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市高三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2024年11月)
本试卷共12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候鸟通常在一个地方产卵、育雏,然后到另一个地方越冬。有时从山的南坡飞到北坡,而后返回;有时远涉重洋,但也毫不畏惧。
鸿雁是中国常见的候鸟,《吕氏春秋》这样记载鸿雁按时迁徙的现象:“孟秋之月鸿雁北,孟春之月鸿雁来”。令人费解的是,候鸟迁徙时有着准确地辨别方向的能力,如燕子每年春归时总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它去年搭的窝。唐代诗人韦庄曾有诗云:“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潜心研究这个问题。
有人猜想,候鸟能通过身体中类似钟表的感觉器官,在天空飞行中计算太阳的位置,不断地调整自身与太阳的角度,确定自己飞行的方向和路线。也有人认为,候鸟是天生的“气象学家”,它们能够在飞行中“自觉”利用有力的气象条件顺利到达目的地。还有人认为,候鸟对地球磁场的变化十分敏感,能够依据地球磁场辨别方向。
1953年,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地图罗盘理论。他们认为,候鸟体内拥有一套完善的磁导航系统,可以实时敏锐地感知当前位置的磁场性质及其非常细微的变化,可以把某一地点的地磁场强度和磁倾角看作是“路标”,候鸟经过或在那里停留时,这个磁信息路标会被大脑记录下来,而飞行中实时感觉到的磁力方向可以指引它们前往这一路标地点,这无异于揣了个精准的“指南针”。飞行经验丰富的成年鸟将一个个路标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方向等信息组合在一起,相当于绘制了一张完整精细的“地图”。
大量行为学实验从各个方面印证了地图罗盘理论的正确性。有科学家在赤道附近制造了一个假磁极,成功诱骗了迁徙中的花园莺飞向错误的方向。还有一批研究人员在撒哈拉沙漠中设置了若干地磁路标,在此放飞的夜莺连续5天都没能飞出沙漠。也有科学家在鸽子头部放置了一个可控的电磁线圈,他们发现,可以通过改变线圈的电磁场来控制鸽子飞行的方向……
由此可以推断,鸟类能将来自视觉、听觉和磁感觉的方向信息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整理,最终对前行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当然,要全面解开候鸟迁徙中获得方位信息的疑问,尚待时日。
(取材于李德、朱晓璐、王江云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德国奥登堡大学的教授们组成的团队,通过蛋白纯化和控制环境的行为学实验研究发现,迁徙鸟类的隐花色素4a蛋白比非迁徙鸟类的隐花色素4a蛋白的磁场敏感性更强,揭示了由该蛋白介导的磁感应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6月23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
候鸟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中存在一种对蓝光非常敏感的蛋白——隐花色素4a蛋白,它被认为是很多候鸟感知磁场的关键物质。隐花色素4a蛋白由527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的4个色氨酸组成的电子传递链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光线照射到候鸟眼睛时,与隐花色素4a蛋白紧密结合的一个FAD分子吸收蓝光能量,进入激发态,促使FAD从所处环境中获得一个氢离子变成FADH+,产生一个空的电子轨道。此时,电子传递开启,FADH+会从4个色氨酸组成的电子传递链中夺取一个电子来填充空出的轨道,最终形成FADH和一个失去电子的色氨酸。
到这里仍然处于生物化学领域,接下来最玄妙的部分涉及量子力学。
在量子力学中,电子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具有自旋的内在性质,自旋的指向可以通过操作来改变。当几个粒子彼此相互作用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则可视作一个整体,即使将这些粒子分开,它们也可以无视距离相互感应,这一现象被称作“量子纠缠”。
得到电子的FADH与失去电子的色氨酸变成了两个自由基,曾经在一起的电子依旧保持量子纠缠,原先自旋时处于单态的电子对转变成三重态,自旋单态和三重态之间微妙的平衡性对地球磁场的强度和角度非常敏感。电子的自旋会产生磁矩,当与磁场作用的时候,自旋不同的电子就会和磁场呈现出相同和相反的排列,导致两个电子的能态出现轻微的差异。
鸟类转动头部的时候,与地球磁场的相对角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它们眼睛中处于量子纠缠中的许多对电子的自旋状态。如果处于单态,生化反应回到起点,FADH变回FAD,色氨酸收回电子,对应的感光细胞显示为正常亮度。如果处于三重态,FADH不变回FAD,色氨酸仍然处于自由基状态,二者保持纠缠态,对应的感光细胞显示为高亮。那么鸟类转动头部的时候,相当于对周边的地球磁场进行扫描,它们所“看到”的景象会随之改变,不同方向对应的“光亮强度”差别很大,因而能够准确进行辨别,最终找到迁徙的方向。
在我国科学家看来,磁感应和生物导航原理的阐明,可能引发物理学新模型的提出和生物学新机理的发现,甚至将推动新一代的仿生导航仪和定位仪以及生物磁控技术的全面发展。
(取材于赵天昊、韩扬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候鸟迁徙特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季节变化 B.具有周期性 C.目的地明确 D.路线多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地图罗盘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鸟类体内有一套能获得方位信息的磁导航系统。
B.磁导航系统可感知所处位置的磁场性质和变化。
C.候鸟大脑能记录经停地的地磁场强度和磁倾角。
D.形象描述了候鸟迁徙中辨方向、记路线的过程。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FADH+”的主要形成过程的传导路径,传导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候鸟眼睛FAD分子FADH+
B.候鸟眼睛FAD分子FADH+
C.4个色氨酸FAD分子FADH+
D.4个色氨酸隐花色素4a蛋白FADH+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花色素4a蛋白由氨基酸组成,对蓝光非常敏感。
B.候鸟转动头部,会影响到地球磁场角度的细微变化。
C.目前,科学家可通过技术控制鸟类的一些行为活动。
D.相互作用过的电子分开后,也会无视距离相互感应。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简要说明人类对候鸟辨别方向之谜的探索是如何不断推进的。(6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造父者,天下之善御者也,无舆马则无所见其能。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无弓矢则无所见其巧。大儒者,善调一天下者也,无百里之地则无所见其功。舆固马选矣,而不能以至远,一日而千里,则非造父也。弓调矢直矣,而不能以射远中微,则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以调一天下,则非大儒也。
彼大儒者,虽隐于穷阎漏屋,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得以为臣。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胜;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是大儒之征也。其言有类,其行有礼,其举事无悔,其持险应变曲当。与时迁徙,与世偃仰,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其穷也,俗儒笑之;其通也,英杰化之。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
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敦诗书;其衣冠行伪已同于世俗矣,然而不知恶;其言议谈说已无以异于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别;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积足以掩其口则扬扬如也;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亿然①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敦诗书;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齐法教之所不及,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虽在鸟兽之中,若别白黑;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②而应之,无所礙作③;张法而度之,则晻④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
故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
(取材于《荀子·儒效》)
【注】①亿然:安然。②统类:大纲和条目。③礙作:疑惑惭愧。④唵:相同。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舆固马选矣 固:坚固。
B.则一君不能独畜 畜:养活。
C.隆礼义而敦诗书 隆:尊崇。
D.则举统类而应之 应:应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不能以调一天下 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
B.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 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
C.然而不知恶 卒然起一方
D.然而明不能齐法教之所不及 则百里之地久
8.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名况乎诸侯 理解:大儒们的盛名可以和诸侯相提并论
B.与时迁徙,与世偃仰 理解:与时代一起变化,与世道共同进退
C.随其长子,事其便辟 理解:带领孩子,去侍奉国君身边的幸臣
D.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 理解:对内不欺骗自己,对外不欺骗他人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造父御马和后羿射日两例说明,大儒再有才干,也要有条件去实施才能成功。
B.大儒能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志和失意,即使身处困厄也会坚持原则始终如一。
C.俗儒、雅儒、大儒特征各有差异,但又都与不学无术唯利是图的俗人相区别。
D.无论是哪类人,只要人主能够仔细审视加以任用,都能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10.本文节选自《荀子·儒效》。所谓“儒效”,就是“儒者的效用”。请结合选文第三段中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述文中所说“大儒”的“效用”。(6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水龙吟·莲子
王夫之①
平湖渺渺波无际,难认旧时青盖。荻絮横飞,蓼红斜眩,秋光无赖。拼②不含愁,韫香密裹,泠泠珠佩。伴江妃③、泪颗盈盈,怕谁厮恼,幽房里,深深缀。
十斛明珠谁买。空望眼、悬愁碧海。露冷昆明④,霜凋玉井⑤,兰舟罢采。自抱冰魂,海枯石烂,千年不坏。莫抛掷、一点孤心,苦留得、秋容在。
【注】①王夫之:明末清初人,曾在衡山举兵反清,明亡后隐居石船山。②拼:同“拼”。③江妃:指唐玄宗妃子江采萍,她失宠后曾拒绝玄宗赏赐的珍珠。④昆明:指汉武帝所建的昆明池。⑤玉井:井的美称。
1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上阕前五句描写了波光浩渺、残阳冷照、万物凋残、萧瑟凄清的景象。
B. “十斛明珠谁买”承上启下,一个“谁”字表达了作者悲愤无奈的情感。
C. 作者借莲子形象、江妃典故寄托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表达含蓄蕴藉。
D. 本词运用“”渺渺“泠泠”“盈盈”等叠词,生动形象,读来音韵和谐。
12. “空望眼、悬愁碧海”一句中“悬”字化无形为有形,下列诗句的“悬”字也具有这一表达效果的是(3分)
A.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B.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杜甫《月三首》)
C.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D.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温庭筠《咸阳值雨》)
13. 屈原的《离骚》状写香草寄托忠贞,后人评价王夫之这首词“神契《离骚》”,请结合本词和下面《离骚》的相关诗句,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①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②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8分)
(1)一位同学在海边看日出。海天一线,忽然间天边幻化出缤纷的色彩,美得无法描绘,这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登泰山记》中的句子“ ① , ② ”。
(2)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 ③ , ④ ”的傲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
(3)古代文人心怀国家兴亡,常以诗文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杜牧《阿房宫赋》“ ⑤ ,金块珠砾”,警示统治者不可骄奢无度;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 ⑥ ”,是又在六国下矣”,告诫北宋统治者勿蹈六国覆辙;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 ⑦ , ⑧ ””,提醒南宋统治者不要冒进
15.“天上人间诸景备”—“大观园”(10分)
有学者认为《红楼梦》是“整个一个大观园的故事”。为此,《红楼梦》研究小组以“天上人间诸景备”—“大观园”作为专题进行探究。请你根据原著内容,在①—⑤处分别填写一个典型情节(每处不超过10个字),在⑥处填写结论,帮助他们完成研究报告。
“天上人间诸景备”—“大观园”专题研究报告
研究题目 天上人间诸景备——大观园
研究目的 探究作者设置大观园的匠心
研究内容 (Ⅰ)兴建期 1.兴建原因:① 2.建筑影射:例如,贾政、宝玉一行来到大观园正殿的玉石牌坊,众人皆道此处应书“蓬莱仙境”,宝玉心中忽有所动,觉得此处似曾相识。这是因为 ②
(Ⅱ)繁荣期 贾宝玉和众女儿们搬入了大观园,他们的诗意生活体现在: 1.真情:③ 2.雅趣:④ 3.烂漫:湘云醉眠芍药裀 4.自由:宝玉生日,群芳夜宴
(Ⅲ)衰败期 1.衰败先兆:管理松弛、偷盗案频发、仆人之间矛盾重重…… 2.直接原因:痴丫头在大观园拾到了绣春囊,王夫人听信了王善保家的谗言,⑤
研究结论 ⑥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秋风秋雨愁煞人
庐隐
淡雾仿若轻烟,笼住湖水与岗峦,远处翠翠隐隐,紫雾漫漫。船夫摇着双桨,低唱小调。凌峰吩咐船夫将船拢了岸,踏着细草,走过一箭多路,来到一座孤坟边。四围满是霜后的枫叶,鲜红比血,照眼生辉。树梢头哀蝉穷嘶,似诉将要僵伏的悲愁,促织在草底若歌若泣。她在这冷峭的秋色秋声中,忽想起五年前曾在此地低吟“秋风秋雨愁煞人”!碑上青苔斑斓,字迹模糊。她从地上捡了一块瓦片,将青苔刮尽,露出几个字是“女烈士秋瑾之墓”。
“哦,女英雄!”她轻轻低呼着……
那夜微冷的西风,吹拂着庭前松柯,发出凄厉的涛歌。沙沙的秋雨,滴在梧桐叶上,她正坐在窗下,忽见门帘一动,进来一个英风满面的女子,原来是表姐,她神色露着张惶,急将桌上洋灯吹灭,低声道:“凌妹真险,你领我从你家后花园门出去,迟了他们必追踪过来。”凌峰莫名其妙地张慌着!
她们冒雨走过花园的石子路,向北转,已看见竹篱外的后门了。凌峰开了后门,把她送出去,连忙关上跑到屋里,还不曾坐稳,已听见前面门口有人打门!她勉强镇定了,看看房里母亲,已经睡了,父亲还没有回来,壁上的时针正指在十点。看门的老王进来说:“外面有两个侦探要见老爷,我回他老爷没在家,他说刚才仿佛看见一个女人进了咱们的家门,那是一个革命党,如果在这里,须立刻把她交出来,不然咱们都得受连累。”凌峰道:“你告诉他没有人进来,也许他看错了,不信请他进来搜好了……”
母亲已被惊醒,推枕起来。凌峰背着人悄悄将适才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不禁垂泪:“你姑爹姑妈死得早,可怜剩下她一个孤女….…又是生来气性高傲,喜打抱不平,现在竞做了革命党,哎!若果有什么意外怎么办 ”十二点多钟凌峰的父亲回来了,也是一夜担心,昨夜风雨,不知她躲在什么地方。
过了几天,忽从邮局送来一封信,正是秋瑾的笔迹。凌峰的父亲忙忙展读:舅父母大人尊前:
前夜自府上逃出,正风雨交作,泥泞道上,仓皇奔驰,满拟即乘晚车北去引避,不料官网密密,甫到车站,已遭逮捕。前途凶多吉少,则可预臆也。但甥自幼孤露,命运厄蹇,又念皇皇华胄,摧残于腥膻之满人手中,谁能不冲发裂眦,以求涤雪光复耶 甥不揣愚鄙,窃慕良玉木兰之高行,妄思有以报国,乃不幸而终罹法网,此亦命也。但望革命克成,又复何憾 唯夙蒙舅父母爱怜,时予训迪,得有今日,罔极深恩,未报万一。一旦温逝,未免遗恨耳!别矣!别矣!临楮凄惶,不知所云。肃叩福安!
甥女秋瑾再拜
母亲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父亲就到处去托人求情,但朝廷这时最忌党人,虽是女流也不轻赦,等到七天以后,就要绑到法场行刑。父亲不敢把这惊人的信息告诉母亲,只说已托人求情,或者有救,母亲每日在佛堂念佛,求菩萨慈悲,保佑这可怜的甥女。
这几天秋雨连绵,秋风瑟瑟,秋瑾被关在重牢里,手脚都上着镣铐,脸上早已惨白,没有颜色。她坐在墙特角里,黯然吟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念完这诗句,她紧紧闭上眼睛,但是最终傲然地笑了……
行刑的头一天,她的舅父托了许多人情,要会她一面,但只能在铁栏的空隙处,并且时间不得过五分钟。秋瑾这时脸色已变得青黄,两只眼球凸出,十分惨厉可怕。她舅父从铁栏里伸进手来,握住她那铁镣银铛的手,禁不住流下泪来。秋瑾怔怔地凝注他的脸,不禁惨笑,摇头,凄厉地说:“舅舅保重!”她的心好像碎了,晕然倒在地下,舅父在外面顿足痛哭,而五分钟的时间已经到了。
到了第二天十点钟的时候,道路上人忙马乱,荷枪实弹的兵士,一个个威风凛凛,杀气蒸腾,几辆囚车,载着许多青年英豪志士。最后一辆车上,便是那女英雄秋理。凌峰远远望见,不禁心如刀割呜咽地哭了。街上看热闹的人,对于这些为国死难的志士,有的莫名其妙地说:“这些都是革命党 ”有的仿佛很懂得这事情的意味的,只摇着头,微微叹道:“可怜!”最后囚车的女英雄出现了,更使街上的人惊异,“女人也做革命党,真是破天荒的新闻!”这些英雄,一刹那间都横卧在刑人场上,他们的魂魄,都离了这尘浊的世界。秋瑾的尸骸,由她舅父装殓后,便停在普救寺里。
过了不久,革命已告成功,各省悬上白布旗帜,那腥膻的满洲人,都从贵族的花园里,四散逃亡,皇帝也退了位。各处人士公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秋瑾尤是其中一个努力的志士,因公议把她葬在西湖,使美妙的湖山,更增一段英姿。
凌峰想到这里,但见荒草离离,白杨萧萧,举首天涯,兵锋连年,国是日非,哪里是理想的共和国家 她不由得悲绪潮涌,叩着那残碑断碣,慨然高吟道:枫林古道,荒烟蔓草,何处赋招魂!更兼这——秋风秋雨愁煞人!
她正心魂凄迷的时候,船夫已来催上道,凌峰懒懒出了枫林,走到湖边,再回头一望,红蓼鲜枫,都仿若英雄的热血,她不禁凄然长叹。上了小船,船夫洒然鼓桨前进,不问人是何心情,他依然唱着小调。只有湖上的斜风细雨,助她叹息呢!
(原载1927年6月《蔷薇周刊》,有删改)
1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3分)
A. 凌峰于深秋之际来到秋瑾坟前,回想五年前曾在墓前低吟“秋风秋雨愁煞人”,表现出她对表姐秋瑾的深切怀念。
B. 秋瑾辞别信里表达了推翻满清统治、光复神州、以身许国的爱国情怀,也表达了对亲人的眷念和未能报恩的遗憾。
C. 秋瑾狱中吟诵的诗句,表面是指被关押重牢时秋风秋雨让她发愁,实则是对自己深陷牢狱生死未卜的担忧和绝望。
D. 凌峰冒险保护、缅怀追思革命者秋瑾,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一定清醒的认识,但也为之感到迷惘苦闷,不免叹惋。
17.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凌妹真险”,称呼后未用标点加以停顿,这符合秋瑾被追捕时的紧迫氛围,为读者留下了想象当时追捕具体情景的空间。
B. 小说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描述了舅母惊醒后听说秋瑾遭追捕的危险情形后的反应,表现了舅母对秋瑾的担忧与关切。
C. 小说结尾,船夫洒然唱曲,看似闲笔,实则将他的惬意潇洒与凌峰的凄迷长叹形成对比,反衬了凌峰祭奠烈士的沉重心情。
D. 庐隐客观冷静地叙述了秋瑾逃难、被捕,亲人营救、探视,秋瑾被害等情节,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的革命志士形象。
18. 文中看客“女人也做革命党,真是破天荒的新闻!”这句话,意蕴丰富,谈谈你的理解。(6分)
19. 文本使用了哪些技巧使结构紧凑 请简要分析。(6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
20.语言基础应用(6分)
①择业观是青年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缩影,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风向标。②从倾向选择传统岗位,到主动选择“新职业”;从留在大城市,到走向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从更在乎体面与安逸,到更看重奋斗的幸福……就业观念不断变化,展现出当代青年的朝气与锐气。③听从内心呼吁,勇敢追求梦想,将自身进步与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是这一代青年鲜明的青春底色。④当然,未来还需要整个社会进一步构建崇尚理想、崇尚奋斗的氛围,营造尊重个性选择、多元选择的文化环境。⑤唯如此,在当代青年选择职业道路的过程中,才能赢得成就更多人生的机会。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①中的“风向标”应该改为“试金石”。
B.句②中的“及”不能删去。
C.句③中的“呼吁”应该改为“召唤”。
D.句③和句④不能互换位置。
(2)句⑤中的画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要求:保留原有信息,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3分)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1)校学生发展中心要举行以“环保有为,环保有我”为主题的校园科普活动。请你为活动写一段介绍性文字。
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不得透露所在区、学校及其个人信息。
(2)随着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升级,城市规划专家提出了“无界校园”理念,即拆除大学围墙,使国民平等享用大学的文化设施,感受大学的文化环境。对此,部分学校积极响应,但多数学校犹疑观望。对“无界校园”的建议,你支持还是反对,请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求: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不得透露所在区、学校及其个人信息。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苏轼的名句,请以此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不得透露所在区、学校及其个人信息。
22.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其个人信息。
(1)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关头,毛主席曾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如今,这句话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仍然有现实意义,突破困境,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等都需要这种精神。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还可以赋予它更丰富的内涵。
请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得透露所在区、学校及其个人信息。
(2)生活中,个人的思想、情感凝结在某个具体的植物、器物上,于是,该物便具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个人的志趣、情感或理想的寄托。
请以“最是此物寄深情”为题目,联系日常生活,展开联想和想象,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得透露所在区、学校及其个人信息。
北京市部分区、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1.D
2.D
3.(因选项 B、C 内容缺失,无法准确判断,结合材料二逻辑,正确路径应为 “光线→候鸟眼睛→隐花色素 4a 蛋白→FAD 分子吸收能量→形成 FADH+”)
4.B
5.①最初,人们对候鸟辨向仅作猜想,如认为其靠太阳位置、气象条件或地球磁场辨别方向;②1953 年,德国科学家提出地图罗盘理论,认为候鸟靠磁导航系统记录磁路标、绘制 “地图” 辨向,且得到行为学实验印证;③2021 年,中外科学家团队发现迁徙鸟类的隐花色素 4a 蛋白磁场敏感性更强,揭示其通过该蛋白介导的量子纠缠机制感知磁场辨向,从分子和量子层面推进了认知。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6.B
7.A
8.C
9.D
10.①大儒能以古鉴今、以一驭万,对仁义等根本原则有清晰认知,即便面对未知的怪异事物,也能依循大纲从容应对;②大儒能统一制度、尊崇礼义,其言行合乎法度,可凭借百里之地治理天下,最终实现天下统一、诸侯臣服的成效。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30 分
11.A
12.B
13.屈原在《离骚》中以江离、芷、兰等香草寄托自身高洁品格与忠贞情怀,王夫之此词与《离骚》的寄托手法一脉相承。词中 “莲子” 被赋予冰清玉洁、坚贞不屈的特质,“自抱冰魂,海枯石烂,千年不坏” 凸显其历经磨难而初心不改的品格;借江妃拒珠典故,暗喻对气节的坚守。这种以具体物象寄托忠贞之志、高洁之品的写法,与《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的香草美人传统高度契合,故曰 “神契《离骚》”。
14.①极天云一线异色 ②须臾成五采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④使我不得开心颜 ⑤鼎铛玉石 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⑦封狼居胥 ⑧赢得仓皇北顾
15.①元妃省亲 ②此处与太虚幻境的牌坊相似,暗示大观园与太虚幻境的对应 ③黛玉葬花 ④海棠诗社赛诗 ⑤发起抄检大观园 ⑥大观园既是宝玉和众女儿诗意生活的乐园,也是封建家族兴衰的缩影,其从兴到衰的过程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幻灭的感慨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16.C
17.D
18.①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大众的愚昧与麻木,对女性参与革命这一突破传统的行为感到惊异,将其视为 “新闻”,凸显了革命的艰难;②暴露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认为女性不应涉足革命等 “男性领域”,体现了社会的封建保守;③与秋瑾 “妄思有以报国” 的家国情怀形成强烈对比,反衬出秋瑾冲破世俗、投身革命的勇气与伟大。
19.①以 “秋风秋雨愁煞人” 为线索贯穿全文,开篇凌峰忆起诗句,狱中秋瑾吟出诗句,结尾凌峰再吟诗句,使结构首尾呼应、紧凑连贯;②运用插叙手法,由凌峰扫墓插入秋瑾逃难、被捕、就义的往事,将现实与回忆交织,既丰富内容,又使叙事集中;③以凌峰的视角串联情节,从扫墓触发回忆到缅怀感慨,视角统一,使全文围绕秋瑾事迹展开,结构严谨。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6 分
20.(1)A (2)当代青年才能在选择职业道路的过程中,赢得更多成就人生的机会。
21.(1)示例:“环保有为,环保有我” 校园科普活动来啦!你知道塑料降解需百年之久吗?你了解碳足迹如何计算吗?活动现场,既有趣味实验揭秘环保原理,又有旧物改造实操教学,更有专家解读日常环保妙招。从点滴行动到理念传递,让我们一起探索环保密码,用双手守护绿色校园,做环保路上的行动者!
(2)示例:支持 “无界校园” 理念。拆除围墙,能让市民共享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资源,实现教育普惠;校园与城市相融,可促进产学研结合,让学术走出象牙塔。虽可能面临管理挑战,但可通过智能安防、预约系统应对。“无界” 是开放包容的象征,能拉近校园与社会的距离,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值得推行。
(3)示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赤壁矶头,惊涛拍岸卷千古风流;北固亭前,斜阳映壁忆金戈铁马。周郎羽扇轻摇,燃尽曹公战船;稼轩剑指天狼,誓复中原河山。他们以热血铸丰碑,用豪情写华章。如今山河依旧,那穿越时空的英雄气,仍在风里激荡,催我辈奋进。
22.(注:作文为开放性题目,无固定答案,需结合题目要求自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