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评价卷(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评价卷(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1 20:46:11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评价卷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另设有附加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小题,16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豁朗/豁口  懒惰/万籁俱寂
B.蜷伏/疲倦  排解/浑身解数
C.盘旋/旋转  沼泽/不择手段
D.鸟喙/缘故  号角/阴风怒号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消耗 预警 缄默 风烛残年
B.凋零 惬意 迁徙 气像万千
C.安详 枯燥 暄嚷 偷偷摸摸
D.惩诫 蜕变 弥漫 坚定不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对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B.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公安机关又成功抓获了一名畏罪潜逃二十年的犯罪嫌疑人。
C.那盛开着荷花的池塘边的凉亭内,一群亭亭玉立的少男少女凭栏而望,成为这美丽公园的一景。
D.他就像一只骄傲的孔雀,总是目空一切,不屑于和别人交往,但他这种做法有点鼠目寸光,因为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数字火炬人”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点燃了主火炬塔,激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B.《中国书法大会》节目用创新的方式演绎经典,拉近了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距离。
C.仰望着高悬于正门之上的庄严肃穆的党徽,使得青年干部对党的敬意油然而生。
D.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发展,不仅希望世界人民过得好,也希望我国人民过得好。
5.班级开展以“动物,人类的朋友”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
(1)动物的行为,可以给我们诸多启发。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说明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写出两点即可)(3分)
材料一
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虽然狼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
一群狼突然向驯鹿群冲去,其中的一只狼斜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驯鹿的腿,又放开。然后,狼群耐心地等待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去大量血液、力气,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无力反抗时,狼群开始出击。
材料三
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
(2)隔壁李叔叔说:“我身体健壮,偶尔吃点儿野味没有问题的。”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对他进行劝说。(3分)
(3)请仿照活动一,为此活动另设计一个活动项目。(2分)
活动一:调查野生动物生存现状
活动二:
二、(1小题,8分)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④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⑤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古诗中很多“花”有丰富的意蕴,文佳对此做了归纳。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分)
诗句 批注 出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飘忽不定,惹人伤感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 , 。 蕴含悲叹,令人感慨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 , 。 竞相绽放,寄托深情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12分)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①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②,亦黠而可笑也。
(选自蒲松龄《车夫》)
【丙】太行毛大福,疡医③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选自蒲松龄《毛大福》)
【注释】①龁(hé):咬。②脔(luán):这里指成块的肉。③疡(yáng)医:治疗创伤肿毒的外科医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一犬坐于前  犬:
(2)屠自后断其股  股:
(3)欲释手     释:
(4)众狼悉散去   去: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
(2)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
译文:
9.【甲】【乙】两文都提到了狼的“黠”,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两文中狼“黠”的表现。(3分)
10.通过比较阅读,你会发现【丙】文中的狼与【甲】【乙】两文中的狼的形象不一样,作者对它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2分)
(2)两个“期”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四、(8小题,30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13分)
学校计划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小天对此很感兴趣,提前收集了一些
资料。
人机共情,与人工智能的最高相处之道
刘 禹
在未来,人与人工智能会如何相处
如果我们把人与人工智能的相处之道看作一个五层楼房,那么我们就一起拾级而上,去看看每一层的样子。
最底下一层叫作分工协作层。在这一层中,人工智能用于处理重复性的、烦琐的或者需要高算力的任务,而人类则去做那些创造性、战略性或情感性的任务。虽然人与人工智能共处一个环境,但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主人正在书桌前看书学习,扫地机器人则在自顾自地清扫尘土。
第二层叫作人机协同层。这一层中的人和人工智能可以协作起来做一件事。健身房中的少年,穿戴上外骨骼机器人后就可以举起200斤重的杠铃。通过人机协同,可以增强人类的能力,使人类变得更加
强大。
第三层叫作智能增强层。这一层中的人工智能具备了学习能力,可以主动适应人类的偏好和习惯,并为主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同时人类也可以从人工智能中获取知识和信息。通过人机之间共同进步,可以增强双方的能力,促进人机共同进步。客厅中正在陪小主人打比赛的那个机器人,不仅清楚地了解小主人的习惯和优势,还能够及时提供对手的情报,让小主人很快就赢得了比赛。
第四层叫作决策研讨层。这一层中已经不再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和处理,而是人机共同参与未知环境下新任务的理解与创造性决策。推演大厅中的几个人正在用自己更擅长的直觉、道德判断和创造力来提出解决方案,而人工智能则基于强化学习、新颖性搜索、等效加速测试等技术为人类决策出谋划策。
终于来到最高层,这层的名字叫作人机共情层。这一层出现了像影子一样的虚拟人,它们通过类脑镜像神经系统具备了感知和理解真实人类情感的能力,并通过模仿共情与正念干预模拟出积极的人际交往行为,从而与人类建立更加深入和有意义的关系,激发出人类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在不经意之间,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努力地帮助人类改变生产生活的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不管是在哪一层,人与人工智能的相处方式都应该是建立在合作、互补和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将在这些层次上不断发展和演进,持续不断地提高人类的能力。
链接一:
人工智能是智能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信息的过程进行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链接二:
科技创新历来都是双刃剑。它既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类的利器,也可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成为风险的源头。若科技创新者伦理意识薄弱,仅聚焦于技术迭代、资本服务、利润获取等单维价值取向,那么科技越向前发展,就越可能冲击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甚至脱离法律行规和伦理道德约束。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等,可能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人工智能技术被恶意使用,可能被用来从事制造虚假信息、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对此,站在风险防范这一角度,从教育层面加强青少年科技伦理意识培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人工智能发展和科技伦理治理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小学阶段的科技教育中,要坚持“科技发展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技伦理和道德意识,培养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科技后备人才。这既是对人类社会的当下负责,也是对未来的人类命运负责。
(整理自《中国教育报》)
12.下列说法与小天搜集的材料相符的一项是(3分)( )
A.人机协同能通过人机之间互相学习,增强双方能力,促进人机共同进步。
B.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都属于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域。
C.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进行模拟,超过了人的智能。
D.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的同时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
产权。
13.小天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了整理,其中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A.人工智能正在从家居生活、体育健身等多个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B.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C.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冲击了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脱离了法律和伦理的约束。
D.人工智能发展离不开科技伦理治理,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技伦理意识的培养。
14.小天对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使用进行归类,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分工协作层:四足机器人在亚运会田径赛事中承担了比赛器材的运输工作。
B.人机协同层:站立行走机器人通过可视化方式使下肢不便人群完成康复训练。
C.智能增强层:智能本通过笔记同传,将学生答案实时传给后台进行批改反馈。
D.人机共情层: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语音控制窗帘开合、调节空调温度及风力大小。
15.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可以安排哪些内容 依据材料分点概括。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7分)
赶走喜鹊
沈石溪
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的院子里飞来一对喜鹊,在那棵开满粉红色花朵的山茶树上筑巢。我十分欢迎它们来做我的邻居。喜鹊是吉祥与喜庆的象征,喜鹊登枝,不就意味着我将交好运了吗 因此,我削了一些短树枝,扔在屋顶上,为它们提供筑巢材料。
一个多月后,我站在山茶树下,听见树梢横枝那只椭圆形的鸟巢里传出雏鸟的叫声,啊哈,它们生儿育女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能看见小喜鹊毛茸茸的小脑袋淘气地伸出窝沿,数了数,共有四只小喜鹊。这是一个兴旺昌盛的喜鹊家庭。我还按照它们的生理特征,给四只小喜鹊起了名,一只叫蓝眼睛,一只叫花翅膀,一只叫白脚杆,一只叫歪脖儿。
添丁增口,雄喜鹊和雌喜鹊自然十分辛劳,从早晨开始,就一刻不停地飞出去觅食,衔来小虫子喂养它们的孩子。
那天中午,我在山茶树下削竹篾编箩筐,突然,听见头顶的鸟巢里传来叽叽喳喳激烈的吵嚷声。雄喜鹊和雌喜鹊都外出觅食去了,我担心小喜鹊的安危,便爬到山茶树上,一看,没有什么外敌入侵,而是刚刚才长出一层绒羽的四只小喜鹊在打闹。它们虽然不能飞,也还站不稳,但它们却打斗得异常火爆:个头最大的蓝眼睛把身体最弱的白脚杆从窝中央一直推到鸟巢边缘,发育最快羽毛油亮的花翅膀,头拱进羽毛稀疏的歪脖儿的肚皮底下,几乎要把歪脖儿抬了起来,还使劲儿往窝外顶。白脚杆和歪脖儿的头与小半个身子已被挤出窝去,大概是意识到生命危在旦夕,竭力挣扎着,喳喳哀叫。蓝眼睛举起稚嫩的翅膀,不断去打已岌岌可危的白脚杆,眼看就要酿成惨祸,我不得不出面干涉,把受欺负的白脚杆捧回窝中央。然而,蓝眼睛仍不肯罢休,我的手一拿开,又故技重演,开始向白脚杆进攻。
就在这时,雄喜鹊和雌喜鹊回来了,它们嘴里都衔着一条虫子,显然,是赶回来喂食的。
我放心地下了树,我想,雄喜鹊和雌喜鹊看到蓝眼睛和花翅膀以强凌弱,肯定会制止它们胡闹。奇怪的是,雄喜鹊和雌喜鹊却迟迟不进窝去,停栖在鸟巢外的一根横枝上,静静地站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时候,不管是雄喜鹊还是雌喜鹊,只要朝前跳跃两步,轻而易举地就能终止这场危险的游戏。雌喜鹊扭头往鸟巢望了一眼,轻轻放下嘴里的虫子,竟忙着开始梳理自己的羽毛。雄喜鹊做得更过分,对就在耳边的求救声,仿佛根本没听见似的。
叽——一声尖叫,白脚杆从高高的鸟巢跌下来,呜呼哀哉。几秒钟后,歪脖儿也同样死于非命。这哪里是什么游戏啊,分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窝里斗!到了这时候,雄喜鹊和雌喜鹊才停止整饰羽毛,重新叼起虫子,跳到鸟巢边。蓝眼睛和花翅膀同往常那样,急不可耐地伸长脖子,咿呀咿呀讨食吃。雄喜鹊和雌喜鹊很温柔地将食物塞进它们的嘴里,那神情,就像是在犒劳一对有功的小英雄。
我震惊,迷惘。我赶紧跑去找寨子里最有经验的老猎人,请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平静地笑了笑,对我说,这种目睹子女坠巢而亡的陋习,其实是一种汰劣留良的自然现象;他说小喜鹊在窝里互相推搡,是要减少竞争对手,独霸食物;他说成年鸟这样做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觅食压力,为了集中有限的精力和有限的食物培养更强壮的后代。
一转眼到了秋天,蓝眼睛和花翅膀羽毛长硬会飞了。山茶树上,喜鹊闹枝,可对我却再也引不起任何美感,我趁它们外出之际拆了它们的窝,把它们轰走了。老猎人说的或许有道理,它们消灭弱小,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生存技巧,我能理解,但我是人,永远也无法赞同这种
残忍。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20期)
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故事主要发生在“我”的院子,院内的山茶树被多次提及,为小说增添了意境美。
B.“我”削了些短树枝,为喜鹊提供筑巢材料,是因为“我”认同喜鹊是吉祥与喜庆的象征。
C.本文详写四只小喜鹊的打斗和它们的父母观看打斗的过程,是为了突出“蓝眼睛”的残忍。
D.老猎人以平静淡然的态度说鸟类的“陋习”是汰劣留良的自然现象,为“我”解开了打斗的疑惑。
17.阅读全文,补写下面表格。(4分)
情节 “我”的感受
① 高兴、欢迎
鹊生儿女 好奇、开心
小鹊打斗 ②
“父母”坐观 ③
两鹊毙命 震惊、迷惘
④ 不认同残忍
18.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帮助筑巢”与“拆巢”对比,请另略举两例。(4分)
19.本文与郑振铎的《猫》相比,都包含“我”对弱者的同情,但同情的原因与内涵不同,请联系两文,简要分析。(6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50分)
五、(1小题,50分)
20.请以《最美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名著阅读
1.【读贵有法】按主题进行比较探究是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文佳同学很喜欢“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句话,他以“出走—归来”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帮他写出空缺部分的情节或篇名。(3分)
主题探究:出走—归来
孙悟空 出走路线 地名:灵台方寸山→白虎岭→火云洞→朱紫国→…… 情节:拜师学艺→① →大战红孩儿→计盗紫金铃→……
归来成就 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斗战胜佛”
鲁迅 出走路线 地名:S城→南京→仙台→…… 篇名:《② 》→《琐记》→《③ 》→……
归来成就 弃医从文,笔作武器,成为民族脊梁
2.【读贵有疑】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道:“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请你写出《西游记》中前后矛盾的情节。(写出一例即可)(5分)第五单元评价卷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另设有附加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小题,16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C)
A.豁朗/豁口  懒惰/万籁俱寂
B.蜷伏/疲倦  排解/浑身解数
C.盘旋/旋转  沼泽/不择手段
D.鸟喙/缘故  号角/阴风怒号
解析:A项,huò/huō,lǎn/lài;B项,quán/juàn,jiě/xiè;C项,xuán/
xuán,zé/zé;D项,huì/yuán,hào/h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A.消耗 预警 缄默 风烛残年
B.凋零 惬意 迁徙 气像万千
C.安详 枯燥 暄嚷 偷偷摸摸
D.惩诫 蜕变 弥漫 坚定不移
解析:B项,气像万千—气象万千;C项,暄嚷—喧嚷;D项,惩诫—惩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C)
A.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对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B.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公安机关又成功抓获了一名畏罪潜逃二十年的犯罪嫌疑人。
C.那盛开着荷花的池塘边的凉亭内,一群亭亭玉立的少男少女凭栏而望,成为这美丽公园的一景。
D.他就像一只骄傲的孔雀,总是目空一切,不屑于和别人交往,但他这种做法有点鼠目寸光,因为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
解析:“亭亭玉立”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或美女身材修长。不能用来形容“少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B)
A.“数字火炬人”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点燃了主火炬塔,激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B.《中国书法大会》节目用创新的方式演绎经典,拉近了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距离。
C.仰望着高悬于正门之上的庄严肃穆的党徽,使得青年干部对党的敬意油然而生。
D.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发展,不仅希望世界人民过得好,也希望我国人民过得好。
解析:A项,搭配不当,将“激发”改为“引发”;C项,成分残缺,删去“使得”;D项,语序不当,将“世界人民过得好”与“我国人民过得好”互换位置。
5.班级开展以“动物,人类的朋友”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
(1)动物的行为,可以给我们诸多启发。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说明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写出两点即可)(3分)
材料一
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虽然狼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
一群狼突然向驯鹿群冲去,其中的一只狼斜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驯鹿的腿,又放开。然后,狼群耐心地等待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去大量血液、力气,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无力反抗时,狼群开始出击。
材料三
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
答案:示例:学会团结;学会勇敢;学会合作;学会等待;要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答出两点即可)
(2)隔壁李叔叔说:“我身体健壮,偶尔吃点儿野味没有问题的。”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对他进行劝说。(3分)
答案:示例:李叔叔,您好!野生动物身上带有各种各样的病毒,并不是身体健壮就能够抵抗的;而且捕杀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所以不要再吃野味了,可以吗
(3)请仿照活动一,为此活动另设计一个活动项目。(2分)
活动一:调查野生动物生存现状
活动二:示例一:举办保护野生动物演讲比赛 示例二:设计保护野生动物板报
二、(1小题,8分)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②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⑤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古诗中很多“花”有丰富的意蕴,文佳对此做了归纳。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分)
诗句 批注 出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飘忽不定,惹人伤感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蕴含悲叹,令人感慨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竞相绽放,寄托深情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12分)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①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②,亦黠而可笑也。
(选自蒲松龄《车夫》)
【丙】太行毛大福,疡医③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选自蒲松龄《毛大福》)
【注释】①龁(hé):咬。②脔(luán):这里指成块的肉。③疡(yáng)医:治疗创伤肿毒的外科医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
(2)屠自后断其股  股:大腿
(3)欲释手     释:放下
(4)众狼悉散去   去:离开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
背后。
(2)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
译文:(毛大福)走了三四里路,又遇到几只狼,咆哮着要侵害他,(他)非常恐惧。
9.【甲】【乙】两文都提到了狼的“黠”,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两文中狼“黠”的表现。(3分)
答案:【甲】文中狼的“黠”表现在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目的是诱敌,以便后一只狼从后面袭击屠户;【乙】文中狼的“黠”表现在狼在人无暇、无力对付它的时候乘人之危,占人便宜。
10.通过比较阅读,你会发现【丙】文中的狼与【甲】【乙】两文中的狼的形象不一样,作者对它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
答案:【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狼的狡黠,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嘲讽。【丙】文表现了狼的知恩图报,表达了作者对狼的欣赏赞美。(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有一个车夫推着一辆沉重的车子在爬坡,正在最吃力的时候,一只狼跑来咬住了他的屁股。(车夫)想放下车子,又担心翻车损坏货物,把自己也压在下面,(他)只好忍住疼痛继续推车。等上了坡,狼已经从车夫屁股上咬下一片肉逃走了。趁车夫无能为力的时候,偷尝车夫身上一小块肉,这只狼也算是既狡猾又可笑了。
【丙】太行地区的毛大福,是个外科医生。一天,他做完手术回来,路上遇到一只狼,吐出一个包裹着的东西,蹲在路的左旁。毛大福捡起来一看,原来是用布裹着的几件金首饰。(他)正觉得奇怪的时候,狼上前欢跳,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袍,然后就离开了。可等毛大福走了一段,(狼)又来拽他。(毛大福)看这只狼没有恶意,就跟着它去了。不一会儿,到了狼穴,看见一只狼病卧着,看见它的头上有一个大疮,已溃烂长蛆。毛大福懂了狼的意思,将蛆挑干净,按医法敷上药,然后走了。当时天色已晚,狼远远地跟着送他。(毛大福)走了三四里路,又遇到几只狼,咆哮着要侵害他,(他)非常恐惧。为他送行的那只狼赶紧跑进狼群,好像对它们说话一样,众狼便全都散去了。毛大福才平安回到家。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案:示例:此时的巴山,正下着秋雨,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水涨满整个秋池,我内心的愁思就像这秋雨一样,弥漫在巴山的夜空中。
(2)两个“期”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答案:两个“期”字一问一答,表达了诗人思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之情。
四、(8小题,30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13分)
学校计划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小天对此很感兴趣,提前收集了一些
资料。
人机共情,与人工智能的最高相处之道
刘 禹
在未来,人与人工智能会如何相处
如果我们把人与人工智能的相处之道看作一个五层楼房,那么我们就一起拾级而上,去看看每一层的样子。
最底下一层叫作分工协作层。在这一层中,人工智能用于处理重复性的、烦琐的或者需要高算力的任务,而人类则去做那些创造性、战略性或情感性的任务。虽然人与人工智能共处一个环境,但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主人正在书桌前看书学习,扫地机器人则在自顾自地清扫尘土。
第二层叫作人机协同层。这一层中的人和人工智能可以协作起来做一件事。健身房中的少年,穿戴上外骨骼机器人后就可以举起200斤重的杠铃。通过人机协同,可以增强人类的能力,使人类变得更加
强大。
第三层叫作智能增强层。这一层中的人工智能具备了学习能力,可以主动适应人类的偏好和习惯,并为主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同时人类也可以从人工智能中获取知识和信息。通过人机之间共同进步,可以增强双方的能力,促进人机共同进步。客厅中正在陪小主人打比赛的那个机器人,不仅清楚地了解小主人的习惯和优势,还能够及时提供对手的情报,让小主人很快就赢得了比赛。
第四层叫作决策研讨层。这一层中已经不再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和处理,而是人机共同参与未知环境下新任务的理解与创造性决策。推演大厅中的几个人正在用自己更擅长的直觉、道德判断和创造力来提出解决方案,而人工智能则基于强化学习、新颖性搜索、等效加速测试等技术为人类决策出谋划策。
终于来到最高层,这层的名字叫作人机共情层。这一层出现了像影子一样的虚拟人,它们通过类脑镜像神经系统具备了感知和理解真实人类情感的能力,并通过模仿共情与正念干预模拟出积极的人际交往行为,从而与人类建立更加深入和有意义的关系,激发出人类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在不经意之间,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努力地帮助人类改变生产生活的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不管是在哪一层,人与人工智能的相处方式都应该是建立在合作、互补和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将在这些层次上不断发展和演进,持续不断地提高人类的能力。
链接一:
人工智能是智能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信息的过程进行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链接二:
科技创新历来都是双刃剑。它既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类的利器,也可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成为风险的源头。若科技创新者伦理意识薄弱,仅聚焦于技术迭代、资本服务、利润获取等单维价值取向,那么科技越向前发展,就越可能冲击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甚至脱离法律行规和伦理道德约束。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等,可能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人工智能技术被恶意使用,可能被用来从事制造虚假信息、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对此,站在风险防范这一角度,从教育层面加强青少年科技伦理意识培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人工智能发展和科技伦理治理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小学阶段的科技教育中,要坚持“科技发展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技伦理和道德意识,培养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科技后备人才。这既是对人类社会的当下负责,也是对未来的人类命运负责。
(整理自《中国教育报》)
12.下列说法与小天搜集的材料相符的一项是(3分)(B)
A.人机协同能通过人机之间互相学习,增强双方能力,促进人机共同进步。
B.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都属于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域。
C.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进行模拟,超过了人的智能。
D.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的同时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
产权。
解析:A项,根据文章第4段“通过人机协同,可以增强人类的能力,使人类变得更加强大”可知,选项“人机协同能通过人机之间互相学习,增强双方能力,促进人机共同进步”说法错误,再根据文章第5段“第三层叫作智能增强层。这一层中的人工智能具备了学习能力,可以主动适应人类的偏好和习惯……促进人机共同进步”可知,选项中“能通过人机之间互相学习,增强双方能力,促进人机共同进步”应该属于“智能增强层”。C项,根据链接一“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信息的过程进行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可知,“超过了人的智能”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原文。D项,根据链接二第1段“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等,可能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可知,“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原文。
13.小天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了整理,其中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C)
A.人工智能正在从家居生活、体育健身等多个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B.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C.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冲击了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脱离了法律和伦理的约束。
D.人工智能发展离不开科技伦理治理,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技伦理意识的培养。
解析:C项,根据链接二第1段“若科技创新者伦理意识薄弱,仅聚焦于技术迭代、资本服务、利润获取等单维价值取向,那么科技越向前发展,就越可能冲击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甚至脱离法律行规和伦理道德约束”可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冲击了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脱离了法律和伦理的约束”说法和原文不符,属于无中生有,说法错误。
14.小天对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使用进行归类,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分工协作层:四足机器人在亚运会田径赛事中承担了比赛器材的运输工作。
B.人机协同层:站立行走机器人通过可视化方式使下肢不便人群完成康复训练。
C.智能增强层:智能本通过笔记同传,将学生答案实时传给后台进行批改反馈。
D.人机共情层: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语音控制窗帘开合、调节空调温度及风力大小。
解析:D项,“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语音控制窗帘开合、调节空调温度及风力大小”是在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来服务人们,根据文章第3段“最底下一层叫作分工协作层。在这一层中,人工智能用于处理重复性的、烦琐的或者需要高算力的任务”可知,“智能家居系统”应该在分工协作层。
15.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可以安排哪些内容 依据材料分点概括。
(4分)
答案:示例:①人工智能的现状研究和广阔前景;②人工智能理论课程;③人工智能实践课程;④人工智能法治教育课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7分)
赶走喜鹊
沈石溪
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的院子里飞来一对喜鹊,在那棵开满粉红色花朵的山茶树上筑巢。我十分欢迎它们来做我的邻居。喜鹊是吉祥与喜庆的象征,喜鹊登枝,不就意味着我将交好运了吗 因此,我削了一些短树枝,扔在屋顶上,为它们提供筑巢材料。
一个多月后,我站在山茶树下,听见树梢横枝那只椭圆形的鸟巢里传出雏鸟的叫声,啊哈,它们生儿育女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能看见小喜鹊毛茸茸的小脑袋淘气地伸出窝沿,数了数,共有四只小喜鹊。这是一个兴旺昌盛的喜鹊家庭。我还按照它们的生理特征,给四只小喜鹊起了名,一只叫蓝眼睛,一只叫花翅膀,一只叫白脚杆,一只叫歪脖儿。
添丁增口,雄喜鹊和雌喜鹊自然十分辛劳,从早晨开始,就一刻不停地飞出去觅食,衔来小虫子喂养它们的孩子。
那天中午,我在山茶树下削竹篾编箩筐,突然,听见头顶的鸟巢里传来叽叽喳喳激烈的吵嚷声。雄喜鹊和雌喜鹊都外出觅食去了,我担心小喜鹊的安危,便爬到山茶树上,一看,没有什么外敌入侵,而是刚刚才长出一层绒羽的四只小喜鹊在打闹。它们虽然不能飞,也还站不稳,但它们却打斗得异常火爆:个头最大的蓝眼睛把身体最弱的白脚杆从窝中央一直推到鸟巢边缘,发育最快羽毛油亮的花翅膀,头拱进羽毛稀疏的歪脖儿的肚皮底下,几乎要把歪脖儿抬了起来,还使劲儿往窝外顶。白脚杆和歪脖儿的头与小半个身子已被挤出窝去,大概是意识到生命危在旦夕,竭力挣扎着,喳喳哀叫。蓝眼睛举起稚嫩的翅膀,不断去打已岌岌可危的白脚杆,眼看就要酿成惨祸,我不得不出面干涉,把受欺负的白脚杆捧回窝中央。然而,蓝眼睛仍不肯罢休,我的手一拿开,又故技重演,开始向白脚杆进攻。
就在这时,雄喜鹊和雌喜鹊回来了,它们嘴里都衔着一条虫子,显然,是赶回来喂食的。
我放心地下了树,我想,雄喜鹊和雌喜鹊看到蓝眼睛和花翅膀以强凌弱,肯定会制止它们胡闹。奇怪的是,雄喜鹊和雌喜鹊却迟迟不进窝去,停栖在鸟巢外的一根横枝上,静静地站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时候,不管是雄喜鹊还是雌喜鹊,只要朝前跳跃两步,轻而易举地就能终止这场危险的游戏。雌喜鹊扭头往鸟巢望了一眼,轻轻放下嘴里的虫子,竟忙着开始梳理自己的羽毛。雄喜鹊做得更过分,对就在耳边的求救声,仿佛根本没听见似的。
叽——一声尖叫,白脚杆从高高的鸟巢跌下来,呜呼哀哉。几秒钟后,歪脖儿也同样死于非命。这哪里是什么游戏啊,分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窝里斗!到了这时候,雄喜鹊和雌喜鹊才停止整饰羽毛,重新叼起虫子,跳到鸟巢边。蓝眼睛和花翅膀同往常那样,急不可耐地伸长脖子,咿呀咿呀讨食吃。雄喜鹊和雌喜鹊很温柔地将食物塞进它们的嘴里,那神情,就像是在犒劳一对有功的小英雄。
我震惊,迷惘。我赶紧跑去找寨子里最有经验的老猎人,请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平静地笑了笑,对我说,这种目睹子女坠巢而亡的陋习,其实是一种汰劣留良的自然现象;他说小喜鹊在窝里互相推搡,是要减少竞争对手,独霸食物;他说成年鸟这样做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觅食压力,为了集中有限的精力和有限的食物培养更强壮的后代。
一转眼到了秋天,蓝眼睛和花翅膀羽毛长硬会飞了。山茶树上,喜鹊闹枝,可对我却再也引不起任何美感,我趁它们外出之际拆了它们的窝,把它们轰走了。老猎人说的或许有道理,它们消灭弱小,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生存技巧,我能理解,但我是人,永远也无法赞同这种
残忍。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20期)
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故事主要发生在“我”的院子,院内的山茶树被多次提及,为小说增添了意境美。
B.“我”削了些短树枝,为喜鹊提供筑巢材料,是因为“我”认同喜鹊是吉祥与喜庆的象征。
C.本文详写四只小喜鹊的打斗和它们的父母观看打斗的过程,是为了突出“蓝眼睛”的残忍。
D.老猎人以平静淡然的态度说鸟类的“陋习”是汰劣留良的自然现象,为“我”解开了打斗的疑惑。
解析:C项,结合第5段“个头最大的蓝眼睛把身体最弱的白脚杆从窝中央一直推到鸟巢边缘,发育最快羽毛油亮的花翅膀,头拱进羽毛稀疏的歪脖儿的肚皮底下,几乎要把歪脖儿抬了起来,还使劲儿往窝外顶”等内容可知,详细描写四只小喜鹊的打斗和它们的父母观看打斗的过程,是为了突出“蓝眼睛”和“花翅膀”的残忍。
17.阅读全文,补写下面表格。(4分)
情节 “我”的感受
①双鹊筑巢 高兴、欢迎
鹊生儿女 好奇、开心
小鹊打斗 ②担心
“父母”坐观 ③疑惑
两鹊毙命 震惊、迷惘
④喜鹊被驱 不认同残忍
18.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帮助筑巢”与“拆巢”对比,请另略举两例。(4分)
答案:①白脚杆和歪脖儿危险时喳喳哀叫求救和父母的坐视不管对比。②面对鸟类世界的汰劣留良的生存法则(或:兄弟相残现象),猎人(或:喜鹊父母)平静淡然的态度和“我”对一切弱者的怜悯态度对比。③“我”最初欢迎喜鹊和后来讨厌喜鹊的态度对比。(任写出两例即可)
19.本文与郑振铎的《猫》相比,都包含“我”对弱者的同情,但同情的原因与内涵不同,请联系两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本文“同情”是作者站在生命的立场上,对一切弱者的怜悯,原因是看到喜鹊兄弟相残、父母坐视不管的情景而同情。《猫》“同情”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对不能言语、不能申辩的动物的同情,原因是错怪了第三只猫。
第三部分 写作(共50分)
五、(1小题,50分)
20.请以《最美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答案:略
附加题(8分)
名著阅读
1.【读贵有法】按主题进行比较探究是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文佳同学很喜欢“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句话,他以“出走—归来”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帮他写出空缺部分的情节或篇名。(3分)
主题探究:出走—归来
孙悟空 出走路线 地名:灵台方寸山→白虎岭→火云洞→朱紫国→…… 情节:拜师学艺→①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计盗紫金铃→……
归来成就 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斗战胜佛”
鲁迅 出走路线 地名:S城→南京→仙台→…… 篇名:《②父亲的病》→《琐记》→《③藤野先生》→……
归来成就 弃医从文,笔作武器,成为民族脊梁
2.【读贵有疑】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道:“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请你写出《西游记》中前后矛盾的情节。(写出一例即可)(5分)
答案:示例一:师徒一行来到火焰山,行者买了一块热糕,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与之前孙悟空大闹天宫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南斗星君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都奈何不了他(或: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内煅烧七七四十九日,不仅奈何不了孙悟空,反让他炼成火眼金睛 或:在车迟国,孙行者与羊力大仙比油锅洗澡,“翻油斗浪,就似负水一般顽耍”)的情节相矛盾。
示例二:在“孙行者大闹黑风山”中,熊罴怪趁寺内起火偷了方丈隐匿的宝贝袈裟。熊罴怪得手后要举办佛衣会庆祝,竟专门派小妖送请帖邀请这个老和尚来参加,这种情节显然前后矛盾,哪有偷了对方的东西,还反邀请其人之理
示例三:孙悟空本领高强,又习得筋斗云的本领,在车迟国与虎力大仙比试高空坐禅(云梯显圣)时,孙悟空变朵云就将唐僧送上了高台,后文却没办法背唐僧过黑水河、通天河、火焰山等。
示例四: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能够辨认出变化成人的妖怪,比如白骨精化作人形被孙悟空一眼看穿,但很多时候孙悟空这一技能却失灵了,比如在乌鸡国时无法辨别真假唐僧。
示例五: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天上的神仙几乎都不是他的对手。后来跟随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连神仙身边养的动物(成精下凡)都打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