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张PPT)
地理中图版 必修3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
能源资源的分类
能源资源是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和物质运动,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常规能源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等新能源。
思考将上述能源资源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然后填写下表。
按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常规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特征
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以将它们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的含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自然资源进行多种分类。
可再生资源是利用之后,能在一定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或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是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形成的资源,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多级综合分类
根据自然资源的属性和用途,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陆地自然资源系列、海洋自然资源系列和太空(宇宙)自然资源系列3个一级类型。一级类型又可细分为二级类型、三级类型……如陆地自然资源系列可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5个二级类型,其中的土地资源又可分为耕地资源、草地资源、林地资源和荒地资源4个三级类型。
与前面学过的自然资源分类相比,两种分类的划分标准有何区别
按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分类,简单明白;
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和用途分类,通过层层分类,分得更详细。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总量。
自然资源的类型不同,其数量的衡量指标也不一样。例如,土地资源的数量以其占用的土地面积来衡量,水资源的数量以其体积来衡量等。
自然资源的质量是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和社会环境需要的优劣程度,或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少和价值高低的表征。
自然资源的类型不同,其具体的质量衡量指标也不尽相同。
例如,矿产资源的质量是根据矿产资源的品位、杂质含量等指标来衡量的。
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特征如下。
●有限性。一定时间和区域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且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以及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都有一定的限制性。
●不均衡性。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符合一定的地质成矿规律,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
●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统一的自然资源系统。当人们开发某种自然资源时,可能导致其他自然资源的变化。
●可变性。首先,自然资源的种类会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扩展;
其次,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可再生资源及其空间分布———以水资源为例
可再生资源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再生,其数量相对稳定,甚至有可能增加。
例如,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生物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可以进行繁衍和恢复,从而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生物资源。
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利用。
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有些可再生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如气候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广义上说,包括陆地水和海洋水,即地球上所有的淡水和咸水。但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水资源是狭义的水资源,即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们较易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中的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以及地下水中的浅层地下水,其储量不足全球水体总储量的1%。
水资源特征
水资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补给的循环性和有限性。
地球上的水循环使水资源得以不断地恢复和更新,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水循环受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每年可更新的水量有限,而且不同水体的循环周期不同,在不同时间内,水资源的恢复量也不相同。因此,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二、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
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空分布上都表现出极不均衡的特点。从时间上看,降水量和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从空间上看,不同地区降水量和径流量具有明显区域差异。
三、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水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如日常生活、农业灌溉、养鱼、航运、发电等。此外,水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价值,如河流、湖泊和沼泽等具有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局部环境的功能。水资源的有些用途是其他自然资源无法替代的。
蓝水和绿水
“蓝水”和“绿水”的概念是1995年提出的。蓝水是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可见的液态水,包括河流、湖泊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而绿水是一种不易被看见的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层中用于植物生长的水和植物通过蒸腾返回大气的水。绿水虽不易被看见,但它具有重要作用。绿水是维持生态系统景观协调和平衡的重要水源。大约60%的世界粮食生产依赖于绿水,绿水在维护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和服务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们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量来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量的多少。
一个地区径流量取决于该地的降水量与蒸发量。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即为该地的年径流量。
比较各大洲多年平均径流量,以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而大洋洲最少。
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在哪里 原因是什么
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亚洲,欧洲最少。
原因是海陆位置,地形,纬度等
世界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水资源质量即水质。
自然界中的水是不断运动的,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人类根据水的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对水质进行划分,水资源用途不同,水质划分标准也不同。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都制定有各自的水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质分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我国地表水水域功能从高到低依次分为五类:l类、II类、III类、IV类和V类,对应地表水的五类水域功能,也相应地将水质分为五类。
类别 适用范围
1类
Ⅱ类
Ⅲ类
IV类
V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城及游泳区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2016年,全国河流水质状况评估表明,l~Ⅲ类水河长占76.9%,劣V类水(污染程度已超过V类)河长占9.8%。与2015年相比,I~Ⅲ类水河长比重上升,劣V类水河长比重下降。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约为32466.4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格局与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根据多年平均径流量,我国可划分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和缺水带五个径流带。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水过多(洪涝)或过少(干旱)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此外,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的淡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以达到兴利除害的双重目的。
分析探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水资源的特性决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一、水资源包含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等,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水资源通常以流域为单位来计算。每一个流域都涉及地区间、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按流域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地区才能均衡和协调发展。
三、水资源具有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改善环境等多种功能,各功能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要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或最佳效益,各种功能必须相互协调,而保障协调的基础是统一规划和管理。
四、水资源可以服务于生活、生产和生态等方面。要保障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统一规划和管理。
我们学过“黄河流域内部协作”的内容,以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为例,从水资源特性的角度、说明我国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必要性。
提示材料中的一至四
非可再生资源及其空间分布——以矿产资源为例
非可再生资源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其储量会逐渐减少,甚至有可能枯竭。
例如,俄罗斯米尔钻石矿在持续开采46年后,因资源枯竭于2004年正式停产。
不同类型的非可再生资源,形成条件不同,存储条件也不同,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矿产资源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在当前和可预见未来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物质。
根据矿产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可将其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
金属矿产资源指经冶炼可以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矿产资源,
如铁矿、铝土矿、铜矿、铅矿和锌矿等。
铁矿石在自然界中的储藏比较丰富,分布较广,目前澳大利亚是铁矿石探明储量最多的国家。
表1-1-5世界铁矿石探明储量(2017年)
金属矿产的质量和其品位相关,如铁矿品位在50%以上的称富矿,品位在30%左右的称贫矿。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钨、锡、锑、稀土、钽、钛、钒、钼、铌、铍和锂等。
部分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如钨、锡、钼、锑和稀土等;
但许多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质量欠佳,如铁、锰、铝和铜等金属矿产基本以贫矿为主。
此外,中小型矿床所占比重大,大型、超大型矿床所占比重小。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于几个地区,
如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冀北和山西,
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贵州和广西,
钨矿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和广东,
锡矿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南。
非金属矿产资源指除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外,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工业提取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合物或可直接利用的岩石与矿物,如磷矿、金刚石、石灰岩等。
其中,磷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矿物原料。世界磷矿储量丰富,其中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储量约占世界的80%,摩洛哥是目前磷矿探明储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已探明的非金属矿产有90余种,产地有5000多处。大多数非金属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丰富,其中菱镁矿、石墨等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磷矿、高岭土、大理石、花岗石等储量也比较丰富;
钾盐、硼矿等储量相对贫乏。
磷矿的质量评价
磷矿的质量评价主要指对磷矿的品位及磷矿中所含有害杂质的含量进行评定。磷矿的品位是磷矿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磷矿中含有许多种杂质,如铁、锰、镁、铝等金属离子,有的还含有放射性元素铀及有机物等。根据磷矿的用途不同,我国对磷矿石的质量评价标准也不同,如酸法加工用磷矿石的标准如下。
能源矿产资源指埋藏在地下、山内或暴露于地表,开采后可直接或经加工提炼后作为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矿物。
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石油是具有天然产状的一种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也是重要燃料。
石油的储量有限,空间分布不均衡。
目前,中东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的50%、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探明储量最大,约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15%。
石油的含硫量是评价石油质量的重要指标,含硫量越低的石油质量越高。通常把含硫量大于2%的石油称为高硫石油,0.5%~2%的称为含硫石油,小于0.5%的称为低硫石油。
我国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结构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比重偏小。
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但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少,并且各地区煤炭种类和质量差异较大。
石油资源探明程度低,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
天然气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分析认识中国矿产资源的不平衡
我国矿产资源在分布和结构方面存在不平衡。
区域不平衡。一是资源禀赋区域分布不平衡。二是矿产资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区域发展的资源需求不平衡。东中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从本地供给向贸易供给转变,资源经济(指资源依赖型经济,主要是依靠区域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初级加工并形成初级产品的经济增长模式)占经济发展总量比重较小。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对资源资产向资本转化的动力较强,资源经济占经济发展总量比重较大。
结构不平衡。主要是四多四少;资源总量多,人均少;战略新兴矿产多,大宗矿种少;贫矿多,富矿少:中小型矿多,大型矿少。如何协调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上的不平衡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我国提出“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说出你对此项提议的看法,并与同学交流。
新技术矿产
新技术矿产是2011年出现的概念,是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兴材料产业的新兴矿产。目前,新技术矿产包括稀土元素、稀有金属等7大类39种。随着新材料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矿产的种类还将不断调整、增加。新技术矿产概念的产生说明,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深度和广度的增加,一些自然资源的类型、数量和质量等特征可能会发生变化。
新技术矿产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新技术矿产资源分布及供应较集中。当今世界的新技术矿产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南非、俄罗斯、智利、巴西等国家和地区。例如,全球锂资源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目前全球75%的锂由澳大利亚和智利两国供应。
二是新技术矿产的应用技术高度垄断。国外对新材料技术领域有着严格的技术垄断。以稀土为例,高端技术主要被欧美国家和日本掌握。
三是新技术矿产行业的产品附加值体现在后端。例如,有些手机中添加了稀土元素镝的陶瓷电容,其原材料成本大约1块钱,但其附加值则增加了100倍。
科技的高速发展将促进新材料的跨越式发展,部分新技术矿产的需求将高速增长,新能源、新兴材料产业的发展将使新技术矿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都有对新技术矿产的需求。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新型平板显示、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装备及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插电式混合电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
未来新技术矿产的热点矿种主要是:与新能源相关的矿种,如锂、镍、钴等;与节能环保有关的矿产,如稀土相关的磁性材料;一些关键农业矿产,如钾、磷、硼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拉动锂、钻、稀土、钛、铂族、石墨等新技术矿产需求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研环境的改善以及更多创新成果的涌现,新技术矿产的种类还将调整、增加。
提出新技术矿产概念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2.新技术矿产包括哪些
新技术矿产是2011年出现的概念,是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稀土元素、稀有金属等7大类39种。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