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评价卷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另设有附加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小题,16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鄙薄/薄饼 沾水/拈轻怕重
B.劳碌/福禄 鲜血/血雨腥风
C.不辍/拾掇 分散/魂飞魄散
D.热忱/姓沈 周济/扶危济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派谴 麻木不人 宽厚 东挪西借
B.狭益 见亦思迁 仁慈 和睦相处
C.高明 精益求精 慰勉 以身殉职
D.纯粹 任劳任怨 捷报 毫不利已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工作组成员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B.在那个战争年代,老将军为了捍卫国家尊严而取义成仁,令人敬佩。
C.李财主压榨百姓,仗势欺人,祸害乡里,佃户们都骂他为富不仁!
D.攻关的最后阶段,他连续几个月吃住在实验室,对自己的严重肝病尚漠不关心,对家庭琐事就更无暇顾及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为了防止青少年不再沉迷手机游戏,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B.据初步测算,2024年元旦假期,广东省共接待游客大约1 447.9万人次左右。
C.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首届院士科学大课堂在某少年宫启动,科学种子得到广泛播撒和有效普及。
5.某图书馆智慧数字阅读体验区向市民开放,你前去体验,请完成以下任务。(8分)
(1)【汉语天地】将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引发联想与想象,让人悟出道理。图书馆利用汉字这个特点研发了一款智能小游戏,你对此很感兴趣。请从下面两组形近字中选出一组,写出既包含两字又蕴含道理的句子。(2分)
[示例]形近字:“优”和“忧”
句子:一个优秀的人常常能够坦然面对快乐与忧伤。
①“题”和“提” ②“侍”和“待”
(2)【美学世界】你看到“少年书画桌”投屏出这样一幅漫画,请写出漫画的寓意。(2分)
(3)【智读空间】你来到智读空间,发现座无虚席,看到介绍才明白是“超星阅读本”吸引了读者。请你根据下面材料概括“超星阅读本”的特点。(4分)
超星阅读本涵盖历史著作、文学世界、经典名著、亲子家庭、生活保健等多方面的图书,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阅读需求。超星阅读本在线书城提供5万种与出版社同步发行的图书,每月更新100种新书。采用基于全反射式的电子墨水屏技术,为用户提供媲美纸质图书的阅读体验,保护用户视力。
二、(1小题,8分)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④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⑤回乐烽前沙似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⑥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4分)
诗人常借禽鸟的意象来表情达意,或抒发豪迈之情,如“① , ”[刘禹锡《秋词》(其一)];或表达离别之意,如“②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12分)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②者;此其地不利③,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④。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⑤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⑥乎俗⑦也。
【注释】①无:不要。②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③利:肥沃。④禨(jī):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⑤利:眼前利益。⑥异:不同于。⑦俗:普通人。
7.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静以修身/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B.故至今不失/温故而知新
C.非淡泊无以明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而子辞/学而不思则罔
8.下列对【甲】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B.“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C.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垂诸久远。
D.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
(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译文:
10.【甲】【乙】两文都与劝解、告诫儿子有关,但是劝诫的目的不同。请分别写出诸葛亮和孙叔敖劝诫的目的。(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的表达效果。
(2分)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8小题,30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13分)
材料一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4月1日至4月1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1.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2%,达到26万辆,渗透率达50.39%;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汽车53.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批发26.8万辆,渗透率达50.19%。
,达成这一历史性节点,比许多人预估的要快。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10年,市场渗透率才超过1%。但近几年来,其发展明显提速。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如今,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都有了显著提升。充电设施的逐步完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电动车。加之电池成本降低,购置电动汽车的成本显著下降,电动车成为家庭出行的新宠。
作为当代汽车行业变革引擎的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推动着新能源汽车前进。新年伊始,人们就见证了智能驾驶技术从L2级辅助驾驶到L4级几乎完全自动驾驶的飞跃性进步。统计数据表明,智能驾驶系统能有效降低约40%的交通事故,并显著减轻驾驶者的疲劳感。随着法规的日益完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未来几年智能驾驶的普及率将有望实现翻番。
(摘编自《工人日报》2024年5月6日)
材料二
2024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绿色发展”讨论热度持续走高,与会嘉宾认为能源结构调整是应对当前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高翔表示,能源的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当下,能源到了绿色发展的节点。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脚步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正在有效降低全球碳排放,为世界能源转型持续注入动能。
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或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降低,人类正在积极寻找能源结构转型的“紧急出口”。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与困境,人类仍在稳步推进经济活动的电气化进程。
发展电动汽车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宁圃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道,电动汽车的普及能够显著提高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可有效降低能源转换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电动汽车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深度激发汽车行业的节能降碳潜力。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使用清洁电能比例加大,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碳排放。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4月2日)
材料三
可以说,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技术、成本、体系等综合优势。在技术优势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已经在全球领先。其中竞争优势最大的是电池,目前全球动力电池销售前十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在成本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不断实现消费平权,如行业高端的800V平台架构、8295车规级芯片实现20万元以内上车,新能源汽车由过去的“油电同价”向“电比油低”转变。在智能化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国内多家车企纷纷推出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与此同时,我国还在加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的深度融合,为智能化出行提供有力支撑。在新能源技术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24年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到931.2万台,同比增长59.4%。这一增长速度令人瞩目,显示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上的决心与力度,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质生产力之一,已经成为培育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摘编自“人民网”2024年4月30日)
12.下列对所给材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统计数据表明,智能驾驶系统能有效降低约40%的交通事故,并显著减轻驾驶者的疲劳感。
B.2024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认为能源结构调整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
C.电动汽车的普及能够显著提高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D.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全球领先,目前全球动力电池销售前十的企业主要来自中国。
13.结合材料一第1段所给数据,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写结论性的语句。(2分)
14.材料三中,“与此同时”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 。(2分)
15.结合所给材料,探究近几年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迅猛的原因。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7分)
樱桃红了
邹龙权
①正为假期值班不能与兄妹一起回老家吃樱桃而烦恼,母亲恰好来电话了。她唤着我的乳名,说今年樱桃又大又红又甜,季节不等人,让我们赶快回家去吃。
②母亲栽的樱桃品种优,个头大,颜色鲜,口感好,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喜欢来吃,母亲总是很大方,给他们摘一大捧。吃惯了母亲栽的樱桃,觉得他乡的都不够甜。久而久之,吃樱桃的日子成了我们漂泊在外的兄妹们聚会的节日。
③兄妹忍不住回去先尝为快,我与妻驾车到家时已是正午,刚进门,就看见桌子中央放着一大盆红艳艳的樱桃。洗净的樱桃晶莹剔透,像珍珠,像玛瑙,煞是诱人,我忍不住抓起一把塞进嘴里,熟悉的酸甜味充灌唇齿之间,连日值班的辛劳也一扫而空,看我吃得津津有味,母亲便心满意足地去准备午饭了。
④听父亲说,为了让我们吃上好樱桃,母亲一大早搭上梯子,架上凳子,背上小篓,爬上树顶摘最好的大果子。今年天气好,果子多,两棵樱桃树上的樱桃除了自己家里吃,剩下的还卖了近千元。父亲脊椎骨曾跌断过,不能上树,就负责销售。还听说,今天早上摘果时一根树枝折断,母亲急中生智逃到了另一根树枝上才获救。我不知道母亲老胳膊老腿儿是如何逃离危险的,也不知道卖上千元需要摘多少果子、花多少精力。但她后来说起摘果时晃晃悠悠的过程,总是那么轻描淡写、若无其事,说起卖了近千元钱总是那么滔滔不绝、神采飞扬。我知道他们是从苦难时代走过来的,年轻时卖水果供孩子上学是快乐的事,老了不给孩子添负担也是快乐的事。
⑤说话工夫,母亲已把饭菜摆上了桌。仅有四人,她还是做了八菜两汤。我和妻爱吃的菜一样都没少,真把我们当贵客待了。母亲不停地给我们夹菜,我知道她特别高兴看儿女狼吞虎咽的样子,但我分明看见母亲夹菜的手微微颤动,再细看,母亲满头银发,后背也有些驼。我心一颤,母亲老了。
⑥习惯享受被母亲当客待的我,突然感到十分惭愧。
⑦是该好好孝顺母亲了。
⑧母亲的几间瓦房有点儿老旧,我们多次商量凑钱给她盖新房都被拒绝。母亲说:“你们在外工作不容易,只要你们生活幸福,我们就幸福了。”她还说:“你们现在有个一官半职,好好为老百姓做点儿事,做个好人,当个好官,有个好名声。我们不当懒人,不当废人,不给你们添麻烦,有吃有穿有住就行。”
⑨我们兄妹几次试图说服母亲,都未能如愿。两间半瓦房在母亲精心打理下,也算得上村中的一道景观。屋后是两棵大柿树,门前有几棵樱桃树。丰收的季节来临时,庭前屋后硕果累累,压弯枝头,让人赏心悦目,房檐下挂着一排排金色的玉米穗,总有一种五谷丰登的景象,引人注目的还有院里院外各种花朵:月季花、喇叭花、石榴花……这些花儿将老旧的房屋衬托得亮丽而脱俗。记得当年家里十分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母亲还不忘在院内栽几株好看的花。至今,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母亲很美,老宅很美,故乡很美!
⑩“奶奶,我们要吃樱桃。”院门口不知何时聚了一群小孩子。母亲忙撑着凳子站起来,乐呵呵地把樱桃分给孩子们,欢笑声在老屋上空飞扬……看着眼前的场景,我顿时明白:尊重母亲的意愿,就是对她最大的孝顺。
古人曾说:“在世不过百年,总要做好人,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无论顺境逆境,留下一片美,留下一片德,是我平凡的母亲人生中最为闪光之处,最让人敬佩之处。
(选自散文集《等待飘雪的日子》,有删改)
16.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②段“我”觉得他乡的樱桃不够甜是因为水土差异。
B.第④段写母亲神采飞扬地讲述卖樱桃赚了近千元钱,说明母亲是个爱财的人。
C.第⑦段是过渡段,强调“我”惭愧后的醒悟,表达了对过去不孝顺母亲的自责。
D.文题一语双关,“樱桃红了”既指樱桃成熟,也暗指母爱深沉。
17.从全文看,第⑩段画线句中“母亲的意愿”有哪些 (4分)
18.本文语言韵味悠长,请你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分析下面两句话的表达效果。(6分)
(1)母亲一大早搭上梯子,架上凳子,背上小篓,爬上树顶摘最好的大果子。(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赏析)
(2)母亲很美,老宅很美,故乡很美!(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19.请将本文中的母亲形象与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形象进行比较,概括回答这两位母亲有什么共同的特点。(4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50分)
五、(1小题,50分)
20.请以《这是一节 的课》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附加题(8分)
名著阅读
1.【阅读积累】根据《西游记》的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4分)
名号 名号由来
石猴 ①
② 发现水帘洞,为猴群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被猴群尊称
孙悟空 ③
④ 玉皇大帝让孙悟空管马,给孙悟空的官衔
2.【阅读精思】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请围绕这一话题,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并结合《西游记》中的情节谈谈你的看法。(4分)
①唐僧 ②孙悟空 ③猪八戒 ④沙僧第四单元评价卷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另设有附加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小题,16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B)
A.鄙薄/薄饼 沾水/拈轻怕重
B.劳碌/福禄 鲜血/血雨腥风
C.不辍/拾掇 分散/魂飞魄散
D.热忱/姓沈 周济/扶危济困
解析:A项,bó/báo,zhān/niān;B项,lù/lù,xuè/xuè;C项,chuò/duo,
sàn/sàn;D项,chén/shěn,jì/j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C)
A.派谴 麻木不人 宽厚 东挪西借
B.狭益 见亦思迁 仁慈 和睦相处
C.高明 精益求精 慰勉 以身殉职
D.纯粹 任劳任怨 捷报 毫不利已
解析:A项,派谴—派遣,麻木不人—麻木不仁;B项,狭益—狭隘,见亦思迁—见异思迁;D项,毫不利已—毫不利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D)
A.工作组成员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B.在那个战争年代,老将军为了捍卫国家尊严而取义成仁,令人敬佩。
C.李财主压榨百姓,仗势欺人,祸害乡里,佃户们都骂他为富不仁!
D.攻关的最后阶段,他连续几个月吃住在实验室,对自己的严重肝病尚漠不关心,对家庭琐事就更无暇顾及了。
解析:“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C)
A.为了防止青少年不再沉迷手机游戏,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B.据初步测算,2024年元旦假期,广东省共接待游客大约1 447.9万人次左右。
C.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首届院士科学大课堂在某少年宫启动,科学种子得到广泛播撒和有效普及。
解析:A项,否定不当,删去“不再”;B项,语义重复,删去“大约”或“左右”;D项,搭配不当,删去“和有效普及”。
5.某图书馆智慧数字阅读体验区向市民开放,你前去体验,请完成以下任务。(8分)
(1)【汉语天地】将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引发联想与想象,让人悟出道理。图书馆利用汉字这个特点研发了一款智能小游戏,你对此很感兴趣。请从下面两组形近字中选出一组,写出既包含两字又蕴含道理的句子。(2分)
[示例]形近字:“优”和“忧”
句子:一个优秀的人常常能够坦然面对快乐与忧伤。
①“题”和“提” ②“侍”和“待”
答案:示例:选择①。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总是善于提问。
(2)【美学世界】你看到“少年书画桌”投屏出这样一幅漫画,请写出漫画的寓意。(2分)
答案:示例:书籍能开阔人的视野,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智读空间】你来到智读空间,发现座无虚席,看到介绍才明白是“超星阅读本”吸引了读者。请你根据下面材料概括“超星阅读本”的特点。(4分)
超星阅读本涵盖历史著作、文学世界、经典名著、亲子家庭、生活保健等多方面的图书,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阅读需求。超星阅读本在线书城提供5万种与出版社同步发行的图书,每月更新100种新书。采用基于全反射式的电子墨水屏技术,为用户提供媲美纸质图书的阅读体验,保护用户视力。
答案:内容广泛,涵盖生活的各方面;受众广泛,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数量巨大,更新快;技术先进,保护视力。
二、(1小题,8分)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⑤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4分)
诗人常借禽鸟的意象来表情达意,或抒发豪迈之情,如“①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或表达离别之意,如“②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12分)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②者;此其地不利③,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④。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⑤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⑥乎俗⑦也。
【注释】①无:不要。②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③利:肥沃。④禨(jī):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⑤利:眼前利益。⑥异:不同于。⑦俗:普通人。
7.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D)
A.静以修身/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B.故至今不失/温故而知新
C.非淡泊无以明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而子辞/学而不思则罔
解析:A项,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用来/介词,拿、把;B项,连词,所以/名词,旧的知识;C项,名词,志向/动词,立志;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故选D。
8.下列对【甲】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C)
A.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B.“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C.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垂诸久远。
D.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解析:【甲】文主要讲述的是“修身”和“养德”,没有对“治国”方面的论述。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译文: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把眼前利益看作利益。
10.【甲】【乙】两文都与劝解、告诫儿子有关,但是劝诫的目的不同。请分别写出诸葛亮和孙叔敖劝诫的目的。(4分)
答案:诸葛亮劝诫的目的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孙叔敖劝诫的目的是:劝勉儿子要从长远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参考译文】【乙】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迷信鬼神和灾祥。可以长时间占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沃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楚王赐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把眼前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明智的人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的表达效果。
(2分)
答案:示例一: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边塞孤城荒寒、苍茫、冷寂、凄凉的特点,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写征人望乡作铺垫。
示例二:运用了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写出边塞孤城的荒寒、苍茫、冷寂和凄凉,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写征人望乡作铺垫。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诗歌后两句中“芦管”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思乡愁绪,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8小题,30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13分)
材料一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4月1日至4月1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1.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2%,达到26万辆,渗透率达50.39%;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汽车53.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批发26.8万辆,渗透率达50.19%。
,达成这一历史性节点,比许多人预估的要快。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10年,市场渗透率才超过1%。但近几年来,其发展明显提速。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如今,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都有了显著提升。充电设施的逐步完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电动车。加之电池成本降低,购置电动汽车的成本显著下降,电动车成为家庭出行的新宠。
作为当代汽车行业变革引擎的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推动着新能源汽车前进。新年伊始,人们就见证了智能驾驶技术从L2级辅助驾驶到L4级几乎完全自动驾驶的飞跃性进步。统计数据表明,智能驾驶系统能有效降低约40%的交通事故,并显著减轻驾驶者的疲劳感。随着法规的日益完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未来几年智能驾驶的普及率将有望实现翻番。
(摘编自《工人日报》2024年5月6日)
材料二
2024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绿色发展”讨论热度持续走高,与会嘉宾认为能源结构调整是应对当前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高翔表示,能源的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当下,能源到了绿色发展的节点。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脚步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正在有效降低全球碳排放,为世界能源转型持续注入动能。
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或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降低,人类正在积极寻找能源结构转型的“紧急出口”。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与困境,人类仍在稳步推进经济活动的电气化进程。
发展电动汽车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宁圃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道,电动汽车的普及能够显著提高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可有效降低能源转换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电动汽车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深度激发汽车行业的节能降碳潜力。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使用清洁电能比例加大,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碳排放。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4月2日)
材料三
可以说,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技术、成本、体系等综合优势。在技术优势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已经在全球领先。其中竞争优势最大的是电池,目前全球动力电池销售前十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在成本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不断实现消费平权,如行业高端的800V平台架构、8295车规级芯片实现20万元以内上车,新能源汽车由过去的“油电同价”向“电比油低”转变。在智能化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国内多家车企纷纷推出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与此同时,我国还在加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的深度融合,为智能化出行提供有力支撑。在新能源技术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24年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到931.2万台,同比增长59.4%。这一增长速度令人瞩目,显示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上的决心与力度,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质生产力之一,已经成为培育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摘编自“人民网”2024年4月30日)
12.下列对所给材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B)
A.统计数据表明,智能驾驶系统能有效降低约40%的交通事故,并显著减轻驾驶者的疲劳感。
B.2024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认为能源结构调整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
C.电动汽车的普及能够显著提高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D.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全球领先,目前全球动力电池销售前十的企业主要来自中国。
解析:B项,原文表述为“重要手段之一”,选项说法太绝对。
13.结合材料一第1段所给数据,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写结论性的语句。(2分)
答案:新能源汽车零售、批发渗透率双双突破50%
14.材料三中,“与此同时”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技术、成本、体系等综合优势。(2分)
15.结合所给材料,探究近几年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迅猛的原因。
(6分)
答案:①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技术、成本、体系等综合优势。②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推动着新能源汽车前进。③全球能源转型脚步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能有效降低全球碳排放,为世界能源转型持续注入动能。④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加强。(答出三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7分)
樱桃红了
邹龙权
①正为假期值班不能与兄妹一起回老家吃樱桃而烦恼,母亲恰好来电话了。她唤着我的乳名,说今年樱桃又大又红又甜,季节不等人,让我们赶快回家去吃。
②母亲栽的樱桃品种优,个头大,颜色鲜,口感好,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喜欢来吃,母亲总是很大方,给他们摘一大捧。吃惯了母亲栽的樱桃,觉得他乡的都不够甜。久而久之,吃樱桃的日子成了我们漂泊在外的兄妹们聚会的节日。
③兄妹忍不住回去先尝为快,我与妻驾车到家时已是正午,刚进门,就看见桌子中央放着一大盆红艳艳的樱桃。洗净的樱桃晶莹剔透,像珍珠,像玛瑙,煞是诱人,我忍不住抓起一把塞进嘴里,熟悉的酸甜味充灌唇齿之间,连日值班的辛劳也一扫而空,看我吃得津津有味,母亲便心满意足地去准备午饭了。
④听父亲说,为了让我们吃上好樱桃,母亲一大早搭上梯子,架上凳子,背上小篓,爬上树顶摘最好的大果子。今年天气好,果子多,两棵樱桃树上的樱桃除了自己家里吃,剩下的还卖了近千元。父亲脊椎骨曾跌断过,不能上树,就负责销售。还听说,今天早上摘果时一根树枝折断,母亲急中生智逃到了另一根树枝上才获救。我不知道母亲老胳膊老腿儿是如何逃离危险的,也不知道卖上千元需要摘多少果子、花多少精力。但她后来说起摘果时晃晃悠悠的过程,总是那么轻描淡写、若无其事,说起卖了近千元钱总是那么滔滔不绝、神采飞扬。我知道他们是从苦难时代走过来的,年轻时卖水果供孩子上学是快乐的事,老了不给孩子添负担也是快乐的事。
⑤说话工夫,母亲已把饭菜摆上了桌。仅有四人,她还是做了八菜两汤。我和妻爱吃的菜一样都没少,真把我们当贵客待了。母亲不停地给我们夹菜,我知道她特别高兴看儿女狼吞虎咽的样子,但我分明看见母亲夹菜的手微微颤动,再细看,母亲满头银发,后背也有些驼。我心一颤,母亲老了。
⑥习惯享受被母亲当客待的我,突然感到十分惭愧。
⑦是该好好孝顺母亲了。
⑧母亲的几间瓦房有点儿老旧,我们多次商量凑钱给她盖新房都被拒绝。母亲说:“你们在外工作不容易,只要你们生活幸福,我们就幸福了。”她还说:“你们现在有个一官半职,好好为老百姓做点儿事,做个好人,当个好官,有个好名声。我们不当懒人,不当废人,不给你们添麻烦,有吃有穿有住就行。”
⑨我们兄妹几次试图说服母亲,都未能如愿。两间半瓦房在母亲精心打理下,也算得上村中的一道景观。屋后是两棵大柿树,门前有几棵樱桃树。丰收的季节来临时,庭前屋后硕果累累,压弯枝头,让人赏心悦目,房檐下挂着一排排金色的玉米穗,总有一种五谷丰登的景象,引人注目的还有院里院外各种花朵:月季花、喇叭花、石榴花……这些花儿将老旧的房屋衬托得亮丽而脱俗。记得当年家里十分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母亲还不忘在院内栽几株好看的花。至今,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母亲很美,老宅很美,故乡很美!
⑩“奶奶,我们要吃樱桃。”院门口不知何时聚了一群小孩子。母亲忙撑着凳子站起来,乐呵呵地把樱桃分给孩子们,欢笑声在老屋上空飞扬……看着眼前的场景,我顿时明白:尊重母亲的意愿,就是对她最大的孝顺。
古人曾说:“在世不过百年,总要做好人,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无论顺境逆境,留下一片美,留下一片德,是我平凡的母亲人生中最为闪光之处,最让人敬佩之处。
(选自散文集《等待飘雪的日子》,有删改)
16.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第②段“我”觉得他乡的樱桃不够甜是因为水土差异。
B.第④段写母亲神采飞扬地讲述卖樱桃赚了近千元钱,说明母亲是个爱财的人。
C.第⑦段是过渡段,强调“我”惭愧后的醒悟,表达了对过去不孝顺母亲的自责。
D.文题一语双关,“樱桃红了”既指樱桃成熟,也暗指母爱深沉。
解析:A.根据第②段中“吃惯了母亲栽的樱桃,觉得他乡的都不够甜”可知,“我”觉得他乡的樱桃不够甜并非水土差异,而是因为习惯了母亲种的樱桃,饱含着对故乡、对母亲的眷恋情感,所以才觉得他乡的樱桃不够甜;B.根据第④段“他们是从苦难时代走过来的,年轻时卖水果供孩子上学是快乐的事,老了不给孩子添负担也是快乐的事”可知,表现了母亲靠自己劳动为子女减轻负担的成就感,而非贪财;C.第⑦段“是该好好孝顺母亲了”是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但并没有表达对过去不孝顺母亲的自责,前文没有体现“不孝顺”,只是当下意识到要更加孝顺母亲。故选D。
17.从全文看,第⑩段画线句中“母亲的意愿”有哪些 (4分)
答案:①儿女常回家看看;②儿女生活幸福,做个好人;③自食其力(不给孩子添麻烦),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④不刻意追求物质生活,更关注自己的内心富足;⑤邻里关系和睦。
18.本文语言韵味悠长,请你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分析下面两句话的表达效果。(6分)
(1)母亲一大早搭上梯子,架上凳子,背上小篓,爬上树顶摘最好的大果子。(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赏析)
答案:这一句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运用“搭”“架”“背”“爬”等动作,刻画出母亲上树摘樱桃的艰难,表现母亲爱子情深。
(2)母亲很美,老宅很美,故乡很美!(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在“我”眼里老宅和故乡因母亲的美德变得更美,突出“我”对母亲的爱与赞美。内容由浅入深,情感层层升华。
19.请将本文中的母亲形象与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形象进行比较,概括回答这两位母亲有什么共同的特点。(4分)
答案:(1)勤劳能干,任劳任怨:本文中的母亲说不愿意当懒人,把庭前屋后都栽了树、种了花;《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好劳动”,“总是天不亮就起床”。(2)待人和蔼,宽厚仁慈:本文中的母亲愿意把樱桃分给邻居孩子;《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3)俭朴、乐观(知足/热爱生活):本文中的母亲不愿意盖新房,生活困难时坚持种花等;《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用自己的聪明勤劳,维持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50分)
五、(1小题,50分)
20.请以《这是一节 的课》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答案:略
附加题(8分)
名著阅读
1.【阅读积累】根据《西游记》的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4分)
名号 名号由来
石猴 ①仙石迸裂化为猴
②美猴王 发现水帘洞,为猴群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被猴群尊称
孙悟空 ③菩提祖师起的名
④弼马温 玉皇大帝让孙悟空管马,给孙悟空的官衔
2.【阅读精思】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请围绕这一话题,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并结合《西游记》中的情节谈谈你的看法。(4分)
①唐僧 ②孙悟空 ③猪八戒 ④沙僧
答案:示例一:唐僧拥有坚定的意志,他崇信佛法,目标明确。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他成功的法宝。
示例二:孙悟学会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本领,屡次化险为夷,被封为“斗战胜佛”。高强的本领是他成功的法宝。
示例三:猪八戒为了解救被妖怪(黄袍怪)捉走的唐僧。用激将法请回被师父赶走的孙悟空。对师父的情义是他成功的法宝。
示例四:沙僧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打点行李,冲锋陷阵,做事认真是他成功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