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西方国家古代与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梳理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清晰掌握不同阶段的主要政治制度特点,包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与衰落,以及罗马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演变,理解其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学生可以深入分析近代西方主要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背景、核心内容和运行机制,对比英、美、法、德等国政治制度的异同,培养历史比较和综合分析能力。
3.学生能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经济发展、阶级斗争、思想文化等,理解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唯物史观。
4.通过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演变的学习,学生能够客观评价不同政治制度的优劣,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增强对本国政治制度的自信,同时培养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和尊重不同政治文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运作方式和历史影响。
2.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作用。
3.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共和制、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特点和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形成的地理、经济和文化因素。
2.分析近代西方不同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和差异,以及这些制度对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认识政治制度演变的规律和趋势,以及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现代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罗马万神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的宏伟壮观,提问:“这些建筑不仅是艺术的瑰宝,也见证了古代西方辉煌的政治文明。那么,古代希腊、罗马有着怎样独特的政治制度 它们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精美的建筑图片,创设直观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1.城邦制度
教师介绍古希腊城邦的概念和特点,强调城邦是古希腊政治的基本单位,具有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特征。展示古希腊城邦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城邦的分布特点,分析地理环境对城邦政治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城邦制度是古希腊政治的基础,通过地图直观感受地理环境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2.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从地理、经济、阶级等方面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发展历程
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展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包括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的时间、内容和影响。重点讲解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介绍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主要机构的职能。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梳理,使学生清晰地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脉络,突出重点内容,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3)特点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如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主题为“雅典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民主吗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通过辩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局限性。
三、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
教师介绍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政治体制,包括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等机构的权力分配。讲述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的过程,分析扩张对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基本政治架构和发展历程,认识到扩张与政治制度演变的关系。
2.罗马帝国
教师讲述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和过程,介绍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强调皇帝的绝对权威。展示罗马帝国的疆域图,让学生感受其庞大的规模。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罗马政治制度从共和制向帝制转变的必然性,通过地图增强学生的空间感和历史感。
3.罗马法
(1)发展历程
教师以时间为线索,介绍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包括《十二铜表法》、万民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等重要法律文献的颁布时间、背景和内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罗马法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阶段法律的特点和作用。
(2)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从对罗马和对世界两个方面分析罗马法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如”罗马法在现代法律中的体现”,让学生体会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罗马法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遗产。
四、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梳理雅典民主政 治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撰写一篇关于“雅典民主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的比较”的小论文。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英国议会大厦、美国白宫、法国凯旋门和德国柏林墙等图片,提问:“这些建筑分别代表了哪些国家的政治中心 近代以来,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古代西方政治制度,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近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分析革命后英国面临的政治问题。从经济、阶级和思想等方面探讨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培养学生的历史联系和综合分析能力。
2.确立过程
教师详细讲述《权利法案》的颁布时间、内容和意义,强调它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介绍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解释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和关键步骤,理解其运行机制。
3.特点和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如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内阁对议会负责等。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君主立宪制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历史评价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典范。
三、近代美国的联邦共和制
1.背景
教师介绍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和结果,分析独立后美国面临的政治困境,如邦联制的弊端。引导学生探讨建立联邦共和制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
2.确立过程
教师详细讲解1787年宪法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原则,如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和民主原则。介绍宪法的批准过程和修正情况。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美国联邦共和制确立的核心文件——1787年宪法,理解其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3.特点和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特点,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权力制衡等。从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分析联邦共和制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历史评价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独特性和先进性。
四、近代法国的共和制
1.背景
教师介绍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强调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分析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曲折历程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变革往往伴随着激烈的斗争。
2.确立过程
教师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包括多次革命、政变和宪法的颁布。重点讲解1875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脉络,理解1875年宪法的重要作用。
3.特点和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法国共和制的特点,如总统和议会的权力分配、政党政治的发展等。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法国共和制对法国和世界的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历史评价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法国共和制在欧洲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五、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1.背景
教师介绍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强调普鲁士的主导作用。分析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和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德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认识到国家统一对政治制度变革的重要影响。
2.确立过程
教师详细讲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包括皇帝的权力、宰相的地位和议会的权力等。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核心文件——1871年宪法,理解其与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差异。
3.特点和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如君主专制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等。从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分析德国君主立宪制对德国和世界的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历史评价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局限性和影响。
六、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比英、美、法、德四国政治制度的异同,强调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以“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对中国的启示”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历史小论文。
板书设计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近代美国的联邦共和制
近代法国的共和制
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