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地理中图版 必修3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石板房
贵州省的镇宁、安顺等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以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均匀的平整大石板,这种石板的来源是板岩。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这些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布依族民族特色的石板房。
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状,石板房民居不仅遮风挡雨,而且古朴美观。除石板房外,当地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碓、磨、槽、缸、盆等也都是用石料制成的。
思考建造石板房所用的石料属于哪种自然资源 这表明自然资源的分布和人类活动有何关联
矿产资源
很紧密的关系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均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人类活动的规模。某种自然资源数量越多,利用该资源发展生产的规模可能就越大。反之,自然资源数量越少,区域发展规模受到的限制就越大。
例如,我国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因而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而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农牧业的发展和城镇建设都受到极大的制约。
例如,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油质好,开采条件优越,可以大规模开发,因此中东各国多为石油富国。
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人类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生产活动的规模和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质量一般与其数量共同起作用。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开发利用成本和利用效率。
例如,交通便利、距离消费中心近、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其自然资源会优先得到开发,运输成本低,利用效率高。
气候资源与作物熟制
气候资源指有利于人类发展经济并提高生活水平的气候条件,如自然界的热量、光照、水分和风能等。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依据热量,可将我国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寒区。气候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农作物类型、作物熟制、生产潜力和农业布局等。
熟制是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我国的熟制差异如下图所示。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区域拥有某种自然资源,就有可能发展以该资源为主的产业部门。因此,不同种类自然资源的组合,就可能发展与这些自然资源有关的产业部门。
例如,我国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石油、铁矿、有色金属和煤炭等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石油、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化工为主的工业部门。
农业社会时期,在世界几个不同地区,人类栽培植物的活动几乎是同时开始的。这些地区栽培活动的发展,与当地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是不断变化的。
农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依赖程度如何
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
依赖程度很高
在这一时期,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
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因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等区域,往往成为农业文明发祥地。
人们依赖自然界提供的原料和人的体力,进行农、林、牧、渔及采矿等生产活动。
古老文明的诞生和水资源
古老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与当时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河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从地理位置上看,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位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黄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上。这些文明的诞生均与河流有关,所以称为大河文明。
河流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水源,河流的冲积作用使地表覆盖了疏松的沉积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肥沃的土壤,疏松的土质有利于人们使用当时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河流水运也是当时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工业社会时期,特别是工业社会初期,煤炭、石油、水力等能源资源,铁矿、铜矿等金属矿产资源,道路、航道、港口等交通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的地区,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
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是在矿产地附近形成的。
例如,我国的大庆和阜新等就是依托附近的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
阜新蒸汽机车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受自然资源分布的限制不断减弱。
例如,世界上也有一些工业基地,并无大型铁矿、煤矿等资源优势,却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它们是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而发展起来的,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到工业化后期,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在减弱,而人才、市场和交通等影响显著。
例如,美国硅谷是大学、研究所集中的地方,这为硅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优越的环境可以提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
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从自然界中索取自然资源,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①过去排除在资源以外的自然环境要素,一旦有了利用和开采手段,便转化为自然资源。
例如,目前人类正在积极利用的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2011年,我国将页岩气列为新发现矿种;
2017年,我国又将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列为新发现矿种。这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缓解了传统能源匮乏的局面,保护了环境,也促进了人地关系和谐发展。
页岩气
干热岩
干热岩是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较常见的干热岩体有黑云母片麻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
黑云母片麻岩
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据估计,地壳中干热岩所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球所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30倍。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评价数据显示,我国大陆3~10千米深处的干热岩资源总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燃烧所释放的能量,若能开采出其中的2%,就相当于我国2010年一次性能耗总量(32.5亿吨标煤)的5300倍。
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松辽盆地4 400~7018米的地层范围内发现干热岩体,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地热开发应用潜力。相对于其他能源,干热岩具有资源量巨大,分布广泛,利用过程中污染物几乎为“零排放”,不受季节、气候、昼夜的影响,经济实惠,开发安全等特点。
干热岩属于哪一类自然资源 它和传统能源相比,有哪些优点
优点:干热岩具有资源量巨大,分布广泛,利用过程中污染物几乎为“零排放”,不受季节、气候、昼夜的影响,经济实惠,开发安全等特点。
地热
②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能力不断增加,利用率越来越高。
例如,随着矿物选、冶技术进步,在19世纪初,含铜量达到10%以上的铜矿才加以开采,而现在含铜量0.5%的斑岩铜矿已大规模开采。
此外,人们也在将循环利用的思想付诸现实,如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的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生态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
截至2018年,我国生态工业园区中,向国家申报并被批准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有51个。
③人类通过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等方式,解决自然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例如,沿海钢铁基地的建设,可以依托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进口优质的铁矿石;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局面。
你还能例举出哪些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例
南水北调
在建设过程中,既有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造福社会的一面,节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也存在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盲目、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面,不仅造成了自然资源破坏和短缺,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对地理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剧人地关系的矛盾,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有哪几个方面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在建设过程中,既有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造福社会的一面,节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也存在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盲目、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面,不仅造成了自然资源破坏和短缺,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对地理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剧人地关系的矛盾,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采一般利用机械动力、移动大量的表土、矿石和基岩,如美国每年扰动的土地面积在1万平方千米以上,我国每年开采各类矿物的总量超过全国河流输沙量的两倍。所以,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不合理的采矿给当地的地理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排放的工业废渣占据了大量农田,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自然景观遭到破坏;水、土壤和大气不断受到污染。不合理采矿还会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进而影响水循环等严重问题。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人类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排放的工业废渣占据了大量农田,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水、土壤和大气不断受到污染。
还会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进而影响水循环等严重问题。
如何减少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案例研究 水资源与农业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世界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和方法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影响的典型实例。它不仅说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说明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存在差异。
2.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人类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水资源危机
一、开源
1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2循环再利用 3区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如南水北调
二、节流
1节约用水,提高节水技术 2减少水体污染 3通过资源税调节供需矛盾 4完善污染物排放交易市场,控制外部不经济问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