64(千米/时)
客车路程:80×2.5=200(千米)
货车路程:64×2.5=160(千米)
200+160=360(千米)
或者:(80+64)×2.5
=144×2.5
=360(千米)
答:两车开出2.5小时后相遇,两城相距360千米。
24.50分钟
根据题意,爸爸比妈妈平均每天学习时间的多26分钟,用妈妈平均每天学习的时间乘,再加上26分钟,即可计算出爸爸平均每天学习多少分钟。
32×+26
=24+26
=50(分钟)
答:爸爸平均每天学习50分钟。
25.1.1
第一括号里增加一个,再减去一个,把算式变成1++-,同理把第二个括号里的算式变成++-……,最后一个括号里的算式变成++-,然后约分并再去掉括号,最后把算式变成+++…+,然后再作进一步解答。
A=(1+-)+(+-)+…+(+-)
=(1++-)+(++-)+…+(++-)
=(1++-1)+(++-)+…+(++-)
=(1++++++…+)-(1+++…+)
=+++…+
=(+)+(+)+…+(+)
=+++…+
=41×(+++…+)
=41×[(+)+(+)+(+)+(+)+(+)]
=41×[++++]
≈41×[0.00541+0.00527+0.00516+0.00510+0.00506]
=41×0.026
=1.066
≈1.1
答:A的近似值为1.1。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简便运算,观察算式的特点,通过加上一个分数或减去一个分数化简算式。
26.1650米
根据题意可知,狗奔跑的时间等于甲、乙两人相遇的时间;根据时间=路程÷时间,用两地相距的路程÷甲与乙的速度和,求出他们相遇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狗奔跑的速度×相遇的时间,即可解答。
1100÷(65+75)
=1100÷140
=(分钟)
210×=1650(米)
答:这只狗共奔跑了1650米。
明确狗奔跑的时间等于甲、乙两人相遇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