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六、七单元综合评价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六、七单元综合评价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0 19:3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六、七单元综合评价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的部分内容如下:(十)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十一)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这表明中国国民党( )
A.联合工农阶级,壮大革命力量 B.开展土地革命,实现平均地权
C.主张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  D.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经济基础
2.与下面两幅图片相关的是( )
湖南农民协会会员 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的工人纠察队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结束
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北伐中北伐军胜利进军
3.“国共两党恩恩怨怨,两度分手三次握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描述。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
A.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建立中华民国
B.发动武装起义,完成国家统一
C.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创建黄埔军校,领导工人运动
4.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28年的历史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在②处的事迹是( )
A.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B.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C.历史转折,走向成熟 D.战略转移,打开局面
5.如图所示文章是毛泽东对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验的总结,这些文章论证了( )
A.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 B.中国建设道路的问题
C.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D.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
6.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艺术再现。下面的《会师歌》歌颂的是( )
A.遵义会议召开 B.红军到达吴起镇
C.长征胜利结束 D.红军开始长征
7.“长征路上不仅走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两代伟人,走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全部成员,还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9位元帅、8位大将等。”这表明红军长征( )
A.提高了红军的军事地位  B.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C.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 D.提升了党员的政治觉悟
8.“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领导中国统一战线以抵抗外来侵略者。”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展 B.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C.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9.20世纪30年代,《申报年鉴》对当时日军某一侵华事件作了如下记录。对该事件的理解正确的是( )
十八日夜半:皇姑屯与辽宁总站间,日兵包围道房,强取工具,拆毁 路轨 十九日上午八时:营口,日兵袭占车站,取去路款,缴路警械
A.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B.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建立
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10.如图是1938年出版的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此漫画表达的主题是( )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C.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D.抗日战争敌强我弱的战争形势
11.下图中序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选项中,序号与历史事件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③—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D.④—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起点
12.1941年12月,《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扩大其战争侵略行为……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材料反映出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
A.中日两国实力悬殊 B.曾对日本抱有幻想
C.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形成
13.以下史实共同说明的是( )
正面战场: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敌后战场:到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16块根据地,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B.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构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整体
14.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东至台湾,南达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北至内蒙古的广大国土上,各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以自己民族的方式投入抗日救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中。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C.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D.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15.“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平之新中国。”该文件发布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立时期
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后 D.抗日战争胜利后
16.1945年,《华侨导报》评论道:蒋毛会谈了45天的联合公报,终于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望之中发表出来了。虽然“难产”,但总算“前途是乐观的”。由此可知重庆谈判( )
A.彻底避免了内战发生   B.实现了中国的民主统一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为和平建国带来曙光
17.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并对此进行了阐述:“你可以说,如果蒋介石维护人民的利益,那么他就是铁老虎。如果他背弃人民,发动人民的战争……那么他就是纸老虎……”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 )
A.制定了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战略
B.采用了全国进攻的军事方针
C.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D.得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支持
18.对下面两次会议的共同点解读正确的是( )
·毛泽东致中共七大闭幕词: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使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都召开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夕
B.都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
C.都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议
D.都对建设新中国作了重要指导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9题14分,20题14分,21题18分,共4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1924年孙中山《国民会议为
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1)材料一中,孙中山指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什么 (2分)
(2)为实现“和平统一”,孙中山提出了哪一重要的理论 国共两党为此作出了哪些努力 (4分)
材料二
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图(1929—1932年)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星星之火”指的是什么 在上图中找出毛泽东同志首先点燃“星星之火”的位置。(写出序号即可)(4分)
材料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5)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分)
20.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请加入抗日战争论坛,一起回顾这段艰苦而辉煌的历史。(14分)
【主题一 河山满目烽烟起】
材料一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长城抗战  D.七七事变
E.八一三事变
(1)将上述史实的字母填入对应的空格中。(8分)
标志着日本侵华开始的事件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
发生在南方的事件 发生在北方的事件
【主题二 神州漫天风雨激】
材料二
图一 一二·九运动  图二 张学良和杨虎城
(2)图一所示一二·九运动中,学生提出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图二中的两位将军作出了什么回应 (4分)
【主题三 雄狮觉醒显精神】
材料三
民众抗日集会  抗日儿童团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抗日战争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2分)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结合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请你以“合作与对抗”为题,写一篇小短文。(1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5ADCBA 6----10CBDBB 11---15CBBCD 16--18DC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9题14分,20题14分,21题18分,共46分)
19.(1)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2分)
(2)新三民主义。(2分)创建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2分)
(3)农村革命根据地。(2分)③。(2分)
(4)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2分)
(5)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2分)
20.(1)(每处2分)
标志着日本侵华开始的事件 A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 D
发生在南方的事件 B、E 发生在北方的事件 A、C、D
(2)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或抗日)。(2分)发动西安事变(或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2分)
(3)全民族抗战(或反侵略的正义战争)。(2分)
21.(示例)题目:合作与对抗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2分)
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发动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36年,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6分)
1927年,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共两党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内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日本大举侵华创造了可乘之机。1946年,国民党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最终国民党残余势力退位台湾,祖国至今尚未完全统一。(6分)
由此可知,国共合作,民族振兴;国共分裂,战乱丛生。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合作是革命胜利的法宝。(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