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散文诗二首 教案+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 散文诗二首 教案+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1 20:58: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诵读诗歌,读出语气和节奏的变化,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
2.引导学生体会散文诗语言简洁凝练、清新雅致的特点,梳理、把握不同诗人作品风格的异同。
【拓展资源】
《冰心诗六首》《泰戈尔诗二首》
【课型及课时建议】
组文阅读课 2课时
第1课时 课内对比阅读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能梳理诗歌内容,理解诗文大意,感受文中蕴含的真情。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比阅读,能借助表格找出《金色花》与《荷叶·母亲》在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的异同,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课型】组文阅读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感受真情
(一)组织学生自由朗读教材中的《散文诗二首》和丛书中的《泰戈尔诗二首》《冰心诗六首》。
要求:朗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把读不懂的地方标画出来,借助课文旁批组内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内提出,共同解答。
(二)引导学生阅读《金色花》,概括“我”的三次嬉戏,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三)《荷叶·母亲》中作者三写红莲,指导学生感知内容和情感变化,填表。
活动二:组织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同中辨异,加深理解
(一)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比较阅读,参照表格,梳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的异同。
维度 相同点 不同点
《 金色花 》 《荷叶·母亲》
感情基调 亲切自然、温馨幸福 活泼、可爱、亲昵 感激、依恋
主要内容 母爱 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语言风格 简洁、清新、细腻 活泼可爱、口语化 典雅、书面化
人物形象 母亲 儿童对母亲 少女对母亲
艺术手法 象征 “金色花”象征孩子的天真 “荷叶”象征母亲的厚爱
构思角度 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 虚境: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 实境: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
(二)引导学生提炼散文诗的特点,各小组总结归纳,全班交流。
参考示例:散文诗是兼有诗歌和抒情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短小,感情真挚,节奏鲜明,有诗的意境,又像散文一样,不分行排列,可有韵,可无韵,可韵散相间。结构上像诗,有一定的跳跃性,但又像散文,有词、句、段过渡。语言隽永、精粹、凝练,形式灵活,耐人寻味,抒彩十分强烈。
【板书设计】
本课时板书围绕核心任务“对比阅读”展开。左侧纵向列出《金色花》与《荷叶·母亲》的篇名,中间区域利用大型对比表格呈现两文在“意象选择”“情感表达”“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点。右侧区域归纳“散文诗特点”,罗列“诗与散文结合”“篇幅短小”“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抒情性强”等特点。
【教学建议】
本课时活动一的朗读要确保充分,给予学生借助注释和小组讨论解决字词疑难的时间;填写思维导图和表格时,教师可提供示例引导,但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活动二的对比阅读是难点,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入手进行分析比较,避免空泛;对于散文诗特点的归纳,应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自然引出参考示例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
第2课时 课外拓展阅读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和摘抄,品味诗歌语言,进一步感受冰心与泰戈尔诗作中母爱的不同表达。
2.组织学生通过小组朗读展示,将对诗歌的理解融入朗读设计,有感情地诵读。
3.指导学生仿照示例诗句,尝试进行简单的诗歌仿写,表达对母亲的深情爱意。
【拓展资源】《冰心诗六首》《泰戈尔诗二首》
【课型】组文阅读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三:组织学生拓展阅读,实践运用
(一)组织学生进行佳句摘录:诵读丛书中《冰心诗六首》和《泰戈尔诗二首》,这两组散文诗都描写了母爱,摘抄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推荐给同学,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二)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各小组根据自主学习成果,从课文及组文中选择一首诗歌,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融入朗读,标注朗读符号,设计朗读方案,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展示设计成果。
(三)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笔:受泰戈尔的启发,冰心创作了大量歌颂母爱的诗歌。读完《泰戈尔诗二首》中的《云与波》,请仿照给出的诗句,也试着写几句,表达对母亲的深情爱意。
【板书设计】
顶部居中书写主题“母爱·诗情”。左侧设“佳句摘录”区,右侧为“仿写示例区”,可板书仿写例句或结构支架。
【教学建议】
本课时的佳句摘录与推荐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的美感和情感的独特表达。朗读展示是重点环节,应给予小组充足的准备时间,指导他们如何根据诗意设计朗读技巧(重音、停连、语气、节奏)。仿写练习对于初一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示例和清晰的仿写支架。(共17张PPT)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组文阅读课 2课时
《散文诗两首》
《泰戈尔诗二首》《冰心诗六首》
学习目标
1.能在诵读诗歌时读出语气和节奏的变化,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
2.能体会诗歌语言简洁凝练、清新雅致的特点,梳理、把握不同诗人作品风格的异同。
第1课时 课内对比阅读
活动一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感受真情
(一)自由朗诵教材中的《散文诗二首》和丛书中的《泰戈尔诗二首》《冰心诗六首》。
要求:朗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把读不懂的地方标画出来,借助课文旁批组内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内提出,共同解答。
午饭后
黄昏时
在小庭院祷告
到牛棚劳作
开放花瓣,释放香气,看着你工作
将自己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爱戴
依恋
(二)阅读《金色花》,简述“我”的三次嬉戏,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活动一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感受真情
(三)《荷叶·母亲》中作者三写红莲,感知内容和情感的变化,完成下表。
环境 红莲 心情
一写红莲
二写红莲
三写红莲
活动一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感受真情
环境 红莲 心情
一写红莲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开满 亭亭 烦闷
二写红莲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不适意,
徘徊
三写红莲 雨肆意地下着,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参考示例
活动一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感受真情
活动二 对比阅读,同中辨异,加深理解
(一)小组合作,借助表格梳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的异同。
维度 相同点 不同点 《 金色花 》 《荷叶·母亲》
感情基调
主要内容
语言风格
人物形象
艺术手法
构思角度
活动二 对比阅读,同中辨异,加深理解
维度 相同点 不同点 《 金色花 》 《荷叶·母亲》
感情基调 亲切自然、温馨幸福 活泼、可爱、亲昵 感激、依恋
主要内容 母爱 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语言风格 简洁、清新、细腻 活泼可爱、口语化 典雅、书面化
人物形象 母亲 儿童对母亲 少女对母亲
艺术手法 象征 “金色花”象征孩子的天真 “荷叶”象征母亲的厚爱
构思角度 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 虚境: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 实境:写眼前景、现实事
参考示例
小结:
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都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蕴含着深深的哲思。
活动二 对比阅读,同中辨异,加深理解
(二)通过以上学习,你发现散文诗有哪些特点呢?各小组总结归纳,全班交流。
散文诗是兼有诗歌和抒情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短小,感情真挚,节奏鲜明,有诗的意境,又像散文一样,不分行排列,可有韵,可无韵,可韵散相间。结构上像诗,有一定的跳跃性,但又像散文,有词、句、段过渡。语言隽永、精粹、凝练,形式灵活,耐人寻味,抒彩十分强烈。
活动二 对比阅读,同中辨异,加深理解
参考示例
第2课时 课外拓展阅读
活动三 拓展阅读,实践运用
(一)佳句摘录
诵读丛书中的《冰心诗六首》和《泰戈尔诗二首》,两组散文诗都描写了母爱,请摘抄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推荐给同学,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活动三 拓展阅读,实践运用
参考示例
(二)朗读展示
各小组根据自主学习成果,从课文及组文中选择一首诗歌,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融入朗读,标注朗读符号,设计朗读方案,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展示设计成果。
活动二 拓展阅读,实践运用
(三)仿写练笔
受泰戈尔的启发,冰心创作了大量歌颂母爱的诗歌。读完《泰戈尔诗二首》中的《云与波》,请仿照给出的诗句,也试着写几句,表达对母亲的深情爱意。
活动三 拓展阅读,实践运用
参考
示例
【必做】从《泰戈尔诗二首》《冰心诗六首》中,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根据你的理解标注朗读符号,进行朗读设计。
【选做】阅读丛书中“诗情爱意”单元中的其他诗歌,完成单元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