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单元质量评估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6·华中师大附中高一月考)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实行免费教育,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 )
A.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B.福利国家的雏形开始出现
C.人们对社会制度开始进行新探索
D.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贫富差距扩大、政治权利不平衡等社会弊病日益暴露。面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些人开始探索理想的社会制度。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材料中欧文建立的是一个社会组织,并非政权,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福利制度,B项错误;此时社会主义并未成为现实,D项错误。
答案:C
2.(2015·长沙高一期末)1844年,普鲁士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遭到政府军镇压。但布雷斯劳的手工业者和学徒,柏林、亚琛的纺织工人,马格德堡的糖厂工人等,先后举行罢工以及局部起义,响应西里西亚织工的斗争。这一时期
( )
A.普鲁士工人运动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指导
B.军事斗争成为工人主要的斗争形式
C.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的力量
D.共产主义者同盟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题干所述史实早于1848年,A项错误;题干材料“工人起义”“罢工”都是工人斗争的方式,不能据此得出工人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武装,以军事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B项错误;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带动了其他城市的工人罢工与局部起义,展现了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项符合题意;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于1847年,晚于题干时间,D项错误。
答案:C
3.(2016·潍坊高一检测)19世纪上半期,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改造方案纷纷提出。这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B.民族主义思潮兴起
C.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分化
D.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解析:社会改造方案是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的反映,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加剧社会分化导致的,故选C项。A项错在“变为现实”,排除;B项说法与社会主义思想无关,排除;两大思想出现时,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排除D项。
答案:C
4.(2016·人大附中高一期末)下图所示书目被美国教育部门指定为美国中学生必读的十五本书目之一。下列关于这部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它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②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它是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理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根据《共产党宣言》的相关知识可知①②③说法均正确;④中“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D项。
答案:D
5.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倡议把同盟的名称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代替了正义者同盟原来的“人人皆兄弟”的口号。这种变化表明
( )
A.国际工人运动开始有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
B.共产主义者同盟已发展成为无产阶级政党
C.马克思和恩格斯成为同盟的主要领导人
D.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
解析:同盟接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倡议修改组织名称和战斗口号等信息反映了国际工人运动开始有更为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但同盟是否已经发展为无产阶级政党,材料信息不能充分说明;C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项错误。故选A项。
答案:A
6.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必然的后果就是1870年9月4日的巴黎革命。帝国像纸牌搭的房子一样倒塌了;共和国又重新宣告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帝国”是指法兰西第一帝国
C.“共和国”是指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D.革命的结果宣告了巴黎公社的诞生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的惨败引发了巴黎公社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选A项。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于1871年3月,是针对卑躬屈膝的临时政府的革命活动,故D项错误。
答案:A
7.(2016·山东师大附中高一期末)马克思说,“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恩格斯说:“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的判断主要是基于巴黎公社
( )
A.发生的时间
B.发生的过程
C.发生的国家
D.采取的措施
解析: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取决于它在政权建设、社会经济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故选D项。
答案:D
8.(2016·西安高一期末)巴黎公社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
( )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C.资本主义是一种腐朽的社会形态的理论
D.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理论
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使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与《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吻合,故答案为B项。
答案:B
9.《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政论家、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自治政权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并没有实施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举措
解析:根据材料“蒲鲁东……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可知巴黎公社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答案:C
10.(2016·北大附中高一期末)巴黎公社失败后,一名记者评价说:“……血腥镇压非常彻底,像这样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旧社会至少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统治时间……”这主要强调
( )
A.巴黎公社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
B.巴黎公社失败延缓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进程
C.资本主义发展仍然是当时时代发展的主流
D.工业革命时期不具备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的“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可知,材料强调巴黎公社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持续发展,由此得出B项正确。A、C两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侧重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B
11.阅读1915年至1917年间俄国政治罢工参加人数表(单位:千人),这表明俄国
( )
年份
人数
1915年
156
1916年
310
1917年(1、2月)
575
A.各种社会矛盾难以调和
B.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沙皇统治危机日趋严重
D.临时政府对社会管理的无能
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中统计表可以看出,工人罢工人数不断增加,且这一时期属于二月革命前夕,说明人民对沙皇的统治不满;材料主要体现阶级矛盾激化,不是各种社会矛盾。故答案为C项。
答案:C
12.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这表明
( )
A.俄国二月革命后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俄国农奴制是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
C.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沙皇专制和帝国主义战争引发二月革命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俄国革命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沙皇政府的残酷压迫和帝国主义战争,这促使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激起民众极大的反抗。据此推理可知D项正确。
答案:D
13.(2016·湖南长沙中学高一月考)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迫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临时政府之所以倒台,是因为没有解决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月革命后,人民最大的愿望是“面包”和“牛奶”,即和平与土地),故B项正确。
答案:B
14.(2016·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1917年4月,列宁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以为可以单方面结束战争,是天真,是小孩子式的想法……目前我们俄国社会主义者肩上的责任比其他国家的使命更大,我们有责任维护社会主义的荣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列宁要求俄国单方面退出一战
B.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最强
C.列宁主张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列宁指出俄国革命分两步走
解析:由“1917年4月”可知此时俄国尚未退出一战,处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的讲话反映了他认为俄国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的使命更为重大,因为他们将成为第一个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故C项正确。A项违背了材料中第一句话的意思;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C
15.1917年列宁在著名的“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内部的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列宁认为
( )
A.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B.临时政府具有转向革命的可能
C.苏维埃已经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无产阶级还没有掌握武装力量
解析:由“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通过苏维埃内部的斗争”等信息可知,A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不符合历史事实;C项与材料意思不符。
答案:A
16.1917年7月底列宁在《革命的教训》一文中写道:“人民要求和平,而自由俄国的革命政府,却依然根据从前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了让俄国资本家掠夺别国人民而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的秘密条约,又重新恢复了侵略战争。”材料中“自由俄国的革命政府”是指
( )
A.沙皇俄国政府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人民委员会
解析:根据“1917年7月底”“依然根据从前……签订的秘密条约,又重新恢复了侵略战争”可知,该政府是二月革命后继续参加“一战”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当时名义上代表俄国的合法政府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不是“工兵代表苏维埃”,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排除C项。答案为B项。
答案:B
17.(2016·潍坊高一月考)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不同性质的阶段。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
( )
A.布尔什维克党起到领导作用
B.人民群众参与程度较高
C.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革命对象
D.采用暴力革命斗争方式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阶段分别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沙皇专制政府为革命对象;后者是社会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革命对象。所以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革命对象不同。A、B、D三项是其共同点。
答案:C
18.巴黎公社起义和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 )
A.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B.有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C.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
解析:巴黎公社起义爆发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缺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工农联盟的基础。A、B、C三项都不符合巴黎公社起义。本题选D项。
答案:D
19.(2016·南宁高一期末)1917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提出“推翻沙皇专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
(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开展反帝斗争,争取独立自主
C.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解析:《和平法令》的颁布旨在使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实现不割地也不赔款的和平。
答案:C
20.(2016·潍坊高一联考)列宁说:“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这种“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在苏俄是指
( )
A.人民委员会
B.公社委员会
C.人民代表大会
D.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解析:“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指的是十月革命胜利后成立的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答案:D
21.(2016·北大附中高一期末)俄国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主要影响是
(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开辟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新道路
C.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D.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解析:A项是二月革命的成果,B项指的是对俄国国内的影响,C项符合巴黎公社革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答案为D项。
答案:D
22.1924年1月21日,列宁在戈尔基村去世,孙中山闻讯后致悼词:“惟君特立,万夫之雄;建此新国,跻我大同。”孙中山作此评价的依据是
( )
A.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新型人民政权
B.列宁推动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C.他和列宁从事相同的革命事业
D.他对列宁的人格魅力高度认同
解析:根据“新国”“大同”等信息可知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3.有人评价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共存与发展的新时代,两种制度、两种文明交相辉映,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这一评价运用了
( )
A.文明史观
B.阶级斗争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解析:由材料信息“两种制度、两种文明交相辉映,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可知,本题选A项。
答案:A
24.(2016·扬州高一检测)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 )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历程
B.巴黎公社革命的发生和影响
C.俄国十月革命的漫长发展历程
D.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历程
解析:将四幅图片联系起来认识,它们揭示了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历程,故选D项。
答案:D
25.(2016·华东师大附中高一测试)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都不可避免
B.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资本论》最后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C.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伟大尝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D.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解析:剩余价值学说最早阐述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排除A项;“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见于《共产党宣言》,排除B项;推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是俄国二月革命,排除D项。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16分,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傅立叶曾这样畅想:未来社会,天上有六个月亮,北极比地中海还要温暖,海水变成柠檬水……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不仅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上述两种思想在工业革命、社会制度和社会思想方面有哪些共同点?(9分)
(2)比较两种理论,它们各自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4分)
(3)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5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辨析比较能力。本题难度不大,第(1)问需首先判断出这两种思想各是什么,这是解题的基础,第(2)、(3)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轻松作答。
答案:(1)肯定工业革命;主张用进步的社会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9分)
(2)材料一:空想性;材料二:科学性。(4分)
(3)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继承、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是伟大的创新。(5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7月,各地宪章派的代表在曼彻斯特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它的宗旨是“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实地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协会在全国各地设有几百个分会……它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的萌芽。
——《英国宪章运动爆发》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中后期在欧美国家先后诞生了一大批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政党,如德国社会民主党(成立时为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890年10月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工人党、瑞典社会民主党、意大利工人党等。……各国政党在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合法斗争、维护工人切身利益、反对内部“左”的和右的倾向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宪章运动的特点和主要影响。(8分)
(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间有何联系?(4分)
(3)材料三反映出无产阶级斗争出现了怎样的新趋势?(4分)
解析:第(1)问,“特点”主要根据宪章运动的宗旨和斗争手段进行概括;“影响”抓住材料一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的萌芽”来作答。第(2)问,主要从革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丰富方面来作答。第(3)问,提炼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如政党的成立、内部分化等。
答案:(1)特点:以推动下院彻底改革为目的;以合法和和平斗争为手段。(4分)影响:扩大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影响,推动了英国第一个工人政党的诞生。(4分)
(2)联系: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4分)
(3)新趋势: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出现了分化。(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今天晚上我看到他仰卧在床上,面孔也永远不动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致威廉·李卜克内西》(1883年3月14日)
材料二 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像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材料三 德国《明镜》周刊进行的一次民调显示,有2/3的东德人和56%的西德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好的思想,只是迄今为止实施得较差”。德国学者希克尔和诺尔特认为,“作为社会理论家,马克思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并勾画出一个现代社会发展的远景。这些在过去都非常吸引人,现在仍令人神往”,“马克思改变了世界”。并且说:“在21世纪初,我们需要像马克思这样的思想家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析资本主义的形势。”
——摘编自《德国专家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仍有现实意义》
(2005年9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恩格斯说“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2分)
(2)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列宁)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的?(6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西方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评价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这种评价的依据。(8分)
解析:第(1)问,从马克思在理论创立中的主要贡献等方面回答。第(2)问为开放性设问,主要从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的几个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要从民调结果、西方学者的话语中概括,第二小问概括材料信息即可回答。
答案:(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2分)
(2)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代表工农民众利益的新政权;开辟了一条与资本主义道路迥异的社会发展新模式;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开创了新局面。(言之成理即可)(6分)
(3)基本评价: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2分)依据:马克思的理论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构想“令人神往”;“马克思改变了世界”;马克思主义仍是分析当今资本主义形势的有价值的理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