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2、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教学思路:
贺卡设计构思与利用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是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的两个基本环节。学生们通过了解贺卡的由来、功能、内涵、种类和设计制作的意义,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在版面布置上,教材第2页介绍了以“教师节”为主题的各种各样的贺卡。这些贺卡有立体的,也有平面的,造型简洁、新颖,主题明确,艺术形象优美,体现出对教师的浓浓情意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教材第3页主要介绍了贺卡不同的折叠方法以及镂空制作的小窍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艺术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打开课本第二页,你看到了什么?
2、展示 (贺卡)讨论:贺卡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文化、情感内涵?在展示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它有什么特色?
二、贺卡。
1、贺卡的概念:贺卡又称贺片。它是亲朋好友之间在喜庆节日里传递信息、联络感情、表示祝贺的一种信物。贺卡由图形、祝词两部分组成。一帧别具风格的贺卡是艺术形式与工艺形式较好结合的产物。它集趣味性、人情味、艺术性、工艺性为一体,具有观赏价值和纪念意义。
2、贺卡的种类:人们到商店购买贺卡,根据用途与目的选购不同的贺卡。如新年到了,买新年贺卡寄赠;友人生日,买生日卡祝贺;同学毕业,购一张毕业卡以便赠言、恭贺。从用途着眼,贺卡的种类主要分节日卡、生日卡、谢师卡、友谊卡、公关卡、特种卡六大类。(课件上添加相对应的图片 如节日卡 后加个节日卡的图片)
3、贺卡的结构形式:贺卡在结构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仅仅受信函邮寄 重量、大小、厚薄的限制。从打开后体态空间关系出发可分为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从整体外形来看可分为规则形与异形;从卡纸组合的多少来分有单页结构与复页结构;从动静角度可区分为不动的与活动的结构。运用平面构成、剪纸工艺、装帧与纸立体制作等知识,使贺卡具有生动、有趣、优美的款式结构。
4、贺卡的版面编排:根据贺卡的立意,用一定的形式将文字、图形、色彩、材料等造型构成要素给予视觉的整理与配置,使其成为有形式美感的组织结构。
版面编排的注意事项:
(1)、主题突出,内容明确、清晰;
(2)、编排富有情趣,体现一定的风格;
(3)、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4)、编排合理、新颖、有创意。根据版面编排的方式可分为单页卡、双页卡、多页卡、立体卡等。还有就是封底一般为空白或与封面的图形、色彩相连接,使贺卡的整体效果更强烈。
5、贺卡的文字设计:文字是贺卡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文字设计分字体设计和文词表述两个方面。
(1)、字体设计:字体在完整的贺卡设计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时甚至充当主角,成为设计图形的主要内容。
(2)、文词表述:设计者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文词简洁优美。按贺卡的主题内容、赠贺对象、用途,写上恰当的贺词。
贺卡设计对色彩有总的要求:明度上以高明度为主,其特点:明亮、轻快以及层次清楚、有跳跃感。纯度上以鲜艳调为主,也可运用中纯调,其特点:色彩明朗、触目,种类多,给人热烈、活泼、清新或沉静、含蓄、温和的感受。色相上慎用黑色、紫色、棕色。(会给人 沉闷 哀伤 黑暗 压抑的感觉)
6、贺卡的材料选择:根据贺卡的构思立意以及人们对材料的不同视觉感受与心理感觉,选用恰当的材料,能更好地体现设计者的意图。运用材料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追求表现对象的真实感与相似感,另一方面是通过展示材料的形态美、肌理美、结构美,丰富贺卡的形式语言。运用材料注意的要点有:①不要将材料轻率地作为形象外部质感的替代品,而要按照设计意图,恰如其分地选用材料,力求做到“非此物不用”。②不要滥用材料去模仿自然物,而是应有目的地利用材料的特性,巧夺天工,比自然更美、更有趣。③利用普通材料要做到粗材精用、陋材巧用、废材活用。
7、贺卡的制作程序与手法:
(1)、构思起稿,确定主题内容;
(2)、设想效果;
(3)、设计形式,安排图形文字;
(4)、动手制作,选用材料,进行描绘、配色、制作。
制作手法:选用尺子、圆规、橡皮、美工刀、剪刀、胶水、颜料、刷子以及各种规格、性能、品种的笔等工具材料,以卡纸为主要材料,适当选用一些辅助材料。
(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几种:绘画法——这是最常见也最为灵活的手法;摄影法——随着摄影和印刷技术的高度现代化,将拍摄得异常逼真的照片作为贺卡画面,给人更精致、更亲切、更接近生活的感觉;剪贴法——利用各种不同材料的色块、图形和肌理,剪切后粘贴成画面;镂刻法——对贺卡某些部位进。)
8、小结:虽然市场上有许多贺卡,但是自己设计最有意义,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可以在画面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9、讨论:
(1)、主题是什么?(提示: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
(2)、运用什么图案为主?(提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事物来比喻老师呢?(提示:孺子牛,育人梯,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
(3)、贺卡的折叠方式除了课本第7页所介绍的以外,还有没有别的?
(4)、你喜欢第3页上介绍的卡片镂空方法吗?你想用在哪里?
(5)、如何搭配色彩,使之既有节日气氛又能充分展示自我?
运用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拓宽思路,通过将各种各样的作品进行比较,认识贺卡设计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
10、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主题: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可以采用绘画也可采用电脑制作的方式。要求: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所学的贺卡设计知识,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表达出对教师的祝贺与热爱之情。
(1)、学生设计小样,在实物投影仪上投放或在屏幕上放映,陈述设计意图。
(2)、师生讨论,学生进行小样修改、完善。
(3)、学生完成设计制作。
三、学习评价。
1、学生作业互评,师生小结本课的内容。
2、学会自我评价。
课件14张PPT。老师,您好课件12张PPT。老师,您好教师节的由来
中国的教师节:
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27年前的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每年的教师节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师重教成为了一种美德。教师节是一个学生们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
其实,中国的教师节也是有些演变的。
“6·6”教师节——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8·27”教师节——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
“5·1”教师节——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
“9·10”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国外的教师节:
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印度——教师节这天不叫节假日而是庆祝日。老师和学生照常到校,但学校的教学工作被感谢和送贺卡等庆祝活动代替。这一天,有些学校为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教学任务被高年级的学生包下来,由他们给低年级的同学上课,体验教师工作的辛苦与伟大。校方也会根据这些学生“老师”的表现给他们打分,评出最佳学生“老师”。
委内瑞拉——每年1月15日定为教师节。这天除庆祝大会外,还有向教师献花等敬师活动。
泰国——每年1月16日定为教师节。这天全国学校放假,隆重庆祝。各地的庆祝仪式上,向当年退休和刚参加工作的教师颁发奖状并献花。
苏丹——从1971年2月24日起,全国实行教育改革,将这天定为教师节。中、小学一律放假一天,以示庆祝和纪念。
捷克、斯洛伐克——每年3月28日定为教师节。这天前后的一周之内,全国广泛而隆重地举行尊师重教活动。国家向优秀教师颁发勋章或授予荣誉称号等。
德国——每年6月12日定为教师节。各地开展尊师敬师活动。
匈牙利——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一定为教师节。节前,国家要召开教师代表大会,表彰和命名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的还颁以重奖。
朝鲜——为纪念金日成主席1977年9月5日发表《社会主义教育提纲》,将这天定为教师节。
美国——每年9月28日定为教师节。这是中美建交前的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的。
前苏联——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教师节。
课件5张PPT。教师节贺卡老师,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让我们祝您万事如意!红烛老师,您像一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您像一只春蚕,
吐着智慧的细丝,
编织着知识的希望。春蚕阳光雨露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