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阶段质量监测(一)
八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的)
1.下图反映了英国对华输入鸦片的情况。图中 1839 年到 1840 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B.清政府允许外国投资办厂
C.林则徐采取严厉措施禁烟
D.鸦片战争沉重打击了英国
2.清末,英国某蜡像馆展出了林则徐的蜡像,下图所示是展出时期派发的宣传单。据此可知,
该宣传单 ( )
图中部分文字的意思:钦差大臣林则
徐与他钟爱的配偶;对华战争的始作俑
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
A.表达对华崇敬 B.导致战争爆发
C.歪曲战争本质 D.呼吁中英交流
3.下表反映的是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导致 1843 年上海道台职能增加的条约是 ( )
时间 职能
1725 年 民政、防务
1825 年 民政、防务、财政(海关)
1843 年 民政、防务、财政(海关)、外交(夷务)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望厦条约》
4.“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原
因,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该论述主要强调鸦片战争 (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C.没有真正唤醒腐朽的清王朝
D.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5.有学者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两次战争 ( )
A.都是由英国发动的
B.都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相隔时间很短
D.根源和性质基本相同
6.1856 年,英国炮轰广州城,广州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把上岸的侵略者赶跑。1858 年,广州牛栏
冈一带群众协力迫使英法联军狼狈逃回城里。据此可知,当时 ( )
A.群众有反侵略的意识 B.农民起义已开始兴起
C.清政府坚决抵抗英军 D.广州城尚未开埠通商
7.咸丰帝和其朝臣最不能容忍“公使驻京”这一内容。为此,清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抗争,
致使战争不断升级,最终付出惨痛代价。下列属于战争升级后的“惨痛代价”的是 ( )
A.割让香港岛 B.签订《天津条约》
C.火烧圆明园 D.赔款白银 2 100 万两
8.1861 年,外国商轮开始涌入长江。到 1862 年,不下 20 家洋行在上海经营着一艘或两艘轮
船;同一时间,10 家洋行的商轮在这条河流中航行。这表明 ( )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长江流域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
C.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外政策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9.“俄国就是用自己的血手,写下了侵华的罪恶史。俄国确实是中国人民最凶恶、最危险的
敌人,俄国掠取的侵略权益最广。”材料中的“侵略权益最广”是指 ( )
A.取得协定关税的特权 B.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得最多的战争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10.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
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安庆陷落 D.天京事变
11.“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太平军驰骋疆场,歼灭了成千上万的清朝军队。太平军所到之
处,推倒官府,扫荡封建秩序,冲击纲常名教。昔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绅地主无不威
风扫地。”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 )
A.创新了农民革命方式 B.实施了近代改革方案
C.削弱了清朝封建统治 D.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12.某学者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说:“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
局,更在于……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政府的势力过于强大
B.没有彻底反抗清朝的决心
C.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52 分)
13.(28 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剧烈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
罢了。如果中国需要不断进口印度原棉,或鸦片在晚清时的中国竟毫无市场,那么“鸦片战争”
也就不会爆发了。但在当时西方大力扩张、中国闭关自守的历史条件下,一场中外战争大概
也势所难免。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场中外战争大概也势所难免”的原因。(8 分)
材料二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
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
义就一分不会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理解。(8 分)
材料三
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
《南京条约》
偿英国 2 100 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
《天津条约》
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赔偿英、法军费;等等
《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以上条约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4 分)分别简述以上条
约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8 分)
14.(2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天国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
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
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
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 年》(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6 分)
材料二 洪仁玕在 1859 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
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
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
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
一个重大转变。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说“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4 分)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8 分)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6 分)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阶段质量监测(一)
八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C C A C D A
7 8 9 10 11 12
C A B D C C
二、非选择题
13.(28 分)
(1)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为了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
和原料产地,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中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国家,闭关自守,军备废弛。(8 分)
(2)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
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8 分)
(3)相似之处:都涉及赔款;都要求开放通商口岸。(4 分)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
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
渐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扩大了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中国市场被进一步打开,中国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8 分)
14.(24 分)(1)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6 分)
(2)原因:《资政新篇》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4
分)原因:缺乏可实施的社会条件;处于战争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8 分,答出其中任
意两点即可)
(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