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会写“艇”字,通过多种方法理解“纵横交错、操纵自如”“哗笑”等词的意思。
2.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借助板画认识小艇的特点,体会静态、动态的表达效果。
3. 借助思维导图整体介绍威尼斯小艇,感受威尼斯水城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难点】
借助思维导图整体介绍威尼斯小艇,体会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感受威尼斯水城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回顾上学期第七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2.出示单元导读页,单元整体感知:这个单元,我们将跟着书本去旅行,(出示地图走势图)去欧洲观赏被称为亚德里亚海明珠的威尼斯,被称为牧场之国的荷兰,再垂直南下,前往非洲一探古老神秘的金字塔,最后回归家乡山海文化之城苍南。
创设情境,激学习之趣
1.出示班级小小讲解员招募令
苍南博物馆首批小小讲解员招募活动启动了,希望通过本单元学习,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苍南传播文化使者。
2.揭示课题,板书:我们要打卡的第一站是——威尼斯。指导书写“艇”,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寻异域之情
旅行之前,我们先过个安检。
第一关:检查字词:
1.指名带读,正音。
2.借助字典,学习多音字“哗”。
(二)第二关:梳理提纲:(《语文作业本P77第3题》)
1.出示典型作业,全班交流,修正答案。
(1)第一部分:“小艇的特点”对应文中第几自然段?
(2)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抓关键句概括内容。
(3)第三部分:引导学生聚焦人们日常的活动离不开小艇。
小结:理清提纲能帮我们更好的讲解。
2.修正作业本答案。
恭喜同学们顺利通过安检,让我们跟着马克吐温一起去旅行。
三、品读感悟,赏小艇之美
我们先去看看威尼斯小艇的特点。
启发讲解方法:
在游览的过程中,老师抓拍了很多小艇的照片。究竟哪一种才是马克·吐温带我们看到的小艇呢?
1.出示几张不同小艇图,学生判断,结合关键词说理由。
预设1:二三十英尺长,引导学生通过看注释,了解小艇约6-9米长,相当于我们一个教室那么长。
预设2:又窄又深
预设3:船头船艄向上翘起
预设4:行动轻快灵活
2.教师板画小艇,指名解说“小艇的特点”,并板贴。
3.比较句子,赏动静之美
①新月(出示图片)谈感受,感受静态美。
②水蛇(联系生活)感受动态美,指生读。
4.结合图片,理解“纵横交错”。(出示第一自然段和威尼斯俯瞰图)
5.交流乘坐小艇感受。
预设:舒适、惬意
四、迁移方法,赞船夫之技
请用上刚才学到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讲解提纲,继续当优秀文化传播使者,做小小讲解员。
交流讲解提纲
1.介绍讲解提纲,理清三种情境的应对情况。
①聚焦“操纵自如”“左拐右拐”“平稳穿过”“急转弯”等词语理解驾驶技术好。
②聚焦“不管......总能......而且......还能”一组关联词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好。
2.聚焦重点句: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1)换词比较写法:“穿”字可以换成什么词?
(2)播放视频,感受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3)朗读感悟。
小结:理清了船夫面对不同情境时的不同应对方式,能让讲解有条理。
口语交际,训练表达
评价标准
威尼斯站的小小讲解员 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语气、语速适当
使用了适当的动作、表情
能根据听众的反应及时调整讲解内容
出示评价标准
小组试讲,推荐汇报。
班级展示,学生点评。
五、课堂总结
1.拓展提升:结合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进一步感受威尼斯的美。
2.出示:“这座城市没有资格成为一个博物馆,因为它自己就是一件艺术品,是我们这个物种所创作的最伟大的杰作。”——布罗茨基的随笔集《水印》
3.布置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今天在威尼斯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