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2024) 第一单元 写作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教案+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2024) 第一单元 写作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教案+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1 20:56: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热爱生活,学会观察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从课内外写景抒情佳作中提炼观察、表达的方法,能从多角度观察身边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自然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拓展资源】
《夏感》《故乡的元宵》
【课型及课时建议】
读写融通课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写作方法总结
一、发布写作任务及具体要求
新学期伊始,你踏入中学的大门,看到了全新的校园环境和别样的风景,其中令你印象最深、最受触动的景物是什么呢?
请以“触动我心灵的色彩”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
1.从多个角度细致观察,围绕景物独有的特点,用多种方法展开描写。
2.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想法,通过描摹景物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二、指导学生对本单元名篇佳作的写景方法进行梳理
(一)安排学生阅读《百味人生》中的《夏感》《故乡的元宵》两文,关注描写景物的句子,思考其观察景物的角度和写景的方法,并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其他文章,补全下列表格。
(二)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提炼本单元所学的4篇课文及类文中可以借鉴、模仿的写景方法,并将这些写景方法梳理成思维导图。
三、指导学生借助下面的提示,先完成写作提纲,再依据提纲完成习作。
确定选材 结构设想 写景手法 其他
校园中,触动我心灵的色彩是 开头: 我是在 (时间、地点、心情……)注意到校园中这抹色彩的 如:引用、对比…… 全文计划 段 我觉得第 段需要特别强调
主体: 这是一种 的色彩 这是一种 的景物 这是一种 的画面 它唤起了我怎样的记忆、联想、情感、思绪…… 如:我想用 (比喻、拟人、对比、反复、多感官结合……)来强调这景色带给我的体验
结尾: 我最想与读者分享的体验、感受或见解是 。 我想抒发的感情是 。 如:融情于景,景理交融
【板书设计】
写景技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感官调动:视/听/嗅/触/味
情景关系:融情于景/景中含理
【教学建议】
本课时重在引导学生将单元所有课文及两篇组文(《夏感》《故乡的元宵》)的写景技法分类归纳,以辅助学生作文的创作,两篇组文可安排学生课前读完。
第2课时 评改展示
组织学生完成习作后,参照评价量表自评、小组内互评,并自主修改。每小组推选出得星最多的一篇习作,在班级内进行朗诵展示。
评价指标 评价星级 自评 他评
能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角度观察,写出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姿态等。 ☆☆☆
能根据表达需要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描摹景物,比喻、拟人至少各使用一次。 ☆☆☆
能从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变化等手法中,至少选用一种来描摹景物。 ☆☆
字数达标,书写正确,卷面整洁,语句通顺。 ☆☆
我获得了____________颗星
【板书设计】
“触动我心灵的色彩”习作朗诵会——诵校园美景,展最美篇章
【教学建议】
本课需在课前完成写作任务,课上利用小组合作进行作文的修改、点评、展示。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已经完成的观察表、小练笔等也可作为写作参考。作文展示环节若时间紧张,可只安排学生分享优秀写作段落。(共16张PPT)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
《夏感》《故乡的元宵》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读写融通课 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从课内外写景抒情佳作中提炼观察、表达的方法。
2.能从多角度观察身边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自然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第1课时
写作任务
新学期伊始,你踏入中学的大门,看到了全新的校园环境和别样的风景,其中令你印象最深、最受触动的景物是什么呢?
请以“触动我心灵的色彩”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
1.从多个角度细致观察,围绕景物独有的特点,用多种方法展开描写。
2.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想法,通过描摹景物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名篇佳作写景方法梳理
1.阅读《百味人生》中的《夏感》《故乡的元宵》两文,关注描写景物的句段,思考其观察景物的角度和写景的方法,并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其他文章,补全下列表格。
2.小组合作,提炼本单元所学的4篇课文及类文中可以借鉴、模仿的写景方法,并将这些写景方法梳理成思维导图。
例文导航
名篇佳作中的写景语句 景物 观察角度 写景方法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梁衡《夏感》 草、树叶 觉 ①生长变化 ②形态、颜色 觉 ①温度 ①
②精选动词
轻飞曼舞的蝴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梁衡《夏感》 觉 ①声音特点 ② ①
②情景交融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舰。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梁衡《夏感》 太阳、大地、麦浪、山、云、汽车、热风、麦香 觉 ①颜色 ②动静 觉 ①温度 ②动静 觉 ①由 及 .
②动静结合
③ 交融

名篇佳作写景方法梳理
比喻



情景




比喻、拟人
景物变化
对比、拟人


名篇佳作中的写景语句 景物(场面) 观察角度 写景方法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可是天空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梁衡《夏感》 ①反复
②引用
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格炸炸,格炸炸,麒麟送子到你家…… ——汪曾祺《故乡的元宵》 ①材质②形状 ③动作 觉 引用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朱自清《春》 结合
田间劳动
诗句
送麒麟

歌谣
春花

虚实
名篇佳作写景方法梳理









名篇佳作中的写景语句 景物 观察角度 写景方法
这些是米的孩子,麦的孩子,棉花的孩子……笑笑嚷嚷地挤在这松软深阔的胸膛里,泥土的香气,熏得他们有点发昏,他们不住地彼此摇撼呼唤着叫:“兄弟们,姐妹们,这里面太挤了,让我出去疏散疏散吧!” ——冰心《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觉 ①形态 ②动态 觉 ①质地 ②动态 觉 ①

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老舍《济南的秋天》 山腰的松树 山脚的条子 觉 ①颜色 ②层次
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季美林《听雨》 觉 声音的变化 ①

种子
比喻
拟人

排比


名篇佳作写景方法梳理



排比
比喻
《春》
《春天最初是闻到的》
《寻春篇》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秋天》
《江南的冬景》
《雨的四季》
《享受春雨》
《听雨》
《古代诗歌四首》
《送柴侍御》 《子夜吴歌·秋歌》《苏幕遮》《冬十月》《天净沙·秋》
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引用、对比)和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动静或虚实结合)
从多个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描写
融情(理)于景,情景(理)交融
课文
写景方法
小结:
写作实践
借助下面的提示,先完成写作提纲,再依据提纲完成习作。
确定选材 结构设想 写景手法 其他
校园中,触动我心灵的色彩是 。 开头: 我是在 (时间、地点、心情……)注意到校园中这抹色彩的。 如:引用、对比…… 全文计划 段

我觉得第 段需要特别强调

主体: 这是一种 的色彩 这是一种 的景物 这是一种 的画面 它唤起了我怎样的记忆、联想、情感、思绪…… 如:我想用 (比喻、拟人、对比、反复、多感官结合……)来强调这景色带给我的体验 结尾: 我最想与读者分享的体验、感受或见解是 。 我想抒发的感情是 。 如:融情于景,景理交融
第2课时
习作评改及展示
评价指标 评价星级 自评 他评
能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角度观察,写出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姿态等。 ☆☆☆
能根据表达需要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描摹景物,比喻、拟人至少各使用一次。 ☆☆☆
能从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变化等手法中,至少选用一种来描摹景物。 ☆☆
字数达标,书写正确,卷面整洁,语句通顺。 ☆☆
我获得了____________颗星 习作完成后,参照评价量表自评、小组内互评,并自主修改。每小组推选出得星最多的一篇习作,在班级内进行朗诵展示。
“触动我心灵的色彩”习作朗诵会
——诵校园美景,展最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