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地形》第2课时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地形》第2课时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2 09:0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节 地形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的特征。
学习目标
1.能够从地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
2.结合我国地形图,识记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
03
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
PART
我国的山脉
1.
图2.4 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网格状地形“骨架”示意
山脉的走向是指山脉总体的延伸方向。
我国的山脉
1.
图2.4 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网格状地形“骨架”示意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列:① —②阴山山脉—③燕山;
中列:④ —⑤ ;
南列:⑥南岭。
我国的山脉
1.
图2.4 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网格状地形“骨架”示意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列:① —②太行山脉③ —④雪峰山;
中列:⑤长白山脉—⑥ ;
东列:⑦台湾山脉。

我国的山脉
1.
图2.4 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网格状地形“骨架”示意
(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① ;②小兴安岭;③ ;④喀喇昆仑山脉。
图2.4 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网格状地形“骨架”示意
(4)南北走向的山脉



①贺兰山;②六盘山;③ 。
我国的山脉
1.
1.
地势特征
2.
图2.4 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网格状地形“骨架”示意
(5)弧形走向的山脉

① 。
1.
1.
主要地形区
2.
图2.5 中国主要的地形区
(1)四大高原




① 高原;
② 高原;
③ 高原;
④ 高原。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境内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青藏高原
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内蒙古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由于降水等自然原因形成了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景观。
黄土高原
该区石灰岩分布广,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峰岭众多,地形崎岖。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貌
溶洞
石林
1.
1.
主要地形区
2.
图2.5 中国主要的地形区
(2)四大盆地




① 盆地;
② 盆地;
③ 盆地;
④ 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 ,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作“聚宝盆”。
1.
1.
主要地形区
2.
图2.5 中国主要的地形区
(3)三大平原



① 平原;
② 平原;
③ 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1.
1.
主要地形区
2.
图2.5 中国主要的地形区
(4)三大丘陵



①辽东丘陵;
②山东丘陵;
③ 丘陵。



你一定知道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但你知道其名称的来历吗?“珠穆”在藏语中是“女神”的意思。至少在唐代,当地人们就这样称呼这座山峰。清代的《皇舆全览图》按藏语发音标注此峰为“朱母郎马阿林”( 满文“阿林”即山)。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通报,将西方使用的此峰名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纠正了西方认为此峰是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发现并用外国人名命名的错误。
为什么世界第一高峰叫作“珠穆朗玛峰”
山脉名称 山脉西侧地形区 山脉东侧地形区
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横断山脉 云贵高原
雪峰山 东南丘陵
1.
活动: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山脉的位置关系
山脉构成的“网格”中分布着我国主要地形区。阅读图2.4、图2.5,完成表2.1,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山脉的位置关系。




山脉名称 山脉南侧地形区 山脉北侧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秦岭 黄土高原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 青藏高原
1.
活动: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山脉的位置关系
山脉构成的“网格”中分布着我国主要地形区。阅读图2.4、图2.5,完成表2.1,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山脉的位置关系。












c
A
B
C
b
4
d
a
1
2
3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地形
主要山脉
主要地形区
东西走向: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等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等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
三大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
课堂练习



塔里木盆地
读我国某省区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山脉是
A. 阿尔泰山脉 B. 太行山脉
C. 昆仑山脉 D. 天山山脉
2.②山脉的走向是
A. 东西走向 B. 西北—东南走向
C. 南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
3.甲地为
A. 四川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吐鲁番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本课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