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24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24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1 09:2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它诞生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哪些崭新的面貌?
情境导入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了
最后一天的会议
一大会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李公馆
①思想基础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条件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天津的觉悟社
长沙的新民学会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条件
(数据来源:
——《李大钊传》郭德宏、张明林著)
工人的人数增多。
10万
120万
195万
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条件
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1920.10,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8,陈独秀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④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1年6月初,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来到中国,也们到上海后,与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建立了工作联系,建议及早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并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的传播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条件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的召开
成立标志
内容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的召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的召开
中共一大召开细节
王会悟到博文女校借用三个房间,给外地代表落脚,还机警地给代表们挂上了“北京大学生暑期旅行团”的名头。
在选择会场时,王会悟提醒李达:法租界较少受到巡捕与密探的骚扰,李汉俊的哥哥位于法租界的公馆正好可以用作会场。
参会者撤离后不到10分钟,法国巡捕就开来两辆警车,包围了李公馆。
她安排代表们分开购买火车票,散坐在不同的车厢。会议期间,王会悟一直坐在船头,看似浏览风景,其实是在望风。只要有游船靠近,她就哼起小曲儿,用手指轻轻叩击船板。
——《王会悟:中国共产党诞生时 我就在那条红船上》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
诞生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 中体西用 变法维新 三民主义
奋斗目标 四有两无社会 维护清朝统治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
胜利
“新”在何处?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意义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你怎么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中共“一大”会上还要选举他为中共中央局书记?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问题思考
中共二大的召开
对比一下,中共一大和二大制定的纲领有何不同?
在中共一大纲领的基础上,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把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区分出来,更切合革命实际需要。
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
社会性质: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教训:
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毛泽东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阶级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标志:
1921年7月,召开中共一大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的召开
推动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课堂小结
1.(2025年河北省中考)下表是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著作的汇总表(部分)。他撰写这些著作的主要目的是
A.揭露清朝黑暗统治 B.阐述实业救国思想
C.介绍俄国十月革命 D.记述五四运动史实
C
著作名称 发表时间及报刊名称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7月《言治》季刊第3册
《俄国革命与文学家》 7月《言治》季刊第3册
《庶民的胜利》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课堂练习
2.(2024·四川自贡·10)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李大钊等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此后,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这一变化有利于传播(  )
A.启蒙思想 B.三民主义
C.民主共和 D.马克思主义
课堂练习
D
3.(2025·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D
A.维新变法的失败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堂练习
4.(2024·黑龙江牡丹江·1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
C.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D.工人阶级成为了五四运动的主力
课堂练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