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鹅旅行记》整本书导读课
教材解读:
本单元属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结合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学生在单元学习中需要理解的大概念是:选择阅读适宜译本的外国文学名著可以促进整本书阅读经验的积累;参与读书共同体可以借鉴有益的阅读经验。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撰写作品梗概,并在班级好书推荐活动中进行交流展示,组织“同读一本书”主题读书会。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骑鹅旅行记》课外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教师准备:复印《骑鹅旅行记》封面、目录、导读、第1章和最第54章。
课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骑鹅旅行记》,初步能初步感受外国经典文学名著的魅力,激发沉浸阅读的兴趣。
2.学生能运用观看封面、浏览目录、对比阅读和制定计划等方法,初步掌握一些阅读名著的方法。
3.通过看见变化、品读语言等方法,了解主人公尼尔斯的变化,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初步掌握一些阅读名著的方法。
2.通过看见变化、品读语言等方法,了解主人公尼尔斯的变化,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猜谜引主角,激发兴趣(5分钟)
1.教师出示谜语:“有个男孩很调皮,欺负动物不友好,某天被仙童施魔法,变成拇指那么高,骑着白鹅去旅行,走遍瑞典见奇妙。”
2.引导学生抢答,揭晓谜底——《骑鹅旅行记》的主人公“尼尔斯”,同时板书书名及作者“塞尔玛·拉格洛夫”,简要补充背景:这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小说,故事发生在瑞典。
3.提问:“尼尔斯原本是个怎样的孩子?变成小矮人后,他被迫和白鹅一起旅行,会遇到什么事?”引发学生好奇心,自然过渡到书籍阅读。
二、初读指导:看封面+读目录,抓核心信息(10分钟)
1.任务一:“封面信息大搜索”
请学生观察自己手中书的封面,小组内交流2分钟,然后分享:从封面你能捕捉到什么信息?从文字上你能捕捉到什么信息?从插图中你捕捉到什么信息?(如尼尔斯、白鹅)?你能猜测故事的核心内容吗?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发现了同学们不仅会读图,还懂得提取封面的关键信息,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还会把这些信息整合,预测故事的核心内容。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
2.任务二:“目录线索我来找”
引导学生翻到目录,思考并回答:
目录里哪些标题最让你感兴趣?
从目录标题中,你能梳理出尼尔斯旅行途径那些地方吗?
明确阅读方法:通过观察封面和读目录能帮我们理清故事主要人物以及旅行路线,提前锁定感兴趣的章节。
三、任务驱动:设计“旅行闯关”任务,明确阅读方向(15分钟)
1.发放“阅读任务单”,明确核心任务——“跟着尼尔斯闯两关,解锁成长密码”,分阶段布置任务:
任务一:第一关——“初识尼尔斯”(阅读第1章 一个男孩)
思考并批注:尼尔斯在被施魔法前,做过哪些调皮的事(如欺负猫、捉弄鸡)
任务二:第二关——“尼尔斯的变化”(阅读第54章在豪尔耶尔·尼尔松家里)
对比:填写表格,从“对待动物的态度”“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勇敢”三个方面,对比尼尔斯旅行前后的变化。
提问:你觉得尼尔斯会变回原来的样子吗?为什么?(提示:结合他的变化思考)
四、总结与延伸:制定阅读计划,开启共读(10分钟)
1.小组讨论:“为了完成‘旅行闯关’任务,你打算怎么安排阅读时间?”(如每天读1章,周末读2章),每组推荐1个“合理阅读计划”分享。
五、带着任务,沉浸阅读
过度: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不做会留遗憾,这两件事就是诗和远方。通俗一点讲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捧起这本书开始沉浸式阅读吧,你一定会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带着任务去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哦。
任务一:在尼尔斯跟随雁群旅行的途中,他一路游历了哪些地方才回到家乡?对照目录,结合故事的内容来画一幅尼尔斯旅行路线图。
任务二:尼尔斯在旅行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试着用“观点+例子”的方式来评价尼尔斯的成长变化。
十、板书设计
骑鹅旅行记
看封面
读目录
?
令人讨厌 使人愉快
制定计划 带任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