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同步分层分类创新练习
一、基础层(夯实字词根基,侧重积累与辨析)
(一)字音掌握与辨析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演奏(zòu) 呢喃(ní) 湍急(tuān)
B. 奇妙(miào) 汇聚(huì) 撞击(jī)
C. 乐器(qì) 呢喃(nán) 充满(cōng)
D. 威风(wēi) 鸣叫(míng) 池塘(táng)
2. 判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呢喃”中“呢”读“ne”( )
(2)“演奏”中“奏”读“zhòu”( )
(3)“激发”中“激”读“jī”( )
(4)“人呢”中“呢”读“ní”( )
(二)字形与词语积累
1.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miào miào( ) yǎn zòu( ) shǒu fēng qín( ) qīng róu( )
gǎn shòu( ) chōng mǎn( ) yuè qì( ) huì jù( )
chóng míng( ) chí táng( )
2. 比一比,再组词。
妙( ) 感( ) 奏( ) 汇( )
抄( ) 威( ) 凑( ) 江( )
3. 补全下列重点词语,并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呢喃( )语:____________________
( )涌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 )阔:____________________
( )聚一堂: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层(深化词语运用,侧重语境理解与句子品析)
(一)词语运用
1. 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序号)。
①呢喃细语 ②汹涌澎湃 ③波澜壮阔 ④叽叽喳喳
(1)傍晚,微风拂过湖面,湖水泛起涟漪,不像大海那样( )。
(2)春天的早晨,树林里的小鸟( )地唱着歌,充满生机。
(3)夫妻俩在月光下( ),分享着一天的趣事。
(4)钱塘江大潮来时,那( )的气势,让人叹为观止。
2. 照样子,写拟声词并运用。
例:二字拟声词:淙淙 潺潺
(1)写出3个不同结构的拟声词:
- 三字:________ - 四字:________ - 二字:________
(2)选择其中一个拟声词写一句话,体现大自然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下列词语各写一句话,描绘大自然的景象。
(1)美妙: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柔: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句子品析
1. 品读课文重点句,完成练习。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
(2)这样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这句话的写法,描写大自然中的一种事物(如“雨”“雷”):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轻轻柔柔”“雄伟”分别写出了风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2)“激动”一词用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层(关联主题与实践,侧重迁移运用与素养提升)
(一)主题拓展
1. 积累与大自然声音相关的诗词句,完成练习。
(1)补全诗句。
① 月出惊山鸟,( )。(王维《鸟鸣涧》)
② ( ),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③ 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选择其中一句诗,结合诗句描述的声音,写一段30字左右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2. 想一想,大自然中还有哪些“音乐家”(如“雨”“虫”“溪流”),它们会发出怎样的声音?用几句话描绘出来,注意运用拟声词和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践运用
1. 小练笔:以“________的声音”(如“森林里”“池塘边”“秋天”)为题,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运用至少2个拟声词和1种修辞手法,突出声音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2. 跨学科实践:结合科学知识,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并以“大自然声音的秘密”为题,写一段50字左右的科普小短文,解释大自然中某一种声音(如“树叶沙沙声”“雷声”)的产生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自然的声音》同步练习答案
一、基础层
(一)字音掌握与辨析
1. D
2. (1)× (2)× (3)√ (4)×
(二)字形与词语积累
1. 妙妙;演奏;手风琴;轻柔;感受;充满;乐器;汇聚;虫鸣;池塘
2. 示例:美妙/抄写;感动/威风;演奏/凑合;汇聚/江水
3. 细(形容小声说话);汹(水势大、波浪撞击,比喻声势浩大);壮(声势雄壮浩大);汇(累积聚到一起)
二、提升层
(一)词语运用
1. (1)② (2)④ (3)① (4)③
2. (1)示例:轰隆隆;叮叮咚咚;哗哗 (2)示例:“哗哗”——小溪哗哗地唱着歌,奔向远方
3. 示例:(1)山谷里传来的鸟鸣,是大自然最美妙的乐章。(2)春风轻柔地拂过麦田,麦浪泛起层层涟漪。
(二)句子品析
1. (1)拟人、比喻;风;音乐家;树叶;歌手 (2)生动形象地写出风与树叶的互动,让风声充满画面感与趣味 (3)示例:雨,是大自然的鼓手。他会在屋顶上敲打他的小鼓,当他落下,雨滴便像小音符,跳出欢快的节奏。
2. (1)“轻轻柔柔”写微风声音柔和;“雄伟”写狂风声音有气势 (2)赋予森林人的情感,生动表现狂风时森林声音的热烈与有力量
三、拓展层
(一)主题拓展
1. (1)①时鸣春涧中 ②蝉噪林逾静 ③听取蛙声一片 (2)示例:“时鸣春涧中”,山鸟偶尔的鸣叫,让春夜的山涧更显幽静,充满诗意。
2. 示例:雨是大自然的钢琴家,小雨“沙沙”轻柔弹奏,大雨“哗啦啦”激情演奏;蟋蟀是草丛里的歌唱家,“瞿瞿”的歌声伴人入眠 。
(二)实践运用
1. 示例:《森林里的声音》 清晨的森林热闹极了。小鸟“叽叽喳喳”唱着歌,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像在伴奏。小溪“哗哗”地流淌,和着虫儿“瞿瞿”的鸣唱,凑成一首欢快的自然交响曲。
2. 示例:树叶沙沙声的秘密 风吹动树叶,叶片相互摩擦、碰撞,振动产生声音,便形成了“沙沙”声,这是大自然中常见的振动发声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