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 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0 19:2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 60 分钟,分值:6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测试范围:九年级历史上 1-6 课。
第Ⅰ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
1 .以下是关于胡夫金字塔的几个精确等式。这直接显示了古代埃及( )
等式一 :(金字塔)自重 ×1015=地球的重量 等式二:(金字塔)塔高×10 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 .5 亿公里
A .自然环境的优越 B .社会矛盾的尖锐
C .劳动人民的智慧 D .法老的无上权威
2 .小历同学在学习中搜集到“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使用楔形文字”“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等关键词。据此 可知。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 .古代印度文明 D .古罗马文明
3 .古代埃及的太阳历根据尼罗河的泛滥情况,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苏美尔人将楔形文字 刻写在两河流域特有黏土捏制的泥板上。这说明( )
A .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 B .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
C .两河流域文明超越埃及文明 D .古代西亚和埃及的文明同源
4 .小江在暑假期间开展了一场“文明之旅” ,他去实地了解了种姓制度、0-9 计数法的历史,此次旅行他最 可能住在( )
A .幼发拉底河的民宿 B .爱琴海的海景房
C .尼罗河河岸的酒店 D .恒河岸边的民宿
5 .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建立了严密的社会等级制度,创作了精美的绘画和雕塑,这块古老的土
地还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该文明是(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古罗马文明
6 .他是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国王,他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的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 大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他”是( )。
A .汉谟拉比 B .亚历山大 C .释迦牟尼 D .穆罕默德
7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不包括( )
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 .所有公民都有权担任公职 C .实行津贴制度保障公民参政
D .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无政治权利
8 .雅典的法律规定,凡达到年龄的公民都有资格出席公民大会,但历史学家指出,实际决策常被少数演说 家主导,普通公民因忙于生计鲜少参会。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
A .权力机构效率低下 B .官员行政能力不足
C .民主政治存在缺陷 D .平民利益得到保证
9 .罗马帝国建立的同时,也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罗马的多民族文化也辐射至帝 国的四周,北欧的丹麦有印度佛像的发现,而在印度半岛东海岸本地治里城,则发现了一个罗马商站遗 址,出土了大量意大利陶器和罗马帝国钱币,越南等地也有不少罗马钱币出土。这段话揭示了罗马帝国 扩张的( )
A .背景 B .影响 C .特征 D .过程
10 .法国、德国等国的民法典中,关于财产权、契约、家庭法等方面的规定,都可以追溯到《十二铜表法》 的基本概念。这说明了《十二铜表法》( )
A .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滥用 B .是第一部成文法
C .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D .对后世影响深远
11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原生。…… 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 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心智特征。这体现了希腊文明( )
A .注重吸收和创新 B .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C .侧重于标新立异 D .受民主政治的影响
12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属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有 ( )
①改进了前人的历法,编制出“ 太阳历”
②产生了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
2 / 4
③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境界
④奥林匹克运动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第Ⅱ 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6 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 分)
材料一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 地区的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的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如此层层 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 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 范。
——摘编自崔钟雷主编《领袖的力量》
(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古代印度社会划分不同种姓的主要依据。( 4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种姓制度 “等级森严”的表现并对其进行评价。( 4 分)
材料二 公元前 6 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 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佛教诞生的历史背景。( 2 分)
材料三 到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已经有两百年左右,此
时佛教已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公元前 3 世纪,阿育王在全国推广佛教,佛教俨然成为当时 古代印度的国教。
(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已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和“佛教俨然成为当时古 代印度的国教”的原因。( 4 分)
3 / 4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中西美术在题材意蕴的表现上,西方重在描绘战争扣人心弦的宏大场面,表现搏斗中男性的威 猛与豪情,中国战争题材绘画,由于受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观和“成教化、助人伦”的绘画功能 观的影响,多表现将帅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和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
——摘编自王晓丹《古代中西美术题材比较》
( 1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两图反映的战争带来的积极影响。从交战方来看,二者反映的战争有何 本质不同?( 6 分)
( 2 )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军事绘画受到哪些古代思想流派的影响?( 2 分)综上探究,影响古代艺 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 分)
15 .阅读下列材料,围绕相关国家(文明)或杰出人物确定一个观点,结合中外历史的所学知识,写一篇 80—120 字的小短文。( 10 分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 整)
材料在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形成了三大古典文化中心,即中国、印度、希腊。这三个地 区分别出现了非凡的文化中心,即中国、印度、希腊。这三个地区分别出现了非凡的文化人物,他们 不约而同地思考人生、人性、灵魂、世界、存在等根本问题,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间世界文明的 发展。这一时段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摘编自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D B B B C B D
11 12
A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6 分。
13 .【答案】( 1 )主要依据:职业;所居地区;所居聚落。( 4 分,答出两点即可)表现:种姓制度下的各等 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 2 分,答出一点即可)评价: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 分)
( 2 )历史背景: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 的特权阻碍了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 2 分,答出一点即可)
( 3 )原因:佛教提出 “ 众生平等 ” ,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得到了下层人民的支持;佛教宣扬 “ 忍耐顺 从” ,容易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识,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因此得到统治阶层的大力扶持。( 4 分)
14 .【答案】( 1 )图一 :促进了国家统一。图二:促进了地区间不同文明的交流。不同:前者是同一文明内 部的斗争,后者是不同文明间的冲突。( 6 分)
( 2 )兵家、儒家。( 2 分)因素:创作的材料;社会现实;思想理念。( 4 分)
15 .【答案】题目:杰出人物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意,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 ;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相对攻伐等。该时期诸子百家各陈其说,相互影响,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世界古典文化中心出现的杰出人物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世界文明的发展。( 10 分 )
4 /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