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专题检测(含答案与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专题检测(含答案与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1 13:4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专题检测(含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
1.“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该引文应出自(  )
A.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
B.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演说
C.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D.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指的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一项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以控制西欧共同对抗苏联的计划。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不涉及经济方面,1947年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在政治方面的措施,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是美国“冷战”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所以本题选C。
2.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  )
罗马尼亚
希腊
南斯拉夫
匈牙利
保加利亚
苏联
90%
10%
50%
50%
75%
英国
10%
90%
50%
50%
25%
A.透露了英国独占世界霸权的欲望
B.东欧成为苏联、英国战后争夺的焦点
C.英国欲攫取利益讨好美国
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英苏双方领导人“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体现了大国强权的色彩。故选D。
3.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朝鲜战争停战
答案 B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达到遏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共产主义的目的。A项是政治手段,并且不是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C项是军事手段,D项是热战,均不能体现材料意思。
4.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扶持进而控制西欧 ②援助欧洲发展 ③建立北约组织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为了遏制苏联、扶持和控制西欧,故③应排除。
5.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修建柏林墙
 三八线 
北约标志 
经互会会旗
A.美苏“冷战”对峙
B.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两极格局瓦解
D.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图片反映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美苏进行了激烈的对抗,故选A。B项错误,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并未形成;C项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D项明显与材料图片信息无关。
6.《欧洲史》中写道:“二战后……仿佛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其中“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D.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欧洲观念”是指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立欧洲共同体,加强了欧洲国家间经济、政治的联系,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A。B项错在“彻底消除”,C项错在“完全摆脱”,D项错在“超过”,皆排除。
7.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企图(  )
A.与美欧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D.与美欧进行经济竞争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共同分担国际责任”可知,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二战后日本积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所以本题选B。
8.1992年9月,莫斯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答案 C
解析 由“历史课本是两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修订的”可知苏联解体后莫斯科仍使用的是苏联时期编订的历史教科书,两年时间苏联(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发生了剧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观点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9.以下两幅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一    
   图二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答案 B
解析 柏林墙修建于1961年、拆除于1
( http: / / www.21cnjy.com )989年,柏林墙的修筑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产物,而柏林墙的拆除则是东欧剧变后,德国统一的前奏。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10.有学者认为:“这个强人国家的命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如果基础被冲毁或削弱,如果承重结构被侵蚀和破坏,那么无论看起来多么坚实和宏伟的建筑都会倒塌,1991年正是发生了这样的剧变。”该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
A.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B.经济体系尚不完善
C.疯狂扩军备战
D.西方和平演变影响巨大
答案 A
解析 “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基础被冲毁或削弱”,意即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当时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阻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排除B。D项属于外部因素。
11.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2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
A.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对美国的霸主地位的严峻挑战
B.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开始出现
C.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D.美国已经放弃推行建立单极格局的政策
答案 C
解析 “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结合所学知识,经济格局变化决定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多元化促使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12.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
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C.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
D.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要求各国加强联系和交流,并表现在外交领域由对抗的“冷战”思维到合作共赢思维的转变,而且外交政策是以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作为基础的,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计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以上均摘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一 柏林墙遗址 图二 国际格局变化结构图
(1)阅读上述引自《一口气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世界历史》的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两国形成如此外交对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9分)
(2)阅读材料三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7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历程。(4分)
答案 (1)影响:推行“冷战”政策。原因:制止美国的侵略政策。根本原因:两国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2)图一:德国统一,两极格局解体。图二: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际力量。
(3)历程:两极格局建立到解体,多极化的出现到加强。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
( http: / / www.21cnjy.com )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材料二 如果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尼克松《时代》周刊上的讲话(1970年10月5日)
材料三 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束中国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一步骤的唯一国家……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中国大陆的与世隔绝状态和使我们同中国大陆的关系正常化。——尼克松的讲话(1971年7月)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五 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6世纪前后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1)据材料一,概括苏联同美国关系的基本状况。据材料四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4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为什么急于改善中美关系?(6分)
(3)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8分)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决定当今世界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答案 (1)状况: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关系:美国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改善中美关系以实现其全球战略意图。
(3)表现:欧盟成立后,综合实力不断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崛起的中国,已成为世界性大国;走出低谷的俄罗斯,仍在挑战着美国的支配地位。特点: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4)当今世界,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因素(综合国力)起决定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